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机械式随钻震击器的原理和使用培训

机械式随钻震击器的原理和使用培训
3
一、机械式随钻震击器的介绍
机械式随钻震击器是全机械式随钻震击、 机械式随钻震击器是全机械式随钻震击、解卡工 它集上、下震击作用为一体, 具。它集上、下震击作用为一体,可解除钻进作业中 井下遇阻、遇卡等钻井事故, 井下遇阻、遇卡等钻井事故,另外在修井过程中也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不需要震击时, 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不需要震击时,是钻柱的一部 需要震击时,随时可以作业, 分,需要震击时,随时可以作业,因而震击器的出现 大大提高了海上作业的工作效率。 大大提高了海上作业的工作效率。
5
二、机械式随钻震击器的结构
1、外部结构 (以8”anadrill机械式随钻震击器为例) 8”anadrill机械式随钻震击器为例) 机械式随钻震击器为例
下部控制套 Lower control housing 花键轴 Spline mandrel
顶部接头 上部控制 套 Top sub Upper control housing
缓冲环
反向锁紧螺母
11
内部部件
锁紧螺母 活塞 上调节套 上部弹簧组
卡簧
12
磨擦衬套
隔离衬套
下部调节套
弹簧组 扶正块 运行套 扶正块
13
三、机械式随钻震击器的组装
先点我
14
15
16
17
四、机械式随钻震击器的工作原理
上击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为装配调试合格的位置, 如图所示为装配调试合格的位置,即准备出发 解锁)状态。图二为局部放大图。 (解锁)状态。图二为局部放大图。左图为准备 击发位置。运行轴与运行套的内齿对应啮合, 击发位置。运行轴与运行套的内齿对应啮合,运 行套外部齿与摩擦衬套内部齿是齿顶对齿顶的摩 擦状态。当钻柱上提,通过上接头,上控制套, 擦状态。当钻柱上提,通过上接头,上控制套, 中部套筒,下控制套,下调节套,压缩弹簧管, 中部套筒,下控制套,下调节套,压缩弹簧管, 使运行套相对摩擦衬套下移。 使运行套相对摩擦衬套下移。当运行套的外齿齿 顶与摩擦衬套的齿间相对应时, 顶与摩擦衬套的齿间相对应时,运行衬套在运行 轴的作用下涨开,运行轴的齿从运行套内齿滑出, 轴的作用下涨开,运行轴的齿从运行套内齿滑出, 如图二右图。此时钻柱储备的能量释放, 如图二右图。此时钻柱储备的能量释放,向上震 下放钻柱,整个工具又恢复图二上部的状态, 击。下放钻柱,整个工具又恢复图二上部的状态, 即准备击发状态。重复上述操作, 即准备击发状态。重复上述操作,就可使钻具解 卡。

QJ165K-Ⅰ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

QJ165K-Ⅰ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

共9页 第2页
BPMF 北京石油机械厂
使用说明书
QJ165K-Ⅰ-SM
1.概述
QJ165K-Ⅰ全机械式随钻震击器是一种新型随钻震击解卡工具,其设计和制造考虑了高 温、大扭矩和腐蚀性介质等恶劣工况,能满足陆上和海洋钻井所需要的各种高性能标准。
与目前已广泛使用的各种随钻震击器相比,该型震击器有两个显著特点:特点之一是上、 下击为一体,长度比较短,便于井下钻具组合的设计;特点之二是释放力的调整通过组装时 适当增减调整垫片来实现,钻井现场不需要调节,因而整体结构十分简单,提高了该型震击 器的可靠性。由于该型随钻震击器具有上述两大特点,所以适合常规的随钻工作,具有良好 的发展前景。
使用说明书
QJ165K-Ⅰ-SM
大钩负荷=震击器以上钻柱悬重+钻柱摩擦力+标定释放力-开泵力
5.2.2 向下震击
下放钻柱使震击器受到的压力达到其标定释放力,震击器将产生向下震击。若需要重复
下击,则必须上提钻柱到原锁紧位置,再次下放钻柱。重复上述过程可实现连续下击。
下击时大钩负荷一般按下式计算:
大钩负荷=震击器以上钻柱悬重-标定释放力-钻柱摩擦力-开泵力
本使用说明书的某些内容可能不适用某些特殊应用,操作人员应当对产品的选择和使用 以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由于钻井技术的不断进步,顾客不断会有新的使用要求。我们愿意和您一起,不断改进 我们的产品,满足您的特殊使用要求。我们共同做出的每一项改进,都会提高您的工作效率, 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效益。
欢迎您通过下面方式与我们联系。
QJ165K-Ⅰ随钻震击器
使用说明书
北京石油 机械厂
2002 年 3 月
BPMF 北京石油机械厂
QJ165K-Ⅰ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

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

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

文字说明1 概述2 结构与工作原理3 使用与操作4 维修5 地面实验附图图一 BZ随钻震击器外形图及主要尺寸图二运行位置示意图图三新装间隔衬套修理尺寸图四调节震击力方向示意图产品总图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1.概述机械式随钻震击器是全机械式随钻震击、解卡工具。

它集上、下震击作用于一体,可接触钻进作业中遇阻、遇卡等钻井事故。

它在不需要震击时,是钻柱的一部分,需震击时,随时可作业,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结构与工作原理。

结构外形及主要尺寸如图一。

内部结构如本说明书后附产品总图(图中未画出曲屈接头)。

本震击器是同类产品中结构最新式、最简化、操作最方便的。

上击工作原理图一所示为装配调试合格的位置,即准备出发(解锁)状态。

图二为局部放大图。

上图为准备击发位置。

运行轴与运行套的内齿对应啮合,运行套外部齿与摩擦衬套内部齿是齿顶对齿顶的摩擦状态。

当钻柱上提,通过上接头1,上控制套3,中部套筒28,下控制套37,下调节套29,压缩弹簧管25,26,27使运行套21相对摩擦衬套下移。

当运行套的外齿齿顶与摩擦衬套的齿间相对应时,运行衬套在运行轴的作用下涨开,运行轴的齿从运行套内齿滑出,如图二中图。

此时钻柱储备的能量释放,向上震击。

下放钻柱,整个工具又恢复图二上部的状态,即准备击发状态。

重复上述操作,就可使钻具解卡。

下击工作原理在运行套的上部,还有一组三件与26,27,28完全相同的弹簧管。

当下压钻柱时,通过上接头1,上控制套3,上调节套18,压缩上面一组弹簧管。

运行套相对于摩擦衬套上行,钻柱储能。

当达到预定的吨位,运行套的齿顶与摩擦衬套的顶间相对应,运行衬套涨开,运行轴齿从运行套内的齿中滑出,产生下击,与上击方向相反如图二下图所示。

3.使用与操作下井前的准备震击器下井前应该经台架试验合格,见本说明书第5节。

下井前震击器处于准备击发位置。

钻具配置应使震击器处于钻柱系列中平衡点以上的张力部分,并承受最少5吨的张力。

BZ型震击器最好是在张力状态下工作,但也可在压力状态下工作,可把震击器接入张力压力平衡点以下,承受5吨的压力。

机械式随钻震击器的原理和使用培训

机械式随钻震击器的原理和使用培训

20
下击原理
磨擦 衬套 准 备 击 发 位 置 运行套 图3
21
磨擦 衬套 下 击 位 置 运行 心轴
运行 心轴
运行套
机械式随钻震击器上击过程
22
23
五、机械式随钻震击器的使用
1、下井前的准备
1)经重新装配后的震击器,各联接螺纹应紧扣,内腔注满L经重新装配后的震击器,各联接螺纹应紧扣,内腔注满L HM32抗磨液压油 震击吨位可根据井的具体要求调定, 抗磨液压油, HM32抗磨液压油,震击吨位可根据井的具体要求调定,并经地面 试验合格。 试验合格。 下井前震击器处于锁紧状态。 2)下井前震击器处于锁紧状态。 钻具配置应使震击器处于钻柱中和点偏上的受拉位置。 3)钻具配置应使震击器处于钻柱中和点偏上的受拉位置。 为增加钻具的挠性,减小工具的弯曲应力, 为增加钻具的挠性,减小工具的弯曲应力,震击器下部必须联接 屈性长轴。 屈性长轴。 推荐的钻具组合:下钻铤(外径不得小于震击器外径) 4)推荐的钻具组合:下钻铤(外径不得小于震击器外径)+ 屈性长轴+震击器+加重钻杆(外径不得大于震击器外径) 屈性长轴+震击器+加重钻杆(外径不得大于震击器外径)
4
4 ¾” 最大上击解锁力 110000 最大下击解锁力60000 最大上击解锁力 140000 最大下击解锁力80000 6 ¼”
车间震击器 主要规格
6 ½” 最大上击解锁力140000 最大下击解锁力80000 7 ¾” 最大上击解锁力180000 最大下击解锁力100000
8” 最大上击解锁力180000 最大下击解锁力100000 注: 单位(lbs) 1000lbs=0.453t
中部套筒 Middle housing

QY-A全液压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中文)

QY-A全液压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中文)
QY-A 型随钻震击器充分考虑了高温、高压和高扭矩等一系列严重影响钻井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 的设计,将机械原理和液压原理充分优化组合,具有操作简单、震击力大、调节方便、连接强度高、性能稳定、 安全可靠、便于维修等诸多优点。该产品在钻进、起下钻、接单根或触井底时不会发生误震,其液压延迟作用 允许操作者动态调整上、下击力的大小,全密封油浴润滑则有利于减少磨损和提高使用寿命。另外,它在钻柱 组合中的位置比较自由,可以置于受拉、中性点、受压等各种位置,使其可满足陆地和海洋(包括欠平衡钻井) 在内的各种工况下钻井作业的需要。 2. 型号说明
QY-A 型随钻震器使用说明书
北京石油机械厂
本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服务执行如下标准: SY/T 5496-2000 《震击器及加速器》 ISO 9001:2000 质量保证体系 依据: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 证书注册号:00603Q10513R3M
地 址 : 北京市 海淀区 志新路 41 号 邮 编 : 100083 电 话 : 010-83597657(销售)
由于钻井技术的进步,顾客不断有新的使用要求。我们愿意和您一起,持续改进我们的产品,满足您的使 用要求。您的满意是我们的追求,我们欣赏您本人和您代表的企业,也欢迎您随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目录
1. 概述............................................................................................................................................................... 1 2. 型号说明........................................................................................................................................................ 1 3. 结构及工作原理............................................................................................................................................. 1 4. 使用方法........................................................................................................................................................ 3

JZ型机械式随钻震击器

JZ型机械式随钻震击器

2、技术参数
型号 外径 内径 mm mm 接头螺纹 API 最大抗拉负荷 最大工作扭矩 MN k N·m 开泵面积 cm2 上击行程 mm 下击行程 mm 总长(锁紧位置) mm
JZ95 JZ121 JZ159Ⅲ JZ165 JZ178 JZ203
95
28
27/8REG NC38 NC46 NC50 NC50 65/8REG
jz型机械式随钻震击器机械表钻数男机械魔法背击苏州天钻机械神圣震击宏震击监视器和保险箱震击器钻展点击率裂震钢钻法术作用于一体,采用全机械式的随钻 震击器。其上、下震击负荷范围比较广,可以在维修站或现场 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特殊的挠性接头可以有效地降低震击器本 体的挠应力,因此它是打直井、深井、复杂井和定向井的首选 随钻震击工具。
0.8 1.4 2.2 2.2 2.3 2.5
8 13 15 15 15 20
32 60 100 100 100 176
200 198 149 149 147.5 144.5
200 205 166 166 167.5 176.5
5800 6 343 6 517 6 517 6 570 7 244
121 51.4 159 57 165 57 178 57 203 71.4

使用液压随钻震击器

使用液压随钻震击器
使用液压随钻震击器
序号 1 2 3 准备工作 考 核 项 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挡好天车大绳,大钩、吊环要拴保险绳; 检查井架,大绳及刹车机构应安全可靠 校正好指重表 配分 2 2 2 未检查扣2分 未检查扣2分 未检查扣2分 位置不对未使震击器在受拉状态下工作 扣5分 未用提升短节将震击器吊上钻台扣2分 未按要求操作一项扣1分 不符合要求扣5分 将任何夹持吊装工具卡在上轴拉开部位 扣5分 未按要求操作一项扣1分 评分标准
4
5 6 7 8 9
钻具组合
震击器一般接装在钻具的中和点偏上位置,使震击器在受拉状态下工作
将准备好的震击器用提升短节吊上钻台,严防撞击。
5
2 3 5 5 3
在连接螺纹处涂好密封脂,按规定扭矩将震击器拧紧在钻柱上,提起钻柱、取下 上轴卡箍(保管好)。
起、下钻 作 业 震击器在井内起、下钻过程中,始终处于拉开状态。 若起、下钻过程中,决不允许将任何夹持吊装工具卡在上轴拉开部位(即上轴镀 铬面的外露部分),以防损坏上轴。 起钻时,上轴呈拉开状态,必须在上轴镀铬面处装好卡箍,方可编入立柱放在钻 杆盒内。
上击解卡
13
上提钻柱时用中等程度的震击力,以后逐渐增加。上击时,指重表显示的吨位应 下降。 如果上提震击器不震击,可能是震击器没有完全回位,可重新下放钻柱,此次应 比上一次下放的吨位大一些。若再不震击,应分析原因或将震击器起出维 修。 按上述步骤,可反复进行上击。 下放钻柱对震击器施加约98KN的压力,关闭震击器。 上提钻柱,使震击器被拉开一定行程,在方钻杆上作一刻度来测量拉开行程。
10
11 12
操作前必须正确计算震击器作业时指重表的读数(上提吨位)。
震击器作业时指重表的读数(上提吨位)=震击器上部的钻具重量+所需的震击 吨位+钻具与井壁的摩擦阻力(估算),所需的震击吨位不允许超过最大 震击吨位。 下放钻柱对震击器施加约为98KN的压力,关闭震击器。

哈里伯顿随钻震击器介绍

哈里伯顿随钻震击器介绍

哈里伯顿随钻震击器介绍哈里伯顿Sperry-Sun’s Sledgehammer™HMD (液压机械随钻)震击器(机械向下,液压向上)连接在井下钻具组合上,用于在卡钻情况下对钻柱进行解卡。

它有助于减少非生产时间,适用于高温井及延伸钻井,并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水马力。

HMD 震击器允许司钻上提或下放管柱产生应力,当应力释放时将产生高的冲击力,可以上击也可以下击。

这些“震击”或冲击力可以超过作用在管柱上力的6倍。

上击力可以通过作用在管柱上力的来控制。

下击力决定于预先设定的机械卡瓦解锁力。

机械卡瓦允许震击器在工作时处于受拉或受压力状态,并且按照客户的要求预先设定。

Sledgehammer™ HMD 震击器设计上有三个明显的优点: • 低磨擦力机械卡瓦装置 • 精密机械加工的花键轴 • 温度补偿液压计量装置 1.设计特点• 低磨擦力、可靠锁定的机械卡瓦装置延长了密封及部件的寿命•不需要“爪环”,卡瓦装置可以保持工具在井架上处于伸长状态 • 人工控制液压上击,简单的机械式下击 • 大的油路通道可以减少自由行程时的液压阻力• 高温补偿(达到400°F/204°C )消除了液压油膨胀时产生的反作用力 • 采用“浮动活塞”进行水力平衡• 密封润滑的花键设计减小了磨擦、反冲力及部件的疲劳破坏 • 三个完全密封的油腔使部件和密封达到最大的使用寿命震击器开泵压力=钻头压降+震击器至钻头压力损耗(通过井下马达、钻铤等)• 操作时,在设定的卡瓦解锁力内可处于受拉状态也可以处于受压状态2.震击器操作卡瓦腔:低磨擦力,可靠锁定的机械卡瓦装置延长了密封和部件的寿命2.1在钻柱中的位置决定于井下情况,操作者可将震击器放置在BHA(底部钻具组合)的上部附近(受拉),或者放置在钻头附近(受压),震击时将在稳定器和钻头附近产生最大的效力。

推荐的受压状放置方法是BHA上部稳定器以上3根钻铤。

然而,如果在受拉状态下工作,震击器上部至少保持两根钻铤或质量相同的加重钻杆,用作复位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文字说明1 概述2 结构与工作原理3 使用与操作4 维修5 地面实验附图图一BZ随钻震击器外形图及主要尺寸图二运行位置示意图图三新装间隔衬套修理尺寸图四调节震击力方向示意图产品总图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1.概述机械式随钻震击器是全机械式随钻震击、解卡工具。

它集上、下震击作用于一体,可接触钻进作业中遇阻、遇卡等钻井事故。

它在不需要震击时,是钻柱的一部分,需震击时,随时可作业,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结构外形及主要尺寸如图一。

部结构如本说明书后附产品总图(图中未画出曲屈接头)。

本震击器是同类产品中结构最新式、最简化、操作最方便的。

2.2 上击工作原理图一所示为装配调试合格的位置,即准备出发(解锁)状态。

图二为局部放大图。

上图为准备击发位置。

运行轴与运行套的齿对应啮合,运行套外部齿与摩擦衬套部齿是齿顶对齿顶的摩擦状态。

当钻柱上提,通过上接头1,上控制套3,中部套筒28,下控制套37,下调节套29,压缩弹簧管25,26,27使运行套21相对摩擦衬套下移。

当运行套的外齿齿顶与摩擦衬套的齿间相对应时,运行衬套在运行轴的作用下涨开,运行轴的齿从运行套齿滑出,如图二中图。

此时钻柱储备的能量释放,向上震击。

下放钻柱,整个工具又恢复图二上部的状态,即准备击发状态。

重复上述操作,就可使钻具解卡。

2.3 下击工作原理在运行套的上部,还有一组三件与26,27,28完全相同的弹簧管。

当下压钻柱时,通过上接头1,上控制套3,上调节套18,压缩上面一组弹簧管。

运行套相对于摩擦衬套上行,钻柱储能。

当达到预定的吨位,运行套的齿顶与摩擦衬套的顶间相对应,运行衬套涨开,运行轴齿从运行套的齿中滑出,产生下击,与上击方向相反如图二下图所示。

3.使用与操作3.1 下井前的准备3.1.1震击器下井前应该经台架试验合格,见本说明书第5节。

3.1.2下井前震击器处于准备击发位置。

3.1.3钻具配置应使震击器处于钻柱系列中平衡点以上的力部分,并承受最少5吨的力。

BZ型震击器最好是在力状态下工作,但也可在压力状态下工作,可把震击器接入力压力平衡点以下,承受5吨的压力。

3.1.4为增加钻具的挠性,减少工具的弯曲应力,震击器下部必须连接屈曲接头,屈曲接头的位置如图一所示。

3.2 操作方法3.2.1 下钻时应先开泵循环,再缓慢下放,切忌直通井底造成“人为下击”。

若在下钻过程中遇卡,可启动震击器实施上击解卡。

3.2.2 在正常钻井过程中,震击器应处于锁紧状态,在受拉力状态下工作,但当下部钻柱重量不大于震击器上击力的一半时可在准备击发位置下工作。

3.2.3 发生卡钻事故需上击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 下放钻具直到指重读数小于震击器以上钻具悬重3~5吨(即压到震击器心轴上的力),震击器回到“准备击发位置”位置。

如已为“准备击发位置”下井的震击器(即下部钻柱重量不大于震击器上击力的1/2时在“准备击发位置”的震击器)不进行此步骤。

进行本步骤操作时,可在井口钻杆上划一刻线,下放一个上击行程可确认震击器回到“准备击发位置”位置。

2). 以拉力G上提钻具产生震击上击作业时拉力G的计算:一般方法是:震击器上部的钻柱悬重加上调定的上击吨位。

但实际上影响这一负荷的因素较多,考虑到井壁的摩擦阻力,泥浆效应。

指重表误差的影响,可用下式计算:定向井:G=G1-G2+G3+G4+G5+G6-G7G ------ 上提拉力G1 ----- 原悬重(井钻具)G 2 ----- 震击器以下钻柱悬重G3 ----- 地面调定在上击吨位G4 ----- 泥浆阻力(约为上提拉力在5%)G5------ 摩擦阻力(约为上提拉力在10%~20%)G6 ----- 指重表误差G7 ----- 开泵力(G7=泵压×密封面积,密封面积见图一)直井:可忽略部分阻力:G=G1-G2+G3+G4+G63.2.4 当发生卡钻事故需下击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 与上击时回位方法相同,使震击器回到“准备击发位置”位置(已处于“准备击发位置”的震击器不进行此步骤)。

2) 以压力G’下压钻具产生震击。

下击作业时压力G’的计算:一般方法是:G’=地面调定的下击吨位+泥浆阻力+摩擦阻力+指重表误差4.维修4.1现场保养及维修使用时间短或中等程度震击,而震击次数少的情况下,可在钻台现场进行:在钻井平台上将震击器起出井口后,冲洗其外表面、水眼的泥浆,冲洗油堵部位。

清洗花键轴镀铬面,擦干后抹上黄油,戴上卡箍,两端接头配戴护丝。

4.2管子站维修长期在井下运转使用(正常运转500小时后),或猛烈震击作业之后,应在管子站进行大修。

4.2.1修前应准备好下列设备、工具、附件:a)适用于该震击器尺寸的链钳、管钳、扳手等相应工具。

b) 吊车、拆装架、试验架等设备。

c)本产品携带的专用工具。

d)清洗用的煤油等。

e)各种所需的润滑脂、润滑油、L—HM32抗磨液压油。

4.2.2震击器的拆卸:1) 拆卸前应彻底清洗所有外筒、水眼及油堵、大、小堵的泥沙。

2)在震击器拆卸以前,应放进试验架进行检查并与上一次的震击负荷对比,以利维修,更换过度磨损的零件。

震击器必须处于解锁位置(即准备击发位置)时才可拆卸,如不在解锁位置应在试验架上将其运行到此位置。

用压缩空气将震击器腔的液压油排尽。

3) 在拆装架上对外筒各联接螺纹松扣。

4) 用钳口夹紧上控制套筒、卸上接头。

5)用装配轴端螺母的工具卸去轴端螺母。

6)把中间套筒卡在钳口中,松开上控制套,这时将有油从筒中流出,用容器收集液压油(液压油沉淀过滤后可再使用)。

平衡活塞也将从延长运行轴上松开而停留在上控制套筒,取下上控制套筒。

注意:最好退出上调节套,以免撞坏活塞卡。

7)把下控制套筒卡在钳口中,松开中间套筒、卸下活塞卡、它是卡在延长轴上的。

8)卸下弹簧管。

9)从运行轴上卸定位套。

10)从中间套筒卸间隔衬套和磨擦衬套。

11)卸去下部定位套。

12)卸弹簧管。

13)把花键套夹在钳口中松扣并卸去下控制套筒。

14)松开锁紧螺母(34)。

注意:它是左旋螺纹。

15)夹住连接器(31),卸花键轴。

注意:延长轴、运行轴和连结器的螺纹是用密封剂粘紧的。

一般情况下不卸开,只有在当需要更换其中的零件时才卸开它们。

卸时必须均匀加热到260~315。

C,并立即拆开它们。

16)夹住花键轴大头端,卸卡环及锁紧螺母。

17)拉出花键套。

18)从花键套中,卸密封螺母,扶正套及密封件。

19)从上控制套筒中取出平衡活塞。

20)分别从上、下控制套筒中取出上、下调节套,上调节套上左旋下调节套是右旋螺纹。

21)卸下所有的密封件。

22)清洗所有的组件,每次拆卸都必须用磁粉或其它无损探伤方法检查所有的套筒及花键,公扣、母扣及台肩都要特别注意,有裂纹者应更换零件。

注意:所有零件拆卸后应按顺序摆放并注意记录。

橡胶件注意安装位置并记录以便下次装配,不得混入其它组别的零件。

4.2.3震击器装配1) 探伤检查所有受力零件,发现有毛刺,刮伤都要修理,特别是螺纹连接扣,一定要用什锦锉、油石或砂布等仔细地除去毛刺,有裂纹的零件一定要更换。

损坏不可修的件也应更换。

密封表面有所割痕、缺口或划痕的零件必须修复,不可修复的必须更换。

检查各个外筒外径:如BZ165/159的外径小于160/154,BZ203/196的外径小于196.5/189.5就要更换,以保证其强度。

2)建议更换所有橡胶密封件、刮环、丝堵。

3)清净各零件并仔细检查,确信零件完好,擦干后,涂一层薄薄的润滑油。

装配前所有螺纹连接处涂丝扣油。

全部橡胶件部位及花键部位,各配合部位均涂L-HM32抗磨液压油。

4)装配所有橡胶件于各零件上(花键套除外)。

5)清洗花键套腔,用细砂纸研磨密封面,在花键套密封面涂上少量钙基润滑脂并装入量扶正套,依次装入密封圈组。

6)把已装好的压紧螺母装在花键套上。

注意:为使换件套密封装置可靠,必须在装入压紧螺母时外筒有2~4mm的预紧量。

7)夹住花键轴大头,安装花键套组件及下间隔套(下击垫)。

8)从花键轴小头依次安装反扣锁紧螺母,卡环。

9)接着连接运行轴和延长轴,然后与装入连接器并用密封剂粘在一起。

确认0形圈已装连接器入后,将其拧紧在花键轴上。

拧紧锁紧螺母。

10)在中间套筒装入摩擦衬套,再装入间隔衬套。

如果间隔衬套已更换新的,必须让它们与下控制套筒连接,并测量外筒台肩间隙,切除间隔衬套多余尺寸(如图三表所示)后,方可供装配使用。

11)夹住下控制套筒,装入带密封圈组的下调节套。

并把下调节套往后调到最大位置并往上回调2圈。

12)装三个弹簧管于运行轴上,注意方向不能装反。

拉开心轴到心轴行程部位。

13)装定位套,在运行轴和运行衬套上涂少许钙基润滑脂,装运行衬套于运行轴上正确位置。

14)装上部定位套及三个弹簧管,注意方向不能装错。

夹住下控制套管,安装中间套管组件,确信磨擦衬套及间隔衬套已先装入中间套筒中。

15)先把上调节套装入上控制套筒,并旋到顶再回退两圈。

夹住中间套筒,安装上控制套筒,拧紧外筒。

16)组装平衡活塞,再用专用工具安装平衡活塞于延长轴上。

17)用专用工具安装轴端螺母并上紧。

18)夹住上控制套筒装上接头并上紧。

19)装配完毕的震击器按表1规定的轴矩对外筒进行紧扣。

5 地面试验5.1注油5.1.1 将震击器放入虎钳中(不要夹紧)让震击器上接头端升高。

5.1.2 将加油接头及加油胶管接在花键套的加油孔中,以慢速度向震击器加注L-HM32抗磨液压油。

直到加油到上控制套筒的油堵孔时,在接入回流胶管,并继续加油直到无气泡为止。

再把上端降低,花键轴部位提高,以力平衡活塞处气体的排出,拧紧油堵。

5.2 密封试验震击器紧扣注油后,两端接头螺纹装上密封试验接头,用实验架液压系统油打压。

试验压力为20Mpa,稳定5分钟,压降不超过0.5Mpa;若用清水试验,压力为15Mpa,稳压5分钟,不压降,不漏水为合格。

5.3 震击试验a)震击器必须按表1建议的紧扣力矩上紧后方可在实验架中进行;b)震击器放入实验架中调较震击吨位时应让调校孔朝上;c)按图4方向调吨位,应逐步从低向高吨位进行调校,到表2规定的上击力和下击力为止,并把他们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出厂震击负荷表2规定调较好并记录在表格中后方可出厂。

用户在产品维修后可按各油田及地区的要求调校上、下击震击吨位。

d)装上大、小堵。

表1 震击器各部位螺纹的拧紧力矩单位KN-M表二最大震击力单位KN表三BZ随钻震击器外形图及主要尺寸总长L指准备击发位置总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