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
有效复习的五大方法

有效复习的五大方法前言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基石,而复习则是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然而,很多人在复习过程中常常效果不佳,或者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复习,本文将介绍五种有效复习方法,希望能够对各位同学和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方法一:分块记忆法分块记忆法是一种将学习内容分成若干个小块,并通过反复回顾和巩固每个小块的方法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技巧。
我们的大脑对于小块信息的处理能力远远超过长串信息,因此将学习内容进行分块可以更好地利用我们的记忆潜力。
具体操作时,可以将一篇文章、一节课的内容或者一本书籍等划分成若干个小块,然后分别进行学习和回顾。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记忆效果,还可以增加信息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学习更加系统化和有条理。
方法二:主动复述法主动复述法是通过主动讲解、回答问题或者写作等方式将所学内容表达出来,并通过这种主动参与的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主动复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发现自己对知识理解的盲区,并及时进行补充和纠正。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合适的场景进行主动复述,比如和同学进行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所学内容的摘要或者拟定一些问题并回答等。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并牢固掌握。
方法三:多种方式联合使用多种方式联合使用是利用不同感知通道和认知方式来加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不同人有不同的感知偏好和认知方式,有些人喜欢看书、有些人喜欢听讲座、有些人喜欢做笔记等。
因此,在进行复习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偏好选择多种方式联合使用。
比如可以先通过阅读教材或相关资料进行学习,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并写下笔记;或者在听讲座或看视频时同时做笔记;还可以使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记忆等。
通过多种方式联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获取信息、加深印象,并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
方法四:练习与应用结合练习与应用结合是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
通过实际应用和练习,我们可以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强调考前复习的话

强调考前复习的话
1. 及时复习,胜过临时抱佛脚。
考前留出充足的复习时间,有助于内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2. 温故知新,融会贯通。
将所学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
3. 查漏补缺,重点突破。
找出知识盲点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复习和练习。
4. 勤加巩固,熟能生巧。
通过反复练习和复习,加深记忆,提高应用能力。
5. 规律作息,保证复习效率。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精神状态,提高复习效率。
6. 模拟考场,增强应试能力。
模拟考试情景,锻炼解题技巧和心理素质。
7. 积小胜为大胜。
坚持每天复习,持之以恒,必能取得理想成绩。
希望这些话能激励大家重视复习,努力学习,取得理想成绩!准备充分,复习到位,成功就在眼前!。
六种有效的复习策略

六种有效的复习策略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为了提高复习效果,下面介绍六种有效的复习策略。
1.制定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
首先,明确需要复习的目标和内容,然后安排时间表,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时间。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时间安排,合理分配复习和休息的时间。
定期回顾计划,及时做出调整,确保更好地完成复习任务。
2.针对性复习:针对性复习是指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有选择地进行复习。
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简单回顾巩固;对于薄弱的知识点,则需要加强练习和理解。
通过识别自己的弱点和错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复习,提高理解和掌握能力。
3.多样化复习:复习不应仅仅依赖于笔记和课本,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复习。
例如,可以使用图表、思维导图、漫画等形式,将知识点整理出来,帮助记忆。
同时,可以找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辅助资料和练习题,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
4.主动思考和应用: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主动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锻炼思维能力。
应用所学知识可以通过解答问题、讲解给他人、编写练习题等方式进行,这样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能力。
5.创造性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尝试创造性的方法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可以通过制作教学视频、设计小型实验、组织小型讲座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6.检查与反馈:复习过程中,及时检查和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自测、模拟考试等方式进行检查,找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同时,及时寻求他人的反馈和建议,向老师、同学或家人请教,从中获得宝贵的意见和帮助。
总而言之,复习策略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
通过制定计划、针对性复习、多样化复习、主动思考和应用、创造性复习以及检查与反馈,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复习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复习方法与技巧:
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每个科目或主题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制定合理的复习
计划,确保每个科目或主题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
2. 分块学习:将学习内容分成小块进行学习。
每次集中精力学习一部分内容,并进行
笔记和总结。
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3. 多种复习方式结合:采用多种复习方式,例如复习课本内容、做习题、复习笔记、
制作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使得复习更加多样化和有趣。
4. 主动思考和解答问题:在复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并试图解答,这有助于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与他人讨论和交流:与同学或老师进行学习内容的讨论和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思维
的碰撞和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制作复习笔记:将学习内容制作成简洁明了的复习笔记,以便随时回顾。
可以使用
彩色笔、标记、图表等方式,使得复习笔记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7. 运用记忆技巧:使用一些记忆技巧,如联想、编码、故事化等,加强对知识点的记
忆和理解。
8. 运动和休息:在复习过程中,适当进行运动和休息,帮助恢复大脑的活力和专注力。
9. 评估自己的复习效果:定期评估自己的复习效果,检查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学习内容,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10.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坚持下去。
这些方法与技巧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和喜好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

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提高记忆力,并为接下来的考试或者学习打好基础。
然而,许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高效地进行复习。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有效的复习方法,帮助您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复习之前,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明确每天的学习时间,合理分配时间用于不同科目的复习。
其次,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重难点,安排重点科目和知识点的复习时间。
最后,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连续学习过长时间导致疲劳。
二、整理笔记和重点知识点复习的关键是巩固已学的知识点,整理笔记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可以将课堂笔记进行分类整理,将重点知识点和易错知识点标注出来。
此外,可以使用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记忆和复习。
记忆不牢固的地方可以多次重复阅读和默写。
三、采用多种复习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方式,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
可以通过朗读、讲解、练习题、讨论等多种方式来复习知识点。
例如,在复习语文时可以多读一些相关文学作品来提高理解能力;在复习数学时可以多做一些题目来加深记忆和应用能力。
四、进行自测和评估自测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上的问题和不足。
可以利用课后习题、模拟试卷等进行自测,查漏补缺。
此外,还可以寻找一些在线学习资源,进行在线测试和作业,获取反馈和评估。
五、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良好的复习状态对于有效的复习非常重要。
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以提高身体和大脑的状态。
此外,还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对复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六、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可以互相讨论和解答疑惑,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组建学习小组,相互监督和激励,共同进步。
此外,可以找到好的学习伙伴,一起学习和复习,共同追求进步。
总结起来,进行有效的复习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整理笔记和重点知识点,采用多种复习方式,进行自测和评估,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

复习的有效方法复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复习,我们可以巩固和强化已学习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有些人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感到困惑。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复习方法,帮助读者提高复习效率。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是复习的基础。
首先,要充分了解所需复习的内容和考试要求。
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可以将整个学习内容分为若干部分,并为每个部分设定复习时间。
在复习计划中应该预留一些弹性的时间,以便应对突发情况。
二、采取多种复习方式为了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复习方式。
常用的复习方式包括阅读、记忆、总结和解题等。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记忆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可以通过重复记忆和归纳总结来加深印象。
总结是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体系化结构的过程,有助于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解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可以参考教材、参考书、课堂讲义等学习资料,获取更全面和深入的知识。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学术论坛等,进行交流和学习。
此外,还可以找一些优秀的学习者进行交流和请教,从他们身上获取经验和方法。
四、进行自测和测试自测和测试是复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做习题、模拟测试等方式,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和复习效果。
通过自测和测试,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复习是一项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任务,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和毅力。
因此,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不能气馁,要坚持下去。
同时,我们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平静和冷静,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综上所述,复习的有效方法有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采取多种复习方式、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测和测试,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
考前高效复习方法7种考前复习方法

考前高效复习方法7种考前复习方法1.制定复习计划:在考前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并根据自身情况做适当调整。
将各科目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等整理成列表或思维导图,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科目都能得到足够的复习。
2.多做试题:试题是考试的一种形式,熟悉题型和解题思路对于考试非常重要。
通过做大量的试题,可以帮助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分析错题和做对的题目,找出自己的不足和薄弱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3.小结归纳:复习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小结和归纳。
通过总结已学知识点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帮助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同时也为复习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资料。
可以将重点知识点、公式、定理等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一份清晰简明的复习资料。
4.制定实战方案:考试复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回顾,还需要练习解题和提高应试能力。
对于数学、物理等提倡反复训练,对于语文、英语等则可以阅读文学作品、练习写作。
根据考试的特点和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战方案,提高应试能力。
5.寻找学习伙伴:考前复习可以尝试找到一些学习伙伴,共同复习和讨论问题。
彼此之间可以分析不同的题目和解题思路,互帮互助,相互监督,提高复习效果。
同时,适当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6.恰当的休息:考前复习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过于紧张和疲劳对考试效果起不良作用。
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
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休息几分钟,做一些放松活动,或进行户外运动,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
7.自信心建立:自信心对于考试非常重要。
在考前复习期间,要对自己做到充分的准备和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不要给自己过多压力。
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成绩提高自信心,同时积极地进行心理调适,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之,考前复习方法不仅包括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回顾,还需要练习解题,培养应试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度的休息。
不同人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安排,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复习的五种基本方法

复习的五种基本方法复习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巩固知识,并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下面将介绍五种基本的复习方法,以帮助你更高效地进行复习。
1.制定复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而合理的复习计划非常关键。
首先,确定复习的时间范围,以及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和主题。
然后,为每个知识点或主题分配特定的时间,并设立明确的目标。
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并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时间。
2.理解和总结:在复习过程中,重点理解知识点的概念和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仔细阅读教材或笔记,将知识点归类整理,做出自己的总结。
通过解释给别人听或用自己的话复述,可以帮助巩固理解,并发现自己对一些概念或原则的掌握程度。
4.做练习题:练习题是检验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
选择一些与复习的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解答正确。
在解答错误的问题时,查看答案并找出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进行小组讨论或教授他人:与同学或朋友一起进行小组讨论,或尝试将你所学的知识向他人解释,这将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此外,要注意以下几点:-分配时间:在复习计划中合理分配时间,避免长时间的连续复习,要留出时间休息和放松。
-多角度复习:对于一些知识点或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复习。
例如,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做练习题、观看相关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复习。
-总结反思:在复习结束后,花一些时间进行总结和反思。
回顾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错误,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
总而言之,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通过理解和总结、制作复习卡片、做练习题和与他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复习,可以帮助巩固知识,并提高记忆和理解的效果。
加油,祝你复习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MRS(PUSCH/PUCCH解 调参考信号) SRS(Sounding信号 )
上行物 理信道
PRACH物理随机 接入信道 PUCCH物理上行 控制信道
层2
• 分为以下几个子层
– 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 RLC (Radio Link Control) –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Uu接口协议栈结构
S1/X2接口协议栈结构
S1接口协议栈结构
X2接口协议栈结构
无线帧结构-FDD
1个无线帧 Tf = 10 ms
1个时隙 Tslot=0.5ms
#0
#1
#2
……
……
#17
#18
#19
1个子帧
• 每个10ms无线帧被分为10个子帧 • 每个子帧包含两个时隙,每时隙长0.5ms
物理资源块PRB
S1: eNodeB与EPC之间 X2: eNodeB之间 Uu:UE与eNodeB之间
Uu接口协议栈结构
协议栈主要分为三层两面 三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PDCP RLC MAC
网络层, RRC
两面是指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
从用户平面看,主要包括物理层、 MAC层、RLC层、PDCP层 从控制平面看,除了以上几层外,还 包括RRC层,NAS层。
• OFDM的不足
– 易受频率偏差的影响
• 由于OFDM子信道的频谱相互重叠,因此对正交性要求严格。然而由于无线信道存在时变性, 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无线信号的频率偏移,会导致OFDM系统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被破坏, 引起子信道间的信号干扰
– 存在较高的峰均比
• 因为OFDM信号是多个小信号的总和,这些小信号的相位可能同相,在幅度上叠加在一起会产生很 大的瞬时峰值幅度。而峰均比(PAPR)过大,将会增加A/D和D/A的复杂性,降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 率。由于OFDM系统峰均比大,对非线性放大更为敏感,故OFDM调制系统比单载波系统对放大器的 线性范围要求更高
为保证更高的可靠性需要较长的码,因此编码效率较
低,复杂度和成本较高
• ARQ: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优势:
劣势:
复杂性较低; 可靠性较高; 适应性较高;
连续性和实时性较低;
传输效率较低;
• HARQ=FEC+ARQ
HARQ实际上整合了ARQ的高可靠性和FEC的高效率
OFDM基本概念
• 主要思想: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化成并行的低速 子数据流,调制到每个子信道进行传输。
– 抗多径衰落
• • 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可以减少子信道的干扰。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干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 除符号间干扰
RE:资源粒子,是最小 的资源单位。一个RE在 时域占用一个符号,在 频域占用1个子载波 RB: 资源块。一个RB在时 域上包含7个连续的 OFDM符号(常规CP), 在频域上包含12个连续 的子载波
LTE下行物理信道、信号
PCFICH-物 理控制格 式指示信 道 PHICH-物 理HARQ指 示信道 PBCH-物理 广播信道
链路自适应技术
• 链路自适应技术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功率控制和速率 控制。 • 一般意义上的链路自适应都指速率控制,LTE中即为自适 应编码调制技术(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应 用AMC技术可以使得eNode B能够根据UE反馈的信道状况 及时地调整不同的调制方式(QPSK、16QAM、64QAM) 和编码速率。从而使得数据传输能及时地跟上信道的变化 状况。这是一种较好的链路自适应技术。 • 对于长时延的分组数据,AMC可以在提高系统容量的同时 不增加对邻区的干扰。
t 一个子帧(1ms)
S S S
P S 62SC S
6RB, 72SC
– 时域位置
PSS在一个无线帧中有两个,是完全一样 的,时域位置为:slot 0和slot 10的倒数 第一个symbol; SSS在一个无线帧中也有两个,分散在两 个时隙上的符号是不同的。时域位置为: slot 0 和slot 10的倒数第二个symbol;
• OFDM的优势
– 频谱利用率高
• 由于子载波之间正交,允许子载波之间具有1/2的重迭,具有很高的频谱利用率
– 计算简单
• 选用基于IFFT/FFT的OFDM实现方法,计算方法简单高效
– 频谱资源灵活分配
• 通过选择子信道数目的不同,实现上下行不同的传输速率要求;通过动态分配充分利用信噪 比高的子信道,提高系统吞吐量
小区间干扰消除
• 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方法包括:
– 干扰随机化
• 加扰 • 跳频传输
– 发射端波束赋形 – 干扰抑制合并IRC – 小区间干扰协调
• 软频率复用 • 上行功率控制
无线信道传播特性
路径损耗(大尺度 衰落) • 电波在自由空间内 的传播损耗 阴影衰落(中等尺 度衰落) • 由于传播环境的地 形起伏、建筑物和 其他障碍物对地波 的阻碍或遮蔽而引 起的衰落 多径衰落(小尺度 衰落) •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 播存在反射、绕射、 衍射等,因此造成 信号会经过多条路 径到达接收端,而 每个信号分量的时 延、衰落和相位不 同,在接收端对多 个信号分量叠加时, 造成同相增加,异 相减小
系统结构
LTE网络分为3部分:
EPC-Evolved Packet Core,核心网 E-UTRAN,接入网 UE,用户设备 MME: 负责信令处理部分 S-GW: 负责本地网络用户数据处理 部分 P-GW: 负责用户数据包与其他网络 的处理
EPC由3部分组成:
E-UTRAN由eNodeB组成 网元间接口
信道调度
• 基本思想
– 对于某一块资源,选择信道传输条件最好的用 户进行调度,从而最大化系统吞吐量
多用户分集
HARQ
• FEC:前向纠错编码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优势:
劣势:
更高的系统传输效率; 自动错误纠正,无需反馈及重传; 低时延.
可靠性较低; 对信道的自适应能力较低
主要功能
头压缩,加密 分段/串接,ARQ 调度,优先级处理,复用/解复用 ,HARQ
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映射关系
RRC消息类型
• MIB消息:
– 包含MIB – 频域:位于系统带宽中央的72个子载波(1.08MHz) – 时域:40ms为周期(SFN mod 4=0,subframe=0)紧邻同步信道,每10ms 在BCCH/BCH/PBCH上重复发送
•
扁平、全IP网络架构减少系统时延
– –
•
•
• •
• •
控制面处理能力:单小区5M带宽内不少 于200用户 用户吞吐量:下行每MHz平均用户吞吐量 应达到R6 HSDPA的3~4倍 频谱利用率相对于3G提高2-3倍 移动性:0-15km/h, 15-120km/h, 120km350km/h, 最大500km/h 覆盖:5km, 30km, 100km 频谱灵活性:1.4MHz、3MHz、5MHz、 10MHz、15MHz、20MHz
• SIB1消息:
– 包含SIB1 – 频域:受低层调度 – 时域:80ms为周期(SFN mod=8,subframe=5),每20ms在BCCH/DLSCH/PDSCH上重复发送
• SI消息:
– 包含1个或多个SIBs(SIB2-SIB11) – 频域: 受低层调度 – 时域: 固定周期(8 - 512个10ms的无线帧),调度信息包含在SIB1中, 在BCCH/DL-SCH/PDSCH上发送
下行物理层信号:
RS(参考信号) PSS,SSS(同步信号 )
下行物 理信道
PDCCH-下 行物理控 制信道 PDSCH-下 行物理共 享信道 PMCH-物 理多播信 道
同步信号时频位置
• 时、频位置
– 频域位置:下行同步信号包括PSS和 f SSS,PSS和SSS的频域位置为直流附 近的72个子载波。实际上只占了62个子 载波,其他10个不放同步序列。
第一个时隙(0.5ms)
第二个时隙(0.5ms)
10ms radio frame
#0
#1
#2
#3
#4
#5
#6
#7
#8
#9
Slot#0 #0 #1 #2 #3 #4 SSS PSS #0 #1 FDD #2
Slot#1 #3 #4 #5 #6
LTE上行物理信道
PUSCH物理上行 共享信道
上行物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号:
LTE 移动通信技术考试安排
• 时间:11月19号, 9:00 – 11:00AM • 地点:A5-401 • 班级:11级通信3、4班
LTE主要指标和需求
• • 支持FDD和TDD两种模式 采用OFDM和MIMO技术,用户峰值速率:
– – DL 100Mbps, UL 50Mbps CP:驻留—激活小于100ms,休眠—激活 小于50ms UP:最小可达到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