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名校密卷

合集下载

2019秋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原创精品

2019秋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原创精品
生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师进行点拨归纳:
(1)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工农的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果。
(3)四一二政变;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4)①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叛变革命,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兄弟分心成仇敌】
材料三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3)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根据材料概括蒋介石在政变后建立的政府性质。
重点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进行的艰难探索。
难点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探索。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设疑导入:国共两党为什么会实现第一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自主
复习
一.回顾本单元知识,列表梳理理清本单元主要大事。
(1)武装起义:
名称
②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关键时刻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拓展
延伸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出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的?
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2.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3.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提高了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4.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要性,培养了爱国情怀。
5.教师强调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
1.请简述北伐战争的原因。
2.请描述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略方针。
3.请谈谈北伐战争对国共合作与国共对峙的影响。
6.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相关作业,对北伐战争进行深入研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7.历史理解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对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提高历史理解能力。
8.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请说明北伐战争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要性。
5.请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它们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
6.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认识。
7.请回答本节课的板书设计,重点知识点和词句。
8.请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实验:设计一场模拟北伐战争的战役,让学生亲自参与指挥,体会战争策略和战术的应用。
(3)游戏:设计一款关于北伐战争的历史知识问答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4)在线互动:利用在线平台,让学生就北伐战争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拓宽交流渠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教师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北伐战争的重要战役、战略方针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战争进程。
2.在新课呈现过程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如对比、归纳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
3.在巩固练习环节,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和反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知识。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国共合作的起始、发展、破裂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国共合作的具体过程、重要事件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共合作的起始、发展、破裂过程,掌握国共合作的重要事件,理解国共合作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到国共合作与对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部分,理解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共合作的起始、发展、破裂过程,国共合作的重要事件,国共合作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内在原因和外部因素,国共合作与对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国共合作的基本知识。

2.合作探究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国共合作的重要事件,理解国共合作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国共合作的内在原因和外部因素。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资料、图片等。

3.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回顾七年级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国共合作的初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国共合作的相关图片、资料,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

3.操练(15分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国共合作的起始、发展、破裂过程,了解国共合作的重要事件。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国共合作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共合作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复习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复习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教案】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教学任务】【教学流程】时间内容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35年1月三.融入情境,探究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兄弟连心建军校】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学校?创办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兄弟齐心共北伐】材料二工作;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新型政党的领导,但未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1922 中共二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 中共三大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但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问题,这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1927 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1935.1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生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师进行点拨归纳:(1)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工农的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果。

(3)四一二政变;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4)①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叛变革命,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②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关键时刻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2)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兄弟分心成仇敌】材料三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

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

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3)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根据材料概括蒋介石在政变后建立的政府性质。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梳理复习提纲课件(共14张PPT)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梳理复习提纲课件(共14张PPT)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从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中国近代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主题国共合作国共关系破裂国共对对立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蒋介石叛变革命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结构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知识点第15课北伐战争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长征的原因长征路线遵义会议长征胜利会师知识梳理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第15课北伐战争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顺利进军的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强渡大渡河 吴起镇会师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教学资源推荐
(1)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 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5月 (2)白寿彝:《中国简明通史》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年1月 (3)中央电视台:《中国通史》 (4)历史教学 (5)李莹主编《图说新读中国通史》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0年9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 割据
长征的原因、长征路线、遵义会议、长征胜利 会师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2. 课标解析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题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顺利进军的史实,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2. 明确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点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长征的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开始:1934年10月
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
长征的经过

2019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北伐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2019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北伐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北伐战争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

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

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

了解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图片展示:展示广州市越秀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2.教师提问: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准备?提示: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提示:5.教师提问:结合教材,提炼有关黄埔军校的信息。

提示:①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②1924年5月创办,地点在广州;③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④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北伐胜利进军的相关信息。

2.教师提问:为什么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被称之为“铁军”?这支“铁军”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提示:叶挺所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因此被称之为“铁军”。

主要有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3.教师讲解: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先后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4.教师提问:北伐军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学生讨论)提示: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一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名师课件新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名师课件新人教版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程】
时间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大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中心工作;标志着中国革命有 了新型政党的领导,但未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1922年 中共二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 中共三大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但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革命领 导权的问题,这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反思完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次分裂
时间:1927—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事件: ①大城市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②找到革命新道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面对共产党革命势力发展壮大,国民党对根据地先
后实行五次“围剿”。 ④“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
迫长征。
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 “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
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 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
泽东还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 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
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挥权。
意义 是中共从大革命失败到土
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 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 到国共对峙
单元线索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曾仿效俄国十月革
命,在大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此 后,毛泽东创造性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革命思想,并通过实践,点燃了工农武装割 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井冈山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的重大创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学案新人教版51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学案新人教版51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一、学习目标1.了解黄埔军校建立的基本情况。

2.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3.知道国民党叛变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二、自主预习1.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 ,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3.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三、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

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它指导的革命运动叫什么?(3)谈谈你学习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新航路后的历史感受。

四、随堂演练1.下列与孙中山革命活动不相关的是()A.提出三民主义B.创办黄埔军校C.领导南昌起义D.成立中国同盟会2.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D.打倒列强,除军阀3.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

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4. 1924年,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了黄埔军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
【学习目标】
1. 掌握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的历史。

2.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史实;知道长征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进行的艰难探索。

难点: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探索。

【自主探究】
1. 列表梳理理清本单元主要大事。

武装起义:
2.
【合作探究】融
入情境,探究问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兄弟连心建军校】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
实。

……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学校?创办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兄弟齐心共北伐】材料2
(2)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兄弟分心成仇敌】
材料三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

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

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3)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根据材料概括蒋介石在政变后建立的政府性质.
【追昔抚今来反思】
(4)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后反思】
答案
【自主探究】
1.
(1)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工农的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果。

(3)四一二政变;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4)①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叛变革命,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②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关键时刻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