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便携技术资料
霍尼韦尔小型通用型继电器 工业控制元器件 GR系列 CR(T)系列 SR系列 使用说明书

选型指南 适合应用
参数范围
一般应用,适用于中等负载
额定电流小于 12A 一般冲击电流小于 30A
灯负载,感性负载和部分容性 很高冲击电流,最大 120A
负载
控制负载,传感器负载
最小导通掉电流小于 5mA
2
线圈参数及附件保护电路选型指南
线圈参数 线圈阻抗及特性 线圈的阻抗可以用电阻表测得,阻值是在标准规定 23ºC 测得。 误差范围为 ±10%。对于交流线圈而言,由于自感应原因,线 圈电流和阻值会不匹配。在 230V 时,自感应系数会达到 90H。 当线圈断开时,自感应带来的感应电压会影响开关源。
选型指南 释放电压 直流继电器 10%Un 保证释放 交流继电器 15%Un 保证释放
保护电路 保护类型
示意图
二极管保护
适用线圈
响应时间
直流线圈
4 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放时间
选型指南 适用场合
参数范围
用于阻尼在继电器释放时 保护等级 III (2000V) 至高至 60VDC 产生的瞬态能量(感应断 保护等级 IV (4000V) 61 至 250VDC 路电压)
接件
4
GR 系列小型中间继电器
p 2CO-5A,4CO-5A p 标配测试按钮及机械指示窗 p 标配 LED 状态指示灯
PGR 系列小型中间继电器插座
p 标准式插座 PGR-E p 分离式插座 PGR-S
AGR 系列小型中间继电器附件
p 保护卡簧 p 浪涌保护模块 p 标记牌
Page 6
CR(T) 系列透明外壳紧凑型中间继电器
性能曲线 4CO 电寿命曲线图
1000
ۉం൸၍ Electrical life
GR90RTU

GR90技术文件Version 3.01—— GR90 技术文件—— GR90 上网方案前 言上海惠安系统控制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公司,是美国WESCON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
WESCON作为一个国际性跨国集团,专门致力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主要产品引进美国先进技术,为中国和亚太地区提供国外一流、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电量计费等产品。
公司聚集一批熟悉中国电力需求和特点的优秀技术开发人员和工程人员。
员工中9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拥有国内外硕士、博士学位的高技术人才占相当的比例。
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业务不断扩大,销售额高速增长,信誉不断提高,在电力行业尤其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已超过200多个用户,分布在全国29个省份和东南亚地区,完成150多个远程和当地监控系统,向50个以上的电力局提供了超过700套以上不同类型的RTU设备及多项服务。
其中公司主导产品GR90 RTU占国外RTU产品6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高电压等级500kV/330kV变电站RTU65%以上市场份额,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这些系统包括了东北网局、华北网局、西北网局、华中网局、华东网局、南方电力公司等的监控系统;上百个500kV/220kV/110kV变电站、大型发电厂监控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
另外公司新研究和开发的超高压监控系统在吸取了世界各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选用国外成熟硬件和软件配置,结合中国电力实际,做到成熟可靠、操作简便。
目前在江苏石碑、上海泗泾、杨行和山东日照、山西候马、湖南益阳等十几个500kV变电站广泛使用。
在配电网自动化领域,WESCON公司是国内最有影响也是最早一批加入国内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厂商之一。
在提供的配网设备中,DART FTU是全球配网自动化项目中安装最多的FTU,在中国配网自动化FTU市场中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
GRR培训教材

据标准差(σ1)中其实己涵盖了产品真值标 准差(σⅣ),量器量测误差(σe)及其它 随机误差(σGRR)其关系如下:
7
σ =σ σ σ 2
2
2
2
1
Ⅳ+
GRR +
e
σ 产品变异( Ⅳ )
60
70
80
σ 量测变异( GRR )
90 100 110 120 130
-40 -30
14
量测程序不严谨
人员训练不足
设备维护未标准化
人员技术差异 量测程序未标准化
校验问题 数据取得不易
为 何 量
测
温度改变
温度改变 湿度改变
差 湿度改变 异
清洁度改变
清洁度改变
振动因素
振动因素
太 大
环境差异
设备差异
15
从长期来看GRR可如何加以运用?
长期来看GRR可持续运用在下列领域或时 机: ❖ 新量具可借助GRR来建立有效的验收系统。 ❖ 新进检测人员可借助GRR来建立公允的合 格认证系统。 ❖ 配合Cpk不断导引研发更价廉而堪用的测 试设备。 ❖ 若遇到产品规格大幅加严时(如PDL由0.1 降至0.03)则必须立即警觉必须将测试设 备升级,以免误判了新产品的真实性能。
线下99.0%的面积)
❖K1=5.15/d2,式中d2取决于零件数目与作业者人数之积(g)和
量测次数(m),此处g假设大于1AV-如果在开平方要符号下,
其计算值为负值,则作业者变异设定为(0)
❖K2=5.15/d2,式中取决于零件作业者人数(m)和(g),因只
计算一个全距,故g=1
❖K3=5.15/d2,式中d2取决于零件数(m)和(g),因只计算一
《GRR知识简介》PPT课件

与其他质量管理工具的关系
03
GRR与SPC、FMEA等工具相互补充,共同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
体系。
如何将GRR融入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GRR应用范围和目的
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过程需求,确定GRR的 应用范围和目的。
实施GRR评估
按照计划进行GRR评估,记录评估结果并进 行分析。
制定GRR实施计划
包括测量设备选择、操作人员培训、测量程 序制定等。
GRR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提高 操作人员对GRR操作技巧和注意
事项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04
GRR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和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简介及核心思想
质量管理体系定义
为实现质量管理目标而建立的组 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
源。
核心思想
以客户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 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机械制造
应用GRR分析工艺过程中 的变异来源,优化生产流 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合格率。
服务业中GRR应用实例
金融务
运用GRR评估信用风险模 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提高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 效率。
物流服务
通过GRR分析运输过程中 的变异因素,优化配送路 线和计划,提高物流效率 和客户满意度。
教育培训
02
1. 选择合适的样本和测量人员 。
03
2. 进行多次重复测量,记录数 据。
04
3. 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
05
4. 根据分析结果计算GRR值。
06
判定标准及意义
判定标准:通常将GRR值与公差范围进 行比较,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可接受。
若GRR值大于公差范围的30%,则测量 系统不可接受,需重新设计或选择其他 测量方法。
gr8313工作原理

gr8313工作原理
GR8313是一种工作原理先进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它采用了一系列复杂的机制和算法来实现其功能,并具有高效、
可靠的特点。
GR8313通过使用特定的传感器来感知环境中的物理量。
这些
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电信号被传送到GR8313设备,其中的处理器将对信号进行解析。
GR8313设备中的处理器使用先进的算法来处理传感器数据。
这些算法可以分析和识别出物理量的变化模式。
处理器可以根据
模式来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GR8313设备还可以与其他系统或设备进行通信。
这意味着它
可以接收和发送数据,以便与外部设备进行协同工作。
通过与其
他设备的互动,GR8313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GR8313的工作原理还包括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设备通常配
备了存储装置,如闪存或SD卡,用于保存已处理的数据和相关参数。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后续分析或参考,以便进行系统的优化和
改进。
GR8313的工作原理基于先进的传感器、处理器和算法。
它能
够感知环境信息、分析数据、与外部设备通信,并根据需要采取
相应的控制措施。
这使得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gr材质标准

gr材质标准
GR材质标准是一种用于规定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材质的标准化规格。
这种标准通常用于制造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产品,如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GR材质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材料要求:规定GFRP材料的规格和性能要求,包括纤维类型、纤维含量、树脂类型和固化条件等。
2. 制造要求:规定产品的制造方法和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 测试要求:规定产品的测试方法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4. 标识要求:规定产品的标识方法和要求,以便产品的识别和管理。
GR材质标准是制造高质量GFRP产品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确保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的一致性,并提供了评估和测试产品的方法。
通过遵守GR材质标准,制造商可以确保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随钻GR校深技术在大斜度井TCP射孔应用分析

随钻 GR校深技术在大斜度井 TCP射孔应用分析摘要:在大斜度井TCP射孔时,深度控制往往效果不佳,不仅时效差,而且存在作业风险。
随钻GR校深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它采用在射孔管柱上面接入随钻伽马仪器,下到预定深度后,开泵通过随钻GR仪器实时测取地层自然伽玛曲线,并与裸眼自然伽玛曲线对比校深确定油层位置,再采用环空加压方式射孔的一种技术应用。
关键词:随钻GR校深技术环空加压方式射孔Abstract: TCP depth correction is not reliable in highly deviated well. There are not only efficiency problems, but also operational risks. GR while drilling depth correction technologyis a new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t connects the perforating tools with the MWD gamma instrument, and runs into a predetermined depth. Comparing the wire-line Natural Gamma curve with the MWD Gamma curve to determine the depth of the reservoir.Keywords: MWD Gamma Correction TechnologyAnnulus Pressure Perforating引言在大斜度井中无法使用电缆输送射孔,必须采用TCP(油管输送式)射孔。
即将射孔枪连接在钻杆底部下放预定深度,通过深度校正使射孔器对准目的层段后引爆射孔器,从而完成射孔施工。
随钻GR仪器由MWD系统井下部分与PCG (Pressure Case Gamma)探管组成,联合作业TCP射孔采用压力引爆方式,即利用环空加压的方式引爆射孔器上部起爆装置内的雷管,进而引爆射孔器,从而完成射孔过程。
GRR培训资料

A TS 0 1 2 00 2 .11 .3 0 TE NNY .X U 0 .0 7 INP UT C URR E NT
Xbar C har t by Oper ator
0.182
1 2
Oper ator *Par t Inter action
0 .18 1 5 0 .18 0 5 0 .17 9 5 0 .17 8 5 0 .17 7 5 0 .17 6 5 0 .17 5 5 0 .17 4 5 0 .17 3 5 0 .17 2 5 0 .17 1 5 P a rt ID Op e rato r 1 2
By Par t
根据% COMPARISON TABEL生 成的條形圖
操作員和工件關系圖 縱坐標表示操作員的2組數据對 應的平均值
P erc ent
0.1 7 6
0.1 7 1 P a rt ID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 2 13 1 4
BY operator圖的縱坐標為各自 操作員的數据平均值
By Part
P e rc e n t
0.176
0.171 P art I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G a g e R& R (A NO V A ) fo r Ii
Ga ge n a m e : D a te o f s tu d y : R e po rte d b y : Tol e ra nc e : M is c :
精度對容差的比率(P/T): P/T=
5.15*σR&R(測量系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直位置传感器 版纸用完传感器 入纸离合器传感器 入纸检测传感器 跳翼开关 1 跳翼开关 2 卸版传感器 蜡纸装载单元到位开关 前门传感器 TPH 原始位置开关 TPH 压力开关 废蜡纸盒到位开关 原稿检测传感器 原稿对位传感器 原稿进传感器
GR03 90
GR
部分内存清除 系统电路板上 RAM 的部分信息, 如卡纸和故障信息被 初始化。 (与开机时按住“ALL RESET”键一样) 制版宽度检查。 (1710 除外) 防止下列操作:印版和印件计数,磁/卡计数器,显示 [E17]故障代码。 全部内存清除 系统电路板所有信息(不包括记忆开关 No.81~No.88) 全部被初始化,卸版计数不会被清除。 注:更换系统 ROM 和系统电路板或电池时,都要进行 此项操作。 内存开关清除 初始化记忆开关 No.81~No.88 设置。 注:当更换系统电路板时要进行此项操作。 油墨电机 滚筒以 15rpm 运转,油墨电机开始把油墨送入滚筒内 部直到油墨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油墨,然后机器把空白 版装到滚筒上进行自动匀墨功能,滚筒运转 30 圈后, 停在 A 位。 升降台上/下操作 *按进纸盘下降按钮→升降装置升→上限位传感器接 通→升降装置停 *按进纸盘下降按钮→升降装置降→下限位传感器接 通→升降装置停 印刷位置电机 CW/CCW 旋转(一周检测) 夹板打开/关闭动作(再次按下“起动”键停止) 自动送稿原稿进给操作(再次按下“起动“键停止) 保密操作 保密操作→压力线圈接通(滚筒转 1 周)→压力线圈 断开(滚筒转 5 周) (重复 3 次) 输纸及印刷操作(再次按下“起动”键停止) 进纸盘抬起,纸张继续输入,直到纸张用完。 *印件计数器不操作,不检测卡纸 *进纸盘无纸自动下降 *油墨可由输墨电机供应 *可操作印刷速度及浓度键
GR04 108
GR
平台读脉冲电机(扫描装置)动作(再次按下“起动” 键则停止) 图象扫描装置初始位置传感器(2 秒停顿)→图象扫描 装置→暗调传感器(2 秒停顿)→平台扫描位置(2 秒 停顿)→图象扫描装置传感器(2 秒停顿)———— 机器磨合运转 130rpm 滚筒旋转→A 位置检测 3000 遍→停机 升降系统磨合运转 上升→上限检测传感器打开→停止→下降→下限传感 器打开→停止→上升(重复 5000 次)→停止 热敏压力电机 切刀电机接通(切刀操作一次) 平台式自动送稿器操作(再次按下“起动”键则停止) 压力控制电机(循环 3 次) 油墨检测传感器(热敏电阻)的检查 显示“00”或“FF” ,则说明有问题。其它数值说明油 墨热敏电阻处于正常状态。 *显示的数值并非温度值。 热敏打印头热敏电阻的检查 显示“00”或“FF” ,则说明有问题。其它数值说明热 敏打印头热敏电阻处于正常状态。 *显示的数值并非温度值。 热敏打印头检查操作 1 热敏打印头检查操作 2 热敏打印头检查操作 3 (GR1710/1750 除外) 热敏打印头检查操作 4 (GR1710/1750 除外) 吸风输纸离合器检测 滚筒以 15rpm 运转,使用面板“*”键开/关离合器。
制版单元(上盖)装置开关
GR
3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加 ○ ○
-1.4
88
-0.2
0
0.2
○ 3 ○
1.6
○ 4
热敏打印头的热功率调整 更换热%
89
105%
95%
1
90%
○ 2 ○
85%
○ ○ ○
分离风扇的风力调整 0
100%
50%
30%
GR07
— —油 墨 溢 出 — — 机器停止,并显示: 1. 当溢出传感器检测到过多的油墨。 T5:CALL SERVICE — —印 刷 位 置 电 机 锁 定 — — 机器停止,并显示: 1. 在印刷位置电机开始工作后 12 秒内,如果垂直居中位置传感器状态未从 通转为断(或从断转为通) 。 T6:CALL SERVICE — —压 力 检 测 传 感 器 故 障 — — 机器停止,并显示: 1. 在主电机开始旋转后 8 秒内,如果压力检测传感器状态未从通转为断(或 从断转为通) 。 T7:TURN MAIN POWER SW. OFF THEN ON 关 主 开 关 后 再 重 新 接 通 〈 仅 用 于 GR3750/2750 〉 — —GR 机 器 与 数 据 通 讯 出 错— — 机器停止运行并显示出错代码: 1. 主 CPU 与编辑板之间通讯出错,关闭主电源开关后再重新接通。 T8:TURN MAIN POWER SW. OFF THEN ON 关 主 开 关 后 再 重 新 接 通 — —GR 机 器 与 选 配 接 口 板 通 讯 出 错 — — 机器停止并显示出错代码: 1. 主 CPU 与选配接口板通讯出错,关闭主电源开关后再重新接通。 T9:TURN MAIN POWER SW. OFF THEN ON 关 主 开 关 后 再 重 新 接 通 — —GR 机 器 与 分 页 器 通 讯 出 错 — — 机器停止并显示出错代码。 1. 主 CPU 与分页器通讯出错,关闭主电源开关后再重新接通。 T10 :TURN MAIN POWER SW. OFF THEN ON 关 主 开 关 后 再 重 新 接 通 〈 仅 用 于 GR3750/2750〉 — —裁 切 控 制 板 或 图 象 处 理 板 失 灵 — — 机器停止并显示出错代码: 1. 开始扫描时,如果裁切控制板没有输出原稿尺寸。 2. 假如图象处理没有输出自动基准信号。 关闭主电源开关后再重新接通。 T11:CALL SERIVCE — —压 力 控 制 电 机 锁 定 — — 机器停止并显示出错代码: 1. 在压力电机工作的 100 毫秒内,未检测到来自压力控制传编码盘送出的 脉冲信号。 2. 在压力电机工作 5 秒种内,压力中心传感器未从通转成断(或从断转成 通)状态。 T13:CALL SERVICE — —切 刀 电 机 锁 定— — 机器在制版或制保密版工作时停止,并显示出错代码。 1. 在切刀工作之后,滚筒在 A 位置时版纸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版纸,并且在 第二次切刀工作后,当滚筒再次运转到 A 位时,版纸位置传感器仍然检 测到版纸。 T14:CALL SERVICE — —夹 板 第 2 类 故 障— —
1 8 +0.2 +1.6 ○ ○ ○
右移 × ×
1 0.2 △
△
8 1.6 △
减少 ○ ○ 右偏 × × 右偏 ○ ○
1 8 +0.5 +4.0 ○ ○ ○ 1 8 +0.5 +4.0 ○ ○ ○
1 8 +0.5 +4.0 △ △ △ 1 0.2 ○ 8 1.6 ×
加长 ○ ○ 增加 × ×
○
1
8
GR02
GR
No 37 27 20 175 171 测试元件 37 油墨检测传感器 ○ ○ ○ ○ ○ 38 油墨溢出传感器 ○ ○ ○ ○ ○ 39 主电机安全开关 ○ ○ ○ ○ ○ 40 上、下限安全开关 ○ ○ ○ ○ ○ 41 进纸盒开关 1 ○ ○ ○ ○ ○ 42 进纸盒开关 2 ○ ○ ○ ○ ○ 43 进纸盒开关 3 ○ ○ ○ ○ ○ 44 进纸盒开关 4 ○ ○ ○ ○ ○ 45 出稿传感器 △ △ △ ○ ○ 46 ADF 开关 △ △ △ ○ ○ 47 版纸检测传感器 ○ ○ ○ ○ ○ 48 版纸装载传感器 ○ ○ ○ ○ ○ 49 扫描器原始位置传感器 ○ ○ ○ × × 50 ADF 自动匀色传感器 ○ ○ ○ × × 51 稿台盖传感器 ○ ○ ○ × × 52 稿台原稿检测传感器 ○ ○ ○ × × 53 压力控制传感器 ○ ○ ○ ○ ○ 54 废版满检测传感器 ○ ○ ○ ○ ○ 55 油墨筒开关 1 ○ ○ ○ ○ ○ 56 油墨筒开关 2 ○ ○ ○ ○ ○ 57 油墨筒开关 3 ○ ○ ○ ○ ○ 58 电池检测信号 ○ ○ ○ ○ ○ 59 接口板检测信号 ○ ○ ○ ○ ○ 注意: 1.上限传感器可以通过系统和电机控制板上的发光二极管 检测。当上限传感器光路未被阻挡时发光管点亮。 2.纸检测传感器可以通过系统板上的发光管检测。 No No 测试元件 测试元件 60 71 滚筒 15rpm 卸版线圈和卸版电机 61 72 滚筒 30rpm 装载风扇 62 73 滚筒变速转 夹板线圈 64 74 分离风扇 滚筒锁定线圈 65 76 写脉冲电机 CW 拾稿线圈 66 77 装载脉冲电机 TPH 电力控制 67 78 进纸离合器 进稿电机 68 79 压力线圈 扫描器 LED 亮 69 80 吸风风扇 翼形板电机 70 卸版风扇
GR
171 ×
GR06
No 01 名称 印刷速度
GR
37 27 20 175 171 设定说明 选择范围 印刷速度初始状 60/80/100/110/120 ○ × × × × 态 60/80/100/110/130 × ○ ○ ○ ○ 02 自动印刷功能 自动印刷初始状 关/开 ○ ○ ○ ○ ○ 态 03 跳翼设定 跳翼状态 自动/关 ○ ○ ○ ○ × 04 印刷数量显示 最初显示数量 0000/0001 ○ ○ ○ ○ ○ 05 制版面积 最大制版面积 变化/A3/B4/A4 ○ ○ ○ ○ × 06 自动复位时间 无/5 分钟 ○ ○ ○ ○ ○ 07 最少印量限制 0/10/20/30 ○ ○ ○ ○ ○ 08 自动匀墨时间 12h/6h/关(不限) ○ ○ ○ ○ ○ 09 自动进稿 ADF 按 START 关 ○ ○ ○ ○ ○ 键进稿和不按 (按 START ) START 键 自 动 开 进稿 (不用按 START ) 11 二合一间隔时 两张原稿之间的 NONE(无间隔 ○ ○ ○ × × 间 间隔时间 时间)/15 秒间隔 12 二合一版面 ADF 检测原稿 B%×2/A5×2 × × × ○ ○ 尺寸 13 分页器确认 开/关分页器 ON/OFF ○ ○ ○ ○ ○ 15 扫描反差 2700/V1.02C 1/2/3/4/5 × × × × × 17 显示语言 9 种语言 ○ ○ ○ × × T1:CALL SERVICE — —主 电 机 锁 定 —— 机器停止,并显示: 1. 在主电机起动后 2 秒后,A 位传感器仍能检测到滚筒 A 位。 2. 在主电机起动后 5 秒内,A 位传感器未能检测到滚筒 A 位。 T2:CALL SERVICE — —升 降 电 机 锁 定— — 1 机器停止,并显示: 1. 升降电机起动抬起进纸台后 9 秒内,升降装置上限位置传感器的档块未 抬起。 2. 升降电机起动降下进纸台后 9 秒内,升降装置下限位置传感器的光路未 被挡住。 3. 在升降电机起动抬起进纸台后 2 秒内,升降装置下限位置传感器的光路 被挡住。 4. 升降电机起动降下进纸台后 2 秒内,升降装置上限位置传感器的档块仍 然抬起。 T3:CALL SERVICE — —第 一 类 版 夹 故 障 — — 1. 版夹电磁铁吸合(接通)后 4 秒内,版夹安全开关仍被压下。 2. 在版夹电磁铁释放(关掉)后 4 秒内,版夹安全开关未被压下。 3. 在版夹电机开始旋转后 8 秒内,角度传感器(0°及 180°)未检测到角 度磁铁。 4. 版夹电磁铁未工作时,版夹安全开关未被压下。 T4:CALL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