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练习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寒冷C.南极地区降水比北极地区少D.北极地区多风暴2.这里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无四季之分,只有暖季和寒季之别,堪称“世界寒极”指的是()A.欧洲西部B.南极地区C.北极地区D.东南亚3.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A.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B.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C.此时为南极的雨季D.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4.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的是()A.青藏高原B.南极大陆C.北极地区D.冰岛5.下列有关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被三大洲包围B.南极地区泛指南极圈以北的地区C.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企鹅D.南极地区居住着因纽特人6.有关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叙述正确的是,两地区()A.有丰富的矿产资源B.有常住人口C.有广阔的陆地D.7、8月是最温暖的时期7.关于区域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东位于“十字路口”B.东南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临地中海D.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8.下面被称为“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的地区是()A.北极地区B.中东地区C.南极地区D.亚马孙地区9.去南极洲考察,下列时间段最合适的是()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10.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都是()A.4月B.7月C.2月D.10月11.最有资格代表南极洲的动物是()A.磷虾B.企鹅C.海豹D.蓝鲸12.关于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的是南极地区B.图中①处的海洋是太平洋C.图中4个中国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D.图中a、b两个箭头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b13.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纬度最广B.酷寒、干燥、烈风C.暖季在6-9月D.自然资源缺乏14.被称为世界的“寒极”和“白色荒漠”的是()A.北极地区B.南极地区C.中东D.青藏高原15.去南极地区探险考察的最佳时间是()A.12—2月B.3—4月C.11—12月D.6—8月16.下列科学考察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昆仑站B.中山站C.泰山站D.长城站17.南极洲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下列哪种个学说的有力证据()A.大陆漂移说B.板块构造学说C.生物演化学说D.地质学理论18.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一支科考队登上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冰穹A海拔4093米。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学案(七年级湘教版下册)

二、友情提醒北极地区不仅仅是指北冰洋,南极地区不仅仅是指南极大陆。
南极洲地表被冰雪覆盖,平均冰厚近2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由于海陆及海拔的差异,以及一年内日照时间的差异等,使得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要冷得多。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1. 在南极和北极地区,从救援的角度来看,最不利于营救的服装颜色是()A.红色B.白色C.黑色D.橘红色2.小明给南极洲总结了几个特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纬度最高的大洲B.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最寒冷的大洲D.地势低平的大洲3.导致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热岛效应B.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填海造陆4.关于南北极的描述,错误的是A.北极地区的降水比南极地区多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寒冷C.北极地区的风速比南极地区小D.北极地区的冰层没有南极地区厚5.在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A.夏季B.冬季C.秋季D.春季6.资料理解:资料一:中国第21次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2005年1月18日3时15分确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南纬80°22′00″,东经77°21′11″,海拔4093米。
至此,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冲击南极冰盖之巅的神圣使命,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南极冰穹A的最高点。
资料二:同时,中国第21次南极内陆冰盖昆仑考察队在冰穹A顶点区域距最高点300米处,进行了冰芯钻探,获取了近100米的浅冰芯,为研究冰穹A地区千年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和历史提供了关键性的研究样品。
(1)为什么选择1月份进行科学考察?(2)南极冰盖最高点在南极点的方。
(3)提取冰芯的目的是。
(4)请在图中大致标出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7. 关于在南北两极俯视地球的两幅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心为南极、乙为北极B.甲图中心为北极、乙为南极C.甲乙两幅均为南极D.甲乙两幅均为北极8. 关于南极洲气候特征的成因,说法错误的是A.南极洲处于高纬度,一年中接收太阳光热少B.巨厚的冰层将太阳光热大量反射回空中C.处于强大的低压中心,使得降水少,风力小D.是海拔最高的一洲,地势高、气温低9.10月1日那天,南极洲是A.有极昼现象B.有极夜现象C.昼长夜短D.是“寒季”四、中考名题—小试身手1.中考题:图中甲地是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78°55′N,11°56′E),甲地在北极点的:A. 正北B. 正南C. 西南D.西北图解析: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地球上其他任何一个地点都在它的正北方。
2020-2021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课后作业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后作业一、夯实基础1. 南极洲四周的大洋,按自西向东排序正确的是()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2.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A. 亚洲B. 南美洲C. 欧洲D. 南极洲3. 南极考察队员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有()A.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B. 极地干燥,缺乏淡水C. 遇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D. 找不到裸露地建立营地4.去南极地区探险考察的最佳时间是()A. 12—2月B. 3—4月C. 11—12月D. 6—8月5. 我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建立在()A. 长城站B. 黄河站C. 中山站D. 昆仑站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如图为“北极地区略图”,读下图,完成6~7题。
6. 北极地区旅游通常选择北冰洋周围陆地为起点,图中字母A,B,C代表的大洲依次是()A. 北美洲、亚洲、欧洲B. 亚洲、北美洲、欧洲C. 欧洲、亚洲、北美洲D. 亚洲、欧洲、北美洲7. 去北极地区旅游7、8月最好,其原因是此时段()①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②北极地区处于极夜时期,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③北极地区处于极昼时期,游览时间长④北极地区冰层厚,旅行安全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8.在两极地区,对航运船只威胁最大的是( )A. 台风B. 滑坡C. 洪水D. 冰山9.下列属于北极地区特点的是( )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洋②纬度最高的大洋③面积最小的大洋④有原住居民A. ①B.①②C. ①②③D.①②③④10.下列属于南极洲特点的是( )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②纬度最高的大洲③海拔最高的大洲④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A. ①B.①②C. ①②③D.①②③④中国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据此读图,完成11~14题。
11.在南极,科学家要克服的恶劣天气是( )A.倾盆大雨B.酷寒烈风C.烈日炎炎D.阴雨绵绵12.此种恶劣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跨经度最广②地处高纬度③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④受海洋影响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为( )A.长城站B.中山站C.黄河站D.昆仑站14.在我国的四个科考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泰山站15.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第5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练习含答案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达标练习必做读南极地区略图,完成第1~4题。
1.我国已建成的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昆仑站B.中山站C.泰山站D.长城站2.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3.下面是四名同学凭想象描写南极地区的语句,你认为正确的是()。
A.到处鸟语花香,野果漫山遍野B.森林茂密,大象常常自由出没C.冰山漂浮,企鹅悠闲漫步D.洁白的冰雪世界,常常狂风暴雨4.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炭、铁矿、森林资源丰富B.科考的最佳时间是6、7、8月C.企鹅、海豹、袋鼠的故乡D.冰盖面积正在缩小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
下图为北极地区略图。
读图,完成第5~8题。
5.围绕北冰洋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欧洲、北美洲B.北美洲、亚洲、非洲C.大洋洲、亚洲、北美洲D.大洋洲、非洲、北美洲6.7、8月去北极地区旅游最合适,原因是此时段()。
①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②北极地区处于极夜时期,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③北极地区处于极昼时期,游览时间长④北极地区冰层厚,旅行安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B.北极地区不存在环境问题C.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D.长城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考站8.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下列做法符合生态旅游的是()。
A.撵着企鹅拍照B.给动物投喂食物C.品尝当地野味D.把生活垃圾带走2023年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破冰船从上海出发,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
我国南极科考任务首次由3船保障,“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从上海出发,“天惠”轮货船从江苏张家港出发。
本次考察将建设罗斯海新站,是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科考站。
读图,完成第9~13题。
9.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10—11月出发,次年4月返回,这主要是因为()。
新版湘教版2019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学案(含参考答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学习目标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所包括的范围、纬度位置特点;在北极地区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在南极地区的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濒临的三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
2.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分析其成因。
3.掌握两极地区的人类活动、极地科考情况。
学习重点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
2.南极气候严寒的原因学习难点1.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极地地区科学考察自主学习1.北极地区指_______以北的区域,包括____洋、__________和_______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2.南极地区包括_______大陆及其沿海________和陆缘冰,还包括南______洋、南______洋和南______洋的一部分。
3.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的储藏量相当可观。
北冰洋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的__________经过北极上空。
4.南极大陆上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________,大陆架还有丰富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资源。
5.气候:极地_______、多___风、降水_______。
__________是世界上温度最低的地方。
6.地球上68%的淡水以_________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7.动物:北极: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极: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8.居民: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人为__________人和____________人。
南极则无常住人口。
9.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
1985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南极考察站——________2001年中国在南极大陆沿海建立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七年级地理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
1、下列关于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B.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暖季也非常寒冷
C.北极地区虽然气温比南极高,但降水却比南极少很多,风速也比南极大
C.北美洲、亚洲、欧洲D.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4、
B.南、北极地区都有大批极地野生动物
C.南、北极地区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南、北极地区都有中国设立的科学考察站
5、北极圈附近的土著居民们发现太阳终日挂在天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冰洋冰层厚度明显增加
D.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而且出现的日期相同
2、有关南极地区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洲冰雪覆盖.降雪特别丰富
B.南极洲出现极夜现象时,我国正处在夏季
C.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位于南极洲
D.南极地区的气温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3、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正确的一组是
A.大洋洲、欧洲、北美洲B.非洲、亚洲、北美洲
B.中国北极斯瓦尔巴群岛考察站为极夜,而南极长城站为极昼
C.北半球为夏季,时间为6月22日前后
D.北冰洋冰冻线向较低纬度扩张
二、综合题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洋,D洲。
⑵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G,H。
⑶在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练习1含答案详解

A.长城站(58°E,62°S)B.中山站(76°W,66°S)
C.昆仑站(77°W,80°S)D.泰山站(77°E,74°S)
5.读南极洲示意图,关于南极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极洲被海洋环绕B.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D.南极洲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
9.C
【分析】
【详解】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地区近年来冰川逐渐缩小;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故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北极地区的陆地面积小于南极地区的陆地面积。故选C。
(2)北极地区以洋为主体,四周被、、三洲的陆地和岛屿环绕。
(3)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我国建在北极的科学站是站。
(4)北极气温比南极,(填“偏低”或“偏高”)所以有居民居住。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太阳直射点在南极洲的北面,为了采光好,房屋应坐南朝北。
10.C
【详解】
两极地区都是大部分位于极圈内,但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所以北极地区有面积广阔的海洋,而南极地区则是气温最低的大陆,覆盖着两千多米厚的冰雪,有“冰雪大陆”的称号;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两极地处的季节相反,所以科学考察的时间也不同,北极地区最佳时间是6-8月,而南极地区最佳时间则是气温最高的12月-次年的2月,故选C。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课练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单项选择题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读两极地区图,回答1、2题。
1.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年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①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②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③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④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现象一:澳大利亚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前南极冰层融化速度是600年前的10倍,这是1000年来的冰层最快消融速度。
现象二:即将失去生存地而绝望的北极熊(下图)。
造成上述现象一、二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B.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C.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全球气温升高,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D.局部地区不断发生战争,现代武器的运用,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3.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邻近南极半岛。
下列关于长城站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C.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D.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4.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特指北冰洋海区8.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月到次年4月C.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淡水资源缺乏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我国建的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A.酷寒、干燥、烈风B.飓风、暴雨、寒潮C.暴雨、雷电、冰雹D.台风、寒潮、干旱6.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B.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二、综合题7.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点的经纬度是,,中山站在南极点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南极洲的“世界之最”错误的叙述是:A.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一洲B. 气候最寒冷、最干燥的一洲C. 淡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洲D. 动物资源最多的一洲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B. 极地地区资源丰富,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之一C. 极地地区环境恶劣,毫无科考价值,人们的到来纯粹是为了自然探险D. 目前,极地地区不存在环境问题3.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A.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B. 海洋生物资源考察C.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D. 原始自然环境考察4.我国在南极极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为()A. 长城站B. 中山站C. 长城站D. 昆仑站5.下列发展方式中,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A. 先污染,后治理B. 边污染,边治理C.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D.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6.在某科考营地的当地时间12月25日17:30左右,科考队员正进行露天足球赛时,有两位“不速之客”毫不畏惧地冲入了比赛场地。
依图示信息可知,该科考营地应位于( )A. 格陵兰岛B. 青藏高原C. 南极大陆D. 冰岛7.在南极洲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A. 坐北朝南B. 坐南朝北C. 坐东朝西D. 坐西朝东8.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A. 黄河站B. 长城站C. 昆仑站D. 东方站9.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读两极地区图, 现象一:澳大利亚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前南极冰层融化速度是600年前的10倍,这是1 000年来的冰层最快消融速度。
现象二:即将失去生存地而绝望的北极熊(下图)。
造成上述现象一、二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B. 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C.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全球气温升高,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D. 局部地区不断发生战争,现代武器的运用,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10.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不能体会到()A. 干燥B. 烈风C. 严寒D. 酷暑11.读南极地区图, 我国科考人员去南极考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A. 飓风、暴雨、寒潮B. 酷寒、烈风、干燥C. 暴雨、雷电、冰雹D. 台风、寒潮、干燥12.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A. 2月份B. 5月份C. 8月份D. 10月份13.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B. 北极熊是北冰洋的象征C. 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定居在两极地区D.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14.我国在北极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是()A. 长城站B. 中山站C. 黄河站D. 昆仑站二、选择题(共1题;共4分)15.(2016•郴州)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考察的热潮,根据你对极地的有关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时段中,适宜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是()A. 中国的春节前后B. 五一劳动节前后C. 中国夏季D. 中国国庆节期间(2)下列叙述,符合极地气候特点的是()A. 温暖湿润B. 炎热干燥C. 酷寒、干燥、烈风D. 低温多雨三、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6.读南极地区简图作答。
(1)大洲:图中的A是________洲,B是________洲,C是大洋洲。
(2)大洋:图中的D是________洋,E是________洋,F是________洋。
(3)地形:以高原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________”之称。
(4)气候:________、烈风、干燥。
(5)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长城站,H是________,I是昆仑站。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科考人员测得南美洲乌斯怀亚港与我国长城考察站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2)长城站濒临的大洋A是________ 洋,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是________ 洋.(3)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向是.A. 从东向西B. 从南向北C. 从北向南再向北D. 从南向北再向南(4)如果你到南极旅游,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________,如果去北冰洋考察呢?________.A.3~11月B.11月~次年3月C.2~10月D.6~8月(5)在你答卷的时候,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处于极夜中的是________站,原因是________.18.阅读图,完成要求。
(1)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
大洲:②________,大洋:④________,⑥________。
(3)图中B在A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M科考站________(有或者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例如有: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分析】随着人类日益广泛地进入两极地区,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如今,人类已经懂得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解答】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还有海象、海豹、鲸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南极洲的动物资源相对匮乏.故选:D.【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2.【答案】B【解析】【分析】南极地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淡水资源,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产,都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
南极地区大部分是陆地,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海洋;极地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科考的宝地;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两极地区也出现了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概况。
3.【答案】A【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该地区没有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故选:A。
【点评】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地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本题考查南极考查的内容,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A【解析】【分析】解:1985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62°13′S,58°58′W).1989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69°25′S,76°10′E).2001年,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故选:A.【点评】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近些年来,去北极地区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也络绎不绝.5.【答案】D【解析】【分析】“先污染,后治理”肯定会破坏环境;边污染,边治理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更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6.【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显示的信息有厚厚的冰雪、可爱的企鹅。
企鹅是南极地区代表的动物。
【点评】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和自然环境。
7.【答案】B【解析】【分析】在南极洲,阳光在北方,所以要建房子的话应该朝北方,获取更多的阳光,也就是房子要坐南朝北.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8.【答案】A【解析】【分析】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南极考察站是长城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故选:A..【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9.【答案】C【解析】【分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导致两极冰雪融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面临问题。
10.【答案】D【解析】【分析】中国在南极建立的考察站有中山站、长城站和昆仑站,其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南极大陆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烈风、酷寒、降水稀少,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不能体会到酷暑。
【点评】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较简单。
11.【答案】B【解析】【分析】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两大洲之间仅隔德雷克海峡相望;极地地区最典型的环境特点是酷寒、干燥、多烈风。
【点评】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12.【答案】A【解析】【分析】解: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故A正确.故选:A.【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13.【答案】C【解析】【分析】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故A正确;北极熊是北冰洋的代表动物,故B正确;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地区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故C错误;南极因寒冷干燥和大风有“世界风库”、“世界干极”等称号,故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相关知识,比较后即可解答。
14.【答案】C【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故选C。
二、选择题15.【答案】(1)A(2)C【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春节前后是南极洲的暖季,适宜去南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