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月广西省考试卷含解析(万学金路公务员)
2010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考试卷含解析最新考试题库(完整版)_图文

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2、写作 70分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3、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î曲折q? 山坳ào 石磴chãngB.熌灼shuî曲折qū山坳yîu 石磴dângC.熌灼zhuï曲折q? 山坳yîu 石磴chãngD.熌灼zhuï曲折qū山坳ào 石磴dâng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日广西申论真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2010年1月16日广西申论真题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4.请在《申论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5.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资料1】大风泱泱,大潮涛涛。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四千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
在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创造过素称发达的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诞生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
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优秀历史遗产的民族。
非物质文化存活于民俗风情中,其本质属于群众性民间文化。
群众才是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然而,与政府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相比,群众的表现令人深思。
、然而.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和人们对现代物质生活的追求,作为优秀历史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曾被忽视,甚至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其中不少面临消失的危险。
随着小康社会的建成,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党和政府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
2007年6月9日“文化遗产日”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中华世纪坛观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
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
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
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
”专家指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掘、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凝聚的深刻内涵,将其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有益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进行认真梳理,有益于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有益于增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
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言语理解作者:华图教育文章来源:华图教育点击数:18272 更新时间:2010/1/18 【阅读提示】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笔试已于16日举行,在此华图教育提供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真题及答案解析供广大考生查阅。
2、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____地行动起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齐心协力B.责无旁贷C.义无反顾D.别无选择答案:B[华图解析]本题引用了温总理在气候大会上的讲话,意在强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话题,谁都无法回避。
齐心协力是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强调已经达成共识后实施行动,本题总理用了两个“每个”,告诉人们这是我们必须担负的责任。
义无反顾是指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气候变化是一个自然过程,与道义无关。
别无选择表现出一种出于无奈的感情色彩,与本题的语言环境不符。
责无旁贷是指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突出强调了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无法回避的责任,与本题主旨吻合,是最合适的选项。
6、事物终究是____的,有所长就有所短,由于目前大部分军用雷达工作在为微波段,隐形飞机能大量吸收雷达波,也就能大量吸收微波,从而铸就其自身的致命弱点,招致“杀身之祸”。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相径庭B.相辅相成C.一分为二D.形态各异答案:C[华图解析] 这道题是对成语含义的考查。
本题通过问题的两面性原理说明了隐形飞机的优缺点。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而本题中隐形飞机的优缺点是事物对立的两面,所以A和D答案都不符合本题的语境。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所以B是与题意相违背的答案。
广西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西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哪一年?A. 1949年B. 1958年C. 1968年D. 1978年答案:B2. 广西的首府是哪一个城市?A. 南宁B. 桂林C. 柳州D. 梧州答案:A3. 广西的简称是什么?A. 桂B. 粤C. 湘D. 赣答案:A4. 广西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哪个方向?A. 东北B. 西南C. 东南D. 西北答案:B5. 广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B6. 广西的民族构成中,哪个民族占多数?A. 汉族B. 壮族C. 回族D. 满族答案:B7. 广西的海岸线总长度是多少?A. 1000公里B. 1500公里C. 2000公里D. 2500公里答案:B8. 广西的行政区划中,有多少个地级市?A. 8个B. 9个C. 10个D. 11个答案:C9. 广西的特产有哪些?A. 桂林米粉B. 云南普洱茶C. 四川火锅D. 广东早茶答案:A10. 广西的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A. 漓江B. 张家界C. 黄山D. 长城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广西的少数民族包括以下哪些?A. 壮族B. 苗族C. 侗族D. 瑶族答案:ABCD12. 广西的著名节日有以下哪些?A. 壮族三月三B. 苗族踩山节C. 侗族大歌节D. 瑶族盘王节答案:ABCD13. 广西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以下哪些产业?A. 农业B. 工业C. 旅游业D. 渔业答案:ABC14. 广西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以下哪些?A. 广西大学B. 广西师范大学C. 广西医科大学D. 广西科技大学答案:ABCD15. 广西的地理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喀斯特地貌B. 红土地C. 热带雨林D. 河流众多答案:A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广西是中国唯一一个沿海的自治区。
(对/错)答案:对17. 广西的省会是广州。
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判断推理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判断推理第四部分资料分析(共20题,参考时限25分钟)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一、根据所给图表、文字资料回答81~85题。
2008年,全国民政事业基本建设完成投资总额为66.6亿元,施工项目为3906个,完成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39.6%。
其中国家投资26.6亿元,比上年增长83.4%。
在投资总额中,用于优抚安置事业单位投资为9.6亿元,比上年增长88.2%;社区服务单位投资为5.2亿元,比上年增长52.9%;收养性单位投资为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3.9%;殡仪服务单位投资为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救助类单位投资为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他事业单位投资为7.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
81.2008年民政事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国家投资所占比重约为()。
A.30% B.35%C.40% D.45%82.2003~2006年,民政事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年增长率最高的是()。
A.2003年 B.2004年C.2005年 D.2006年83.2000~2008年,全国民政事业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总额为多少亿元?()A.299.5 B.307.1C.324.2 D.340.484.根据2007年民政事业基本建设投资金额从高到低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A.优抚安置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救助类单位B.收养性单位、其他事业单位、优抚安置事业单位C.收养性单位、救助类单位、其他事业单位D.优抚安置事业单位、救助类单位、收养性单位85.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真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宏章公务员考试网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一、申论主题分析2010年广西神论考试尘埃落定,几年的申论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我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正如申论材料中所说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益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益于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有益于增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
客观地说,与近期的其它热点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很热的话题,广西将这一主题纳入申论的考核主体,体现了近些年申论考试对最热热点的回避,对考生的备考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
二、给定材料本次考试共分为11则材料,具体内容如下:资料1、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讲述道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和专家观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资料2、简单介绍了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料3、通过广西白裤瑶文化的保护工作的阐述,论证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挖掘、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资料4、中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
资料5、广西《印象.刘三姐》项目的介绍,以及这一项目的经验与不足。
资料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的保护问题。
资料7、部分地区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短缺。
资料8、通过广西“歌*”和“歌王”两个事例,突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群众参与的不足。
资料9、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恢复非物质文化的原生态与文化与时俱进的矛盾。
资料10、阐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与经济利益的矛盾。
资料11、通过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及工作的重要。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可知本次考试的申论给定材料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一)理论与事实结合紧密与其它省市申论考试的给定材料不同,广西的申论材料大多理论和事实结合极为紧密,其最常见的形式是第一自然段用来阐述相关政策或理论,之后用具体事例证明前面的观点。
2010年上半年广西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0年上半年广西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
A.否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否定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C.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否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2.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
A.主观性原则B.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D.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3.理解全部历史的“钥匙”是( )。
A.社会思想史B.阶级斗争史C.政党活动史D.劳动发展史4.质量互变规律中的度是( )。
A.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B.事物发展过程中质变的关节点C.事物存在的质变的临界点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限度5.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作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
关于二者的正确的哲学判断是( )。
A.第一自然是物质的,第二自然部分是物质,部分是意识B.第一自然是脱离人的物质世界,第二自然是人的意识的产物C.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物质新形态D.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因为它们都是由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列成的6.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C.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D.邓小平理论无需向前发展了8.以整风精神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讲”是指( )。
A.讲党性、讲原则、讲政治B.讲政治、讲学习、讲党风C.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D.讲原则、讲政治、讲党风9.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 )。
A。
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 )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平衡,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关键。
2010广西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广西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数量关系(共15题,参考时限l5分钟)一.数字推理。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1】0,0,6,24,60,120 ( )A.180B.196C.210D.216【2】2,3, 7,45,2017 ( )A.4068271B.4068273C.4068275D.4068277【3】2,2,3,4,9,32 ( )A.129B.215C.257D.283【4】0,4,16,48,128 ( )A.280B.320C.350D.420【5】 0.5,1,2,5,17,107 ( )A.1947B.1945C.1943D.1941二、数学运算。
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宇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答案。
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请开始答题:【6】一个正三角形和一个正六边形周长相等,则正六边形面积为正三角形的:A.倍B.l.5倍C.倍D.2倍【7】 n为100以内的自然数,那么能令2n _1被7整除的n有多少个?A.32B. 33C.34D.35【8】甲乙两个乡村阅览室,甲阅览室科技类书籍数量的1/5相当于乙阅览室该类书籍的1/4,甲阅览室文化书籍数量的2/3相当于乙阅览室该类书籍的1/6,甲阅览室科技类和文化类书籍的总量比乙阅览室书籍的总量多1000本,甲阅览室科技类和文化类书籍的比例为20:1,问甲阅览室有多少科技类书籍?A. 15000B.16000C.18000D.20000【9】单独完成某项工作,甲需要16个小时,乙需要12个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次1小时,那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A.l3小时40分钟B.13小时45分钟C.l3小时50分钟D.14小时【10】甲乙两人相约见面,并约定第一人到达后,等15分钟不见第二人来就可以离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月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5题,每小题0.7分,共24.5分)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中国历史,博大精深。
它是中国历代风流人物和广大人民群众智慧、谋略、经验、教训的____,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宝库;是现代国人,尤其是青年学子们修身立世、建功立业不可不窥的堂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结合 B.结晶 C.结果 D.结集1.B [解析]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其他三个备选词都不含“珍贵”的意思。
结合空缺处之后的“精神财富宝库”可知B项最符合语境。
2.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____地行动起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齐心协力 B.责无旁贷C.义无反顾 D.别无选择2.B [解析]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
别无选择:除了一种选择无其他选择。
由空缺处之前的“全人类共同的使命”可知本句强调的是责任感,所以用“责无旁贷”最佳。
3.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在阅读方面有着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读“无字之书”,在实践之中去了解和认识世界,开阔自己的事业,磨练自己的意志,____自己的思想,锻炼自己的才干。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锤炼 B.深厚 C.深邃 D.深究3.C [解析]深邃:使思想深刻、精深。
“深厚”侧重于“使厚而不薄”,而“深邃”侧重于“使深刻”,该句强调的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追求思想的深度,所以用“深邃”更佳;“深究”与“思想”不搭配,所以排除;最容易错选的是“锤炼”。
锤炼: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思想等精练,纯熟。
注意到文段的主题词是国家领导人,在成为领导所必备的潜质中,思想深透比思想精练更重要,所以本题选C。
实际上本句出自《中国报道》2009年第7期中的《领袖们的阅读观》一文。
4.近年普遍存在高考女“状元”增多的现象,有人将这种现象归因于现存的教育制度本身,这未免失之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偏激 B.偏重 C.偏差 D.偏颇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固定搭配。
“失之偏颇”是固定搭配。
5.D [解析]坚定:意志坚强,不动摇。
由句中的“志向高远”和“压力”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在征程中不动摇的决心。
所以,空缺处填坚定最佳。
6.C [解析]一分为二: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既要看到积极方面,也要看到消极方面。
根据空缺处后面的“有所长必有所短”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
7.B [解析]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不可替代:指某事物具有唯一性,没有其他的替代事物。
通常形容事物的重要性。
一锤定音: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
非同小可: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轻视。
本句讲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故应选B项。
8.B [解析]“恢复行使主权”是常用辞令,所以排除A、C项。
夙愿:意为一向怀着的愿望;久已有的愿望。
澳门回归祖国是国家民族的大事,是全国人民心怀已久的愿望,所以用“夙愿”要比“愿望”蕴意更丰富,更符合文意,故排除C项,选B项。
9.C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第一空入手。
从文中提到的“没有获得高学历”和“并非文凭”可知,既然高学历和文凭都不是选人用人的标准,那相应地,真才实学就是蔡元培先生所看重的资质,故选C项。
10.C [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比较好。
选项中可与“色彩”搭配的是“单一”和“黯淡”,从而排除B、D项。
“单一”强调的是“不丰富”,“黯淡”则强调的是程度和属性,揣摩文意,作者最关切的是色彩的程度而不是组成色彩种类的多少,故排除A项,选C。
11.A [解析]用“穷山恶水”、“恶劣环境”、“不毛之地”来形容广西,均不符合实际情况。
另外,“历史性跨越”是常用辞令,综上所述,此题选A。
12.D [解析]此题从第二空判断较快捷。
国家的崛起是一个较长的进程,不能说“加强崛起”、“加倍崛起”和“加深崛起”,而“加速崛起”是常见说法,故选D。
13.D [解析]“……固然……更重要的是……”是习惯用法。
并且经过代入法验证,A、B、C三项填入后都不符合语境和语感。
14.A [解析]“严厉”一词的语气很重,其后一般不用批评,所以不选D。
根据文意,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八股文已经被废止了,所以第二空填“打击”不妥,排除B项。
限定:指定范围、限度,不许超过。
“限定”与“死板”搭配最佳,不选C。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D [解析]面对“困难”、“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复杂的经济环境”时,决策者应该保持的是清醒和冷静,以从容应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6.C [解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政府不能去限制,A项错误;“制约”的意思是两种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互为条件,所以D项错误;政企关系应该是引导而不是领导,否則就是政企不分了,从而排除B项。
17.A [解析]扶养:扶助供养,一般用于平辈(夫妻)之间的供养关系。
抚养:对年幼者的抚育教养。
赡养: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土和生活上的帮助。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8.C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第一个空入手。
“辞藻华美”是习惯用法。
“芙丽”“丰富”一般不与“辞藻”搭配。
19.B [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较好。
“人生原理”和“人生理论”的说法都不通,排除A、D项。
由文段第一句话中的“治学的三种境界”可知文段谈的是治学,而非学习,故排除C项,选B。
20.B [解析]此题适合用代入法。
将选项代入通读,可发现只有B项符合语境,通顺且没有逻辑矛盾。
21.D [解析]文段的第一句话是中心句,点明凤作为殷人的图腾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面的陈述都是围绕这一发展过程展开的。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2.B [解析]文段说的是僧人对佛的参悟与理解,没有提到盲者懂佛与否,所以B项不能由题干文字推出,符合题目要求。
23.D [解析]文段的第一句话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对逆差顺差要辩证地看,贸易平衡是相对的。
作者在后文中又说,是经济互补性而不是其他因素决定了美对华贸易逆差。
所以作者的观点是,现阶段美对华贸易逆差是合理的,是可以忍受的,中美贸易关系是双赢的,而且中美贸易规模将不断扩大。
总之,作者的倾向就是,不能单纯的为消除逆差而消除逆差,中美经贸关系不应受到美对华贸易逆差影响。
故本题选D。
24.C [解析]文段的最后一个分句对中心意思进行了总结:这些都影响洋流的走向。
在最后一个分句之前,文段分别阐述了影响洋流流向的几个因素。
海面凹凸不平其实是海水流动的一个主要动因,但只是中间因子,在温度、盐分、海水密度与洋流流向之间架起桥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说明各因素是如何影响海面,再影响洋流流向的。
25.C [解析]文段第二句对比中西方宗教哲学的相对地位,是为了论证文段主旨,其本身不是文段主旨,所以排除D项;文段的第三句强调了中国哲学自古以来对中国人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凸显了中国哲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A、B项没有概括这层深意,所以不选,本题正确答案为C。
26.A [解析]文段的第一个分句是中心句,点明了光子产业首先在通信领域有了突破。
第一个分句后说的是光子产业在通信领域取得突破的原因:光子传输信息更有效率。
在解释原因后,文段提到了新兴的光子通信的前景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全光通信,也是为了支撑“突破”之义。
故本题最佳答案为A。
27.B [解析]文段的第一句是中心句,其开门见山地指出:为学与做人之间需要平衡,软硬实力之间不可偏废。
下文谈不平衡会有什么不好之处,达到平衡,做到“定静”有什么作用和意义,都是为证明这个中心观点服务的。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8.A [解析]注意段首的关键词“认识”。
文段以三国诸葛亮和汉代司马迁的两种著述为例,说明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和不善识才的后果,凸显了“贵在识才”的道理。
29.C [解析]文段第一句说的是多年以来,大多数医生和家属对待癌症患者所采取的一般态度:隐瞒病情。
第二句以转折词“但是”引出张主任的主张,那么下文顺承下来就应该论述张大夫为什么主张“公开性治疗”的原因。
30.C [解析]对“基本事实”的解释放在了冒号后面,所以排除A、B项。
冒号后面的大意是要使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而D项所述只是实现这种“广泛的社会性”的一个方面,一个途径,所以排除D项,选C项。
31.D [解析]“姓曾”的“曾”读zēng,“曾任”的“曾”读céng;“宁可”的“宁”读四声,“南宁”的“宁”读二声;“好友”的“好”读三声,“好吃”的“好”读四声;D项中的两个“行”都读xíng,所以D项符合题意。
32.A [解析]B项中的“揖”应为“楫”;C项中的“合”应为“和”;D项中的“扭”应为“纽”。
A项无错别字,选A。
33.B [解析]管窥蠡测: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
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管窥蠡测”显然是个贬义词,而句子的本意不含贬义,所以A项成语运用错误。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
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
比喻天下太平。
用“河清海晏”比喻老百姓期待的太平盛世,非常合适,所以B项正确。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
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用“披荆斩棘”形容航海,不妥,所以排除C项。
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山寨盗版”与“山寨文化”是两个概念,概念无所谓真假,且D项句子的原意是不要将两个概念混淆,而不是说不要拿假概念冒充真概念,故D项成语运用不正确。
34.C [解析]海外同胞包含于炎黄子孙,所以排除A项。
B项中“作用”应改为“理念的作用”。
D项中的关联词“不仅”位置不当,应该放在“国家”后面。
C项没有语病,符合题意。
35.C [解析]从逻辑角度上看,C项与A、B项矛盾,若C项说法真,则A、B项说法假,都符合题意,则题目有两个答案,矛盾。
所以C项说法假,符合题意,选C。
实际上,从语法角度分析,“云与我俱东”可构成一完整句子,“云与我”是主语,而“俱”是“都”的意思,那么后面的“东”只能作为谓语动词,所以C项说法不正确。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36.D [解析]数列的规律是前一项的3倍加上2等于后一项,空缺项=161×3+2,尾数是5,选D。
37.C [解析]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等于前两项积的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