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六

合集下载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课件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课件
39÷103≈0.379=37.9%
答:伦敦的票数占有效票数的37.9%。
4. 2005年7月6日,经过四轮的投票,伦敦最终获得2012年夏
季奥运会的承办权。下表是国际奥委会 第三轮投票结果。
[教材P99 练习六 第8题]
伦敦
巴黎 马德里 有效票数
39 单位“1”33
31
103
(2)伦敦的票数比巴黎多百分之几?
多少平方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教材P99 练习六 第7题] 2005年住宅建筑面积×(1+15%)=30平方米
2005年住宅建筑面积=30平方米÷(1+15%) 方法三: 30÷(1+15%) ≈ 26.1(m2)
答:2005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有26.1平方米。
方法总结
解答“已知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 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方程法解答, 也可以用算术法。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
7
练习六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 加(减少)百分之几
知识结构
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 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 的应用
已知总量的两部分量的和(差)与两部 分量对应的百分率,求总量
储蓄存款相关知识
探究体验
1.计算各年级的出勤率。[教材P98 练习六 第1题]
除不尽时,结果保留百 分号前一位小数。
25%x=75 x=75÷0.25 x=300
x-40%x=120 60%x=120 x=200
60%x-35%x=125 25%x=125 x=500
x+15%x=115 115%x=115 x=100
2.解方程。[教材P98 练习六 第2题]
15x-30=150 15x=150+30 15x=180 x=12

最新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练习六》教案(公开课)

最新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练习六》教案(公开课)

5.(1)10月比9月节约用水百分之几?师:这个问题与刚才的问题一样吗?生:这两个问题属于同类问题,这个问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方法一样。

问题中单位“1”的量是9月份的用水量。

“节约用水百分之几”就是10月比9月少用的水量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列式为(160-140)÷160=12.5%。

师: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将它的解题方法总结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求甲数比乙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甲-乙)÷乙求甲数比乙数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乙-甲)÷乙5.(2)如果11月比10月节约用水5%,每吨水费为2元,11月应付水费多少元?师:让我们来看看第二小题属于哪种问题,怎样解决。

生:这个问题属于“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根据题意,要求11月应付水费多少元?需要先算出11月份的用水量,已知11月比10月节约用水5%,可以先计算节约了多少,再用10月的量减去节约的量就是11月的用水量。

140-140×5%=133(吨)因为每吨水费2元,所以用133×2=266(元)就是11月的水费。

还可以先算出11月用水量是10月用水量的1-5%,11月的用水量就是140×(1-5%),再乘2就是11月的水费。

列式为140×(1-5%)×2=266(元)。

师:下面让我们总结一下“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百分率或单位“1”的量×(1±百分率)6.据资料统计,2009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15%,2005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有多少平方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师:问题中单位“1”的量是哪个量?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借助什么方法来解决呢?生:单位“1”的量是2005年的住宅建筑面积。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识别加法和减法运算符号。

2. 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认知,以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PPT、数字卡片、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幅生活场景:小明和小红去公园玩,小明有3个气球,小红有2个气球,他们一共玩了多少个气球?通过这个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2. 例题讲解讲解加法运算的规则,以小明和小红的气球为例,进行加法运算。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加减法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4. 知识巩固利用数字卡片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2. 内容: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练习本上的加减法题目。

(2)应用题:结合生活实例,编写一道加减法应用题,并解答。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略。

(2)应用题答案:例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爸爸又买了3个,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答案:8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加减法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加减法实例,并进行计算。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的准确把握。

2. 教学目标的设定:确保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练习六》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练习六》
40×40×4+(65-40)×40+40×10+(65-10)×40 =10000(cm2)
13.如何把右面这个长方体木块 分成两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 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与原 长方体的表面积相等吗?
【选自教材P26 练习六 第13题】
表面积不相等。
8.一个正方体玻璃鱼缸的棱长为3dm,制作这 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上 面没有盖。)【选自教材P26 练习六 第8题】
3×3×5=45(dm2) 答:至少需要玻璃45dm2。
9.一个正方体礼品盒的棱长为1.2dm。如果包 装这个礼品盒的用纸是其表面积的1.5倍,至 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选自教材P26 练习六 第9题】
1.2×1.2×6=8.64(dm2) 8.64×1.5=12.96(dm2) 答:至少要用12.96dm2的包装纸。
10. 一个新建的游泳池长 50 m,长是宽的 2 倍,深 2.5 m。现在要在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 一共需要贴多少平方米的瓷砖?
【选自教材P26 练习六 第10题】
游泳池只有 5 个面 50÷2 = 25(m) 50×25+50×2.5×2+25×2.5×2 = 1625( m2 ) 答:一共需要贴 1625 平方米的瓷砖。
12. 右面这个颁奖台是由 3 个长 方体拼成的。它的前后两面涂黄 色油漆,其他露出来的面涂红色 油漆。涂黄色油漆和红色油漆的 面积各是多少?(单位:cm)
【选自教材P26 练习六 第12题】
涂黄油漆的面积:
40×40×2+40×65×2+40×(65-10)×2 =12800(cm2)
涂红油漆的面积:
10 cm
12 cm 6 cm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六》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六》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六》教案
新课引入:
首先,老师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复,例如让学生回忆一些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例如1千米等于多少米,2千米等于多少米,5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5千米等于多少米等等。

然后,老师会进行一些基础练,例如单位换算和教材中的练题。

其中,教材第28页练六第2题考查学生对日常交通工具的熟悉程度,扩大了对学生知识面的考查。

在组织全班进行集体订正时,老师会适当进行交通法规相关的知识的普及。

最后,老师会进行一些估算的练,例如估算从教室到校门口的距离。

研究目标:
本节课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进一步理解长
度单位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类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研究长度单位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和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的过程中,学生将体验类推的思维方法。

同时,老师将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估算路程,培养他们的估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熟练掌握换算方法。

难点在于正确合理地估算路程。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的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学法主要采用练法。

教具包括课件和教科书。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六——标点符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六——标点符号

.
.
二、标号——连接号
6、连接号 : (1)、写法“- ”或“~ ”,位于横中线, 占一格。 (2)、用法: ①、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 中间用连接号。 例子: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 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标号——连接号
②、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连接号, 表示起止。 例子: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 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北京——广州”直达快车。 梨园乡种植的巨风葡萄今年已经进 入了丰产期,亩产1000公斤~1500公斤。
标点符号
1、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2、人多,病少,财富。 人多病,少财富。
标点符号分类
点号: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
标点符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一、点号
点号分类 (不出现 在行首)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 号、分号、冒号4种,表 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 的停顿。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 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 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一、点号——顿号
5、顿号: (1)、写法“、”,位于田字格的左下格。 (2)、用法: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3)、例句: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 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一、点号——分号
6、分号: (1)、写法“;”,位于田字格的左半格。 (2)、用法: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 (3)、例句: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 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一、点号——冒号
7、冒号: (1)、写法“:”,位于田字格的左半格。 (2)、用法: ①、用在称呼语后边; 例句: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②、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 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 例句: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练习六(曹上课用)

练习六(曹上课用)
练习六
语文与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生活中的语文, 有时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有时宛如一首优美的乐曲, 有时宛如一首甜美的小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中的大自然, 感受如诗如画的四季美景————
读一读,赏一赏
春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溪水唱起了歌儿 ——叮咚,叮咚, 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 夏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金蝉唱起了歌儿, ——知了,知了, 给世界带来欢闹。 秋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落叶唱起了歌儿 ——哗嚓,哗嚓, 铺下了一条条金色的小道。 冬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北风唱起了歌儿, ——呼啦,呼啦, 雪花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秋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春天的脚步悄悄, 麦穗翩翩起舞,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跳出了丰收的喜悦。 柳条抽出新枝, 青蛙和燕子赶来报到。 冬天的脚步悄悄, 夏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春联送来祝福, 荷花绽放笑脸, 瑞雪预示着丰年。 呼唤蜻蜓来伴。
思考:这首诗歌为什么能把四季写得 充满生机? 1、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2、抓住季节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
仿写春天 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 她笑着走来—— ____唱起了歌 ——( )
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 她笑着走来—— ______钻出了地面 ——( )
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 她笑着走来—— ______采起了野菜 ——( )
仿写: 秋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_____走来 _______唱起了歌儿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仿写: 冬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_____走来 _______唱起了歌儿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主要内容包括:第2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和第3章《认识物体和图形》。

详细内容为:复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巩固对物体和图形的认识,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物体和图形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特别是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认识物体和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计数器、模型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数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10分钟)(1)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2)通过例题讲解,巩固学生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3. 讲解(15分钟)(2)讲解物体和图形的分类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2. 认识物体和图形3. 例题及解答过程4. 练习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六的110题。

(2)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和图形,记录下来并分类。

2. 答案:(1)见教材练习六答案。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数学能力。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清晰度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二:学习第二部分(25分钟)
1.导入。
(1)同学们,健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可是,一些同学缺乏健康意识,养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时,你会为她做些什么呢?
(板书:健康小顾问)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任务驱动
学程单
1.组长组织组员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健
教学内容
练习6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主 备 人
执 教
施教
日期
2012年月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正确、美观地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 能收集与健康相关的小常识介绍给大家,锻炼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健康意识。
重 点
正确、美观地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难 点
锻炼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健康意识。
2.本练习中的第2、第3题与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可以联系起来。
动画片《小溪与大海》。
学生经验:
学生已学完《滴水穿石的启示》,这对于本课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课前预习
1.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查阅“遨游”、“演说”、“鹦鹉”等词语义;
2.收集有关的航天知识、飞行器资料。
3.搜集表示有恒心、有毅力的成语和名言。
康的小资料。
2.选出一个代表当健康小顾问,并帮助小顾问
对本组的资料快速进行综合,要尽量针对本班实际情况。
学习时间:5分钟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 分组推荐代表上台做健康小顾问,介绍健康小常识。其他同学可以提问题,“小顾问”接受咨询。
教师适时提醒:注意礼貌用语,言谈要符合身份。
5.评选“最佳健康小顾问”
(3)请你仔细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
(4)谁来说说你刚才观察到的?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辅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他写的好在哪儿?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的,给他提提建议?
(2)学生再次描写。
学 程预 设
学习要点
板块一:学习第一部分(20分钟)
1.同学们,你们知道莱特兄弟吗?知道他们的成就吗?谁来介绍一下。
2.出示《莱特兄弟的演说》。
①学生练读。
②指名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读音)
③同桌互读。
④齐读。
3.任务驱动
学程单
1. 说说“遨游”、“演说”、“鹦鹉”等词语的意思。
2.说说自己对哥哥“一句话演说”的理解。
板块三要点:
明确作业要求,认真完成。
板书设计
练习6
我是健康小顾问
针对本班情况,注意礼貌用语
作业设计
☆☆完成《一课一练》上的五、六题。
☆☆☆小练笔:我是健康小顾问。
8.谁来说说对其中一个航天器的更多更深刻的了解。
板块二:学习第二部分(15分钟)
1.同桌两人练读《浪花与礁石》,要求互相纠正,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评价。
3.自己边读边体会“礁石”、“小浪花”思想感情的变化。然后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集体评议。
5.读到这,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此时,你想到了那些相关的成语或名言?
2.预设:
最会说的人,未必是本领最高的;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一定是话说得最多的人;从说与做来看,做比说更重要,只说不干的人,将一事无成。
3.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了解更多的航天器的名称以及相关航天的知识,激发学生对航天知识的兴趣。
板块二要点: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礁石”、“小浪花”思想感情的变化:礁石由暴跳如雷、狂妄自大到少气无力、自叹不如;
小浪花却始终那么自信、平和、执着。
2. 预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板块三要点:
明确作业要求,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练习6
莱特兄弟的演说
浪花与礁石 (坚持不懈、滴水穿石)
作业设计
☆☆完成《一课一练》一、二、三部分。
☆☆☆自办一份有关航天知识及航天器的小报。
“先学顺导、实练精教”教学预案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常识健康,布置他们观察周围同学的不良习惯,收集相关资料,他们一定会十分乐意。
课前预习
观察周围同学的不良习惯,收集相关健康的小资料。
学 程 预 设
学习要点
板块一:学习第一部分(10分钟)
1.指导。
(1)指名读两句话。
(2)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中的,我们写钢笔字同样需要持之以恒。
(1)学生评议。
(2)颁发星光卡。
板块三:完成作业(5分钟)
《一课一练》第四题。
板块一要点:
1.引导学生观察后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板块二要点:
1.引导学生搜集的资料要学会共享,并能针对本班级同学的情况进行综合整理。
2.引导健康小顾问接受同学们的咨询时,要注意礼貌用语,言谈要符合身份。
要求:组长组织组员逐个问题交流,组员认
真倾听,人人发言,派代表汇报。
学习时间:5分钟
4.先合作探究,再交流展示。
5.同学们,你们通过查资料,了解了多少种航天飞行器?(指名说)
6.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呢。这些知识有的是课文中学的,但大多数是课外学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这样,知识才能更丰富。7.下面请大家认真看一看文中的图,说说他们的名称。(学生用笔配伍连接)
板块三:完成作业(5分钟)
选择一种自己最熟悉的航天飞行器,从外形和功能两方面为它写一段简介, 字数100~200字。
板块一要点:
1.莱特兄弟指的是奥维尔和维尔伯这两位美国人。世人一般认为他们于1903年12月17日首次完成完全受控制、附机载外部动力、机体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行,并因此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飞机的成就归功给他们。
“先学顺导、实练精教”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
练习6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主 备 人
执 教
施教
日期
2012年月日星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
2.激发学生对航天知识的兴趣及增加对飞行器的了解;
3.诵读《浪花与礁石》,读中感悟理解“礁石”、“小浪花”的思想情感的变化;
4.积累语言。
重 点
了解航天知识及相语言。
教学资源
1.热气球利用加热的空气或某些气体比如氢气或氦气的密度低于气球外的空气密度以产生浮力飞行。热气球主要通过自带的机载加热器来调整气囊中空气的温度,从而达到控制气球升降的目的。直升飞机主要由机体和升力(含旋翼和尾桨)、动力、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旋翼一般由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通过由传动轴及减速器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来驱动,也可由桨尖喷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来驱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