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仪式中的民间艺人第一期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术、江苏苏州刺绣。
播放视频——变脸➢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目标导学二: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活动:我来介绍……我家住在山西省寿阳县,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
这种鼓打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
我家住在浙江省杭州市,这里的“余杭滚灯”是具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民间舞蹈。
我家住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这里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很有名。
填一填表格,再和同学们分享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民间艺术?当地民间艺术的名称你对它的了解请三位同学为我们介绍“第85页”这三张图片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讲。
我家住在河南省沁阳市,人们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上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我们这里很多人的唢呐技艺都很高超。
我家住在甘肃省庆阳市,这里的香包制作技艺精湛。
人们常常把香包挂在门庭或者送给来友,以此表达样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观看视频,交流分享分组介绍,认识了解交流分享观看图片交流分享通过变脸艺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关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意识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提升交流分享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我家来自东北,那里的“二人转”很受老百姓欢迎。
听爷爷说,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到广场去观赏“二人转”,这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
小组讨论:要求:1.小组交流想法2.记录员记录整理3.随机抽取代表发言问题:➢这些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或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呢?小结: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先自主阅读“第86页”阅读角的内容,再和前后桌讨论:➢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提示: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名俗风情的作文450字关于福建游神

名俗风情的作文450字关于福建游神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名俗风情的作文450字关于福建游神篇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虽然我们的大中华地大物博,风俗千千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春节,一个千家万户团圆的好节日,她是我们家乡最传统的风俗,更是我们万千炎黄子孙传承的好节日。
春节,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欢欢喜喜贴春联,轰轰烈烈放鞭炮,高高兴兴吃年夜饭。
传说,每年大年初一,山中有一只怪兽,叫做“年”,会从山上下来到村庄里吃牲畜,不仅如此,连人也不放过。
所以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许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斗争,但都一去不复返了。
有一次,一个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发出巨响,惊动了外面的年。
人们见状纷纷点燃竹子,最终成功把它吓跑了。
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声响,每到大年初一便点燃爆竹,从此再也没有收到过年的攻击。
这一天,人们欢聚于一堂,放鞭炮,贴春联,人们称之为过年,又叫过春节。
除夕,春节前的一天,大人们贴春联,上灯笼。
他们买来对联,贴在家门口,妇女们在家里打扫卫生,把一年的尘埃都扫去,孩子们则帮大人们做助手……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在外求学的孩子们回来了,还有些一年不见的亲人们都回来了,只为在这一天吃上一顿团圆饭,尽诉一年对家人的相思。
这个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时而大笑,时而感动……星星跟着月亮走了,终于迎来了我们最期盼的日子,春节这天早晨,孩子们纷纷向大人们拜年,说一些吉祥的话,大人们便拿出压岁钱给孩子们,孩子们欣喜若狂,这天,鞭炮声不断,好不热闹。
中午,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把一年的成绩和收获都分享给大家。
下午,老人们聚在一起打牌,大人们则陪同孩子们玩耍……春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一个节日。
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温暖,无限的期盼,无限的梦想……名俗风情的作文450字关于福建游神篇2游神之旅大家好啊!我是小明,今年八岁了。
魏集古村落案例分析——2017.10

魏集古村落
古村开发:古村落分三期开发,一期于2016年投入运营,以水环绕,建设餐饮、民俗、 民宿等的五大业态景区
古村一期街区设置
民俗主题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酒吧文化 街
✓ 古村落以黄河文化为核心,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 体的综合性文化景区;
✓ 景区分三期进行开发,一期为古村落开发,占地200余亩,古村落始建于2016年, 全部采用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风格,融合江南水系景观,主要建设美食小吃街、民俗工艺 馆、儿童乐园、农家民宿等区域。
景区入口:五门六柱牌楼
景区13座桥对应孙子兵法13章
多处诗意凉亭
永安码头
芙蓉河:贯穿古村,河岸商铺,河中游船 月老庙、观音殿、财神庙三处古庙
古庙、古街、古牌坊还原千年古风原貌,古井、古车、古码头展现鲁北民俗印象
P5
魏集古村落
古村旅游:打造民俗主题街、缘定街、风味小吃街、手工作坊街、酒吧文化街五大特色 街区
P6
魏集古村落
手工作坊街 将鲁北乃至齐鲁民间作坊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活灵活现的 展现。作坊街内副产品按照古法压榨、碾磨、酿造、淘沥等工 艺加工而成,其中面粉,酱菜,醋、豆腐等都是纯天然原料不 含任何添加剂,全是魏集古村落老街坊自己生产。
风味小吃街 古朴的建筑,观赏民间传统的小吃手工艺制作过程,品尝地道、 美味的民间食品,在这里你不光可以吃到齐鲁各地美食,锅子 饼、马蹄火烧、疙瘩汤、扒鸡等等。还可以品尝到江浙、海岱 和中原300余种各地风味小吃,在这里,只需一天,食遍华夏 美味。
发展现状
✓ 现辖54个行政村,版图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业人员12000余人。 ✓ 魏集资源丰富,主导产业已成规模优势。 •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所有耕地普遍达到了"四高八化"方田标准,建有优质桑园1万亩、良种棉高产示范田15000亩、优质果园
壮族天琴称谓变迁的人类学阐释

6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壮族天琴称谓变迁的人类学阐释
用不同的发音来表达。其次,
“ 鼎叮”具有辅助持
双重考虑,一方面,壮语发音的“[ti 1]”与汉字“天”
琴人调弦的功能。传统村落的民间艺人往往将弦
的发音十分接近;
另一方面,
如范西姆所言,
其特殊
调至外高内低,且呈四度或五度的关系,这是受自
会拿起手中的天琴说道:
“就是这个。”普通村民则
器的音色,通过拟声定称谓是由于在早期原始社
会回答“侼公做(法)事时候用的”或“那都是天婆
会中,音色是人们感知与审美的重要元素。伊沃·
弹的玩意”。答案相对较为一致,都将目标指向了
苏皮契奇在《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一
这一器物。此外,在龙州地区执仪人弹唱的经书
震动发声的象声词“ding”却在各个民族都保留下
族乐器中的此类现象更为常见,如傣族乐器“光
来了,并随着乐器形制不断地发展变化而有了不
邦”,
“光”即“鼓”,
“邦”为敲击鼓面的声音;傈僳族
同组合的新名字,如玎胆、玎叨等。从这些乐器的
乐器“呃咬”,
“呃”即“锯”或“拉”,
“咬”是拉奏此类
称谓可以得知,
“叮”并不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独
壮族天琴称谓变迁的人类学阐释
壮族天琴称谓变迁的人类学阐释
●邱
[摘
晨
侯
君
要]壮族天琴的称谓经历了从民间自称“鼎叮”到学者定称“天琴”的变迁,这其中不仅仅是能指
的变化,同时也阐明了其能指背后所指的变化。民间自称“鼎叮”有着辅助定弦的功能,而新
称谓“天琴”中的“天”谓其义,
木槿花开—— 民间艺人张茂秀的艺术生涯

117木槿花开—— 民间艺人张茂秀的艺术生涯■ 赵思芳霜,脸上的肌肤红润而富有活力,一双眼睛顾盼生辉。
看过了证书,张老带我去看他们戏剧团的道具和服装。
来到二楼我看到了红缨枪、大刀和棍子。
女演员的头饰看上去是水晶做的,亮晶晶的,静静地躺在精致的小盒子里。
本想看看箱子里的服装,无奈上面的东西太沉,无法打开。
二楼太热,我随着张老走下一楼。
坐在沙发上,张老说,她有一个愿望,想将自己的一生经历写成一本书。
没想到张老却有这样的想法,“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她是想让后辈记住她。
我只是一位普通教师,一位文学爱好者,我很想告诉她,我没有能力帮助她。
但面对张老热切的眼神,到嘴边的话,我收了回去。
我说,天太热,我只能跟您交流一会儿,能写成啥样就啥样。
张老喝几口水,在那个阳光热烈的下午,她向我讲述自己的故事。
张茂秀,河南省商城县汪桥乡董畈村人,出生于1940年10月,地主家庭,家有17亩田,父亲30多岁就病逝了,撇下母亲、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和她。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的早逝让母亲和孩子们饱受苦难。
田里的活无人干,有时请雇工,勉强维持生计。
她只读了两个月私塾,学习《学耳》,幼年喜唱。
9岁给一户人家做童养媳,那家主人待她很不好,早晨没睡醒,就将她叫起来放牛,怕牛跑丢了,主人将牛绳子拴在她身上。
为了支撑家庭,母亲跟一个老医生学会给小孩儿看简单的病,家里的生活渐渐好转。
1953年,母亲把13岁的她接回了来。
1958年,年仅18岁的张老到了地方剧团黄家池剧团,师从李长和学习花鼓灯戏。
张老进剧团个把星期就学会了唱戏,当时整个剧团有34人,和她同去的有十几人,学会唱戏的除了她有余启珍、余楚英。
后来剧团改为铜山剧团,她开始学唱小生。
说话间,徒弟余启学打来电话,说非常想念张老,简短的几句话,可以想见他们师徒情感深厚,张老说余启学曾表演《吴汉杀妻》中的旦角和青衣。
张老接着讲述自己的经历。
18岁的她登台演出,大炼钢铁时期,随时随地演唱,唱到哪儿,哪儿的人民公社就管饭。
【道法广角】民间艺术传人-完整版课件

彝族汉子字汝民,出生在巍山县庙街东山的三家村这个 纯彝族聚居的小山村。字汝民自孩童时期起就学会了用树叶 吹奏简单的山歌小调和歌曲,尽管在1982年入伍当了文艺兵 之后,他也学过小提琴、萨克斯、二胡等乐器,但却对吹树 叶情有独钟。1986年退伍后,字汝民进入了巍山县文工队, 开始苦练树叶的吹奏。通过多年的努力,他将传统的树叶吹 奏方法同现代流行元素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地钻研和练习, 字汝民的树叶吹奏技艺达到了“只要是我会唱的歌,都能用 树叶吹奏出来。”的水平。他还将一片小小的叶子吹到了国 外,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吹树叶也成为地方一个独立的 非遗项目,让更多的人去保护和传承下去。他,一直在努力 !来自绘画雕刻民间艺人—郑保禄
郑保禄,家住锦秋街道的西闸村,是一位民间艺人,他绘 画雕刻,在麻大湖一带屈指可数。在过去,他画的灶王爷就有 十几个版本。福禄寿三星图,古代人物画,花草树木,都栩栩 如生。受家庭的影响,他喜欢绘画雕刻,但是,由于家庭贫穷 ,上不起学,只好到桓台的鱼龙亲戚家跟着学习。经过几年的 学习,郑大爷不但掌握了绘画和雕刻方面的基本功,并且稍有 成就。到家乡后,自己刻苦自学,家庭买不起纸笔砚墨,就用 树枝在沙土上书写绘画。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放牛羊的时候 ,就画牛羊,看到调皮的孩子,就画调皮的孩子;他还经常到 麻大湖里去,观察鱼虾、鸟类的形态并且很快在沙土上画出来 ,一直到现在都有这种习惯。
新华村――一个古老的民间艺术村落

新华村――一个古老的民间艺术村落到大理鹤庆县游览,新华村当然不能不去。
经过一道雄伟的牌坊,沿着一条两旁柳条飘飘的宽阔柏油路,就可进入新华村。
途中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面积达1600多亩的草海,在这里你会被草海风景所陶醉。
草海是鹤庆坝子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水域宽阔,清澈如镜,而且水草丰茂,湖边盛产菱角、莲藕,适宜养鱼。
盛夏时节,几百亩荷花争相怒放,野鸭飞禽不时飞起,景色颇为优美。
草海与漾弓江一带湖河相通,沟渠纵横,湖岸村居错落有致,好似一幅水乡风情画。
如赶上农历六月十五“耍海节”这天,草海附近的各族群众早早来到这里,或乘舟游览水乡风光,或一展歌喉来上一段白族“对歌”。
这时草海人头攒动,木舟穿梭,歌海如潮。
是这草海的绿水消解了喧哗?还是这草海的绿水洗却了纤尘?夕阳下,草海演绎着另一个神秘的世界。
告别草海,领略完草海的风景与风情,目光自然投向了新华村。
新华村是一个古老而典型的白族村寨,4800多人中白族占了98%,从建筑到生活习俗尽显白族特色。
新华村原名石寨子村,依山傍水、古老纯朴,山形地貌酷似一只饮水后振翅欲飞的凤凰,故其名凤凰山。
凤头下有一村落名纲常村,其左右两翼下各有一个村,名南翼、北翼村,人们现在出于方便将其写为南邑、北邑村。
村口有个由地下喷泉形成的黑龙潭,清澈的泉水长年不断。
古时,这一带乃水乡泽国,时有众多仙鹤在此游戏。
60年代初,曾发现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类遗址遗物。
山下村旁有3眼常年不涸的龙泉:黑龙潭、星子龙潭、寺庄龙潭,龙潭一年四季涌水量相当充沛,均在每秒1.4立方米左右。
涌出的泉水蓄积成一个水面达20余亩的池塘,塘水最后通过一条小河流向远方。
相传,远古时候,潭中有一条性情暴戾的黑龙,不时兴风作浪,祸害乡民,激起一位力大无比的天神义愤,下凡来到新华村,收集村民家中的废铜烂铁,煅打成一条链子,最终把黑龙制服、拴住。
以后,这位天神每年都要来到新华村,察看拴黑龙的链子是否牢固。
使其惊异无比的是,不久新华村的村民都学会了打链子的技艺,打出的铁链、铜链、银链、金链,或大或小,牢固精美。
远安县乡愁20个村村情简介

远安县“最美乡愁”备选村落村情简介传统村落类------------1、嫘祖镇苟家垭村:“苟家垭的人有派头,羊半头来狗半头;苟家垭的人不讲狠,一脚能踏十三省”,在苟家垭村,“省”和“笋”读音相似,化石古街上,脚下的“石笋”和“宝塔石”,依旧可以触到历史的印迹,勾起岁月的记忆。
这条用化石铺就的街道,为明清时代所留,街长近三百米,由一块块大青石组成,石板上呈现出许多形态各异的古生物化石,为震旦角石,距今约四亿多年。
古老的青石板,斑驳的门棂,错落的屋檐,是说不完的故事,讲述着嫘祖的古风遗韵。
石板街上窸窣的脚步声、深巷里的叫卖声,旧时的古街是一条以垭丝产品为主的商业街,这一繁华延续至今。
每年农历3月15,都要举行嫘祖庙会节,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上,民间艺人奏呜音、吹唢呐,身着青色碎花丝绸上衣、头裹白巾的妇女们到嫘祖雕像前供奉祭品、焚香、恭颂祭文。
来自周边的商家纷纷聚集于此,进行商业交易。
这一桑蚕、丝绸文化为主的风俗,寓意保佑故乡蚕事顺遂,五谷丰登,千百年来历久不衰,嫘祖人民的勤劳勇敢、普惠天下永世传承。
2、河口乡落星村:传说在村委会门前山包下,古时候曾从天上落下一颗星宿,落星村村名据此而得。
落星村村内古水生爬行动物化石分布普遍,蕴藏丰富,极具科研价值,拟规划建设“中国化石第一村”。
另外还有消水洞、天坑、兵马寨、古栈道、武陵峡、杨树洞、兵马洞和天坑洞等许多地质遗迹景观和人文景观。
更令人称奇的是,杨树洞、兵马洞、天坑洞和月亮洞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长廊,每个洞中都有众多的石钟乳造型。
洞深处潭中有水,清澈见底,碧绿如镜。
其中,月亮洞以其地势险峻、攀登艰险、遗址众多和丰富的民间传说独领风骚;兵马洞以其宽广阔大(可容千军万马),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见长,相传这里曾隐驻过兵马,山顶建有兵马寨,相传是当年穆桂英带兵打仗而建,如今仍可见保存有完好的城门和寨墙,虽已时过境迁,但仍可遥想当时之境况;还有天坑洞的蜿蜒连环,杨树洞的宽阔无比、洞深莫测、险象众生及众多形态各异的钟乳造型,都会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