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县仁风镇借鼓子秧歌“起舞”

合集下载

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章丘铁匠技艺
章丘铁匠技艺是章丘地区流传的一种传统铁匠技艺, 有着悠久的历史
x
章丘铁匠技艺精湛,以手工制作为主,具有很高的技 艺水平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长清龙灯是长清地区流 传的一种传统舞蹈艺术,
起源于明代
长清龙灯以气氛热烈、 节奏明快、表演生动为 主要特点,具有浓郁的 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
济阳鼓子秧歌 第8章
67 LOREM
10 LOREM
鼓子秧歌
第1章
鼓子秧歌是山东章丘、历城和泰安一带民间流 传的一种舞蹈艺术,被誉为"我国舞蹈的活化
石"
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样,通常由打鼓、敲锣、 跳舞、执旗等角色组成,表演时气氛热烈、节
奏明快,具芜梆子是济南莱芜地区的地方 戏曲剧种,起源于明代,有着悠
济阳鼓子秧歌是济南济阳地 区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 明朝
济阳鼓子秧歌以节奏明快、 气势磅礴、表演生动为特点, 被誉为"民间舞蹈的瑰宝"
• 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商河鼓子秧歌是济南商河地区的一种民 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
商河鼓子秧歌以舞蹈动作刚劲有力、气 氛热烈为特点,被誉为"北方的秧歌"
济南非 物质文 化遗产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章章章章章章章章章章


鼓 子 秧 歌
莱 芜 梆 子
济 南 剪 纸
济 南 泥 人
丘 铁 匠 技
长 清 龙 灯
平 阴 鲁 绣
济阳 鼓子 秧歌
河 鼓 子 秧
莱西 木偶 戏


济南有许多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以下是其中一些

论济阳鼓子秧歌的艺术特征

论济阳鼓子秧歌的艺术特征

论济阳鼓子秧歌的艺术特征摘要:济阳鼓子秧歌,誉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

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齐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拥有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一种群众自编自创,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不仅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民族风格,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济阳鼓子秧歌是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晶,同时有着独特的文化艺术底蕴,是群众们外在舞蹈表演形式的艺术,济阳鼓子秧歌已被誉为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鼓子秧歌;表演形式;音乐特点;传承创新一、济阳鼓子秧歌的主要角色济阳鼓子秧歌演出时所运用的道具有歌伞、鼓、棒、花齐全,节奏以鼓点伴奏为主,套路变化繁多,舞蹈动作豪放,气势磅礴,军事化的组织形式,流动变化的舞蹈阵势,粗狂豪放的壮士风格,无往不胜的英雄气势,彰显鼓子秧歌的气魄之大、威力之严,在我国优秀民间艺术遗传中是独具一格的。

济阳鼓子秧歌的主要角色为“伞”、“鼓”、“棒花”,这种命名方式是根据舞者所持用的伞、鼓、棒等道具命名的。

伞由丑伞和花伞组成。

丑伞的扮相是老汉,花伞由青年来扮。

丑伞的第一把伞为指挥者,第二把伞为领导者。

扮相的头上从额前到脑后留有一条黄色的发带,径直垂到身后,留有穗头,上身穿黄色长袍,腰中系着黄色的腰带,下身穿着黄色灯笼裤,脚蹬黑筒鞋。

手拿着道具伞,伞约直径长80厘米,伞把长约120厘米,手握伞柄中部,舞动时边走边有节奏的上下摇晃。

花伞的形状与丑伞的形状相似,但比丑伞要略小一些。

花伞直径长40厘米,伞把长80厘米。

鼓,亦称鼓子。

有大鼓和小鼓之分。

主旋律由大鼓来控制,小鼓用于和音。

“鼓子”的角色表现的是强健威武的中年男性形象,扎英雄巾,英俊、潇洒。

右手握着系有红绸条的鼓锤,舞动起来强劲有力,充分利用臂力把鼓抡起来,无论做跳、转、劈、蹲动作,都要抡起来保持住,“鼓”跑步要大,稳。

架子幅度要低,跳时直起直落,蹲要沉稳。

棒,用来表现的是青少年的形象。

猪年新春,济南传统舞蹈放异彩

猪年新春,济南传统舞蹈放异彩

猪年新春,济南放异彩金猪来贺岁,文化过大年。

猪年新春期间,济南市传统舞蹈活力再现工程初现成果,全市共组织了传统舞蹈类非遗展演22场,参演人员17600余人,观众达46.4万余人次,网络直播观众达10万人次,非遗传统舞蹈在泉城大地上大放异彩,泉城市民和游客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共享传统文化节日魅力。

Traditional Dances Sparkling in Chinese New Year 2019济南市传统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舞蹈类非遗资源十分丰富。

全市共有市级以上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33项,其中既有耳熟能详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鼓子秧歌,又有舞龙、舞狮等群众参与度高、观赏性强的项目;既有惊险刺激、体现精湛技艺的传统非遗项目高跷,又有四蟹灯这种体现4种水生动物争斗场景的充满趣味性的舞蹈项目。

据统计,全市共有传统舞蹈类区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名,从事人员约42.17万人,其中仅济阳区、商河县从事非遗传统舞蹈表演的人数就达41万余人。

为进一步强化传统舞蹈类非遗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保留好济南市民间舞蹈的地域特色,2018年4月,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创新保护举措,与市财政局联合组织实施了“传统舞蹈活力再现工程”,该工程是济南市非遗活态传承八项工程之一,将章丘芯子、济阳鼓子秧歌、商河花棍舞等13个项目列入传统舞蹈活力再现工程项目库,给予了重点扶持。

元宵节当天,济南市元宵节传统舞蹈汇演在天桥区如意广场成功举办。

传统舞蹈活力再现工程2018年重点扶持的13支舞蹈队伍在欢快的锣鼓声中,用娴熟的技艺、传神的动作、诙谐的表情,为市民朋友献上了一场活力四射、精彩绝伦的传统舞蹈秀,赢得了市民们的阵阵喝彩。

活动再现了传统舞蹈的风采,展现了济南市传统舞蹈活力再现工程的阶段性成果,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激发了群众对传统舞蹈发自内心的热爱。

济阳区2019年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在澄波湖主会场和仁风分会场精彩上演,共计21支队伍参加了展演,表演形式有舞狮、鼓子秧歌、舞龙、寸子、伞棍等,展演特色鲜明、艺术风格突出,引人入胜的舞龙表演,令人精神振奋。

鼓子秧歌的叙述

鼓子秧歌的叙述

鼓子秧歌的叙述
鼓子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春秋战国的齐鲁文化,经过秦汉、唐宋、明清的发展,成为了具有深刻的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鼓子秧歌以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刚健有力的舞姿、无往而不胜的英雄气势和丰富多变的舞蹈阵图引起全国各族人民的瞩目,被誉为中国民间舞蹈的典型。

在表演形式上,鼓子秧歌分为“行程”和“跑场”两部分。

“行程”是舞队在行进或进入场地前的舞蹈,“跑场”则是表演的主体部分,包括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场”和“武场”。

在舞蹈动作上,鼓子秧歌的动作圆润、粗犷豪放、轻巧敏捷、泼辣大方,而颠颤、划圆、蹲扑、跳窜等动作则是各角色所共有的。

此外,据已故商河县老艺人韩振玉生前讲述,北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遭灾,包公从河南来这里放粮、赈济灾民,人们便跑起秧歌以表对包公的感激之情。

鼓子秧歌与商河民间祭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祭祀活动通常包括本村祭家祖、路遇寺庙祭众神、他村演出拜家庙等。

祭祀包括“开道锣”、“点路灯”、“撒小米”、“烧纸钱”、“上桌”、“锣鼓队”、“秧歌队”等环节。

总的来说,鼓子秧歌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鼓子秧歌

山东鼓子秧歌

山东鼓子秧歌第三章山东鼓子秧歌第一节概述鼓子秧歌是广场上表演的大型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鲁北地区的商河、惠民、禹城。

东陵一带,以商河、惠民两地最为流行,受鲁北自然环境及山东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粗旷雄厚、气势豪迈的风格特点,充分显示出山东好汉英武、矫健的英雄气概。

鼓子秧歌的表演程序是:“进村”、“街筒子”、“跑场”和“出村”。

鼓子秧歌队中的角色分别是:伞(头伞和花伞),表示老生的形象,一般是萧恩打扮,左手握伞,右手拿牛胯骨。

鼓子,表现中年人的形象,左手持鼓右手持锤。

棒,是少年的形象,双手持约50公分的鼓锤。

花,为少女的形象,所持道具:1.右手持扇、左手拿巾。

2.双手持绸巾。

3.左手持巾或花灯,右手持巾和拂尘。

鼓子秧歌所持的手鼓一般有七、八斤重,在跑、转、跳、蹲中不定的托、抡、撩、劈形成了鼓子秧歌在体态和动律上独特动律特点。

第二节训练内容鼓子秧歌节奏气势强、动作幅度大,具有较高的训练价值,选择有代表性的劈鼓子、走鼓子等动作,训练学生提必拉、推必随,抢必腑、晃必园、肩拧身及以鼓带臂、以臂带腰,以腰还步的连贯传导动势。

同时增强腰部的控制能力和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的表现力。

第三节基本动作(一)基本手形、手位、脚位1,手形手指自然分开,稍微弯曲2手位劈鼓子位:双肩体旁椭圆形,小七位分开托鼓子位左手头上手心向上,右手与肩平行打开,手掌立起3,脚位正步位、大八字步位、蹲裆部位(二)基本动律气质训练节奏:龙咚咚一个东匡来台龙咚咚一个咚匡0大八字位劈鼓子1,右脚向前迈出,2,停住,3——4反面反复要求:气沉丹田,出步沉稳。

(三)常用手臂动作劈鼓子脚大八字步,双手体旁提起至头上击掌(四)基本步伐走鼓子双手托鼓子位:1:左脚向前迈步,落地自然弯曲,有脚抬起,2:身体动势没有停继续向前,3:抬起的右腿向前迈步,4:同2拍动作要求:走鼓子时身体要平稳、后脚推动前脚落地,后脚推地后不要停在原地的位置。

整个动势一直向前。

第四节动作短句(一)由走鼓子,托鼓子等动作组成4/4拍(慢速)八小节完成。

济阳鼓子秧歌观后感

济阳鼓子秧歌观后感

济阳鼓子秧歌观后感前儿个去看了济阳鼓子秧歌,那场面,真叫一个震撼,就像一阵欢乐的旋风“呼呼”地刮进了心里。

一到现场,那锣鼓家伙一敲起来,就跟点燃了鞭炮似的,“咚咚锵锵”,一下子就把气氛给炒热了。

我感觉自己的小心脏都跟着那鼓点的节奏“蹦跶”起来了。

再看那些扭秧歌的人,好家伙,一个个就像被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男的扭起来那是虎虎生风,脚步跺在地上“砰砰”直响,感觉地都跟着颤悠。

他们的动作特别有力量,就像在和大地较劲儿似的,每一个转身、每一次甩臂都带着一股劲儿,仿佛在诉说着济阳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那种豪爽、质朴的性格。

女的呢,也毫不逊色。

她们扭起来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腰肢柔软得像柳条儿。

那手中的彩绸在空中飞舞,就像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在人群里穿梭。

而且她们的表情特别喜庆,脸上的笑容就跟那盛开的牡丹花似的,满满当当的都是幸福和快乐。

还有那些扮相,那可太有趣了。

有扮成大头娃娃的,那大脑袋一摇一摆的,可爱极了。

还有那些戴着各种奇怪面具的,乍一看还真有点吓人,可仔细一瞧又觉得特别滑稽。

整个表演就像是一个盛大的狂欢派对,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热闹非凡。

我发现这鼓子秧歌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它更像是济阳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从这秧歌里能看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在这秧歌的队伍里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老人们扭起来,那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在美好生活的享受;小孩子们跟着扭,那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欢快表达。

这济阳鼓子秧歌就像一瓶陈酿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它带着济阳这片土地的泥土香,带着这里人们的热情和活力,在那一方小小的表演场地里,却展现出了一个大大的、充满生机的世界。

看完之后啊,我满脑子都是那欢快的锣鼓声和人们扭动的身影,感觉自己也被这股子热情劲儿给感染了,一整天都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呢。

这鼓子秧歌啊,真不愧是咱民间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

文化广场建起来 鼓子秧歌扭起来(20081224)

文化广场建起来  鼓子秧歌扭起来(20081224)

文化广场建起来鼓子秧歌扭起来——仁风镇文化广场建设情况汇报(2008年12月24日)各位领导、同志们:现在我把仁风镇“城镇建设行动”的广场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一、仁风镇基本情况仁风镇位于济阳县的东北部,辖82个行政村,面积125.44平方公里,人口6.1万人,是中国西瓜之乡,中国山楂之乡,中国鼓子秧歌之乡。

仁风建镇于西汉初年,时称马防城,又叫马防镇,后又称为“迎风镇”,相传唐朝大将薜仁贵征东(高句丽)时,驻军此地,见此地百姓善良、淳朴、热情,仁义之风盛行,于是将“迎风”改为“仁风”,沿革至今。

仁风,文化丰厚。

其代表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

她雏形于夏、商,完善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套路变化繁多, 动作粗犷豪放, 节奏铿锵有力, 气势恢宏, 内涵丰富,有齐风鲁鼓之美誉。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3年和2000年分别出访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被国际友人称为“迷人的东方芭蕾”。

鼓子秧歌虽然名声在外,但始终没有一个演出和训练的好的场地。

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关怀支持下,仁风镇有幸成为了济南市“城镇建设行动”第一批试点镇。

仁风镇党委、政府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抓住机遇,结合仁风历史和文化特色,精心打造文化广场一处。

二、文化广场建起来,鼓子秧歌扭起来仁风文化广场位于镇驻地新、老220国道之间、镇中心路迎风大街北侧,属于新规划的政务文化区的中心地段。

广场上有大型浮雕一组、地雕一组、圆雕两座,造型来自鼓子秧歌中的“伞、鼓、棒、花”各角色的典型动作及道具,体现了广场建设以鼓子秧歌为主题,以繁荣和弘扬仁风悠久的文化为宗旨。

广场总体设计为正方形,中心部分为圆形活动场地,圆形活动场地内用红色石板嵌出一个八边形,取天圆地方、社会稳定之意。

入口处设置一个弧形入口,给人以开阔的感觉。

广场左侧为一块整体绿地,其间铺设一条贯穿南北的园路,供居民休闲、娱乐。

右侧区域又分为两块小区域:北侧区域为健身广场,设置不同的体育器材;南侧区域为一块小型的半私密空间,主要设计花架、游步路及座椅供游人休息交流。

关于济南民俗鼓子秧歌的作文

关于济南民俗鼓子秧歌的作文

关于济南民俗鼓子秧歌的作文在济南这片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土地上,有一种独特的民俗艺术——鼓子秧歌,那可是能让人热血沸腾、满心欢喜的存在。

鼓子秧歌的起源已难以确切追溯,但它就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从古至今,流淌在济南人的血脉中。

我第一次亲眼见到鼓子秧歌,是在一个热闹非凡的春节。

那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广场。

还没看到秧歌队,就先听到了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

“咚锵咚锵,咚咚锵!”这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想要赶紧一探究竟。

终于,秧歌队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只见一群身着鲜艳服装的舞者,如同下凡的仙子,又似战场上的勇士,精神抖擞,神采飞扬。

男舞者们个个身强力壮,他们舞动着手中的鼓槌,那鼓槌在空中划过一道道有力的弧线,每一次落下都仿佛敲在了我的心坎上。

女舞者们则手持彩扇和手绢,身姿婀娜,动作轻盈,那手中的彩扇和手绢就像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再看他们的服装,那可真是讲究。

男舞者们大多穿着黑色或蓝色的对襟褂子,腰上系着红色的绸带,脚下踩着黑色的布鞋,头上还扎着白色的头巾,显得十分干练。

女舞者们则穿着色彩斑斓的花裙子,上身是粉色、绿色或者黄色的短褂,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还别着漂亮的花朵,真是娇艳动人。

队伍中的领舞者更是引人注目。

他(她)们动作娴熟,表情丰富,一会儿跳跃,一会儿旋转,引领着整个队伍的节奏和方向。

那眼神中透露出的自信和喜悦,仿佛在告诉大家:“看,这就是我们济南的鼓子秧歌,这就是我们的骄傲!”鼓子秧歌的舞步也很有特点。

有“十字步”“丁字步”“垫步”等等,每一种舞步都充满了力量和韵律。

舞者们时而整齐划一地前进、后退,时而分散开来,各自展现精彩的动作。

他们的身体随着鼓点的节奏扭动、摇摆,就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让人忍不住跟着他们一起摇摆起来。

在队伍的旁边,还有一群敲锣打鼓的乐手。

他们也是全身心地投入,那锣鼓敲得震天响,让人的心跳都跟着加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风 火集 是周 围百余 里最 大的 集 贸市 场 , 素 行 专业 指导 , 新 旧套 路相 互结 合 , 于 完 使 臻 有 “ 黄河 以北 第一 火集” 之称 ,交 通便 利 。 美。 方便 队 员排 练 , 巨资修 建 了文化 广 为 投 近年 来 , 仁风镇 充 分发挥地 域 优势 , 大力 发 场 , 泛 发动群 众投入 秧歌 健 身运动 , 广 目前 , 展小 城镇 建设 。 起点编 制 了 《 风镇 城镇 已有 近百 支代表 队活 跃在 城 乡, 高 仁 使这 一传统 建设 总体 规 划 》 ,投 资 8 0余 万 元实 施 了 0 民间 艺术大 放 异彩 。05 20 年在广 州举 行的 全
, 、
一 … 一
《 8 _ …….~ 2 _… 善 …… …… .一. … 一 …. 一… .


‘2 0 . 08 8
文 。番 一 容 一 ……‘
维普资讯
将 西瓜 种植 作 为强 镇 富 民的主 导产 业 , 出 奶 牛 、养猪 、 花 加工 等专 业合 作 社 l 个 , 突 棉 2 重 点调 整 产业 结构 , 采取 “ 司 +基 地 +农 大大增强了该镇特色产业对周边地区的辐射 公 户 ”的 形式 , 大力 培育 西 瓜产 业 。并通 过举 能力 , 力带 动 了镇域 经 济的 发展 壮大 。在 强 “ 办 西瓜 文化 节 、 农超 ” 接 等销 售方 式 , “ 对 拓 农 业率 先 发展 的 同时 , 们还将 发 挥小 城镇 我 建设 的辐 射带 动 力 , 镇 驻地 规划 建设 大 型 在 商 贸 城一 处 , 建成 一 个集 批发 、 售于 一体 零 注 重拉 长 产业链 条 , 极 引导群 众 发展 奶牛 积 养 殖 、 用 菌养 殖 、 花 加工 、木 材加 工等 的小商 品 批发 城 , 食 棉 立争 打 造方 圆百 里最 大 的 特 色 产业 , 分挖 掘产 业开 发 综合 效 益 。 充 加 物流 集散 中心 ” ,乡党 委 书记 王洪 亮充 满 信
娱 乐场 所 。广场 上可 热闹 了 【文艺 汇演 、 “ 西
风镇 充分 发挥 鼓子秧歌 之乡 昂扬 向上的精神 瓜评 比会 、 秧歌 表 演等隔几 天就 有一 场 , 我 风貌 ,确立 了 。 产业兴 镇”的指导 思 想 , 实 们组 织的 ‘ 阳红 ’ 夕 文艺 队每 天都 要到广 场 施 文化搭 台,经济 唱戏 , 狠抓 产业培 植 , 促 上 排 练节 目。锻炼 锻炼 身体好 ,心 情也 好 , 进 了镇 域经 济的快 速 发展 。 富硒 精品 西瓜 是 感觉 干 什 么都 带劲 。 肖大妈和 …群 老 姐妹 仁风镇 的 “ ” 金字 招牌 ” 该镇 依托 产业 优 势 , ,
“ 3 1 工程 ,对镇 区 内的主 要街道 、工程 国 民间 艺术 会演 中入 围最 高 奖 “ 42 ” 山花 奖 ” t
管 线、 化景 观等进 行 了修建 改造 , 成 了 2 0 绿 形 0 6年参加世 界文博会开幕式演出受到国 “ 四纵 四横 的街道 格局 , 并全部 实现 亮化 、 际友人的高度赞誉,20 年4 07 月参加中央 电 绿 化 。 出 “ 子秧 歌之 乡”和千 年 占镇 的 视 台第 四届 “ C V” 蹈大 赛荣 获秧 歌舞 突 鼓 C T 舞 文 化特 色 , 修建 了占地 13 公 顷 (O 卣) .3 2余 , 第4 , 名 今年 5 8日又在 首届 “ 国秧 歌 月 中 能容纳 几百 人 同时活动 的 文化广 场 , 弘扬 节 展演 中荣获优秀表演奖。 为 鼓子秧歌这 一传统文 化提 供 了广 阔的展示 平 ※ 文 化 搭 台 经 济 噶 戏 ※ 台 ,又为群 众提 供 了一 个 环境 优雅 的休 闲 、 文化广 场建 起来 , 鼓子 秧 歌舞起 来 。 仁
文 化广 场 的修 建 ,为 鼓 子秧 歌 排 练提 锻炼身体 , 有的伴着音乐跳交谊舞、 扭秧歌。 供了广阔的场地 , 为仁风鼓子秧歌这一传统 “ 现在 镇 子漂 亮了 ,广场 上还 有现成 的 健身 民间 艺术 的发扬 光大 奠定 了基 础 。 仁风 鼓子
器材 ,卫 生也 好 ,忙 完 农来 的 民族 艺术瑰
活 动活 动” 。刚扭 完秧歌 下 来休息 的 肖大妈 宝, 曾在 19 年、 00 9 3 20 年两次出国演出, 为 高 兴地对 笔者 说 。 国家争得了荣誉 , 先后被列入济南市、 国家
※ 鼓 予 秧 歌 之 乡 展 新 姿 ※ 级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 风镇 高度 重视 对这一 仁 仁风镇是历史文化古镇 ,是远近闻名 传统文化的挖掘、 整理 , 将鼓子秧歌列入中 的“ 中国西 瓜之 乡 “ 、 中国鼓 子秧歌 之乡 , 小学教学内容, 并多次聘请专家对秧歌舞进
维普资讯
天 气 回暧 ,济 阳县 仁风 镇 文 化广 场 上 们 自豪地 对 笔者说 。 树 木 葱郁 , 空气 清新 , 了早 晚锻炼 休 闲的 成 好去 处。 三两 两 的人们 有的 在健 身器材 上 三
※ 民 族 艺 术 瑰 宝 放 异 彩 ※
风镇 政府 邮编 :210 540)
活跃着一批艾子捉鸡
“ , 里 ? 什 么 时 间 出售 鸭 子 ?好 , 喂 哪
展 西瓜 销 售渠 道 。在提 升 产业 品质 的同时 ,
大 产业 扶持 力度 , 技术 、资金 、服务 等方 心地对笔者说。一个富裕、文明、靓丽的现 在
面给予全力支持 。引导发展种植 、 养殖、 加 代化小城镇正在冉冉升起。 (肖娟 济阳县仁 工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现已有西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