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教学建议福州八中吴家娜
高一语文备课组(必修三四)教学计划

高一语文备课组(必修三四)教学计划高一语文备课组(必修三、四)教学计划2021年上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必修课程三、四)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语文崭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主动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着力培育学生独立自主自学和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使学生具有较低的听到、说道、念、写下等多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入细致自学奠定稳固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恰当把握住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升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注重累积、体悟和熏陶和培育语感,并使学生培养较好的语文研究性自学习惯。
积极主动提倡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自学方式,强化文言文阅读教学,打牢“双基”,加强文学创作指导,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同时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构成健全人格。
不断地培育学生研究性自学精神和技术创新意识,不懈努力研发存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三、教材处理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取课堂教学为“链”,开拓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同时实现相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分割“单元”,根据科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选曲,著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因此,教师在采用新教材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取融合的“系统性”,还应当特别注意“写作”部分与“文学创作、口语”部分的交错式(加插)教学,防止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通识科“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通识科1―2篇“教读课”,以“课”为基准,举一反三,侧重于能力的全程培育,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不懈努力发生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推动学生的自学方式转型,以超过“教导,为了不教导”之目的。
“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居多,特别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容将“自读”与“延聘”两课型并作形式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置。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精彩教案全集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精彩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必修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涉及《庐山谣》、《荷塘月色》、《赤壁赋》、《窦娥冤》等经典作品。
2. 必修四:文言文、现代文、古代文化常识、诗歌鉴赏,包括《滕王阁序》、《出师表》、《陈情表》、《长恨歌》等名篇。
3. 必修五: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涵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岳阳楼记》、《红楼梦》选段等经典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提高文学素养。
3. 学会运用文言文、现代文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文学作品的鉴赏。
2. 教学重点:文学作品的主题、艺术特色,以及文言文、现代文的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分析作品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
3.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名称。
2. 作品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
3. 重点词汇、句子、表达技巧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庐山谣》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翻译《滕王阁序》中的一段文言文,并解释其中涉及的文化常识。
(3)鉴赏《岳阳楼记》,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 答案:(1)主题: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艺术特色: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
(2)翻译:略;文化常识:略。
(3)鉴赏:文章描绘了岳阳楼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感悟: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拓宽视野。
推荐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
高一语文备课组(必修三、四)教学计划

2018年上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必修三、四)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落实新课改精神,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不断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三、教材处理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教学建议福州八中吴家娜共26页文档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 表达交流——5个点 1.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2.学习选择和使用 论据 3.学习论证 4.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5.讨论
• 梳理探究——3个点 1.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2.文学作品的个性化 解读 3.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必修3课时安排
• 阅读鉴赏教学 24
第一单元:4+4 + 1=9
第二单元:1+ 2+ 1+1 =5 第三单元:2+2 +3 + 2=9
示例《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 方法:情景交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精品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精品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文学作品。
3.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散文创作和戏剧改编。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表演,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代散文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韵律分析、小说和戏剧人物形象分析。
2. 教学重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主题思想、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选取一篇古代散文、一首古代诗歌、一部小说和一部戏剧作品,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其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诗歌分析、小说和戏剧人物形象分析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作品中难点和重点,促进深入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古代散文:以《滕王阁序》为例,列出文章结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2. 古代诗歌:以《将进酒》为例,展示诗歌韵律、意象和情感。
3. 小说:以《红楼梦》为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
4. 戏剧:以《雷雨》为例,介绍戏剧基本要素、冲突和主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出师表》中重点句子。
(2)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意境和情感。
(3)以《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
(4)改写《茶馆》中一个片段,将其改编成现代戏剧。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作品,如《水浒传》、《儒林外史》等,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戏剧表演等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我需要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课程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兴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必修三:1. 第一单元:诗歌欣赏《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荆轲刺秦王》2. 第二单元:散文阅读《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必修四:1. 第一单元:小说阅读《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2. 第二单元:散文阅读《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纪念刘和珍君》必修五:1. 第一单元:诗歌欣赏《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2. 第二单元:散文阅读《我与地坛》《小狗包弟》《边城》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文学作品。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力,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课文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
3. 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力。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典型题目,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2. 作者:课文作者3. 课文结构:分段落,标明关键信息4. 重点词汇:标注生僻字、词义5. 解题思路:列出解题步骤和关键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按照课文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力。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作者的创作意图。
仿写一篇与课文风格相近的短文。
2. 答案: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教学建议福州八中吴家娜共26页文档PPT文档共28页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课程纲要解读(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备课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一、课标解读1.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方法,在阅读中领略科学之美,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2.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让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到课文学习中来。
关键词: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3.仔细品味科普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和简明,培养学生对科普文美的感受力。
4.引导学生了解科普文常用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等。
5.掌握科普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定义说明与诠释说明,举例说明与引用说明,分类说明与图表说明,比较说明与比喻说明,分析说明与综合说明,数字说明、描写说明、问答说明。
本单元是科普文。
教师应结合文体常识,一是要教会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阅读科普文,并获得相应的知识;二是要结合课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这两个能力要求层级都在运用上,因此,教学过程要更注意方法的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努力将教学方法过程化。
二、课程内容学教内容学教目标重点、难点《动物游戏之谜》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2.学习本文准确全面的语言特点;3.学会筛选、提炼和整合信息;1.筛选信息;2.品味说明文的语言;3.尝试写简单的说明文。
《宇宙的边疆》1.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2.借助文中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1.解说词的特点;2.筛选信息。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3.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赏析文本《登高》.do不c 允许个性化阅读
文言文单元教学建议
• 教师范读:先感染自己,再感染学生 • 课堂教学要有历史感 • 课堂教学要温故知新 • 提醒学生需要归纳整理的知识点 • 及时小测 • 及时检查练习册
• 文学作品“多元有界”的解读 • 语文学习无需“自我评价”
必修4教学内容
• 阅读鉴赏——4单元 第一单元:中外戏剧;第二单元:宋词; 第三单元:议论文; 第四单元:文言文
• 表达交流——5个点 1.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2.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3.学习反驳 4.学习辩证分析 5.辩论
• 梳理探究——3个点 1.逻辑和语文学习 2.走近文学大师 3.影视 文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必修4教学建议福州八
中吴家娜
学期课时安排
学期总课时量:20周X4课时=80课时
半学期课时量:40-6半期考-2单元考-4作文 -2法定假期=26课时
学期实际课时量:56课时
示例《登高》
• 信息: 杜甫 秋 独 • 词语:新停 • 意象: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
必修4课时安排
• 阅读鉴赏教学24 第一单元:2+2 + 1=5 第二单元:1.5+ 1.5+ 1.5+1.5=6 第三单元:2+0.5+.05=3 第四单元:4+ 4+ 2 =10
• 表达交流教学:2 • 梳理探究教学:0
第一单元教学建议
• 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性较强的教学。 • 教师帮助学生完成戏剧表演。 • 鼓励学生说唱地方戏剧。 • 重情感的把握而轻主题的理解。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家娜父子之间的爱 说课.doc 父母与孩子的爱.ppt
文言文单元教学建议
• 本单元特点: 1.篇幅长,生字词多 2.人物传记
• 教学建议 1.利用课下注解、练习册进行预习,以节约 课堂时间 2.印发人物传记常用词语人物传记类文言文 常见词语分类列举.doc 3.字词教学不必字字落实,抓大放小。
表达交流教学建议
• 第一课时:学习横向、纵向展开议论 教会学生写三三(并列、递进)式议论文结构
范文《选择》.doc 范文《留给明天》.doc • 第二课时:学习辩证分析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5
示例《雷雨》
• 第一课时:介绍作品和作者,欣赏话剧或
电视剧《雷雨》片段。
• 第二课时:在师生共同表演中鉴赏
家娜雷雨说课稿.doc
(新)雷雨.ppt
宋词单元教学建议
• 教学建议 1.学习宋词的有关知识。 2.学习鉴赏宋词的方法(参照唐诗)。 3.每天小测,及时订正。
• 教学设想 解读一首宋词,布置作业,指定内容完成 另一首词的鉴赏
文言文单元探究学习
• 为什么“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学习的快乐何在? •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解读。过秦
论2.doc 序八州而朝同列.doc • “余嘉其能行古道”与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
是否相左?
科普单元教学建议
• 没有实施文本内容的教学也不能丢弃文本 • 教师不必对文本涉及的内容了然于心,可
• 信息:苏轼(豪放派、被贬) ,怀古(借 古抒怀、用典),地点赤壁(情景交融)
• 字词:垒 周郎 公瑾 小乔 纶巾
故国
酹
• 意象:大江 浪 公瑾形象 我 江月
• 抒情手法:用典情景交融
议论文单元教学建议
• 《拿来主义》: 1.利用练习册的详尽,略讲课文内容与主题, 重点分析结构与论证方法。 2.利用课文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示例《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以让学生当老师。 • 生活处处有科普 • 探究:科普作品(说明文)生动性的底线
在哪里?
表达交流教学建议
• 第一课时:学会正确树立论点,学会选用 论据
• 第二课时:学习议论文的结构----起承转合
• 第三课时:范文轰炸 《理想的阶梯》《说“勤”》《谈骨
气》
梳理探究教学建议
• 交际中的正确表达 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