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填空复习提纲
最新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全册)

最新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提纲(全册)
1. 基本概念复
- 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 整式的加减乘除法
- 算术式和代数式的转化
2. 分数与分式
- 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 分数的相等性质和大小比较
- 分数的四则运算
- 分式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3. 一次函数
- 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示方法
- 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
- 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
4. 几何图形与运动
- 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性质
-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直角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 图形的变换与运动
5. 数据统计
- 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 数据的描述和解读
6. 算法与逻辑
-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逻辑推理和问题求解
- 编程思维的培养
7. 考试复重点
- 各章节的重点知识和考点
- 典型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题的抽取和分类复
- 考前重点强化和应试技巧
以上就是最新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基石。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女作家。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
*有两条线索:主线是爸爸爱花,副线是毕业典礼。
3、《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童话作品另外还有《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160多篇。
*中的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追求。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史称“俄罗斯之父”,他的诗歌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未选择的路》作者是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他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
诗作有《白桦树》、《修墙》等。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不但震撼唐宋文坛,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彪炳于文学之林。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词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作品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提纲填空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一历史复习填空提纲第1课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建立隋朝,被称为;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隋朝大运河:时间:605年起,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目的:。
概况:以为中心,北抵,南至;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
作用:。
3.科举制创立:设立,标志着。
作用: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2)推动教育发展。
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
4. 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推行,618年灭亡。
第2课1.唐朝的建立:618年,建立唐朝。
2.和“”①名臣:敢于直言的(镜子)、善于谋略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②措施: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加科举考试科目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贡献: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3.女皇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创立。
4. 和“”1)名臣:、2)措施:①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注重文教,修经籍。
3)贡献:他统治的前期开创“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
第3课盛唐气象的表现经济繁荣农业先进生产工具:、手工业闻名中外的,、商业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民族关系友好1、唐蕃和亲():吐蕃首领:。
促进。
2、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被各族尊为“”。
社会风气开放社会风气开放,社会充满活力,兼容并蓄,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多彩的文学艺术成就唐诗诗仙- 、诗圣- 、诗史-杜甫的诗书法颜真卿、欧阳询绘画阎立本《》、吴道子《》第4课唐代对外关系友好史实遣唐使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他们把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向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填空

中国文化地理的特点
民族文化融合:中国是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形 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格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的 悠久历史,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 影响
文化地理分区: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 样,形成了华北、华南、华东、华中、 西北、西南等文化地理分区,各分区 文化特色鲜明
中国的交通与城市发展
中国交通网络布局
中国交通网络布局的构成: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
中国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近年来,中国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
中国的航空运输:中国拥有许多大型机场,航线覆盖国内外许多城市。
中国的港口运输:中国的港口运输十分发达,包括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等大型港 口。
中国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
地形多样,高原、山地、盆地、 丘陵、平原等交错分布
地势起伏大,西高有
拥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 界最低的洼地死海
中国气候带和自然景观
中国气候带的分布和特点 中国自然景观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气候带和自然景观的相互关系 中国气候带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
广东省:中国南方的经济大省,拥有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著名景点有广州塔、深 圳华侨城等。
四川省: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胜地,有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景点。
陕西省: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名省,拥有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城墙等著名景点。
中国的主要湖泊、河流和瀑布
湖泊:鄱阳湖、洞 庭湖、太湖等
河流:长江、黄河、 珠江等
中国的省级行政 区划:23个省、 5个自治区、4个 直辖市、2个特 别行政区
中国的省级行政 单位:34个
七年级下册填空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下册填空知识点梳理
填空题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虽然看似简单,但是仍需掌
握相关的知识点才能得高分。
下面就是七年级下册填空知识点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句子成分
填空题中经常出现的是句子中的某个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在做题时要先明确整个句子的结构,找到空
格所在的成分,然后根据语法知识填写正确的单词或短语。
二、词性和词语辨析
在填空题中,要求填写的单词通常是一个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此时要熟练掌握不同词性的特点和用法,正确
的使用单词。
同时也要掌握一些易混淆的词语,如“站”和“坐”、“晚”和“迟到”等,切记不能混淆。
三、语境理解
填空题的字数通常很少,因此很容易被题目中提供的上下文信
息所干扰。
在做题时要注意理解上下文的意思,判断空格所在的
位置应该填写哪个单词。
四、常见句型
在填空题中,一些常见的句型经常被考察,如“不但……而且……”、“既然……就……”等。
熟练掌握这些常用的句型结构可
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判断空格填写的内容。
五、注意细节
填空题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较难的细节问题,如时态的变化、冠
词的使用、代词的指代等。
在做题时要充分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综上所述,做好填空题需要的是语言功底的积累和语法知识的
掌握。
在备考时,要多做一些填空题,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一、听力部分1.听音辨词:根据所听到的单词,选择正确的图片或写出正确的汉语意思。
2.听音辨句子:根据所听到的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或填写句子中缺失的单词。
3.听对话回答问题:根据所听到的对话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或回答问题。
4.听短文回答问题:根据所听到的短文内容,回答问题或选择正确的答案。
二、语法部分1.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
2.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3.现在进行时:表示当前正在进行的动作。
4.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或打算、计划。
5.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建议、警告等情态。
6. 情态动词:can, could, may, might, must, should, ought to 等。
7.数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
8. 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 its, our, their等。
9. 反身代词:myself, yourself, himself, herself, itself, ourselves, themselves等。
10. 人称代词:I, you, he, she, it, we, they等的主格和宾格用法。
11. 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a, an, some, any, a few, a little 等。
12.形容词的最高级和比较级: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高矮、长短、薄厚等。
13.副词的最高级和比较级: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
14.特殊疑问句:以疑问词开头的问句。
15. 并列连词:and, but, or, so, because等。
三、词汇运用部分1.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2.常见词组和固定短语的辨析和运用。
3.词形转换: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的变化规则。
4.动词搭配:动词与介词、副词的搭配用法。
5.词汇拓展:根据给定的词汇,用适当的形式构造新的词语。
四、阅读理解部分1.短文填空:根据短文内容,填写合适的词语。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填空题doc资料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填空题20XX年XX月摘要Ideal is the beacon. Without ideal , there is no secure direction ; without direction , there is nolife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填空题复习提纲1、年,北周大将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杨坚就是。
2、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北周到了581,杨坚夺权隋建立)3、隋朝统一南北的意义:。
隋朝大运河开通(三点四段五河3+4+5=1)1、目的:。
2、时间:从年起。
3、在位皇帝:。
4、三点:以为中心,北达,南至。
5、四段:。
6、五河(五大水系)。
7、地位:全长公里,。
8、意义:。
唐朝的建立1、年,建立唐朝,定都,他就是唐高祖。
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他就为唐太宗,。
贞观之治1、唐太宗重用的3个大臣即特点是。
(“镜子”指的是)2、唐太宗统治时,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称她的统治为“”。
盛世经济繁荣1、农业新农具有:和。
2、陶瓷业:三大瓷器和唐三彩。
3、商业:①唐朝两大都市:(填城市名)②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907年,唐朝灭亡。
科举制的诞生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而有真才实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却得不到做官的机会。
2、为了改变这种弊端,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时设置,标志着。
(科举诞生隋朝时,炀帝最先设进士。
)二、科举制完善1、唐朝,常设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2、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进士科考试的第一名称为“”3、武则天时:①;②。
4、唐玄宗时:。
(则天武举和殿试,诗赋考试玄宗时)科举制影响1、。
2、。
3、。
唐朝在今天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2021年6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填空)

地区。
(3)主要石油生产国:
、
等。
(4)石油输出地区:中东所产石油 90%以上运
往
、
和
等地。
(5)三条石油输出路线:
方向 到达国家和地区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A线
日本、中国
湾——
——
海——
海峡—— 洋
海——
洋——
海峡
湾——
B线
美国或西欧
——
海——
海峡—— 海峡——
海—— 海—— 洋
运河
湾——
C线
资源丰富。 部地区地势渐低,水流趋缓,分布着一系列沿岸
(填地形)和河口
洲,是工农业
、人口
的富庶之
地。
(5)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河
和河
口
,是因为这
里
、
、
、
。
3.华人、华侨与东南亚开发
(1)
是世界上
最集中的地区。
(2)东南亚华人华侨的祖籍多为中国的
省和
省。
4.热带气候和农业
(1)东南亚大部分位于 带,气候以
。
(5)
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著名的
作物的最大产地,如
——世界最大的
生产国;
生产和出口地区,也是部分
——世界最大的
生产国;
——世界最大的
生产国;
——世界著名的
生产和出口国。
5.旅游与贸易
(1)
业是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
(2)旅游胜地:
——
大金塔;
——吴哥 ;
——巴厘岛;
—
—“圣淘沙公园”和“鱼尾狮”公园、花园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 581 年,建立隋朝,定都,他就是※2、年,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3、隋文帝在位时经济繁荣。
(1)繁荣表现:①在他统治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②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2)繁荣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4、隋朝出现经济繁荣局面的启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开皇之治”5、、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巩固。
※(2)、开通时间及皇帝:年起,帝。
※(3)、概况: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
※(4)、地位:是古代世界的运河。
※(5)、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的交流。
6、如何用一二三四五这几个数字来记忆大运河的有关知识?一个中心:二个目的:加强,巩固在全国的统治三个点: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分四段:、、、连接五大河流:、、、、※6、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①隋朝大运河开凿,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②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③但其征发劳役过重,加重人民负担,引发了人们的反抗。
7、隋朝的特点:短暂而繁荣8、隋朝繁盛的表现:①国家统一②经济繁荣③大运河开通8、请从历史角度说说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①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②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影响深远。
③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9、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①要从国情出发②要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③要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
10、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①589年灭陈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②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③设立三省六部制,开创了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极大。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年,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炀帝的暴政是隋朝被推翻的根本原因)※2、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建立唐朝,定都,他就是。
※3、唐高祖退位后,传位。
就是,年号二、“贞观之治”4、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国思想?①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④大臣要廉洁奉公5、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治国的政策和措施?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③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6、“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之言)体现了“民本思想”。
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有:①重视生产,轻徭薄赋。
②对百姓主张教化为主,宽省刑罚※7、唐太宗是如何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的?①任命富于谋略的和善断大事的做宰相,人称“”。
②重用敢于直言的(唐朝最著名的谏臣)。
※8、“贞观之治”的出现及表现:(1)出现:年间,在位期间。
(2)表现:政治比较,经济发展,国力。
9、“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①国家统一安定②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能,虚心纳谏。
7、如何评价唐太宗?①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我国古代帝王的典范,著名的皇帝②他吸取隋亡的教训,具有开明的治国思想③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节俭;下令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④他还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⑤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三、女皇武则天※10、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国号为11、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选拔的政策※12、武则天的统治被称为“”。
13、对武则天的评价,应主要持肯定态度,因为她使唐朝社会经济,国力。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等人当宰相②尤其重视地方③命人烧毁宫内一批※2、“开元之治”局面的出现:统治前期,为之一新,史称“”。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3、唐玄宗时期唐朝农业发展有哪些表现?①共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②技术也有很大发展③有许多新品种④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⑤农业工具有了改进,制成,创制新的灌溉工具4、唐朝手工业发展有哪些成就?①的花色品种很多,高超※②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和最为有名※③是世界工艺的珍品5、唐朝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大都市有、、、②城人口众多,有上百万,城市布局合理,有有※6、长安城内的是居民住宅区,为繁华的商业区7、长安城的地位(重要性):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又是一座的大都市。
※8、“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及其表现:(1)出现:统治前期(2)表现:政治,经济,仓库,人口,唐朝进入时期。
7、“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①有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②从唐太宗“贞观之治”到武则天时期的继续发展,为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唐玄宗注意任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地方吏治,发展生产,励精图治④民族关系的和睦和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8、“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启示:①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调动其生产积极性②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局面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③统治者的个人作为至关重要※9、唐朝前期繁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启示:(1)形成原因:①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善于用人,政治清明②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③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2)启示: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②应以民为本,善于用人10、中国封建社会几个著名的盛世局面(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相同点:①出现原因:统治者都调整统治政策,给人民休养生息;励精图治②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③启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科举制产生的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1、时,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时,设臵,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3、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两科最重要。
、、是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完善科举的措施:(1)唐太宗:大大扩充了的规模,扩建,增加。
(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5、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②促进了的发展③促进了的发展6、科举制在我国延续多年,清末( 1905 年)才被废除。
5、科举制建立和完善的根本目的是扩大统治基础,强化中央集权(巩固政权,维护统治)。
6、如何评价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创立是进步的,值得肯定。
因为:①它便于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②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③激发了士子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④推动了社会的改革,开创了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新气象。
7、如何评价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①它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为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也为统治阶级招揽了不少人才;②但它用一把尺子衡量天下士子,湮没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人,特别是明清时期,扼杀了知识分子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7、科举制创立的启示:①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是促进社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②制度创新促进了社会进步※8、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共同之处:重用人才,重视教育,发展生产。
第5课“和同为一家”1、唐朝时边疆有哪些少数民族?(1)突厥(2)吐蕃(3)回纥(回鹘)(4)靺鞨(5)六诏※2、唐朝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的?①武力征服。
如唐太宗打败东突厥。
②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
如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③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
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④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如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3、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①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与吐蕃的友好交往与交流②金城公主入藏,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4、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意义):密切了唐蕃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
5、探究关于西藏历史的感想:①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汉藏两族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6、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7、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体现了比较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8、唐朝民族关系的启示:①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②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1、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对外政策。
△唐朝时,我国和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盛况的原因: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②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③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2、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策开放,因而受到各国的尊重。
3、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中国来。
4、唐朝时,中日两国的密切交往有哪些表现?①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②使团规模庞大③使团成员的素质较高④使团向唐朝赠礼,唐朝回礼,这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5、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6、在亚洲,受我国唐朝文化影响最为突出的国家是日本7、唐朝时中日友好往来对日本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①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②日本人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③在社会生活上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8、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9、鉴真有哪些主要事迹?①唐玄宗时,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
②他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
③他精心设计的,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10、对鉴真的评价:他是最有影响的赴日使者和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1、鉴真东渡的目的:传播佛法和文化。
※12、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13、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14、玄奘有哪些主要事迹?①贞观初年,前往天竺。
②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③在天竺各地讲学④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写成《》。
15、《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以及我国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玄奘西游的意义:①架起中印友谊的桥梁。
②为世界文化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6、对玄奘的评价: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
※17、玄奘西游表明了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