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装配及工艺文件整理教学设计表

合集下载

装配工艺流程及配置表

装配工艺流程及配置表

1
安装上阀体MPCV电磁阀,扫码
1723215DT000 主油路压力电磁阀
1
2
安装上阀体SCV1电磁阀,扫码
1723217DT000
换档流量控制阀
1
HCU-100
3
4
安装上阀体CPCV1电磁阀,扫码 安装上阀体CPCV2电磁阀,扫码
1723216DT000
压力控制阀
1 1
PC
5
安装上阀体GASV1电磁阀,扫码
1723225DT000 选档阀套(GASV)
1
1723232DT000
阀套(COV)
1
1723223DT000
开关阀弹簧
1 1
PC
1723222DT000
选档阀阀芯
1
润滑涂油
1723231DT000
安全阀阀芯
1
润滑涂油
HCU-090 1 检测GASV1、COV2、RPV等3个的弹簧力
3
下阀体左侧电磁阀 全部装完
2 2
沾油润滑
PC
1
过销套定位,安装到 正确位置
HCU-130
安装离合器压力传感器并预拧2-3牙,电 动拧紧工具拧紧,扫码
1735112DT000
离合器压力传感器
2
13±2Nm
PC
安装阀体连接螺栓21颗
Q215B0633F38
螺栓M6X33
21
HCU-140
安装阀体连接9颗螺栓
Q215B0645F38 阀体连接螺栓M6X45
9
PC
预拧紧30颗螺栓3-5牙
HCU-150
1
自动拧紧17颗螺栓
自动拧紧13颗螺
2 (28/25/26/4/17/2/7/8/15/13/20/12/21

机械装配工艺课程教案

机械装配工艺课程教案

三、装配的组织形式
装配的组织形式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 装配的组织形式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 1、固定式装配 将产品或部件的的全部装配工作安排在一个固定地点进行装配形式。 将产品或部件的的全部装配工作安排在一个固定地点进行装配形式。 固定式装配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2、移动式装配 产品或部件在装配过程中, 产品或部件在装配过程中,有顺序地由一个或一组工人转移给另 一个或另一组工人的装配形式。 一个或另一组工人的装配形式。 移动式装配适用大批量生产
3) 零件或毛坯的找正 : ) 就是利用划线工具使零件或毛坯上有关表面和基准面之间调整 到合适的位置。 到合适的位置。 4) 零件的借料: ) 零件的借料: 即通过试划和调整,使各部分的加工余量在允许的范围内重新 即通过试划和调整, 分配,使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分配,使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3)条形垫铁与平尺调整法 零件两端放条形垫铁, 垫铁两端放平尺, 在零件两端放条形垫铁, 垫铁两端放平尺,调整平尺到同一高 划线。 划线。 2、拉线与吊线法 、 适用于特大型零件的划线。 的钢丝做拉线, 适用于特大型零件的划线。用05-1.5mm的钢丝做拉线,用30° 的钢丝做拉线 ° 锥体线坠吊直尼龙线为吊线,结合使用90°角尺和钢直尺, 锥体线坠吊直尼龙线为吊线 , 结合使用 ° 角尺和钢直尺 , 通 过投影划线的方法来完成划线。 过投影划线的方法来完成划线。 3、大型零件划线注意事项 、 1)零件安置基面的选择 ) 2)合理选择支承点 ) 3)正确借料 )
五、研磨
用研磨工具和研磨剂从零件表面磨掉一层极薄金属的加工方法 1、磨料的种类及研磨剂的配制 、 常用的磨料种类有氧化物、碳化物、 (1)磨料的种类 常用的磨料种类有氧化物、碳化物、超硬系和软 ) 磨系等几种。 磨系等几种。 研磨剂由磨料、研磨液、辅料调合而成。 (2)研磨剂的配制 研磨剂由磨料、研磨液、辅料调合而成。 )

装配计划表

装配计划表

例:有一个家电用品仓库,共有14个货区,分别储存7种家电。

仓库有一个出入口,进出仓库的货物都要经过该口。

假设该仓库每种物品的每周存取次数如表所示,应如何布置不同物品的货区,使搬运距离最小?每周存取次数表4、生产线平衡步骤(1)用一个流程图表示作业先后关系(2)求出生产节拍 r =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间计划产量 = fe/n (3)计算满足节拍要求的最少工作地数s = 完成单件产品所需的总时间/节拍 = ∑ti/r (4)将作业分配到各工作地(启发式分配规则)①从工作地1开始,从左向右给工作地分配作业。

②该工作地单件时间不超过工作地的剩余时间剩余时间 = 节拍—该工作地已分配作业单件时间之和③若干作业满足条件2a.分配后续作业数最多的作业b.分配加工时间最长的作业例1、一玩具要在一个传送带上组装,每天需生产500辆。

每天的生产时间为420分钟,下表中列出了玩具的组装步骤及其时间。

请(1)画出组装作业先后顺序图;(2)该组装线的节拍是多大;(3)求工作地最小数目。

玩具的组装步骤及其时间作业时间(秒) 紧前作业a 45 -b 11 ac 9 bd 50 -e 15 df 12 cg 12 ch 12 ei 12 e j 8 g,f,h,i k 6 j解:(1)画出流程图,表示作业先后关系a bgd e j ki(2)计算节拍节拍=每天的工作时间/每天的产量=420*60/500=50.4(秒/辆)(3)最小工作数目= 完成单件作业所需的总时间/节拍 =192/50.4=3.81 最小工作地数目4个工作作地业1 a 45 5.42 d 50 0.43 b 11 39.4 c.e c .e ee 15 24.4 c.h. i c c 9 15.4 f.g.h.i f.g.h .i f.g.h.if 12 3.44 g 12 38.4 h .i h .i h.ih 12 26.4 ii 12 14.4 j j 8 6.4 k k 6 0.4 作业剩余时间可安排的紧后作业无无无无后续作业最多的作业时间最长的作业时间例2. 一装配线计划每小时装配200件产品,每小时用于生产的时间是50分钟。

高职零件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

高职零件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
进 行 设 计 与 创新 。
( 学习情境的设置 一) 在教学 内容上设计了五个学 习情境 : 第一个学 习情境 “ 机械制造工艺理论 知识 ” 以系部现有 的教
【 关键词 】 高职
零件加 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教学设计
【 中图分类号】G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4098 (020C 08—2 05 —8921)3 一 160

课 程 定位
学 院机械厂为柳工公 司加工的变速齿 轮为载体 , 让学 生独立或合
作完成 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专有夹具的设计 , 并与实际生产文件对 照。 掌握齿轮类零件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 。 第 四个学 习情境 “ 箱体类零件工艺规程编制及 夹具设计 ” 以 校企合作企业玉柴公 司连 杆生产厂家柳州通用机械 厂的连杆 为 载体 ,让学生独立或合作 完成工艺规程的编制 和专 有夹具的设 计 ,并 与实 际生 产文件对照 ,掌握齿轮类零件 工艺编制及夹具
可采用课程总成绩 =平时表现 1%+作业 / 目 5 %+期末 0 项 0 理论笔试 的形 式 4 %。 0 平时表现主要考 核出勤 、 纪律 、 态度 、 团队 协作方面 。作业 / 目重 点考核学 生据零件结构与精度要求 , 项 合 理编制工艺规程及 专有夹具设计 的能力( 考核结果可从与设计说 明书 、 实际产 生工艺卡 的对 比获得结果 )期末理论笔试则是在规 。 定的时间 内完成工艺编制与夹具设计基本理论知识 的考核 。
轴类、 齿轮类 、 叉架类和箱体类 四大类 零件是机器 的典 型零 件, 机械加工 中常见 , 教学载体的选 取完全来 自实际的生产 , 教学 内容从企业需求和完成职业 岗位实际工作任务 的需要来设定 , 有
针对性 地训练学生 的技能 , 提高学生 的岗位适应 能力 , 学生 的 为

《机械部件装配训练》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机械部件装配训练》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1勤于清扫机器设备。
2勤于维护工作场所。
4.清洁
清洁的含义
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生产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人,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觉得干净、卫生而愉快的工作,心情好而干劲十足。
5.素养
素养的含义
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员工的素养,这是“5S”活动的核心。通过进行上述4S,养成遵守纪律、规则的好习惯,做到“以厂为家,以校为家”的程度。没有员工素养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5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员工的素养。
引入“5S”概念。
“5S”是来自日语中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这五个词的日语发音缩写,因为这五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相当于我国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管理。
课件
学生讨论
代表发言
保证工作场所只放置需要物品;在需要的物品中,还要将现在需要的物品与现在不需要的物品区别开;现在需要的物品放置在近处;现在不需要的物品暂时放置别处保管。
2.整顿
整顿的含义
通过前一步整理后,把需要的物品加以定位放置,并保持在需要时能立即取出的状态。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1定位之后,要明确标示。
1.掌握“5S”活动的含义与基本内容,了解其意义;
2.掌握开展“5S”活动的原则与活动的操作规范;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5S”活动规范管理
教学组织
班级授课(教师示范,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部件装配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部件装配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部件装配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掌握部件装配的步骤和方法。

(3)熟悉常用装配工具的使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装配技巧。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机械装配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耐心。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部件装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常用装配工具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复杂部件的装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机械装配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部件装配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部件装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选配、清洗、检验、装配、调整等环节。

(2)演示常用装配工具的使用,如扳手、钳子、螺丝刀等。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部件装配实践,每组选择一个简单的装配项目。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装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交流与讨论(1)各小组分享装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

(2)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学生反思自己在装配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等。

(2)记录学生在讨论环节的发言,评价其表达能力。

2. 成果评价:(1)检查学生完成的装配项目,评价其装配质量。

(2)评估学生在反思环节的表现,如自我评价、改进措施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部件装配的基本概念、步骤、工具等。

2. 实物教具:常用装配工具、部件样品等。

3. 辅助材料:教材、参考资料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针对学生在装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装配工艺课程设计

装配工艺课程设计

装配工艺课程设计某机第18框装配工艺课程设计院系航空航天工程学部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班号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12月本次课程设计为装配工艺课程设计,对飞机组合件进行工艺装配,设计装配型架,确定工艺方案,编写工艺规程。

本说明书对飞机装配型架的设计过程及工艺规程的编写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易懂。

使读者阅读后对飞机装配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飞机装配过程中的连接方法、定位方法,对飞机型架的结构更加熟悉。

关键字:装配、型架、定位、工艺第1章引言 (1)第2章装配件工艺分析 (3)第3章装配型架设计 (6)3.1 装配型架的功用及技术要求 (6)3.1.1 装配型架构造 (6)3.1.2 型架的功用及特点 (6)3.1.3对装配型架的一般要求 (6)3.2 产品的安放位置 (7)3.3 产品下架方式 (7)3.4 骨架的设计 (7)3.5 卡板的设计 (8)3.6 定位件与夹紧件的选择 (8)3.6.1 下框板的定位与压紧 (9)3.6.2 型材及角片的定位与夹紧 (10)3.6.3 几型材的定位与夹紧 (11)3.7 温度对型架准确度的影响 (13)3.7.1 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形成的尺寸误差 (13)3.7.2 热膨胀协调误差的影响 (13)3.7.3减少热膨胀协调误差的方法 (14)第4章型架的安装 (15)4.1 安装方法的选择 (15)4.2 标准样件安装方法优点 (15)4.3 标准样件安装方法缺点 (15)4.4 型架的安装过程 (15)4.4.1 型架骨架的装配 (15)4.4.2 标准样件在型架中的定位 (16)4.4.3 型架卡板的安装 (16)4.4.4 接头定位件的安装 (16)第5章装配工艺规程 (17)第6章协调路线 (18)总结 (19)参考文献 (20)第1章引言飞机装配过程就是将大量的飞机零件按图纸、技术条件进行组合连接的过程,一般是由零件先装配成比较简单的组合件和板件,再逐步装配成比较复杂的锻件和部件,最后将各部件对接成整架飞机。

部件装配教案设计说明模板

部件装配教案设计说明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部件装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过程;(2)了解不同类型部件的装配方法和技巧;(3)学会使用常用装配工具和设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部件装配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2)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3)激发学生对机械装配领域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部件装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常用部件的装配方法和技巧;3. 装配工具和设备的使用;4. 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不同类型的部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部件装配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1)讲解部件装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过程;(2)分析常用部件的装配方法和技巧;(3)介绍装配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动手实践(1)分组进行部件装配练习;(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小组展示装配成果,分享经验。

4.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总结学生在装配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3)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课堂纪律、参与度等;2. 实践操作:学生的装配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 作品质量:部件的装配质量、外观、功能等;4. 反馈意见:学生、教师、家长等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2. 实物教具、模型、图片等;3. 装配工具和设备。

六、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
学时
1.资讯
◆分析项目任务书
◆下达项目任务书
◆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提供技术文件范本
◆以任务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
◆在教师指导下分析任务并搜集资料
◆学习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2
2.决策
◆讲授装配工艺文件制订相关知识
◆讲授装配方法相关知识
◆讲授说明书撰写的相关知识
◆采用引导文法、分组讨论、分数激励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知识与
能力要求
◆具备设计和应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能力
◆具有扎实装配工艺知识的运用能力
◆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具备熟练使用装配工具,检测装配精度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产品装配实践经验
场地设施
要求
66
多媒体教室、数控实训基地(装配平台3台)
教学组织实施
实施步骤
教师行为及教学法
学生活动
教学
◆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爱护设备及工具和量具。
教学载体:风力推料机
教学内容
1.装配的基础知识
(1)装配的概念;
(2)装配精度;
(3)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
2.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1)互换装配法;
(2)分组装配法;
(3)修配装配法;
(4)调整装配法;
(5)装配方法的选择。
◆反复练习拆装“风力推料机”,提高效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以“风力推料机的装配”为教学载体,按照“六步法”设计教学,总体实施项目教学方法。但在子任务中也分别实施:
◆引导文法
在学生制订装配工艺文件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引导文件(引导文和项目单),学生按照引导文的提示,一步一步完成装配工艺文件制订。
◆分组讨论法
◆撰写说明书
22
4.检查
◆组织学生交叉检查、点评
◆检查装配工艺文件是否完整、规范
◆检查整个产品装配起来后的尺寸、精度
◆检查装配效果
◆现场教学和分组法
◆互相检查和评价
2
5.总结与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分组讨论法
◆讨论、分析、总结整个装配过程
◆提出改进意见
◆对整个项目给出一个评价成绩
在确定装配顺序和装配方法时,进行分组讨论,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总后讨论总结确定出装配配顺序和装配方法。
◆现场教学法
老师在装配现场进行演示、指导,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具有机械制造技术知识
◆具有公差与测量技术的知识
◆具备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能力
◆具备钳工的基本技能能力。
◆具有正确使用检测、装配工具的能力
◆学习装配工艺文件制订相关知识
◆学习装配方法相关知识
◆学习说明书撰写的相关知识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根据装配任务,利用引导文,确定装配工艺文件制订方案,零部件装配顺序方案。
2
3.组织与实施
◆指导学生制订装配工艺文件
◆指导学生进行零部件装配调试
◆指导学生撰写说明书
◆现场教学
◆制订装配工艺文件
◆进行零部件装配调试
2
“部件装配及工艺文件整理”子项目教学设计表
项目编号
(不填写)
项目名称
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
学时
150
子项目编号
(不填写)
子项目名称
部件装配及工艺文件整理
学时
3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装配工艺基础知识;
(2)掌握常用装配方法;
(3)掌握装配工艺文件的制定;
(3)掌握说明书的撰写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制订装配工艺文件;
(2)能熟练使用常用装配工具;
(3)熟练检测和装配零部件的能力;
(4)撰写说明书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
(2)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4)在装配现场:
◆着装整洁,符合规定;
◆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1)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及主要依据;
(2)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方法和内容。
重点难点
1.关键问题
◆装配工艺文件的制定
◆说明书的撰写
◆装配效率的提高
2.解决措施
◆采用引导文法,提供一个引导文件(引导文和项目单)给学生,学生按照引导文的提示,一步一步完成装配工艺文件的制定和说明书的撰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