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作者:管艳琳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年第07期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信息技术内容浩瀚、广博、瞬息万变,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应用于学习、生活之中,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本课例的设计中,基于“边讲解边演示”、“边讲边让学生上机”、“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操作的交流评价模式被融为一体。
教师教学不再仅仅是一再重复基本操作技能,而是更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合理处理信息;合作交流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093-02【教学设计理念】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探索信息、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处理运用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可知大部分知识点集中在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之中,所以笔者利用学生喜欢听音乐、看FLASH动画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嵌入其中,采用“边讲解边演示”后以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给予学生有效的学法指导,组织小组协作交流,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空间;以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对信息合理处理的良好习惯。
【教学对象分析】初一学生通过资源管理器简介、文件及文件夹的合理存储两次课程的学习,对资源管理器已有所认识,但进一步科学地存储管理信息的方法,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熟练,可通过同学间分层互补交流学习得到帮助。
【教学内容分析】《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是武汉市教科院、华中师大组编写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教材主要是通过“资源管理器”来建立、移动、剪切、复制、删除文件等基本操作的活动学习,使学生熟悉Window98的操作环境及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__《文件或文件夹的基本操作》_教案

《文件或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件或文件夹的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等操作,熟练网络信息的查找与图片的保存、文件夹的共享操作并巩固路径的概念.2、能力目标以具体的任务为外驱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来提高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情;加深学生对仙中风景的了解,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培养他们爱我仙中自豪感。
教学重点:文件或文件夹移动和复制.教学难点:把《仙城中学》网站中图片保存在指定文件夹中。
教学资源:硬件:一个能上网的网络教室及相应的网络教室控制软件。
学习资源:1、江都市仙城中学网站;2、仙城中学网页;3、学习目标文档;4、学习指导文档。
4、学习方法:协作式学习.根据学生上机的座位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以附近4至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异质分组),确定水平较高的学生为小组组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然后经过小组内集体讨论制定出学习步骤,明确分工并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通过总结提高来弥补各自的不足,进而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网络支持教学。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可知大部分知识点集中在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之中,所以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单调和枯燥,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上对高一新生而言由于初中时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程度参差不齐,很难按照教材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灌输”给学生.因而利用学生喜好上网浏览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嵌入到网页中,以它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通过“认识大中"这一具体任务来达到教学目的。
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意图: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教材内容做了一些处理,把文件的共享及网页浏览、图片保存的方法整合到这节课。
初中信息技术 计算机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通用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删除、移动、复制、重命名等。
2. 培养学生正确管理和组织计算机文件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作用2.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3. 文件资源的管理和组织4. 实践操作:运用文件和文件夹进行资料整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2. 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和重命名操作。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实际操作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2.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讲授法: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基本操作。
4. 示范法: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随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作用。
2. 讲解演示: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删除、移动、复制、重命名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任务驱动:设置实际操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文件和文件夹进行资料整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学生填写课后反思表,教师收集反馈意见,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操作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操作技能。
2. 任务完成评价:评估学生在完成实际操作任务时的正确性和效率,以及对文件和文件夹操作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4.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准备:1. 硬件准备:确保每台计算机都有基本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或macOS,并安装必要的教学软件。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8、《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建立文件夹的方法,并能根据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建立文件夹。
②掌握文件夹的复制、剪切、删除等基本操作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②使学生树立合理、有序的管理文件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②提高规范化管理生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文件的命名规则、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2、文件命名规则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任务、课件、演示所用文件、课前分组五、课型:新授课六、课时安排:1七、教学过程:图片引入师:这是一间学生宿舍,你们觉得怎么样(很乱)那你们觉得他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 (由杂乱的房间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如果我们电脑中的文件乱七八糟的,电脑会运行得越来越慢,而且,如果你要找某个文件时,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里找那里找,还找不到你想要的。
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对我们的电脑中的文件进行整理。
设计意图:从“整理房间”的话题引出课题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整理他的宿舍的?(生:分类)师:我们电脑里文件能不能分类呢?(生:能)师:我们电脑中的文件可以分哪些类呢?(生:视频、文字、图片、音乐、游戏……)【巩固文件的类型】4、师:电脑中既没有柜子也没有抽屉,将分好类的文件要怎么整理呢?(生:新建一个文件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任务一:上机操作探索问题。
参考书上64--65页的内容学习。
学生回答问题“创建文件夹的方法?”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两个文件夹的名字是什么?(生:新建文件夹,新建文件夹2)师:如果你每建一个文件夹,它的名字都是新建文件夹12345一直到100。
你能不能记住100个文件夹中装的都是什么文件?该怎么办呢?(生:给文件夹改名)教师演示文件或文件夹重命名方法注意:文件名中不能使用的字符“\、/、:、*、?、”、<、>、|”。
(教案)第14课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第14课资料分类好处多一、教材分析本课设计了“分类整理劳动实践资料”的情境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文件夹分类整理文件的方法,养成分类管理文件的良好应用电脑习惯,延伸至日常学习与工作中,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文件与文件夹,掌握文件夹的建立、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和还原的方法,并养成对资料备分的好习惯。
这对学生日后科学有序管理电脑文件和学习资料,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认识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知识。
2.学会新建、移动、复制、删除、还原文件或文件夹等基本操作。
3.学会清空回收站。
4.通过学习对文件或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分类整理资料的习惯。
5.通过整理电脑文件和文件夹的过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三、重点:1.学会新建、移动、复制、删除、还原文件或文件夹等基本操作技能。
2.理解复制和移动文件或文件夹的异同。
四、难点:1.能够辨别常见的几种文件类型。
2.综合应用各种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五、教具:多媒体电脑室、教学广播软件、课件。
六、教学内容(1)课程导入(5分钟)情境引入:教师描述一个劳动实践活动的场景,如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学生们拍摄了照片、记录了视频、编写了活动报告等。
提问:“这么多资料,我们应该如何整理存放,才能方便以后查找和使用呢?”引入本课主题:整理劳动实践活动资料,学习文件分类管理与鼠标操作。
复习鼠标基本操作:快速回顾鼠标的四种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拖动。
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或练习,让学生再次熟悉这些操作,为本课打下基础。
(2)新知学习(20分钟)环节1:分辨文件类型展示文件: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文件,如图片(.jpg)、文档(.doc或.docx)、视频(.mp4)等。
提问:“你们能区分这些文件的类型吗?它们有什么不同?”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打开不同类型的文件,观察文件内容和文件名的组成。
强调扩展名(如.jpg、.doc)表示文件类型,并解释扩展名与文件类型的关系。
初中信息技术 计算机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通用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学会创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3. 让学生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查找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
2. 创建文件和文件夹。
3. 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4. 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5. 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6. 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7. 查找文件和文件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创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查找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2. 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操作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文件和文件夹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演示创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即时练习题和任务来评估学生对文件和文件夹操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和交流情况,评估他们的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确保每个学生都有access to 一台计算机,以便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学软件:使用合适的教学软件或操作系统自带的功能来演示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第一册教案

(北京版)第一册信息技术教课设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2课题26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课目的:( 二 ) 课时 1 课型新授1.学会搜寻文件或文件夹;2.学会删除、复原文件和文件夹;教课要点:掌握搜寻、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教课难点:学会搜寻文件和文件夹教课环节一、导入教课企图引课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叙述:同学们,你们有忘掉从前保留的文件或文件夹在磁盘的哪个地点的时候吗?今日,老师教你们如何把它们找回来。
有学生活动二、新授(一)搜寻 1. 操作1:在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中搜寻文件和文件夹文件“潜水 .BMP”步骤 :“开始”——“搜寻”在“搜寻助理”任务窗格中选择“图片、音乐或视频”选项。
小组操作练习在“搜寻助理”窗格的“所有或部分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潜水” ,单击“搜寻”按钮。
2.练一练:在“我的文档”中搜寻扩小组比赛,看谁搜寻展名为. Bmp的文件.得快(二)删除、 1.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复原文件和文件夹叙述:我们删除的文件,一般都寄存在“回收站”中。
操作2:删除文件“文字.doc ”试一试步骤 :选中文“文字.doc ”按键盘上的DELETE确认删除文件2. 回收站叙述:“回收站”是磁盘上的一处存储藏储空间,里面的项目能够被恢复到原地点,也能够被完全删除。
操作 3:把回收站中的文件“ 1.BMP”文件复原步骤:翻开“回收站”窗口选中 1.BMP文件单击“复原此项目”小组操,练习复原文件练习删除文件操作 4:完全删除文件“”文件步骤:翻开“”文件——按 DELETE键——确认删除文件操作 5:完全删除回收站中的所有项目小组练习沟通操作步骤和方法三、练一练四、总结交流练习书第146 页小组操作练习小组谈收获和领会板书: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搜寻————复原————删除教课札记:。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移动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课例名称: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争当整理小能手——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授课教师:XXX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生活中的知识迁移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来,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本课依据这一理论基础,将生活内容与信息技术知识有机结合,通过整理生活中杂物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对文件的操作需要出发,结合学生对文件夹操作训练巧设任务,课上通过各种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充分让学生在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愉悦高效的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在本节课前学生对文件和文件夹已经进行了 2 课时的学习,由于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
此年龄的学生表现欲望强烈,喜欢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特别高涨。
但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家庭条件的差异制约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利用形象直观的素材进行综合性利用及创造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节课旨在通过两人一组合作使用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一起合作探究,利用“兵教兵”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的方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件夹创建的基本方法。
2.学会为文件夹重命名。
3.学会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整理生活中物品,掌握整理电子文件的方法。
2.通过使用不同的操作方式,掌握新建、重命名、移动等操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整理文件和文件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移动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生活小物品、不同类型的文件、移动设备(笔记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关注学生学习信息,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并注重学生正确使用信息价值观的渗透。
因此在本课设计中,笔者注重将操作结合实际应用,将操作形成技能。
本课的设计理念围绕着“以学定教”的思想,采用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遵循“提出任务--探究合作,完成任务--综合运用,形成技能--评价讨论,深化意识”的思路。
在整个课堂过程中,以任务驱动学生自动自发地进行探究协作,完成任务,充分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而教师是整个任务的组织者,引导者、欣赏者和促进者。
在此,笔者采用对“爸爸去哪儿2”里面的星爸萌娃进行搭配的任务为主线展开,通过问题的设置将任务分解成三个子任务环节,每个任务环节中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的方式展开,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再通过拓展任务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最后通过一个讨论来深化课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素养。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借助“自我评价表”、“师生互评”,“作品展评”对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结构的形成,基本能力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形成,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武马群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章第二节。
本节内容是W i n d o w s操作系统中最基础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必备的操作素质。
鉴于本课内容较多,我将课程处理为两个课时。
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利用资源管理器实现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创建、删除、移动等操作。
三学情分析
从中职生的学习特点上来看,他们对学习的耐心和持续度不够,学习差异性大,独立完成能力有限但喜欢与其他学生交流,喜欢动手操作但不喜欢枯燥的知识讲解。
因此,在课程设
计上需要提供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和通过小组内不同层次同学之间的交流来弥补他们差异性的问题。
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看,他们已经掌握了文件、文件夹概念的掌握和资源管理器的启动和退出。
这些都将为本节课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中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2、熟练应用“文件夹选项”对话框中的设置“隐藏文件”的显示方式
3能够利用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合理地管理电脑上的软硬件资源。
过程与方法
1、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分级、分类保存信息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对于计算机课而言,掌握操作是重点,而概念的理解和形成技能是难点,就本课而言,“文件夹选项”对话框的设置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的知识点,因此,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选择、复制、移动和删除的操作
文件夹选项对话框的设置
教学难点
学会科学地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文件夹选项对话框的设置
复制和移动概念的理解
六教法和学法
1、教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为此,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结合启发探究方式,授课时,我出示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任务,不强
调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
同时,在每个任务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我结合了演示法和讲解法。
2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因此,我将引导学生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任务:1、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
2、合作学习。
学生按座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
同时也照顾到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使有能力的学生发挥所长,落后的学生得到关注。
七教学准备:
1.硬件:服务器一台,教师机一台,学生用机50台组成局域网。
2.软件: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M o o d l e平台、文件夹“星爸萌娃”,“爸爸去哪儿2”,闯关任务自我评价表。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出任务(3’)
二)情节贯穿,合作探究(25’)
4学生通过M o o d l e平台完成“闯关任务自我评价表”,(5’)评价表内容如下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设计意图: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也有利于教
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利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操作的方法有:
1鼠标右键的快捷键
2工具栏按钮
3“资源管理器”的菜单命令
4复制、移动、删除、粘贴的键盘操作
5复制或移动时,利用鼠标左键拖动。
教师评价:这么多方法,同学们习惯用任何一种都可以。
三)拓展任务,巩固新知(5’)
拓展任务:整理“爸爸去哪儿2”的资料
引入语:通过刚才的任务,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本来杂乱无章的“星爸萌娃”文件夹已经井然有序,其实电脑和我们人一样,也需要经常对计算机上的资料进行分类管理。
刚才同学们都完成得很棒,那接下来就是对你们验收的环节。
对“爸爸去哪儿2”文件夹里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将你们的整理结果提交到M o o d l e平台。
任务实施过程:
让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巩固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并初步形成分类管理意识,解决本节课难点
四)展示讨论,师生互评4’
1作品展评
1)展示3组不同分类方式的作品,并请学生对自己的分类理由进行阐述
2)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从分类结果的组织性和有序性。
---生生互评
3)教师进行补充并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文件进行管理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注重逻辑型和实用性。
4)教师知识落实性评价(参考学生的网上自我评价表和巡视中发现的学生学生的操作问题)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讨论:
我们平时用电脑时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管理电脑上的文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形成更有效管理计算机中的软硬件的意识,深化教学难点)
五)课堂小结,作业布置(3’) 学生通过问题总结:
1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操作,这些操作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完成?
2 通过本节课的操作,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教师板书,补充以下几点 1 复制和移动的区别 2 删除和物理删除的区别
3任何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必须先选中,后操作 4养成有序有组织地管理计算机中文件和文件夹的习惯 设计目的:落实知识技能目标,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课后作业:利用本节课知识有效合理地整理自己电脑上的文件和文件夹( 设计意图: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附: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从而有效的引导学生掌握技术。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了资源管理器里创建、复制、剪切、删除、显示隐藏文件的方法。
在任务实施环节中,学生有很大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充分发挥了小组协作的精神,在作品展评环节和问题讨论环节,学生也表现出极大地积极性,对于如何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有了深刻的认识。
不足之处是评价表的内容设置还比较单一,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同时对于操作方法的探讨还不够。
计算机
中的文件和
文件夹
借助资源管管理
选择 复
制 移动 删除 重命名 创建 “文件夹选项
“对话框
隐藏
显示文件或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