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小熊音乐教案教学文稿
小班三只小熊音乐教案

小班三只小熊音乐教案【篇一:小班音乐活三只熊】音乐游戏:三只熊活动目标:1、知道三只小熊的不同特点,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进行表现。
2、愿意参与活动,尝试跟着音乐做简单律动,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1、三只小熊的胸饰2、背景图:小熊的家3、音乐:自录音乐4、座位分成三组排成半圆形活动过程:一、去郊游:——教师播放音乐:去郊游,创设去小熊家做客的情景,带领幼儿律动进教室。
二、到三只小熊家做客,认识三只熊。
——教师出示小熊家的背景图,为幼儿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参与到活动中。
1、师:哇,我们已经走到森林里了,瞧,前面有什么呀?(出示图片)幼:房子。
师:这是谁的家呀?幼:小熊的家。
2、认识三只熊:师:这里有一座小房子呢,这就是三只小熊的家。
看看是谁来给我们开门了?(播放熊爸爸的音乐,老师扮演熊爸爸走出来。
)师:熊爸爸是怎么走路的呀?(原来熊爸爸走路时很笨重,所以音乐也是很慢很笨重的感觉。
)我们来学学熊爸爸走路吧。
师:猜猜爸爸后面又是谁来了呢?(播放小熊的音乐)幼:你怎么知道是熊宝宝呢?(蹦蹦跳跳的,很快的,音乐听上去很可爱的。
)老师扮演小熊走出来。
师:熊宝宝刚才做了什么动作?谁来学一学。
师:又有谁来迎接我们?(播放熊妈妈的音乐)幼:熊妈妈来了。
师:熊妈妈的音乐和熊爸爸、熊宝宝的音乐什么地方不一样?(比熊爸爸的音乐快,比熊宝宝的音乐慢。
)三、学学熊的一家。
——幼儿观察图片认识三只熊,再通过猜一猜的游戏让幼儿知道他们的不同特点。
1、师:现在我们已经和三只小熊成为朋友了呢,大家来看看这三只小熊长的是什么样子啊?先来看看熊爸爸。
他的肚子怎么样?幼:胖胖的。
师:对呀,胖胖的走路也会慢慢的,谁来做一做熊爸爸的样子。
2、师:那熊妈妈呢?幼:比熊爸爸瘦,师:熊妈妈还在做什么动作?幼: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
师:那我们来学学她吧。
(教师边唱边带幼儿做)3、师:熊宝宝又是什么样子呢?他在做什么?幼:很可爱,走路一跳一跳的。
小班音乐三只小熊教案

小班音乐三只小熊教案小班音乐《三只小熊》教案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理解歌曲内容,能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中的三只小熊的形象,体验表演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歌曲内容,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三只小熊的形象。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准确唱出歌曲中的附点音符。
能够在演唱歌曲的同时,协调地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歌曲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2、游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音乐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3、练习法:让幼儿多次练习演唱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准备1、歌曲《三只小熊》的音乐视频、音频。
2、三只小熊的图片(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
3、制作相关的头饰、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教师播放歌曲《三只小熊》的音乐视频,引导幼儿观看。
提问幼儿:视频中出现了谁?它们在做什么?2、学习歌曲教师出示三只小熊的图片,分别介绍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
教师逐句教幼儿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重点练习歌曲中的附点音符部分,通过多次重复和示范,帮助幼儿掌握。
3、理解歌曲内容教师再次播放歌曲音频,让幼儿边听边思考歌曲中描述了三只小熊的什么特点。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只小熊的外貌、体型等特征。
4、表演歌曲教师为幼儿分发头饰和道具,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三只小熊的形象。
可以让幼儿分组进行表演,互相欣赏和评价。
5、拓展活动引导幼儿尝试改编歌曲,比如改变歌词中的动物或者特征。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为歌曲创编新的动作。
6、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总结幼儿的表现。
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演唱和表演歌曲。
小班三只小熊音乐教案

小班三只小熊音乐教案课题:小班三只小熊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熟悉三只小熊的音乐故事,能够清晰描述故事情节。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和音乐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三只小熊音乐故事CD/ MP3。
2.音乐器具,如小鼓、铃铛、手拍等。
3.绘本《三只小熊》。
4.幼儿喜爱的音乐曲目CD/ MP3。
5.音乐教具,如音乐图卡、音乐小球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播放《三只小熊》的音乐故事CD/ MP3,让幼儿仔细聆听故事。
活动一:音乐故事旁白1.教师引导幼儿描述《三只小熊》的故事情节,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2.教师可以提问,如“三只小熊都有什么特点?”、“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等等。
活动二:跟着音乐动起来1.教师播放激活的音乐,引导幼儿听音乐,跟着节奏扭动身体。
2.教师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舞步,如扭动臀部、转动头部等,鼓励幼儿模仿。
3.在音乐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鼓掌,表扬他们的表现。
活动三:音乐探索1.教师展示一些音乐器具,如小鼓、铃铛等,让幼儿触摸和试玩。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音乐器具,让幼儿尝试敲击或摇动。
3.教师可以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活动四:音乐游戏1.教师准备一些音乐图卡,每个图卡上都有一个令人熟悉的音乐元素,如音符、节拍器等。
2.教师让幼儿抽取图卡,然后通过手势或语言表达图卡上的音乐元素。
3.其他幼儿尝试猜测对应的音乐元素,猜对者可以得到奖励。
结语:通过这节音乐课,幼儿们听了音乐故事、跟着音乐动起来、探索了音乐器具和参与了音乐游戏。
他们不仅加深了对《三只小熊》故事的理解,还培养了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希望幼儿们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到快乐,并对音乐产生持久的兴趣。
幼儿园三只小熊教案

幼儿园三只小熊教案【篇一:三只小熊音乐教案】三只小熊小班音乐活动课主讲:荆焕焕歌唱者:黄盼 (学前教育三班)一、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能够跟着音乐唱完整首歌曲。
2、在欢快的歌声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能够跟着音乐表演出大部分动作。
二、活动准备:图片(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三只小熊全家福、温馨的家)三只小熊的钢琴伴奏、一只可爱的小熊三、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引入一位小熊老师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小熊老师带来一只可爱的小熊,引出今天要教唱的歌曲《三只小熊》2、小熊老师完整的范唱整首歌曲。
(老师范唱之前提醒小朋友要仔细听老师都唱了些什么)提问:(1)、歌词里唱了些什么?(2)观察熊爸爸和熊妈妈有什么不一样?老师根据小朋友回答出的歌词内容依次出示图片,并总结小朋友观察出的熊爸爸和熊妈妈的不同,进一步帮助小朋友熟悉歌词内容。
3、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与小熊老师一起唱整首歌曲,同时老师要指示图片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4、图片音乐仍在,老师加上动作在请小朋友一起唱,引导小朋友也做动作。
5、撤去图片,音乐在老师不唱但老师的动作仍在,引导小朋友自己唱。
6、最后请全体小朋友到教室的中间来,老师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7、老师总结评价,夸奖小朋友。
四、活动延伸让小朋友回家后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并带着爸爸妈妈一起表演《三只小熊》这首歌。
【篇二:中班语言活动--三只小熊】中班语言活动:《三只熊》一.目标:1.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能根据相对信息进行思考和判断。
2.幼儿模仿,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三只熊的动作。
二.活动准备.1.故事挂图六幅. 2.音乐录音:三只熊三.活动过程(一)教师和幼儿谈话,引出主题。
(二)幼儿带着问题看图。
1.房子里有什么?(玉米、鱼)那是哪个动物宝宝的家?2.看!门上有什么?(一封信)你们想不想知道信里说了些什么?3.出示第三幅、第四幅图:这是什么? (脚印) 这是谁的脚印? 又看到了什么? (椅子和两个字) “开门”有一把小椅子,告诉我们什么呢?(自己开门进去、坐下)4.出示第四幅图:1.到底是谁的家?(小熊).你怎么知道的?(通过孩子的观察,让他们知道熊喜欢吃玉米、鱼、蜂蜜是它的最爱)2.家里住了几只熊? (三只) . 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孩子的观察,知道房子里住了三只熊,并且是大、中、小.分别是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四.看图欣赏音乐: 《三只熊》1它们长的怎样? (幼儿看图自由述说)2再听音乐《三只熊》,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熊爸爸、熊妈妈和宝宝的样子. (强壮、漂亮、可爱).五.总结:今天到小熊家做客,你们高不高兴呀? 现在我们要回去休息了,我们要和熊宝宝一家说什么呀? (再见).【篇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张滕轩】幼儿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活动目标:1、感知比较物体的不同,在活动环节中感知并发现物体的高矮、大小、数量与三只熊的关系。
小班音乐三只小熊教案

小班音乐三只小熊教案教案一:三只小熊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能够跟着音乐唱完整首歌曲。
2、在欢快的歌声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欢乐。
3、能够跟着音乐表演出大部分动作。
活动预备:图片(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三只小熊全家福、温馨的家)三只小熊的钢琴伴奏、一只可爱的小熊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活动导入:引入一位小熊教师引起小伴侣们的爱好,小熊教师带来一只可爱的小熊,引出今日要教唱的歌曲《三只小熊》2、小熊教师完整的范唱整首歌曲。
(教师范唱之前提示小伴侣要认真听老师都唱了些什么)(1)、歌词里唱了些什么?提问:(2)观看熊爸爸和熊妈妈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按照小伴侣回答出的歌词内容依次出示图片,并总结小伴侣观看出的熊爸爸和熊妈妈的不同,进一步帮忙小伴侣熟识歌词内容。
3、请小伴侣跟着音乐与小熊教师一起唱整首歌曲,同时教师要指示图片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4、图片音乐仍在,教师加上动作在请小伴侣一起唱,引导小伴侣也做动作。
5、撤去图片,音乐在教师不唱但教师的动作仍在,引导小伴侣自己唱。
2教案二:《三只小熊》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感触歌曲欢快的心情。
2、能够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动作。
3、喜爱?与同伴参加歌表演,感触其中的乐趣。
活动预备:音乐《三只小熊》、《郊游》、大森林场景、小熊道具。
活动过程:一、导入:做客大森林,引起幼儿爱好。
1、师:小伴侣们,今日有一只小动物要请我们到他们家做客,你们想不想去呀?(播放《郊游》背景音乐,带着小伴侣走着欢快的步子进场。
)2、幼儿自由研究小熊家里的成员。
3、依次出示小熊图片,让幼儿认识小熊一家人,并用动作仿照出来。
师小结:本来小熊的一家有三口人,有胖胖的熊爸爸、美丽的熊妈妈还有可爱的熊宝宝。
二、幼儿观赏音乐、理解音乐。
1、幼儿观赏音乐。
师:小熊的一家见到我们小伴侣,可兴奋了,还给我们预备了一首好听的音乐,你们想不想听?师小结:本来这么好听的音乐里,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它讲了三只小熊住在一间房子里,有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熊爸爸身体强壮,熊妈妈漂亮美丽,熊宝宝很可爱,一天一天在长大。
幼儿音乐三只小熊教案

幼儿音乐三只小熊教案教案:幼儿音乐,三只小熊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肢体动作模仿小熊的动作。
2.能够欣赏和区分乐器的不同声音。
3.通过共同合作演唱儿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三只小熊儿歌音频和歌词。
2.小熊面具。
3.不同乐器的录音或实物。
4.课堂背景音乐。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活动1.师问:“你们喜欢小熊吗?小熊经常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听学生回答。
2.播放三只小熊儿歌音频,让学生听歌。
第二节:学习歌词1.师领唱三只小熊儿歌,让学生跟着唱。
2.挑选两个学生模仿小熊的动作,让全班跟着模仿。
第三节:体验乐器声音1.展示不同乐器的图片或实物。
2.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在屏幕上播放相应乐器的图片。
3.让学生用手拍,口唱或身体舞动来模仿乐器的声音。
第四节:全班合唱1.师以小熊姿势和面具,引导学生以小熊形象和面具,一起唱《三只小熊》儿歌。
2.分成3组,每组模仿一个小熊的样子和动作,一起唱歌。
3.边唱边舞动,以更生动的方式表现小熊的形象和动作。
4.让学生自由选择展示自己的小熊动作和唱歌。
第五节:总结活动1.师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喜欢和小熊一起唱歌吗?为什么?”2.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喜欢的小熊动作。
四、教学延伸:1.让学生用音符画出《三只小熊》儿歌的旋律。
2.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乐器,并展示给全班。
3.教唱其他与小熊主题相关的儿歌。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模仿小熊的动作。
2.评价学生对乐器声音的辨别能力。
3.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音乐课,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了《三只小熊》儿歌,并能够模仿小熊的动作。
此外,通过体验不同乐器的声音,学生对乐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和互动频繁。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与音乐表演相关的活动和游戏,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和学习。
小班音乐教案《三只熊》3篇

小班音乐教案《三只熊》小班音乐教案《三只熊》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小班音乐教案《三只熊》教案目标:1. 通过歌曲《三只熊》的学习,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三只熊》歌曲的学习和创编动作。
教学准备:1. CD或音响设备。
2. 《三只熊》的歌曲录音。
3. 三只熊的面具或图片。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活动(5分钟)1. 引导幼儿坐在一起,询问他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2. 播放《三只熊》歌曲,让幼儿先聆听。
Step 2:歌曲教学(10分钟)1. 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跟随节拍拍手。
2. 教唱歌曲的歌词,并展示动作:三只熊,双手举起来,向前迈步。
3. 让幼儿跟着歌词和动作一起唱歌。
Step 3:创编动作(15分钟)1.告诉幼儿们,他们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三只熊动作。
2. 给幼儿们分发三只熊的面具或图片,让他们在音乐中自由地表演。
3. 鼓励幼儿们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
Step 4:小结(5分钟)1.回顾今天的活动,询问幼儿们对歌曲和动作的感受。
2. 夸奖幼儿们的创意和表演,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Step 5:作业(5分钟)让幼儿们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歌曲和动作。
教学扩展:1. 可以与其他幼儿园班级一起表演《三只熊》。
2. 可以邀请幼儿家长来观看小班表演活动。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们在活动中对歌曲的参与度和创作的动作是否积极。
小班音乐教案《三只熊》精选3篇(二)教案主题:下雨适用年龄:3-5岁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感受下雨天的气氛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音乐感知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具:音乐CD、音乐乐器(可选)2. 教学道具:下雨的图片、雨伞、雨滴等3. 教学材料:下雨的歌谱、课堂游戏道具(可选)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下雨的气氛。
展示下雨的图片,问幼儿下雨时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和感觉。
中班三只小熊音乐教案

中班三只小熊音乐教案【篇一:儿童基础舞蹈教案】舞蹈教案第一课教学目的:认识舞蹈了解舞蹈教学重难点:站姿训练,抬头挺胸收腹。
基本功勾绷脚的学习。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对于舞蹈有初步的了解,勾绷脚,压腿,下腰等等。
二站姿的训练抬头挺胸收腹。
三学习基本功勾绷脚。
1、主要动作及要求a、双勾脚:双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双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b、双绷脚:双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注意:双勾脚和双绷脚均要做到最大限度。
第二课教学目的:掌握勾绷脚基本动作学习压腿基本动作教学重难点:勾绷脚动作的完整,到位。
学会压腿基本动作。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二学习基本功压腿1、主要动作及要求a、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
b、勾绷脚:勾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c、坐压前腿: 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注意:a、肩前扩指时手肘靠近身体,扩指时要有力度。
b、舞蹈时要让孩子边唱边舞,提高孩子学习舞蹈的热情。
第三课教学目的:学习舞蹈《我的身体》前半部分。
通过组合的学习,使学生对自身的头、肩、胸、腰、腿、膝等身体部位具有感性的认知。
同时经过不同的运动方式,比如低头、耸肩、展胸等,训练孩子身体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把握舞蹈每个动作要领,把每个动作做到位。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主要动作与要求:1、前平位扩指立掌:双手叉腰,右手经过肩前团手,扩指推于前平位,掌心向外立掌,指尖与肩齐平,注意扩指时手指最大限度的扩开,左手同前。
2、低头:下颚收回,视线下垂,颈椎最大限度拉伸。
3、耸肩:双肩同时最大限度向上耸起,肩膀找耳朵,还原时沉肩,颈部伸长。
4、展胸:肩胛骨向后背,前胸展开同时上身前倾,肩胸最大限度向外延展。
5、转腰:胯部保持正对一点,腰部带动身体向左或向右水平转动,在转动时脊椎最大限度地伸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只小熊音乐教案
三只小熊小班音乐活动课
主讲:荆焕焕歌唱者:黄盼 (学前教育三班)
一、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能够跟着音乐唱完整首歌曲。
2、在欢快的歌声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能够跟着音乐表演出大部分动作。
二、活动准备:图片(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三只小熊全家福、温馨的家)
三只小熊的钢琴伴奏、一只可爱的小熊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引入一位小熊老师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小熊老师带来一
只可爱的小熊,引出今天要教唱的歌曲《三只小熊》
2、小熊老师完整的范唱整首歌曲。
(老师范唱之前提醒小朋友要仔细听
老师都唱了些什么)
提问:(1)、歌词里唱了些什么?
(2)观察熊爸爸和熊妈妈有什么不一样?
老师根据小朋友回答出的歌词内容依次出示图片,并总结小朋友观察出的熊爸爸和熊妈妈的不同,进一步帮助小朋友熟悉歌词内容。
3、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与小熊老师一起唱整首歌曲,同时老师要指示图片
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4、图片音乐仍在,老师加上动作在请小朋友一起唱,引导小朋友也做动
作。
5、撤去图片,音乐在老师不唱但老师的动作仍在,引导小朋友自己唱。
6、最后请全体小朋友到教室的中间来,老师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边唱边
表演。
7、老师总结评价,夸奖小朋友。
四、活动延伸
让小朋友回家后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并带着爸爸妈妈一起表演《三只小熊》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