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91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最全面的江苏自学考试教材及考纲

02204 经济管理 2007-12-07 02207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2009-06-02 02209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007-12-07 02211 自动化制造系统 2008-06-05 02213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2008-06-05 02218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2010-05-31 02220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2010-05-31 02222 模具制造工艺学 2010-05-31 02340 线性电子线路 2007-05-24 02344 数字电路 2007-05-24 0235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007-05-24 0235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007-05-24 02394 房屋建筑学 2008-06-05 02446 建筑设备大纲 2007-06-10 02481 物理化学(三) 2010-05-31 02485 化工热力学 2007-05-24 02486 工业化学 2007-05-24 02487 传递与分离 2008-06-05 02524 烹饪学概论 2007-05-24 02525 烹饪原料学 2007-05-24 02526 中国烹饪工艺学 2007-05-24 02527 烹饪化学基础 2007-05-24 02528 烹饪营养学 2008-12-19 02529 烹饪卫生学大纲 2007-06-10 02530 烹饪器械及设备 2007-05-24 02531 面点工艺学大纲 2007-06-10 02532 筵席设计及餐厅服务 2007-05-24 02625 现代企业管理(一) 2007-05-24 02634 生物化学(二) 2009-09-18 02787 兽医药理学 2010-12-03 02793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2008-12-19 02794 动物遗传育种学 2007-07-12 02795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2009-06-02 02796 畜牧业经济管理 2007-12-07 02797 家畜饲养管理学 2007-06-25 02798 畜牧微生物学 2008-12-19 02799 兽医临床医学 2010-12-03 02867 医学统计学 2007-05-24 02911 无机化学(三) 2007-05-24 02930 中医学基础(一) 2009-12-23 02974 中药学(一) 2008-06-17 02975 方剂学(一) 2009-06-01 02976 医古文(一) 2009-12-23 03029 药剂学 2007-05-24 03034 药事管理学 2010-12-03 03035 有机化学(四) 2010-06-03 03037 药用植物学 2008-06-17 03040 中药鉴定学 2007-05-24 03040 中药鉴定学 2007-05-24 03042 中药炮制学 2008-06-17 03044 中药药剂学 2007-05-24 03046 中药药理学 2009-06-01 03047 分析化学(二) 2007-05-24 03049 数理统计 2010-12-03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pdf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一、引言工程材料是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
热处理是工程材料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提高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材料的分类、性能与特点、热处理原理、常见热处理工艺、材料选用原则、材料检测与评估、热处理设备与工艺优化以及工程材料应用领域。
二、工程材料分类工程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金属材料包括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和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玻璃等。
这些材料在性能上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领域。
三、材料性能与特点1.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不同的金属材料在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2.非金属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非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
四、热处理原理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手段,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热处理过程中,材料的内部原子或离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晶体结构,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质。
五、常见热处理工艺1.退火: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退火可以消除材料的内应力,改善其组织和性能。
2.淬火: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使材料表面硬化而内部保持韧性。
淬火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3.回火:将淬火后的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回火可以消除材料的内应力,改善其组织和性能。
4.表面处理: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提高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等性能。
六、材料选用原则1.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类型和牌号;2.考虑材料的性能参数,如强度、硬度、韧性等;3.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等特殊要求;4.考虑材料的加工工艺和经济性等因素。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适用中职生源)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3.5计划学时:60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1.前言1.1课程性质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制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使学生通过理论教学,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金属热加工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机械行业技术专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择课程内容,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绪论\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纯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相图、钢的热处理、常用钢材及选用、铸铁、非铁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铸造成型工艺、锻压成形工艺、焊接成形工艺、机械零件的毛坯成形综合选材等十三个任务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金属材料特性,各毛培成形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合理选择零件材料及毛坯加工成形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学习并掌握常用材料特性和用途、掌握常用材料的热处理方法与作用和用途,使学生能合理选择材料和进行合理的热处理,从而培养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2.2具体目标2.2.1能力目标:1.具有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材料的能力;2.初步具有选择钢材热处理方法的能力;3.初步具有选择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
2.2.2知识目标:1.以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温度性能为主线,了解四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材料的能力;2.了解钢材在实际加热和冷却时内部组织的变化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了解各种热处理方法的目的、工艺和应用,初步具有选择钢材热处理方法的能力;3.了解毛坯的成形方法和基本工艺过程,初步具有选择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 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概论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4)常用工程材料:掌握常用的工业用钢、铸铁、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和用途;了 解工程塑料、橡胶、陶瓷、复合材料等常用非金属 材料的分类、性能和用途,以便合理选用工程材料。 • 5)热加工基础:掌握铸造、锻压和焊接的特点及 应用范围,掌握金属的铸造性能、锻造性能和焊接 性能;能初步分析各种热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具有初步选择零件毛坯的能力。 • 6)零件材料与毛坯的选择: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 生产工艺过程,正确选择零件的材料、毛坯,并初 步安排热处理在工艺过程中的位置。合理选用工程 材料的初步能力。
零件的毛坯
• 焊接结构
• 焊接的实质是使两个分离的物体 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 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的条件下借 助于原子间或分子间的联系与质 点厂车身车间POLO底盘焊接
教学方法
本课程内容主要是建立在实验观察和工业实 践基础之上,以实质性和规律性的描述为主,涉及面 较宽。 *着重理解教学内容,尽量避免死记硬背。 *配合实验及多媒体信息,帮助和加深理解教学内容。 *利用网络交流教学信息,如查阅资料、习题解答等。
课程教学形式
课程教学形式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课堂讨论、自学、辅导等方式,其中理论教 学以CAI为手段主要讲授重点和难点。
零件的毛坯
• 铸造毛坯 • 熔炼金属,制造铸型, 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 型,凝固后获得一定 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 形方法,称为铸造。
• 锻造毛坯
零件的毛坯
• 锻压是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其产 生塑性变形、改变尺寸、形状及 改善性能,用以制造机械零件、 工件或毛坯的成形加工方法。它 是锻造与冲压的总称,属于压力 加工的范畴。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
铸造 锻压 材 毛 焊接 型材 粉末冶金
铸钢件常见热处理工艺

铸钢件常见热处理按加热和冷却条件不同,铸钢件的主要热处理方式有:退火(工艺代号:5111)、正火(工艺代号:5121)、均匀化处理、淬火(工艺代号:5131)、回火(工艺代号:5141)、固溶处理(工艺代号:5171)、沉淀硬化、消除应力处理及除氢处理。
1.退火(工艺代号:5111) 退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Ac3以上20~30℃,保温一定时间,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目的是为消除铸造组织中的柱状晶、粗等轴晶、魏氏组织和树枝状偏析,以改善铸钢力学性能。
碳钢退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铸钢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共析铸钢为珠光体,过共析铸钢为珠光体和碳化物。
适用于所有牌号的铸钢件。
图11—4为几种退火处理工艺的加热规范示意图。
表ll—1为铸钢件常用退火工艺类型及其应用。
2.正火(工艺代号:5121) 正火是将铸钢件目口热到Ac3温度以上30~50℃保温,使之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图11—5为碳钢的正火温度范围示意图。
正火的目的是细化钢的组织,使其具有所需的力学性能,也司作为以后热处理的预备处理。
正火与退火工艺的区别有两个:其一是正火加热温度要偏高些;其二是正火冷却较快些。
经正火的铸钢强度稍高于退火铸钢,其珠光体组织较细。
一般工程用碳钢及部分厚大、形状复杂的合金钢铸件多采用正火处理。
正火可消除共析铸钢和过共析铸钢件中的网状碳化物,以利于球化退火;可作为中碳钢以及合金结构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以细化晶粒和均匀组织,从而减少铸件在淬火时产生的缺陷。
3.淬火(工艺代号:5131) 淬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奥氏体化后(Ac。
或Ac•以上),保持一定时间后以适当方式冷却,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常见的有水冷淬火、油冷淬火和空冷淬火等。
铸钢件淬火后应及时进行回火处理,以消除淬火应力及获得所需综合力学性能。
图11—6为淬火回火工艺示意图。
铸钢件淬火工艺的主要参数:(1)淬火温度:淬火温度取决于铸钢的化学成分和相应的临界温度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代码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涵盖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它致力于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以及制备、加工、改性和性能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涵盖了从纳米材料到宏观材料的所有级别,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半导体材料等。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材料制备和加工技术、材料性能评价和测试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设置中也包括了材料的应用领域,如能源、环境、电子、医学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掌握材料制备和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多个领域,如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半导体材料等。
研究的内容包括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和性能,以及材料的制备、加工、改性和应用。
在材料工程方面,研究内容涉及到材料的设计、加工、成型、表面处理、热处理、精密加工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也将会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材料和技术支持。
- 1 -。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目 录
• 工程材料概述 • 金属材料 • 非金属材料 • 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工艺 • 材料性能的检测与评价
工程材料概述
01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工程材料是指在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 中使用的各种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 料。
分类
根据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特点, 工程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 料和复合材料等。
材料的物理与机械性能
物理性能
包括密度、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电导 率等,这些性能决定了材料在不同环境 下的表现。
VS
机械性能
包括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等,这些 性能决定了材料在受力或受冲击时的表现 。
材料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
需要高强度、轻质、耐 高温的材料,如钛合金
和铝合金。
汽车制造
需要高强度、耐腐蚀、 轻质的材料,如高强度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材料的性能 进行评估和比较。
根据行业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材料的性能 进行评估和比较。
企业标准
客户要求
根据企业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材料的性能 进行评估和比较。
根据客户提出的具体要求,对材料的性能 进行评估和比较。
材料性能的优化与改进
材料成分优化
通过调整材料的化学成分,改善其性能, 如提高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钢和铝合金。
建筑领域
需要耐久性、防火性能 好的材料,如混凝土和
钢材。
电子产品
需要导电、导热性能好 的材料,如铜和铝。
金属材料
02
钢铁材料
碳钢
碳钢是一种以铁为主要元素,碳 含量一般在2.0%以下的铁碳合金。
根据碳含量的不同,碳钢的性能 和用途也有所不同。
1绪论、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
17
1-1 力学性能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能。 强度 硬度 塑性 疲劳强度 冲击韧性 断裂韧性
18
拉伸实验
19
电子拉伸试验机
20
GB/T288-1987
应力σ=F/S0 N/mm2(MPa)
应变ε =△L/L0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2.22 20.12.2 212:26:2012:2 6:20De cember 22,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2 月22日 下午12 时26分2 0.12.22 20.12.2 2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2.2212 :26:201 2:26De c-2022 -Dec-2 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2:26:2012 :26:201 2:26Tu esday , December 22,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 2220.1 2.2212:26:2012 :26:20 December 22,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2:26:20 12:26:2 012:26 12/22/2 020 12:26:20 PM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2.2212 :26:201 2:26De c-2022 -Dec-2 0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12:26:2012:2 6:2012:26Tues day , December 22, 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791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南京工程学院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材料组织性能的基本理论及影响其变化规律的各种因素,重点获得有关改变金属内部组织从而使性能发生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熟悉工程结构与机械零件常用的各种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性能特点,从而使其能够根据工程要求正确地选择和制订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初步具备合理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正确选择加工方法及安排制订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为后继有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材料学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共分为十章。
重点阐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基本原理及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工程材料的性能与其组织结构之间的联系;说明如何通过工艺手段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以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介绍常用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为模具设计和制造提供合理应用材料、加工材料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材料学的基础知识;2、熟悉模具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3、掌握运用铁碳合金相图,等温转变曲线,分析铁碳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4、熟悉热处理原理和各种热处理工艺;5、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组织、性能及应用;6、具备根据工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其进行合理选材的初步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包括材料学、材料工艺学、金属热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前应先修《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并要求已进行金工实习,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课程内容材料概况介绍;工程材料的分类;热处理在工程上应用意义;课程性质、内容与教学目标。
(二)学习要求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了解工程材料的种类及它们的基本性能特点。
掌握课程学习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2、了解: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的分类及应用。
3、了解:本课程与专业的关系第一章材料的性能(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简要介绍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工艺性能等。
本章结束后安排2课时的实验,内容为:硬度计的使用及金属硬度测试。
(二)学习要求本章以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疲劳等力学性能为重点;化学、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性能作为一般性了解。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化学、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性能。
2、掌握: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疲劳等力学性能及应用。
3、熟练掌握: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
第二章材料的结构(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结合键、晶体结构理论、晶体缺陷理论,重点介绍金属材料的晶体理论。
(二)学习要求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掌握晶体缺陷的种类和特点。
关于离子和分子晶体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
2、掌握:晶体缺陷的种类和特点。
3、熟练掌握:金属材料典型的三种晶体结构和三种晶体缺陷。
第三章材料结晶理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纯金属结晶、合金的结晶与相图、合金相结构、相图分析和应用、铸态组织与冶金缺陷。
(二)学习要求掌握合金的相结构和相图,掌握纯金属及合金的结晶特点;了解铸态组织与冶金缺陷。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纯金属及合金的结晶。
2、掌握:合金的相结构和相图。
3、熟练掌握:固溶强化的概念及工程意义。
第四章材料改性理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材料塑性变形理论、金属的冷塑性变形、金属的热塑性变形、金属强化理论及其应用。
(二)学习要求掌握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掌握加工硬化本质及工程意义;熟悉再结晶的概念;熟悉强化金属材料的四种方式。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塑性变形的特点和意义;冷、热加工概念。
2、掌握:塑性变形组织的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3、熟练掌握:加工硬化概念及应用。
第五章铁碳合金相图与应用(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铁碳合金基本相;铁碳相图分析;铁碳合金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铁碳相图的应用简介。
在本章结束后安排2课时的实验,内容为: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二)学习要求要求了解铁碳相图;熟悉铁碳合金基本相的性质;掌握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掌握铁碳合金化学成分和组织对性能影响的规律。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
2、掌握:合金中基本相的性质;铁碳合金化学成分和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3、熟练掌握:铁碳合金的分类、常温下的组织。
第六章钢的热处理(一)课程内容本章是课程重点,主要介绍热处理原理、整体热处理工艺、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淬透性和淬硬性概念、热处理应力与变形开裂。
(二)学习要求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四大转变及影响因素;掌握整体热处理的四种工艺、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工艺;熟悉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热处理的概念和分类。
2、熟练掌握:热处理原理和热处理工艺方法。
3、熟练掌握: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及其性能。
第七章钢铁材料(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钢的分类与牌号;重点介绍常用的结构钢、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材料的成分特点、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和应用。
对特殊性能钢及铸铁等工程材料作一般性介绍。
(二)学习要求本章是课程重点,要求熟悉常用的结构钢、模具钢的分类及常用材料牌号;掌握各种常用模具钢的成分特点、性能、热处理工艺及应用;了解不锈钢、常用铸铁的成分特点、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和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杂质元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2、掌握:不锈钢及铸铁的成分特点、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和应用。
3、熟练掌握:常用结构钢、模具钢的牌号、热处理工艺、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第八章有色金属材料(一)课程内容本章侧重介绍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的性能及其应用,其余内容由学生自学且不进行考核。
(二)学习要求掌握铝合金和铜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其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铝合金和铜合金的分类。
2、掌握:铝合金和铜合金的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九章高分子材料(一)课程内容本章简要高分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能、特点及应用。
(二)学习要求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方法及它们的应用;掌握工程塑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其他部分由学生自学且不进行考核。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高分分子材料基本概念。
2、掌握:掌握常用工程塑料的性能及应用。
第十章陶瓷材料(一)课程内容本章简要介绍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二)学习要求了解陶瓷材料的制备过程;掌握陶瓷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特点,其余内容由学生自学且不进行考核。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陶瓷材料的分类。
2、掌握:陶瓷的性能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一章复合材料(一)课程内容本章简要介绍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二)学习要求了解常用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其余内容由学生自学且不进行考核。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
2、了解:了解常用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第十二章材料表面技术(一)课程内容本章简要介绍工程上常用的化学镀、电镀、热浸镀表面处理工艺及应用。
(二)学习要求了解常用表面处理工艺特点及应用,其余内容由学生自学且不进行考核。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了解化学镀、电镀在工程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工程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模具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失效原因、模具选材的原则和方法、典型模具的选材和制造工艺分析。
(二)学习要求掌握常用模具的选材、工艺的制订和热处理工艺的安排。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模具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可能引起失效的原因。
2、掌握:模具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制订的程序4、熟练掌握:典型模具的选材方法和制造工艺。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林归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重点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与学时分配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机械工程材料》(第2版),王章忠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
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一面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