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习题1[1]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练习题一

嘉祥一中高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一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中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C.所有的有机物都很容易燃烧;D.大多数有机物属于共价化合物.2.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小于硼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弱。
D.单质铍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B. 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4.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 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A.C、Al、PB.N、Mg、SC.O、P、ClD.O、Cl、P5.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蛋白质和油脂,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 鸡蛋清溶液加入浓硝酸,会析出黄色沉淀6.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O22SO3,当反应进行到4min 时,测得n(SO2)=0.4mol。
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 ) A.等于1.6mol B.等于1.2mol C.大于1.6mol D.小于1.2mol7.对于反应4A+2B==3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无论用A、B、C中任何物质表示,其数值都相同B.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D.若增大或减A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 B.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C.原电池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两个不同的金属电极插入到电解质溶液中就能形成原电池9.将20mL 0.5mol·L-1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下列的措施不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加入10mL 3mol·L-1盐酸 B.给反应混合物加热C.将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 D.加入10mL蒸馏水10.短周期主族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族序数之和为11,A、C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多l。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复化学必修2课程,我们提供了以下详细的试题及答案解析:选择题1.化合物的结构公式为“←CH2—CH2→”,则其名称为()A. 1,2-丙烯二烯B. 1,2-丙烯C. 丙烯答案:B解析:该化合物中只有两个碳原子,属于“烯”类化合物,是丙烯的结构异构体,应命名为1,2-丙烯。
2.下列关于物质状态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冰受热变成水,是一种物质状态的变化B. 汽水煮沸是液态到气态的相变现象C. 热水冷却是一种物质化学变化D. 大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珠,是气态到液态的相变现象答案:C解析:热水冷却是一种物理现象,属于物质状态可逆变化,不改变物质组成。
……简答题1.将NaCl固体溶解于水中时,当加入NaCl固体质量不断增加,溶液中NaCl的摩尔分数会不断()。
答案:增大解析:摩尔分数=溶质的物质量/(溶液中所有物质的物质量之和),因NaCl溶解于水中为放热反应,故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其溶解度呈现增加趋势。
2.在碳酸钠的水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生成了什么物质?答案: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解析: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碳酸钠为碱性氧化物,氯化氢为酸,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进一步析出CO2释放H2O,反应结束后产物为CO2,氯化钠和水。
……计算题1.若2.5克NaOH溶于1000毫升水中,问NaOH的摩尔浓度为多少?答案:0.064mol/L解析:摩尔浓度=c(mol/L)=n(mol)/V(L),其中n=2.5g/40g/mol=0.0625mol,V=1000mL/1000=1L,故c=n/V=0.064mol/L。
……本文涉及的试题涵盖了化学必修2课程的各个方面,希望对广大高中生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解答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简单物质的是()A. 石墨B. 石油C. 海水D. 水银答案:A. 石墨2. 物质高于临界温度时,下列语句错误的是()A. 物质会变为液体B. 物质会变为气体C. 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会变远D. 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变小答案:A. 物质会变为液体3. 食盐的电解可以看作是()A. 无机物分解为有机物B. 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 无机物的沉积D. 电解质在水中的离解答案:D. 电解质在水中的离解二、填空题:1. 利用________就可以分开铜和铁。
答案:磁性2. 电解水时,阴极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答案:氢气3. 化学式 H₂SO₄表示的是________的分子式。
答案:硫酸三、解答题:1. 请解释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变过程。
答案:物质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分别有不同的形状、体积和相互作用方式。
当物质加热或降温时,可以发生相应的转变。
固态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可以变成液态,称为熔化;液态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可以变成气态,称为汽化;气态物质在降温过程中,可以变成液态,称为凝华;液态物质在降温过程中,可以变成固态,称为凝固。
这些相互转变的过程是由于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导致的。
2. 请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时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分子会发生互相交换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形成水分子。
这样的反应过程使得酸性和碱性溶液的pH值趋于中性(pH=7),同时产生了相应的盐。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含答案解析

秘密★启用前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化学试卷共6 页,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卷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或答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Si 28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原创)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原创)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4.(原创) 参考消息网6月14日报道:美媒称,中国即将批量生产更为优秀的航空发动机。
新发动机将适应更高的内部温度,拥有更出色的性能或耐用性,很可能被安装在作战飞机上,这表明中国工程师已掌握了制造镍基含铼单晶合金叶片的技术(因熵增原理,致成品易含杂质,不易制备)。
查资料发现:铼(Re)的熔点3180℃,沸点5627℃;纯铼质软,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自然界有2种铼原子18575Re 、18775Re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8.(原创)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位置如表所示,其中W 的气态氢化物摩尔质量为34g/mol , Y 的最低价氢化物为非电解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2.(原创)某课外研究小组的同学将FeCl 3(aq)滴加到5%H 2O 2溶液后,发现产生无色气体由慢到快,最后再变慢;溶液温度升高;同时溶液颜色由黄色立即变为棕褐色,当反应殆尽时,溶液又恢复黄色,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错误的是A . Z 物质的变化情况为曲线b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3Y(g) + Z(g)C . 0→t 1,X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为1.2mol/LD . 若t 1= 1min ,则v (Y )= 0.02 mol·L -1·s -114.电镀废液中Cr2O7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 2Pb2+(aq)+ H2O(l)2PbCrO4(s)+ 2H+(aq)△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5.(原创)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一些国家觊觎我国南海海域的丰富资源,导致近年来南海争端不断。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常言“真金不怕火炼”从化学的角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金的熔点高,难于熔化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质C、金越炼越纯D、金的硬度大,高温下难于变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3、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②大理石③NaCl溶液④稀硝酸4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
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D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4、我们所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A、氨基酸B、蛋白质C、油脂D、糖5、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C.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6、已知甲酸HCOOH可以写成CO(H2O),在50——600C时,向甲酸中加入浓硫酸会发生脱水生成CO。
则草酸HOOC—COOH与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脱水会生成A、COB、CO2C、CO和 CO2D、C2O37、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A、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C、制氢气时用粗锌而不用纯锌D、工程施工队在铁制水管外刷一层“银粉”8、下列最简式中,不需要知道对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确定其分子式的是A、C3H4B、CHC、CH2D、C2H5O9、下列关于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B.煤的干馏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煤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D.煤除了主要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目标物中,属于元素的是()。
* A. O2* B. H2O* C. CO2* D. C6H12O6答案:A2. 下列电子构型中,属于稀有气体电子构型的是()。
* A. 1s2 2s2 2p6* B. 1s2 2s2 3s2 3p6* C. 1s2 2s2 2p5* D. 1s2答案:A3. 以下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公式分别是()。
* A. 2H2 + O2 → 2H2O* B. Na + Cl2 → NaCl* C. 2H2O → 2H2 + O2* D. NH3 + HCl → NH4Cl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 化合物的物质组成只能由()来确定。
答案:元素的种类和相对数量2. 碱金属在水中的溶液有()反应。
答案:放热出氢气3.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
答案:二氧化硫,硫酸第三部分解答题1. 请简要说明电荷守恒定律,并举例说明。
答案: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总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例如,我们考虑一个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氯化钠晶体,在固态时钠离子带正电,氯离子带负电,而晶体整体电荷为零。
当晶体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进入水中溶解时,离子被水分子包围并被水分子的静电场质子化,水分子的部分电荷与其结合,并失去与之相连的钠离子或氯离子的电荷。
整个过程中,电荷总和始终不变。
2. 请解释原子尺度和物质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答案:原子尺度是指物质中最小单位的尺寸范围。
物质的宏观性质是指可观测和测量的大规模物质行为。
原子尺度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因为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原子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的。
例如,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将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的质量和运动将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3. 请解释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并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是指参与反应并在反应中消耗的物质。
生成物是指在反应中生成的新物质。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及答案[1]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b7ca2a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7.png)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及答案[1]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制卷人:习丽英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后,共44分后)1.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氪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293的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47b.175c.61d.572.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a.乙酸的分子式:c2h4o2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c.f原子结构示意图:d.四氯化碳的电子式: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纤维素b.蔗糖c.油脂d.麦芽糖4.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退色的就是()a.乙烷b.苯c.乙烯d.乙醇5.以下各组金属最适宜用h2或co把它从化合物中还原成出的就是()a.ca、mgb.al、fec.fe、cud.hg、ag6.以下混合物能用分液法拆分的就是()a.乙醇与乙酸b.苯和溴苯c.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d.葡萄糖与果糖混合液7、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b.原子半径x<yc.离子半径x>y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8、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b.碱性:naoh>mg(oh)2>al(oh)3c.稳定性:ph3>h2s>hcld.非金属性:f>o>s9.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3②ⅶa族元素就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大的元素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未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以下观点中恰当的就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必须冷却反应就可以展开c、毁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稀释的能量大于构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释出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11.反应3x(g)+y(g)2z(g)+2w(g)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后y增加了0.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为()a.v(x)=0.05moll-1min-1b.v(y)=0.10moll-1min-1c.v(z)=0.10moll-1min-1d.v(w)=0.05moll-1s-112、把a、b、c、d四块金属浸在叶唇柱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共同组成各种原电池。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附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Cu 64第Ⅰ卷(非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举措与之相符的是()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⑤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淀粉在人体内都能发生水解,而纤维素不能C.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D.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均为物理变化3.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B.核电荷数逐渐增大C.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4.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数不可能是()A.x+4 B.x-2 C.x+8 D.x+185.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6.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 B.单质的非金属性:X>Y>Z C.原子序数:X<Y<Z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B.氯化氢的电子式: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D.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8.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B.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改变的是原子核外的电子C.氯离子和钠离子相互作用,形成了新物质氯化钠D.氯原子和钠原子相互共用电子,形成了新物质氯化钠9.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铝与盐酸的反应C.Ba(OH)2•8H2O与NH4Cl反应D.酸碱中和反应10.在C(s)+CO2(g) = 2CO(g)的反应中,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②增加碳的量③通入CO2④恒容下充入N2⑤加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第二学期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习题1(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高一化学备课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32,Cl-35.5,Ca-40,Mg-24,Al-27,Ba-137,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 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25×2=50分)1.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在常温下,铝不能和氧气反应C.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D.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是还原剂2.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C.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D.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3.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A.NaOH溶液B.铁片C.石蕊溶液D.KSCN溶液4.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Ba(OH)2溶液B.NaOH溶液C.氨水D.硫酸5.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
这种物质是( )A. 盐酸B.氢氟酸C.烧碱D.纯碱6.“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该消毒液无色,有漂白作用。
它的有效成份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这种物质是( )A.NaOHB.NaClOC.KMnO4D.Na2O27.下列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2B.NOC.NO2D.SO28.在NO2与水的反应中( )A.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B.NO2只是氧化剂C.NO2只是还原剂D.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9.下列酸在与金属反应时,其中S元素或N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是( )A. 稀硫酸B.浓硝酸C. 浓硫酸D.稀硝酸10.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的是( )A.CO2B.SiO2C.SO3D.Fe2O311.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固体NaOH 干燥的是( ) A. Cl 2 B.O 2 C.SO 2 D.NH 3 12. 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充分反应收集到的气体是( )A 只有NO 2B 只有NOC NO 2和NOD NO 2和H 213. 工业上用废铜屑作原料制备硝酸铜。
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用的方法是( ) A.Cu + HNO 3(浓) → C u (N O 3)2 B.Cu +HNO 3(稀) → C u (N O 3)214.SO 2和Cl 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立刻褪色B .慢慢褪色C .先褪色,后复原D .颜色不褪15.将足量的CO 2通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沉淀的是( ) A .硅酸钠溶液B .石灰水C .氯化钡溶液D .氯化钙溶液16.用一种试剂证明生石灰中含有石灰石和石英,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是( )A .盐酸B .硫酸C .NaOH 溶液D .氯化钠溶液17. 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A .CO 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 2难溶于水B .CO 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C .高温下SiO 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 2D .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18. 把aL 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需用b mol 烧碱刚好把氨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时,消耗c mol 氯化钡,由此可知原溶液中NO 3-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mol·L —1) ( ) A .ac b 2-B .ac b 42-C .ac b 22-D .ac b -219.在下列反应中,硫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的反应是 ( )A 、C 与浓H 2SO 4反应B 、Cu 与浓H 2SO 4反应C 、CuO 与H 2SO 4反应D 、Mg(OH)2与H 2SO 4反应空气△HNO 3CuCuOC u (N O 3)2 浓硫酸△HNO 3 Cu CuO C u (N O 3)2C.D.20.下列哪种试剂可将NaCl 、Na 2CO 3、(NH 4)2SO 4、NH 4Cl 四种溶液区分开( )A .AgNO 3溶液B .BaCl 2溶液C .Ba (OH )2溶液D .KOH 溶液 21.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 2SO 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 3 ②Al 2O 3③Al(OH)3 ④AlA .全部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③④22. 在无色的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Al 3+、NO 3—、Cl —B .K +、Na +、Cl —、AlO 2—C .Fe 2+、K +、SO 42—、Cl —D .Na +、HCO 3—、K +、NO 3—23.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 3 、②NO 2 ,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
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A. 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24.将一支2 0 ml 盛满NO 2 和O 2 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盛水的水槽中,当充分反应并且水在试管中不再上升时,试管中仍余下2 ml 气体。
则原混合气体中NO 2 的体积可为( )A.12.8 mlB.17.2 mlC.13.6 mlD.16.8 ml25.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 2、O 2、Cl 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点燃后,三种气体正好完全反应,所得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26%,则容器中原有的H 2、O 2、Cl 2分子数之比为( )A .6:3:1B .9:6:1C .13:6:1D .10:6:1( 第Ⅱ卷 )26.(8分)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 +、Fe 3+、K +、Ba 2+、NH 4+ 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2)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 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
(4)另取少量步骤(3)中的滤液,加入NaOH 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NH 3H 2ONO 2H 2O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待测液中一定含有 离子;一定不含有 离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_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些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①铜粉 (铝粉) ; ②FeCl 3 溶液(FeCl 2 ) ; ③N 2 (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所示各项变化的未知数中均含有钠元素,E 为淡黄色粉末,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A →B 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B →C 的变化中所得C 的溶液往往不纯,其中的杂质(不包括水)可能是 ,主要原因是 ;还可能是 ,主要原因是。
28.(8分) 在室温下,单质A 、B 、C 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列框图进行反应。
又知E 溶液是无色溶液。
请回答:(1) (用化学式填空)A 是__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 2+H 2O△+H 2OB C F DEA+H 2O+HCl +HCl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下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 2,并进行检验Cl 2性质实验的装置。
其中D 瓶中放有干燥红色布条;E 中为铜网,E 右端出气管口附近为石棉球。
试回答:(1)A 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一般在B 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C 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4)E 中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F 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其作用是 。
(6) 若A 中有14.6g HCl 被氧化,将产生的氯气通入足量的KI 溶液中能产生单质碘的质量 为_____________g 。
30.(6分)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和足量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
(1)若需要500 ml (标准状况)氨气,至少需称取氯化铵的质量是多少 ?(用托盘天平称量)(2)若将5000 ml (标准状况)氨气溶于水配成100 ml 溶液,则氨水中NH 3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 不考虑NH 3 与水的反应)31.(6分)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100mL 盐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入NaOH L mol 11-⋅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如下图所示。
求:(1)合金中镁、铝各自的质量。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答 卷 )( 时量:90分钟 , 满分:100分)命题人:高一化学备课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C -12,N -14,S -32,Cl -35.5,Ca -40, Mg -24,Al -27,Ba -137,I -12726.(8分)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待测液中一定含有 离子;一定不含有 离子;还有_____________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些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1) ①铜粉 (铝粉); ②FeCl 3 溶液(FeCl 2 ) ; ③N 2 (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写出A →B 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B →C 的变化中所得C 的溶液往往不纯,其中的杂质(不包括水)可能是 ___, 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能是 ,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