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35例临床诊治分析论文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文献综述•病例分析•讨论•结论目录01引言研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
探讨高脂血症对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预后。
目的和背景收集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等。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生活习惯、家族史等信息。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评估。
研究方法和材料02文献综述多数研究发现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高血脂症可能通过影响胰腺微循环、促进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和坏死等机制导致急性胰腺炎发生。
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高脂血症可能加重急性胰腺炎病情,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高血脂症可能导致胰腺组织出血、坏死和继发感染等,影响患者预后。
高脂血症对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影响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甘油三酯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其水平高低可反映胰腺病变程度。
急性胰腺炎与甘油三酯水平的关系03病例分析病例选择和诊断标准病例选择本次研究共纳入50例患者,均符合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在28-75岁之间。
诊断标准患者均具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如腹痛、恶心、呕吐等,且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大于11.3mmol/L,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小于0.91 mmol/L。
50例患者中,3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10例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2例患者有发热和黄疸。
临床表现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在11.3-22.5 mmol/L之间的患者有35例,大于22.5 mmol/L的患者有15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0.91-1.45 mmol/L之间的患者有28例,小于0.91 mmol/L的患者有22例。
38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1 . 1一般资料
2结
果
2 . 1总有效率 比较
本组3 8 例患者均为 发病后4 8 h 内入 院的高脂血症性 急性胰 腺炎 , 经 我 院影像学 检 查 以及A P A C H E I I 评分 判定 为轻 型胰 腺 炎2 9 例 ,重 症胰 腺炎2 例 。采用 双盲法 随机分为 对照组 和治疗 组 ,其 中对照 组 1 9
经基本恢 复正常 ;无 效 :患者 在1 0 d 2 _ 后 高脂血症性 胰腺炎 是病情 依
然没有出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 总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 。 1 . 5统计学处理 运 用S P S S 2 0 . 0 统计学软件 对本次研 究所得数据进 行处理 。用均数 标准差 ( 土s )表示计 量资料 ,用啦 验。如 果P <0 . 0 5 ,则说 明差异
显著 ,具有统计学 意义。
高脂血症 性急性胰腺 炎具有病情重 ,并发症多 ,病 死率高 的特 征 ,如 不及 时治疗 ,极易造成 多脏器功能 障碍 ,严重者可 致死 。我 院 自 2 0 1 2 年3 B 至2 0 1 3 年3 B共收治 7 " 3 8 例高 脂血症性急性胰 腺炎患者 ,加用前 列地尔综合 治疗 后 ,取得 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现报道 如下。
分 为对 照 组和 治疗 组 ,对照 组 1 9例 采 用常规 禁 食、 胃肠 减压 、抗 感染 、制 酸 以及液体 复 苏、控 制血 糖 、奥 曲肽 、 奥 美拉 唑 治疗 ,治疗 组 l 9例在 此基 础上 ,静脉 滴 注前 列地 尔注射 液。结果 治疗 组 总有效率 高达 9 4 . 7 %,对 照组 总 两组总 有 效率 比较 差 异 显著 前 列地 尔,能够提 高患者 治愈率 ,缩 短 治疗 时间 ,可 以在 临床上推 广 应 用。 【 关键 词 】 高脂血 症性 急性胰 腺 炎 ;治疗 ;列地 尔 <0 . 0 5 ) ;治疗 组在 临床 症状 、体 征 及血 淀粉 酶缓 解情 况 比较上 ,各 项指 标 均优 于对 照组 ( 尸< O . 0 5 ) 。结 论 在使 用奥 曲肽 和 奥 美拉 唑 的基 础上联 合 采 用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常表现为 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 等症状,与普通急性胰腺炎相似
。
实验室检查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常有血 脂升高,尤其是三酰甘油和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此外,血淀粉酶和 脂肪酶也可升高。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 胰腺肿胀、渗出、坏死等表现。
如患者病情严重,出现多器官功 能衰竭或坏死性胰腺炎,需考虑
手术治疗。
03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
01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 间在我院确诊为高脂血症性急性 胰腺炎的患者。
02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胰腺疾病、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肿瘤、免 疫系统疾病等。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BMI)、血脂水平、饮酒史 、吸烟史等。
血脂异常可影响胰腺的氧化应激
高脂血症可促进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引起胰腺细胞损伤和凋亡,从而参与急性胰腺炎的 发病过程。
脂蛋白分解代谢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脂蛋白分解代谢异常可导致脂质代谢障碍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蛋白分解代谢异常,导致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质代谢 障碍,进而影响胰腺的正常生理功能。
抗炎、抗感染
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物等 ,控制胰腺炎症,预防感 染。
抑制胃酸分泌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 体拮抗剂等,抑制胃酸分 泌,减轻腹痛、恶心等症 状。
非药物治疗方法
饮食控制
禁食或低脂饮食,控制脂肪摄入,减轻胰腺负担。
胃肠减压
通过插胃管引流出胃内容物,减轻腹胀、腹痛等症状。
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选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20例为A组,选择胆源性急性胰腺炎45例为B组,比较2组入院时及治疗7 天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尿淀粉酶的差异。
结果A组血清三酰甘油明显升高,治疗前、后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较胆源性胰腺炎易复发,反复发作时血尿淀粉酶增高不明显,容易忽视。
高脂血症相关性胰腺炎的治疗需注意改善血液循环紊乱等。
【关键词】高脂血症;胰腺炎;临床分析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引起的胰腺炎,被称之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随着高脂血症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AP)病例的增多,其作为AP的病因也日益受到关注。
1998年3月2009年10月本院共收治AP患者65例,其中HLP患者20例。
本文分析HLP患者20例与胆源性AP患者45例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淀粉酶水平(AMY),探讨高脂血症在AP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5例AP患者通过病史及B超、生化、CT等检查,并依据病因不同诊断高脂血症性AP 20例(A组),胆源性AP 45例(B组)。
AP病例均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学组制订的AP诊断与分级标准[1]。
A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7~58岁,平均465岁;AP反复发作2~4次,平均31次;B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6~65岁,平均492岁,AP发作1~3次,平均13次。
2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AP患者入院时及治疗7 d后均检测血清T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AMY,应用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2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7 天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TG明显升高,治疗前、后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研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通过对51例确诊为HLAP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胆源性胰腺炎(ABP)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临床诊治经验。
结果:HLAP成为急性胰腺炎的第二位致病因素(31.9%),第一位为胆源性(ABP)(39.4%);HLAP平均发病年龄40.6±12.4岁,明显低于ABP的68.3±10.0岁(P<0.05);其平均血淀粉酶336U/L±94U/L,明显低于ABP的1736U/L±446U/L (P<0.05);其复发率21.6%,明显高于ABP组的6.3%(P<0.05)。
结论:HLAP具有发病年龄轻、血淀粉酶水平增高不明显、容易复发的特点。
标签: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临床特征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脂血症性的急性胰腺炎(HLAP)发病率明显升高,但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甚至对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忽略血脂的检查,造成病因不清以及治疗效果差、病情反复等不良后果。
本文对我院近2年来明确诊断为HL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ABP及饮食因素、不明原因的AP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12年至2014年间,我院出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AP)”的患者共160人,其中男性101例,女性59例;年龄23岁-107岁。
HLAP患者共51人,占31.9%,其中男性41人,女性10人,年龄25-58岁。
二、诊断标准:AP的诊断及轻、重分型均符合我国2007年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1],HLAP的诊断标准:①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血甘油三脂(TG)≥11.3mmol/L;或TG 5.65-11.3mmol/L,伴血清成乳糜样。
②排除胰腺炎其它常见病因者。
三、指标及方法:详细记录A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实验室指标、严重程度分型、是否复发(随访时间6-24月,中位随访时间14月)。
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高脂血 症患者 给 予低 分子 肝素联 合前 列地尔 治疗 ,对 比常 实验室 指标基本 恢复 正常 ;无效 :症状较 轻者在 治疗 l 0 天 规疗 效。现报 道如下。 内,症状较重者 1 5 天 内,症状和体征无 改善 。
1 资料与方法
1 . 4 统 计 学 方 法
采 用S P S S 1 8 . 0 统计学 软件 对数据进 行分析 ,计数资 料 1 . 1一 般 资 料 以例数 (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 检验 ,计量 资料 以 选取2 0 1 4 年1 — 0 月~2 0 1 5 年1 0 月收治 的急性胰 腺炎合 并 “ ± ”表示 ,采用f j 佥 验 ,以P<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高脂血 症患 者1 9 例 作为观 察组 ,给 予低分子 肝素联 合高脂 血症治疗 ,其 中男1 2 例 ,女7 例 ;年龄4 2  ̄6 9 岁 ,平均年龄 2 结 果 ( 5 5 . 2 ±8 . 3 ) 岁 ;其 中 轻 症 1 5 例 、重症4 例 ; 再 选 取 同期 收 2 . 1 两 组 疗 效 比较
临床 医药文献杂志
6 9 3 2
J o u ma l o f Cl i ni c a l Me d i c a l
2 0 1 6年 第 3卷 第 3 5期
2 01 6 Vl 01 . 3 NO. 3 5
急性 胰 腺 炎 合 并 高 脂 血 症 临 床 分 析
何璐伶
治 的急性胰 腺炎合 并高脂 血症患 者2 8 例作 为对照组 ,给 予 常规 治疗 ,其 中男 1 6 例 ,女1 2 例 ;年龄4 1 ~7 1 岁,平均 年 龄 ( 5 5 . 8 ±7 . 9 )岁;其中轻症2 3 例 、重症5 例 。两组一般 资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研究

医 学综 述 20 06年 l 第 l 第 2 0月 2卷 0期
M dcl eai le O t O6 V 11 ,o2 ei cpua , c 2O , o.2 N .0 aR t t
高脂 血 症 性 急性 胰 腺炎 的研 究
剥 娟 ( 、 综述)林 志 辉 ( , 审校)
减 少 , 致 二 者 失 衡 , 一 步 加 重 胰 导 进
腺的微循环障碍。e Wi e i raeo rm t g c f e l e,h n i n eo o pi t n ab h as e tl e d . t t n es f eu i y e d vl t ic e c fcm l ai s m ye v fy i i hh c s r l i e e d c o
Ab t a t Hy e l i a mi sa c e td c u e o c t a c e t i . h O c l d h p r p d mi a ue sr c : p ri d e a i n a c p e a s fa ue p n r ai s T eS a l y e l ie c c t p t e i p n r ai sot n h p e s i a ins w t p 、 o V y e l i a m i I rs l r m c e c l ri t nt a c e t i f a p n n p t t i t e I V rI h p ri d e a.t e u t f h mi a ir a i t e e h y p s o t o o h a ce sa d d s r a c fm rc rl t fp n ra r h re ft a is w ih a e rla e r te p n ra n i ub n e o co i u ain o a c e s f m t e fe at cd h c r ee sd f m t i c o o y o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和治疗策略

( P> 0 . 0 5 ) , A B P组手术患者显著多于 H L A P 组( = 3 . 8 9 , P< 0 . 0 5 ) , H L A P组复发人数高于 A B P 组( ) ( 2 = 6 . 0 2 ,
P< 0 . 0 5 ) 。结论 H L A P与 A B PI 临床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 , 临床 治疗高脂血症 性急性胰 腺炎时应 注意加 以
( 4 7 . 2 4 - 6 . 7 ) 岁 。比较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 临床 特征 、 A P A C H E Ⅱ评分 、 实验室指 标 、 住 院情况 、 预后情 况等 , 统
计学 分析 采 用 t 检验 或 x 检验 。结果
2组患 者性 别 、 年 龄 之间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t / X =0 . 0 0 、 1 . 0 0 ,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35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点、愈后情况及出院后的后继治疗、复发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5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病例资料及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 35例患者入院时血清甘油三酯(tg)≥
11.3mmol/l或tg5.65-11.3mmol/l之间伴有血清乳糜样者,平均16.2mmol/l。
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3例,轻症胰腺炎患者32例,35例患者全部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出院后改口服辛伐他汀片40mg口服每晚一片,低脂饮食出院1月时30例患者复诊,血脂控制正常范围内无复发病例。
结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除常规治疗外,还应重视药物降脂治疗,有效地控制血脂水平后可以有效地预防复发。
【关键词】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和结构的改变,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人群的增多,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临床上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后继治疗有其特殊性,现总结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35例诊断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5例hlap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8-65岁,平均44岁;20例合并有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12例为肥胖患者,18例合并有高血压病,均有高脂血症病史;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会组拟订的诊断标准为急性胰腺炎(ap),均为首
次发病。
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史、胰腺ct和化验检查,排除胆道疾病、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等致病可能,且血清tg≥
11.3mmol/l或tg:5.65-11.3mmol/l之间伴有血清乳糜样者即诊断为hlap。
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上腹部胀痛不适症状,20例伴有恶心、频繁呕吐;3例伴有明显腹膜炎体征,以中上腹部为重;2例出现气促、胸闷及休克代偿期症状.发病至入院时间为5h-2d。
入院时查血淀粉酶均高于正常值三倍;入院24小时内肝胆胰超声显示1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脂肪肝,6例胰腺肿大明显,3例渗出多伴腹腔积液,均未见胆道系统扩张改变。
腹部ct显示25例符合急性胰腺炎改变,无胰腺坏死、脓肿形成、囊肿形成样改变,2例可发发现左测胸膜腔积液;所有患者入院后治疗的同时即抽血进行血脂检查,35例患者tg均显著升高,其中tg在5.65-11.3mmol/l之间伴有血清乳糜样者5例,tg≥11.3mmol/l30例,最高达32.21mmol/l。
血清胆固醇升高不明显,仅4例轻度升高。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3例诊断为重型急性胰腺炎,32例诊断为轻型急性胰腺炎。
2 治疗、转归及随访情况
患者入院后均予禁食、胃肠减压、潘托拉唑静滴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24小时微泵24小时维持,每天6mg)、选用广谱抗生素(三代头孢)预防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药物止痛等治疗,腹胀明显伴恶心、呕吐者均予胃肠减压,3例重症患者均转入icu 加强监护、液体复苏,crrt治疗,除上述一般胰腺炎的治疗措施外,
同时禁用脂肪乳,并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降低血粘度,运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胃肠减压患者经胃管给入,其他少量温水吞服)。
经上述积极治疗,病情逐步缓解,无手术病例,一周左右血清甘油三酯控制在5.65mmol/l,10天左右均出院,均无急性胰腺炎常见并发症,出院后改口服辛伐他汀片40mg口服每晚一片,低脂饮食,加强锻炼,同时对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例继续按发病前方案控制血压、血糖,肥胖患者适当运动减肥,出院一月时30例复诊患者(3例重症患者均回来复诊),查血甘油三酯均低于5.65mmol/l,无病例复发。
3 讨论
自klastsin于1952年首次报道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以来,高脂血症作为独立致病因素已成为继胆道疾病、酒精等病因后的常见病因之一,研究显示hlap主要由血清甘油三脂(tg)显著升高所致,而与胆固醇升高无关,故又称高tg血症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可以互为因果[1,2]。
国外大样本资料表明,hlap 在ap中的比例为13%-35%[3],根据文献和笔者的经验,如果可以排除其它病因,ap患者伴有高脂血症,结合超声和/或ct结果,即可诊断为hlap。
因此血脂测定应列为ap的入院常规检查之一,以便能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从本组病例和结合文献,hlap的临床特点是:临床症状与其它病因所致ap相似,治疗上,hlap既表现出ap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提倡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常规ap治疗包括禁饮食、胃肠减压、胰酶抑制剂、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等。
除规范化治疗之外,早期迅速降低血tg值是目前公
认的较为合理治疗措施。
如果不采措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不但无法缓解临床症状,还可以导致死亡率的增高[4]。
所有患者入院后明确诊断后禁用脂肪乳,并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降低血粘度,运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加速血清tg的降解,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对于发病时间短但病情危重的ap患者,早期使用血浆超滤治疗,效果较好。
因为可清除和调整循环内的过度释放的炎症介质,达到减轻病情的目的。
本组病例中3例重症患者均在诊断明确后均实行血浆超滤治疗,均治愈,无并发症,但是仍然要注意血液滤过的不良反应,包括由于血-膜长时间相互作用所诱导的炎症反应,以及营养物质的丧失,基于抗凝的出血并发症等,因此临床选择和终止血滤的时机非常重要;笔者认为轻型一般不需要,重型一但确诊后,排除常见禁忌症后建议即刻开始,越早越好,但持续时间不是越久越好,应综合评估使用时间,一般不应持续整个病程。
本组病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无手术治疗病例,出院后改口服辛伐他汀片40mg口服每晚一片,低脂饮食,加强锻炼,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继续控制血压、血糖,肥胖患者适当运动减肥,出院一月时30例复诊患者(3例重症患者均回来复诊),查血甘油三酯均低于5.65mmol/l,无病例复发。
总之,hlap的临床表现无特殊,诊断应排除常见病因后,合并有血甘油三酯的升高后即可诊断,治疗上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胰腺坏死、脓肿形成、腹腔感染患者。
快速降低血脂有助于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但控制血脂应该贯穿
于终身,理想的控制血甘油三酯水平,可有效的预防复发。
参考文献
[1] chen jh,yeh jh,lai hw,et al.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10(15):2272.
[2] sun b,xu ds,jiang hc,et al.study on combined therapy of hyperlipidemic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zhonghua wai ke za zhi,2007,45(11):733.
[3] chuang ty,chao cl,lin bj,et al.gestational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caused by typeⅰ
hyperlipopro-teinemia with apolipoprotein e2/e2 homozygote [j].pancreas,2009,38(6):716.
[4] yoon yk,ji jh,mun bs.hypertriglyceridemia-induced pancreatitis[j].korean j gastroenterol,2008,51(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