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医学免疫学课件 14 自身免疫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和治疗
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会导致一系列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如免疫缺陷病和自身 免疫病。治疗方法包括免疫调节药物和免疫治疗等。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它们协同工作以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 和肿瘤的侵袭。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灭异常细胞,并维持身体的免疫平衡。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种类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分子包括抗 体、细胞因子和复合物等。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细胞和免疫 分子的种类,免疫系统的机制和过程,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免疫系统的 调节和平衡,以及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和治疗。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和介绍
医学免疫学研究身体如何抵御病原体以及异常免疫反应的调节。它包括免疫 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免疫系统的机制和过程
免疫系统通过抗原呈递和识别、淋巴细胞激活和增殖、以及免疫效应的发动来实现对抗病原体的防御。 免疫系统的机制复杂而精密。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专一性、记忆性和调节性等特点。 免疫应答能够应对不同的病原体和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进行调节和平衡,以保持免疫功能的稳定 性。免疫调节在预防自身免疫病和限制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精品课件:自身免疫

大学精品课件:自身免疫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
敏感性 (%) 特异性 (%)
抗核抗体 (ANA) dsDNA抗体 抗Sm抗体 膜DNA抗体 核小体抗体 PCNA抗体 nRNP抗体(核糖体P蛋白) 组蛋白抗体 U1RNP抗体 SS-A 抗体 SS-B 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
99 30-70 25 78 85 5 30-40 30-80 50 25-35 15 20-40
©2001 免疫学信息网
SLE
侵犯全身结缔组织, 胞核物质(如DNA、RNA、 核内可溶性蛋白)为自身抗原。
抗核抗体:最重要,检出率95-100%。
1. 包括抗核酸抗体(dsDNA)和抗核蛋白抗 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非组蛋白抗体) 2. 抗dsDNA抗体检出率75%,是判断SLE活 动性的标志,诊断标准中一条。 体
α-胞衬蛋白IgG抗体和(或)M3RP抗体 3种抗体联合 SSA抗体和(或)SSB抗体和(或) α-胞衬蛋白IgG抗体 SSA抗体和(或)SSB抗体和(或)M3RP抗体 SSA抗体和(或) α-胞衬蛋白IgG抗体和(或)M3RP抗体 SSA抗体和(或) α-胞衬蛋白IgG抗体和(或)M3RP抗体
疾病标记(志)性自身抗体 疾病特异性自身抗体


疾病相关性自身抗体
疾病非特异性自身抗体


生理性自身抗体
低滴度非特异性自身抗体
9
自身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1. 在典型风湿病 — 确诊指标之一
如 SLE:关节炎、口腔溃疡、光过敏、意识
不清、血小板减少(抗dsDNA抗体阳性)
2.在不典型风湿病 — 提示、鉴别
干燥综合征是最常见的
结缔组织病 慢性自身免疫性外分泌 腺炎症疾病,主要累及 唾液腺与泪腺,表现为 眼干、口干

医学免疫学课件-自身免疫病

医学免疫学课件-自身免疫病
(改变细胞功能)
•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形成免疫复合物)
•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形成免疫复合物)
细胞介导的炎症性效应
•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
自身反应性T细胞 胰岛细胞
• 多发性硬化症:MBP
三、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抗原方面的因素
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
自身免疫性交感性眼炎
• 性别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相关
四、自身免疫病的防治原则
• 预防控制感染 • 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和FK506 • 细胞因子抗体:TNF- 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其他方法:
CD4 单克隆抗体治疗
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
感染 B细胞的多克隆活化
免疫忽视的打破
低水平抗原或低亲和力抗原---不发生应答
感染 激活DC 超抗原 激活耐受T细胞 激活B细胞 凋亡细胞 DNA B细胞产生抗DNA的抗体
调节性T 细胞的功能失常
CD4+CD25+T 细胞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发生障碍
表位扩展: 优势标位,隐蔽表位
双胞 胎:15%-50%)
二、致病的效应机制:
自身抗体的作用: 直接介导细胞破坏 改变细胞功能 形成免疫复合物
• 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抗体
(介导细胞破坏)
• 桥本甲状腺炎:自身抗体,Th1细胞
(介导细胞破坏)
•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Graves’ disease)
(改变细胞功能)
•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第十八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autoimmune diseases)
一、概述
自身免疫:对自身成分的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病:对自身成分的免疫应答导致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PPT课件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PPT课件

VS
环境因素如感染、药物、化学物质等 也可以诱发自身免疫病。此外,免疫 系统的异常反应也是导致自身免疫病 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自身免疫病 的发生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 可能发生异常,如抗原提呈、淋巴细 胞激活和炎症反应等。
03
常见自身免疫病介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滑膜,导致关节炎症和关节破坏。其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 僵硬,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畸形。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基因治疗
将正常的基因导入到病变细胞中, 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基因,达到治疗 目的。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个体化诊断
通过基因检测、表型分析等技术, 对每个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断,以
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精准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表型等信息,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
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个体化药物
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和表型特征, 开发个体化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ppt 课件
目录
• 自身免疫简介 • 自身免疫病概述 • 常见自身免疫病介绍 •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与预防 • 自身免疫病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01
自身免疫简介
定义与特性
自身免疫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 细胞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 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现象。
特性
自身免疫具有特异性,通常针对 特定的自身抗原;自身免疫可在 一定条件下自发产生,也可由某 些外部因素诱导产生。
生物制剂
新型药物
近年来,随着对自身免疫病的深入研 究,一些新型药物如JAK抑制剂、 TYK2抑制剂等逐渐应用于临床,为患 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自身免疫性疾病-医学免疫学课件1-17课件

自身免疫性疾病-医学免疫学课件1-17课件

用于检测病原体、自身抗体或肿瘤标 志物等。
用于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目 和功能,以及细胞因子等的分泌水平。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来判断机体是 否感染某种病原体或疫苗接种是否成 功。
03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机 制
自身抗原的形成与识别
自身抗原的形成
在生物体正常生理过程中,某些 自身抗原可能发生变异或错误表 达,从而形成能够被免疫系统识 别的自身抗原。
自身抗原的识别
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和B细胞能够 通过其表面的受体识别自身抗原 ,并将其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引发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应答的触发与维持
触发因素
某些外部因素如感染、药物、化学物 质等可能刺激免疫系统,导致对自身 抗原的免疫应答被触发。
维持机制
自身免疫应答一旦被触发,会通过正 反馈机制不断放大和维持,导致持续 的自身免疫攻击。
免疫调节异常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 的识别出现异常,导致自 身免疫反应过度或持续发 生。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患病率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人群中的患 病率较高,但不同疾病发病率
存在差异。
性别差异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性别上 存在差异,如女性更易患系统 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等。
年龄分布
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 早,但也有一些疾病在老年人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01
组织损伤
自身免疫攻击导致组织器官受到损伤,引发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02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特征,可导致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浸
润等。
03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医学免疫学:14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14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模式识别受体
受体
配体
甘露糖受体(MR) 清道夫受体(SR)
TOLL样受体(TLR) TLR2 TLR4 TLR9
甘露糖、岩藻糖 (病原体)
低密度脂蛋白 LPS、磷壁酸 磷脂酰丝氨酸
肽聚糖、磷壁酸、脂蛋白、 酵母多糖、甘露糖等 脂多糖、磷壁酸 、 热休克蛋白 非甲基化CpG DNA
2)调理性受体
a. IgG FcR:识别被抗体结合的病原体(调理作用) b. CR:识别被补体(C3b/C4b)结合的病原体。
细 菌
IgG
IgG FcR
细 菌
C3b
CR
吞噬溶酶体 •氧依赖杀菌系统: •非氧依赖性杀菌系统:
残渣排除胞外 提呈抗原
氧依赖性杀菌系统
• 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OIs) 产生O2-, OH-, H2O2, 1O2,是消化病原生
物的关键。
• 反应性氮中间产物(RNIs) 产生NO,对病原生物和肿瘤细胞均具有
• 中性粒细胞:
• 中性粒细胞
– 占血液白细胞总数的60%~70%; – 每分钟产生1×107 ,2~3天存活期; – 趋化作用,最早聚集到炎症部位的细胞,急
性炎症最主要细胞; – 吞噬功能及调理作用。 – 胞浆内含有大量具有杀菌作用的酶;
巨噬细胞主要生物学功能:
一、杀伤、清除病原体 二、杀伤胞内寄生菌和肿瘤细胞 三、参与炎症反应 四、加工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五、免疫调节作用
机制: 1.穿孔素/颗粒酶; 2.FasL/Fas的凋亡途径; 3.TNF-α/TNF-αR途径凋亡。
NK细胞活性调节
•NK的受体
抑制性杀伤细胞受体 (inhibitory keller receptor, IKR)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汇编-14自身免疫病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汇编-14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作为身体的防御机制,保护我们抵御病毒、细菌等外界入侵。然而,当免疫系统攻击身体正常病多种多样,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疾病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影响。
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失调、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深入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身 免疫病。
诊断和治疗方法
准确的诊断是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关键。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并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其优缺点。
预防和管理策略
预防和管理自身免疫病需要综合的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 发因素、定期检查等。
结论和展望
通过深入了解自身免疫病,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帮 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汇编 -14自身免疫病
由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自身免疫病指的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 细胞的疾病。我们将深入探讨自身免疫病的定义、作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 法。
意义
自身免疫病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了解其意义有助于提高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效果。
免疫系统作用与自身免疫原理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汇编-14自身免疫病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汇编-14自身免疫病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 散步、游泳或瑜伽等,有助于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充足睡眠
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 的正常运作。
戒烟限酒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免对 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定期体检与筛查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 问题。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 者,可能与女性体内 激素水平有关。
02
常见自身免疫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结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滑膜,导致关节炎 症和疼痛。
详细描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畸形,关节活动受限,严 重时可能导致关节功能丧失。该病通常在中年女性中较为常见,病因可能与遗 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遗传、环 境因素及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存在异常 的免疫应答,导致针对自身抗 原的免疫反应过强或持续存在。
自身免疫病的发展过程中,免 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重要作 用。
流行病学特点
自身免疫病在人群中 的发病率较高,但不 同疾病发病率存在差 异。
自身免疫病多呈慢性 病程,需要长期治疗 和管理。
筛查措施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 筛查措施,如乳腺癌、宫 颈癌等筛查,以便早期发 现和治疗。
关注异常症状
留意身体出现的异常症状, 如持续的疲劳、发热、疼 痛等,及时就医检查。
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 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
和焦虑情绪。
压力管理
学会有效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深呼 吸、冥想和放松技巧等,以减轻心 理压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身免疫不一定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自 身免疫应答超越正常生理阈值,出现大量 病理性自身抗体或激活的自身反应性淋 巴细胞. 自身免疫应答也可能是某些疾病过程的 伴随现象,但这些自身抗体在原疾病恢复 后即自然消退,不属于自身免疫病. 血清中检测出自身抗体并非诊断自身免 疫病的唯一依据.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 征与分类
(二)免疫系统的因素


1.免疫细胞异常 (1)淋巴细胞突变:抗原识别能力异常 (2) T,B细胞异常活化: 1)Th细胞旁路激活途径:缺乏自身反应Th细胞 (处于耐受状态)辅助,而通过旁路途径活化
非特异性多克隆活化剂:病毒,佐剂,细菌产物及某些药 物等. 交叉反应


多克隆激活
Anergized B cell (lung) Anergized B cell (kidney)
2.免疫相关蛋白基因突变 3.HLA等位基因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变 化与自身免疫病易感性相关
(四)机体方面的其他因素


1.年龄:自身免疫性疾病率随年龄增高而 增高 2.性别:不少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妇女和雌 性动物中发病率较高(RA、SLE 、甲状 腺功能亢进);而有些疾病几乎只发生 于男性(强直性脊柱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HLA 抗原的关系
类风湿性关节炎 HLA-II HLA-DR1、HLA-DR4 系统性红斑狼疮 强直性脊椎炎 HLA-I HLA-DR2、HLA-DR3 HLA-B27
银屑病
HLA-B17
系统性红斑狼疮 HLA连 C1、C2、C4基因缺陷 锁基因 的纯合子、Fas/FasL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 原则

终极目标:重建对机体免疫系统对 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
现实情况:目前治疗仅限于缓解和 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一)自身免疫病的常规治疗 1.抗感染:抗生素针对病原体感染 2.抗炎:缓解症状,抗炎性细胞因子药物 3.免疫替代疗法:胰岛素控制血糖 4.免疫净化疗法:清除血液中相关病理性 成分 5.非特异性免疫抑制治疗


毒性甲状腺肿
重症肌无力
(二)免疫复合物,局部沉积,激活补体系统, 导致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局部炎症 反应 SLE,RA
SLE 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
免疫复合物在 SLE 患者皮下沉积
SLE 患 者 脸 部 的 蝴 蝶 斑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组织损伤 机制

由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 所致,其损伤机制与Ⅱ,Ⅲ,Ⅳ型超敏反 应相同. 不同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和引起组织 损伤的机制各异,也可能由数种机制同 时或先后起作用.

(一)自身抗体介导组织损伤(Ⅱ 型超敏反应)

1.抗细胞表面抗原或细胞外基质抗原的 自身抗体介导组织损伤
2.自身抗原性质改变: 理,化,生物因素使自身抗原性质发生改变, 或结合蛋白质载体而改变其结构,被视为 非己成分而产生应答.


3.分子模拟作用: Molecular mimicry:自然界中许多抗原与 动物或人体组织的某些抗原有共同或相 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分子模拟或交叉抗原. 所产生的抗体引起交叉反应.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
1.可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和(或)致敏T淋巴细胞,能造成组 织损伤或功能障碍. 2.可复制出相似的动物模型,通过患者血清或致敏淋 巴细胞可使疾病被动转移.
3.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病情 转归与自身免疫应答强度密切相关,免疫抑制剂治疗有 一定的效果. 4.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部分易发生于女性. 5.一个患者可同时患一种以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称 为重叠现象.




(2)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3)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


(4)按疾病累及的系统分类
结缔组织 神经肌肉 内分泌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血液系统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 机制

自身免疫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 制尚未完全阐明,多种致病因素共 同作用.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相关因素
第十四讲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 性疾病
主要内容

概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1.自身耐受(self-tolerance):机体免疫系统 对自身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或仅产生微 弱的免疫应答. 2.自身免疫(autoimmunity):病毒感染,体 细胞基因突变等异常情况,可致自身耐受 遭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即可对自身抗原产 生应答,诱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 巴细胞的现象。
微生物的分子模拟



4.表位扩展:随疾病进程,免疫系统可能不 断扩大所识别自身抗原表位的范围. 隐蔽表位:隐藏于抗原大分子内部的某些 表位.其相应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在中枢 免疫器官发育中可逃逸阴性选择,并出现 于成熟淋巴细胞库中. 病理情况下,APC可摄取提呈自身抗原的 隐蔽表位给自身反应性T细胞识别.

并非每种自身免疫病均同时具备上述全 部特点,以1.2项最为重要,其他可作为 临床诊断的参考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

(1)按自身抗原分布范围分为:器官特异性 和非器官特异性
器官特异性 患者的病变常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器 官,由对器官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引起。慢性 甲状腺炎、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 非器官特异性 又称全身性或系统性自身免疫性 疾病,患者的病变可见于多种器官及结缔组织, 故又称为结缔组织病或胶原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 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3)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减弱: Treg可抑制自身免疫病,其功能失衡可能 与自身免疫病发生有关 (4)胸腺发育异常,免疫缺陷,免疫增生等 均与自身免疫病发生相关
(三)遗传因素

1.MHC与自身免疫病关联: 携带某些HLA等位基因或单元型的个体患 特定AID的频率远高于正常人群.HLA II类 基因
Anti-heart Ab
Anti-insulin Ab
Th细胞的旁路激活机制

2)独特型旁路激活途径 公有独特型:某些外来抗原或相应的抗体 与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抗原受体具有公 有独特型,从而可激活特异性独特型Th细 胞,使之辅助携带相应公有独特型的自身 反应性淋巴细胞产生自身免疫应答.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损伤
(a) 健康关节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质损伤
炎性滑液 关节软骨 受损变薄 滑膜增厚
滑膜 滑液与 滑膜腔 关节软骨
RA 患者手指关节实质性损伤
(三)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组织 炎性损伤(Ⅳ型超敏反应)


CD4+Th1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作用于单核 细胞和淋巴细胞等,DTH CD8+CTL:活化杀伤, DDM
Anti-lung Ab
Anti-kidney Ab
+ Polyclonal stimulant, e.g. Lipopolysacchride
Anergized B cell (insulin) Anergized B cell (heart)
Non-specific activation
Some autoreactive B cells developed are anergized in peripheral tissue


(二)特异性免疫治疗AID的实验研究 1.T细胞疫苗:以自身T细胞为疫苗,诱导产 生针对致病性T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阻断TCR识别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 合物



3.阻断共刺激信号:自身反应T细胞处于失 能状态 4.过继免疫抑制治疗:输入具有免疫抑制 作用的效应细胞和分子,Treg,IL-10,TGFβ 5.诱导自身耐受:口服抗原 6.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 统

3)TLR激活途径 某些自身反应性B细胞表达TLR,可通过识 别相应PAMP而被激活.


2.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1)MHC II类分子表达异常:可将自身抗原提呈 Th细胞,启动自身免疫应答,导致自身免疫病. (2)细胞因子产生失调:可诱导MHC II类分子异 常表达或黏附分子表达上调,激活巨噬细胞或促 进APC与T细胞相互作用等,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 被活化,从而发生自身免疫病.
(一)自身抗原的因素


1.隐蔽抗原释放: 体内某些自身抗原如精子,眼晶状体,神经 髓鞘磷脂碱性蛋白等,处于特殊的解剖部 位,自胚胎期始从未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 其相应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也未被 清除,称为隐蔽抗原. 手术,外伤或感染,隐蔽抗原与淋巴细胞接 触,产生自身免疫应答
隐蔽抗原释放

调理作用:Fc,C3b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 自
身免疫性血小板紫癜,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ADCC效应: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2.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介导细胞 和组织功能障碍 毒性甲状腺肿, 重症肌无力

2.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介导细胞 和组织功能障碍
毒性甲状腺肿 重症肌无力

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 呈自身耐受(self-tolerance),克隆选 择学说
生理性自身免疫:天然自身抗体(生理 性抗体),参与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或 受损组织及其分解产物,维持机体内环 境稳定



3.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 某些情况下,若自身免疫应答过强或持续 时间过久,表现为质和量异常,所产生的自 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对表达自 身靶抗原的细胞和组织发动攻击,导致损 伤或功能障碍,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