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眼科进修生招生简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1892年美国人甘来德在成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眼科专科医院--存仁医院,经过100多年的风云变化,现已发展壮大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
目前已是西部规模最大,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眼科中心,也是国家卫计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和四川省重点学科,在国内眼科临床、教学与科研领域处于先进水平,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华西眼科目前具有100余张床位,20多个诊断室。
拥有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病、眼眶病、斜视与小儿眼科、眼部整形、泪道疾病等亚专业,建立了屈光手术中心和视光学中心,具有深厚的学科建设历史和经验积累,医疗技术先进,可以施行当今国际上通行的各种眼科手术,包括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角膜屈光性手术、角膜移植、青光眼、斜视与眼球震颤、眼部矫形、眼眶及视神经手术,并与国际同步,手术效果良好。
华西眼科拥有各种高级进口设备,现有最新型全飞秒激光、多波长激光、准分子激光、染料激光、玻璃体切割仪、白内障超声乳化仪、蔡司手术显微镜、OCTOPUS视野计、16导联电生理仪、罗兰多焦电生理仪、HRT,HRF,HRA眼底摄影仪、A/B超声波、UBM、 OCT、PDT、角膜地形图和角膜内皮镜等国际上新型的医疗设备。
科研方面,华西眼科获得了多项科研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国家级、省级科学基金的资助,拥有眼病研究室,在动物实验、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分析、细胞体外培养、基因克隆和转基因、基因突变分析以及眼科药物研究方面具备成熟技术。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的光损伤、青光眼基因研究与治疗、弱视的发病机理、人工角膜生物材料研究以及眼病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
华西眼科现有教授、副教授共23名,讲师25名。
拥有国家教委流动站和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点。
已培养博士生、硕士两百多名人。
在眼底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特色,曾多次主办全国性眼底病学习班,为眼底病的临床和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川省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是在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施的行业质量控制国际标准体系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组建,经过三次组织架构改革,现有临床生化实验室、临床检验与血液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临床免疫实验室、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输血与血库实验室六个亚专业实验室和一个前处理组。
实验医学科是目前国内开展临床检测项目最多、标本检测量最大、运用检测技术最先进的实验医学中心,现已开展近600项实验检测项目,平均每天检测标本达1.3万份(高峰超过1.5万份)。
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以国际上通用的临床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组织ISO 15189和美国病理家协会(CAP)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指导基础,结合我国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实施,经过十年的创新与努力,实验医学科建立了全面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于2006年6月以优异成绩全科整体通过美国CAP医学实验室认可并获得证书,成为国内首家整体通过美国CAP认可的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并于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连续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美国CAP医学实验室认可复审。
科室各亚专业每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CAP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从2007-2014年,每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平均为95.88 %,参加CAP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为95.85%。
目前我们以最优化的工作流程,先进的工作模式,采用多台同类型自动化分析仪连接组合替代单机分析,在保证样本快速检测的同时,提高了检验质量;通过智能化LIS系统与检测仪器连接,改善数据传输模式,提升了科学化质量管理;通过LIS系统与HIS系统网络连接,实现了标本信息的条码管理和检验申请与检验报告无纸化服务;通过自动化前处理系统与自动化分析流水线结合应用,进行分析前、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使华西医院的临床检验分析进入了全程质量控制新时代。
四川大学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科研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科研实验室
本科生入室须知
本科生同学:
欢迎你进入科研实验室,为了维护科研基地的正常工作秩序,保障你的安全,让你在科研基地能真正得到锻炼,有所收获。
请遵守以下规定:
一、入室前必须要征得辅导员和研究室负责人同意。
二、入室前必须要经过科研基地管理科组织的安全培训以及医院保卫部组织的
消防培训,取得入室资格,领取“本科生入室证”。
三、入室必须穿工作服,佩带“本科生入室证”。
四、认真遵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研基地安全管理手册》及各研究室的管理制
度。
爱护实验设备,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生物安全条例操作,注意个人防护。
五、遵守纪律,尊敬师长,虚心请教,服从安排。
学生签名:联系方式:学校:专业:年级班次:
辅导员签名:联系方式:
入室时间:年月==== 年月实验室指导教师签名:研究室主任签名:
科研基地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临床检验实验教学大纲卫生检验专业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教研室编20130818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实验(Clin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s (Experimental Course))课程号(代码):504077020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学时:48 学分:2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临床检验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在学习医学微生物与医学免疫学的基础上学习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为该专业的必修课。
临床检验实验是跟临床检验理论课配套的实验课程,开设了血红蛋白测定、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尿糖和尿蛋白测定、血清总蛋白测定、肌酐测定、ALP的米氏常数测定、血清ALT活性测定等实验。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注意事项,熟悉相应实验操作,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联系理论与实践起到积极作用。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依据临床实验室诊断相关项目,开设涵盖血液学检测、体液检测、重要酶活性检测等实验项目,主要依据的实验原理包括手工计数法、显微镜观察法、化学反应法、分光光度法等。
同时,安排学生到附四院检验科参观学习一次,使学生对医院检验科的布局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了解各种现代化检验仪器的基本操作,熟悉医院检验科的日常工作流程,知悉学习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实验方式为训练(具体操作)和参观。
为必修实验课,要求熟练掌握。
由带习教师讲解后,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完成全部实验内容。
五、实验报告在报告中要求明确试验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试验结果、结论、讨论等。
六、考核与考试本实验课程以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检查,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习态度。
七、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名称及数量)电子天平2台,生物显微镜40台,722光栅分光光度计3台,S500P半自动生化仪1台,电子天平/FA1604S 1台,全自动血球计数仪1台,全自动生化仪1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及进修方向简介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立于1956年。
历经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临床规模、医疗特色、技术力量、科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及工作条件等方面已居国内同类学科前茅。
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国家药品(中药)临床研究基地和四川省“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中心”。
获评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外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肺病科)。
在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排名中名列全国第四。
中西医结合学科现有各级医师35人,其中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9人,博士学位比例40%。
现有各级护士91人。
三位国内外顶级专家,包括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Sutton Robert教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Peter Gibson教授担任客座教授。
中西医结合科设病房、门诊、国家中药药品临床研究机构、中药药理研究室等部门。
病房现有编制床位218张,其中主院区113张,上锦分院105张。
设中西医结合外科、肺病、针灸、肛肠、肿瘤5个临床亚专业。
门诊设中西医结合消化、呼吸、针灸、痔瘘、肿瘤、心血管等7个专病门诊。
中西医结合学科拥有四个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肠梗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循证中医药及其在GCP中的应用;生物方剂分析药理学与毒理学。
2010-2012年期间获得纵向科研项目3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27项,研究经费1369.61万元;发表论文168篇,其中SCI 收录63篇,Medline 收录21篇;授权专利6项;获得科技成果奖5项。
学科近三年横向研究经费近千万元。
在长达30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实践中,在《内经》热病理论指导下,以卫气营血和脏腑辨证为基础,独树一帜地提出运用热病气分、血分、脏衰、恢复分期概括本病的证候特点和病机传变规律的热病理论,建立了综合运用益气救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里攻下四大主要治法治疗该病的辨证论治体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1、科室学科建设情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专业组筹建于1980年,成立于1983年,1986年正式建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支以老一辈专家为指导,以中华肾脏病学会全国前任常委黄颂敏教授、现任常委付平教授为学术带头人,陶冶主任、苏白海党支部书记兼教学副主任、刘芳科研副主任、胡章学医疗副主任为领导班子,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力,团结协作、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和医疗技术团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目前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四川省教育厅、卫生厅双重点肾脏专科(四川省重点学科/教育厅,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卫生厅),国家卫生部肾病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县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培训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卫生部西部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基地(血液净化技术)、四川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教育部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肾脏病疑难危急重症诊疗中心和肾脏病医疗人才科研、教学培训基地。
现有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全国常委1人,全国青年委员2人,20人次为肾脏病专杂志编委和特约审稿人,3人任全国肾脏病相关学会常委,2人任省、市肾脏病专委会主任委员,6人次任省市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常委和委员,1人任成都市护理学会内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华西肾脏内科近5年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65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项,科技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作为骨干单位参加“十二五”支撑计划3项,“973”课题1项,“863”课题1项,卫生部公益项目2项,纵向课题总研究经费累计达1800余万元。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三完成单位),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二),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单位)。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8项。
横向课题56项,累计经费1000万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进修招生简章【模板】

**大学华西医院ICU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2年5月12日,是全院综合性重症救治科室。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拥有七个重症救治病区,一个呼吸支持治疗中心,20余个亚专业医疗组,共计215张床位的超大型临床科室,担负着全院、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年收治各类重症患者万余人,治愈成功率95%以上,承担学校本科、研究生及8年制学生教学,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亚专业最齐全的重症医学临床和教学基地,为首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危重病医学培训中心及四川省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我科现拥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呼吸机150余台,无创呼吸机30余台,转运呼吸机9台,纤维支气管镜8台,数量充足的多功能监护仪、输液泵及输液工作站,配备有血管内降温机、便携彩超、床旁X光机、、床旁CT、PiCCO监测仪、ECMO、球囊反搏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SDF微循环监测仪等一大批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
在危重病人器官功能支持、重症感染治疗、临床营养、内环境紊乱纠治及危重病人远程转运等方面有雄厚的实力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脏移植、多器官功能不全救治等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卫生部指定的全国危重医学培训四大基地之一,该科担负着对西南、西北地区危重医学人员的培训及教育工作。
每年招收危重医学培训班进修人员六十余人,完成学业并考核合格者,可取得卫生部危重病医学培训中心专业培训合格证,现已招收至第三十四届。
我科还承担多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机械通气高级研讨班》、《重症患者镇静镇痛高级研讨班》、《重症患者临床营养高级培训班》及《全国危重医学护理进展培训班》、《全国ICU专科护士培训班》、《全国伤口护理研讨班》、《全国重症监测与技能培训班》。
我科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秘书长及常务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副会长单位及中国病理生理暨危重病医学会常务委员单位;四川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单位及四川省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

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1、科室学科建设情况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少有的建制、包括门诊、病房和教研室的全科医学科,承担全科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任务。
科室拥有实施全科医疗的门诊、住院部及健康/慢病管理部;2021年成为首批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1年华西医院又以全科医学科为核心建立了“华西全科医学中心",2021年开始“全科医学硕士学位培训”,2021年开始“全科医学临床师资培训",2021年成为“省全科医生国际合作培训”,全面开展全科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与培训工作.科室现有职工1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人,含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8人。
学科带头人李双庆教授任医学会全科分会委员,省全科医学会、全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市健康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科室有门诊诊断室10间,住院部床位达到100张。
年门诊量达到30000人次,年出院病人3000余人,收治疾病种类约650种.近年来,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通过运用全科医学理念,借鉴世界发达XXXX种健**健组织、社区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等全科医疗的成功经验,以华西医院的临床专科为支撑,开展了全新的多园化全科医疗临床服务:“全科/专科分级门诊"及“专科主导、全科支撑住院综合医疗"服务、急诊/服务、城镇社区人群健康管理及慢病综合防治等。
同时,开展了远程血压、心电和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治疗和动态血糖监测、床旁肺功能等多项。
教学方面,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开展了全科医学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此外,我院有全科医学教学实验室,自2021年开始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在训近100名,就业形势良好。
同时承担招生、社区全科医生骨干、社区继续教育培训班,全科师资近千人的培训工作.多次我科重视国际交流学习,与加拿**属哥伦比亚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是在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施的行业质量控制国际标准体系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组建,经过三次组织架构改革,现有临床生化实验室、临床检验与血液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临床免疫实验室、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输血与血库实验室六个亚专业实验室和一个前处理组。
实验医学科是目前国内开展临床检测项目最多、标本检测量最大、运用检测技术最先进的实验医学中心,现已开展近600项实验检测项目,平均每天检测标本达1.3万份(高峰超过1.5万份)。
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以国际上通用的临床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组织ISO 15189和美国病理家协会(CAP)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指导基础,结合我国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实施,经过十年的创新与努力,实验医学科建立了全面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于2006年6月以优异成绩全科整体通过美国CAP医学实验室认可并获得证书,成为国内首家整体通过美国CAP认可的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并于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连续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美国CAP医学实验室认可复审。
科室各亚专业每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CAP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从2007-2014年,每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平均为95.88 %,参加CAP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为95.85%。
目前我们以最优化的工作流程,先进的工作模式,采用多台同类型自动化分析仪连接组合替代单机分析,在保证样本快速检测的同时,提高了检验质量;通过智能化LIS系统与检测仪器连接,改善数据传输模式,提升了科学化质量管理;通过LIS系统与HIS系统网络连接,实现了标本信息的条码管理和检验申请与检验报告无纸化服务;通过自动化前处理系统与自动化分析流水线结合应用,进行分析前、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使华西医院的临床检验分析进入了全程质量控制新时代。
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于2011年以优异成绩首批获得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作为西部地区临床检测实验中心,基于优秀的专业技术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我科在完成大量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临床科学研究,10年来,发表论文总数550余篇,其中SCI 论文110篇;获纵向课题8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4项, 总经费2000余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和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次,申请专利7项,已授权6项。
同时承担了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课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试验、卫生部、国家科技部等协作课题的研究工作。
实验医学科现有专业检验人员171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正高5人,副高14人),具有硕士学位29人,博士及以上学位者11人。
目前科室有70多人次担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各级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以及中国医院管理协会临床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和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会长、副会长,另有多人在各种专业期刊杂志任编委。
二、进修简介1、进修方向1)临床生化检验:现有专业检验人员3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硕士生导师1人),中级职称13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4人。
临床生化室拥有Roche RSA Pro样品前处理系统、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ODULAR DDP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ODULAR E170及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和TOSOH HLC-723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cobas b221血气分析仪、GEM3000血气分析仪、spife combo电泳分析仪、XH-6010和SN-695B γ放射免疫计数器等仪器设备。
主要承担全院生化分析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脂系列、酶学系列、体液生化、血气分析、血清蛋白电泳、垂体激素及脑钠肽类、甲状腺激素类及相关抗体、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相关激素类、性腺激素类、肾上腺激素类、糖尿病相关检测项目等。
除以上常规生化项目外,还提供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浆乳酸、血氨、血浆乙醇、尿卟啉、卟啉胆色素原等特殊项目检测。
临床生化实验室同时承担了检验系《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理论和实验教学、检验专业的《实验室管理》、《检验与临床》、《医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以及医学专业《诊断学》理论和实验教学。
近年来,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高教出版社等全国临床生化专业本科规划教材共十余部。
临床生化实验室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近3年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3篇。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研究,肝脏、肾脏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及功能评价等相关研究。
2)临床检验与血液:目前共有专业检验人员3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硕士生导师1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13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是一支积极、进取、团结、专业的高素质工作团队。
临检血液室拥有目前国际先进的SYSMEX血细胞分析流水线,SYSMEX血液分析仪XE-5000、XE-2100 、XT-4000i,SYSMEX SP-1000i自动推片机,ALI FAX血沉仪,ROCHERSD800A前处理仪,SYSMEX CA -7000血凝仪,SYSMEX CS-2100i血凝仪,赛科希德全自动血粘度仪,CHRONO-LOG Model 700血小板功能检测仪,BD FACS Canto 流式细胞仪,BD 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SYSMEX自动化尿液分析流水线,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ARKRAY AX-4280尿干化学仪,DiaSys 大便沉渣镜检工作站,DiaSys尿沉渣镜检工作站,数码精子质量检测系统等。
常规开展血细胞分析、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沉以及人工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查;开展了止凝血相关检查、溶血相关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查等,对出凝血相关疾病诊断提供有力的实验室证据;常规开展小便干化学及沉渣分析、大便常规及隐血、精液检查、各种体液常规及其它特殊项目检查;拥有多名具有血液形态学丰富经验的老师,开展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骨髓细胞化学染色以及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分析,能综合运用WHO分类标准及MICM分类原则对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实验室。
临检血液实验室承担了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与检验》等专业课和《专业英语》的主要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并招收及培养临床检验诊断学血液病的实验室诊断方向的研究生,同时对规范化培训技师及进修生进行临床操作的培训和指导。
近年来约二十人次主编、参编人卫、高教出版社《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临床检验基础》等教材和实验指导,临检血液实验室近年来主要的研究方向在血小板功能及遗传特性、白细胞/血小板与炎性反应、白血病融合基因与疾病发生、白血病系统性预后评估等方面,近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课题4项,已发表SCI收录文章2篇,核心期刊论文几十篇。
3)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现有专业检验人员2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博士5人,硕士4人。
实验室现有BACT/ALERT 3D480血培养仪,BACTEC MGIT 960结核分析仪,WALKAWAY96SI细菌鉴定仪,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仪、ROCHE前处理系统、ROCHE E170和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TECAN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等自动化仪器,设置有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和高生物防护的结核实验室,开展各类标本的细菌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甲、乙、丙型等肝炎病毒标志物,艾滋,梅毒,衣原体及支原体等定性和定量检测。
科室人员负责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厅项目1项,先后承担的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百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00余篇,SCI收录论文十余篇;先后多次参加欧洲感染病协会、亚太地区抗生素耐药监测网、全国抗生素耐药监测网等大型协作科研,并组织华西抗生素耐药监测网,负责四川省主要医院或地区的耐药监测;目前已建立与本院呼吸科、中医科、ICU、感染性疾病中心等多个科室的长期科研合作关系。
微生物实验室承担医学检验系的《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和《专业外语》本科教学工作。
科室员工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四版全国高等医学教育规划教材《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与《临床免疫学与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等二十余部著作。
4)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免疫实验室现有专业检验人员18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博士导师),中级职称11人,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7人(在读在职博士研究生4人)。
实验室现拥有RSD Pro(Roche公司),IMMAGE 800,Unicel DxI800(Beckman Coulter 公司),BNII(Siemens公司),Modular E170(Roche公司),V-TWIN(Siemens公司),IMMULITE 1000(Siemens公司), BD FACSCanto和BD FACSCantoII(BD公司),GCMS-QP2010 PLUS (SHIMADZU公司),Bio-Plex 200(Bio-Rad公司)等具世界先进水平的多种自动化免疫分析系统和治疗性药物分析系统,结合临床需求开展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治疗性药物浓度监测等多项临床检测项目,承担国家新药临床实验验证的检测与评估工作。
临床免疫实验室承担医学检验系的《临床免疫学与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和《专业外语。
本科教学工作,承担对本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临床住院技师和进修生的培养工作。
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四、五版全国高等医学教育规划教材《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和《临床免疫学与检验》习题集,《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规划教材《实验诊断学》(第2版)的副主编。
临床免疫实验室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6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项,同时负责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卫生行业标准项目修订11项;,统计源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多篇(以第三和第四作者参与在《nature biotechnology》的论文发表),MEDLINE收录7篇。
5)临床分子诊断: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现有专业检验人员12人,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5名,硕士生导师1名,具有博士后1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3人。
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及仪器,如:罗氏公司LightCycler 1.2、2.0和48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COBAS AmpliPrep/ TaqMan全自动病毒核酸检测系统,ABI 公司3130型、3500型遗传分析仪,BIORAD公司电泳和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生物梅里埃公司EasyMAG全自动核酸提纯仪、Hain线性杂交系统、Gen-probe系统,蔡司全自动核型分析系统、Qiagen Pyro焦磷酸测序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