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溶液除湿方式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及性能分析

器成 为 冬夏 之 间热量 传递 蓄热 型换 热器 。此时 夏季 的冷 却温 度
就 不再 与 当地 年 平均 气温 有 关 .而 是 由冬 夏 的热量 平衡 和冬 季
图 1温 湿度 独立 控 制空调 原理 图
取热 蓄冷 时 的蓄冷 温度 决定 。 只要做 到 冬夏 间的热 量平 衡 , 南 在 方地 区也 可 以通过 这一 方式 得到 合适 温度 的冷 水。
势 一 致 .即 可 以 通 过 新 风 同 时 满 足 排 余 湿 、C 异 味 的 要 求 . O与
水机 组 ( 出水温 度 1 。 新风 处理机 组 ( c) 8 制备 干燥 新风 ) 、去 除显 热 的室 内末端 装置 去 除潜 热 的室 内送风 末端装 置 。 下面 分 别介 绍这几 个核 心部 件 以及在 不 同气候 地区 的推荐 形式 。 由于 除湿 的任 务 由处理 潜热 的 系统承 担 .因而 显热 系统 的
The
Spec a i lRepo  ̄
特 别 报 道
} 口C |风
a 接 焦发冷 水机纠 .
I 划
a . 』I ^ 离心- 冷水机 1 I = .
p
一
赠
。
.
义制冷 : l f
k W
义 定J . 』 J
碑 k : w
1 . 07 10 6 2l , 3 26 6
温度控
制 系统
注 意要 同 时在冬 季 利用 热泵 方式从 地 下埋 管 中提取 热量 .以保
证 系统 ( 土壤 ) 年 的热 平衡 。 全 否则 长期 抽取冷 量就 会使 地下逐 年 变热 . 最终 不能使 用 。 当采 用大 量的 垂直埋 管 时 , 土壤 源换 热
溶液除湿空调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溶液除湿空调系统运行特性研究摘要:作为调节室内空气的全新模式,独立控制温湿度,对节能降耗H标的达成有积极作用。
文章以溶液除湿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简单介绍溶液除湿原理与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试策略,对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提出,内容以整体优化为主,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以启发。
关键词:现场调试:溶液除湿:空调机组运行前言:在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节能降耗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调查结果表明,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30%为建筑能耗,对建筑能耗而言,由空调系统所消耗能源又占有极大比重,由此可见,从降低空调能耗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空气调节模式进行调整,推动其朝着更加合理且高效的方向前进,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
随着全新模式被投入运行,能源紧缺等问题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匚1研究现状1.1除湿剂研究对处于运行状态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而言,给吸湿及加湿环忙带来直观影响的因素,便是除湿剂物化特征。
研究表明,可为空调运行助力的除湿剂,其特征通常表现在以下方而:其一,易燃且无毒:其二,粘度髙、耗能低,传热传质所受阻力相对较小;其三,蒸气压力与温度的关联密切:英四,不会给设备带来腐蚀:其五,具有稳龙的物理性质,冰点低且不易出现结晶情况:其六,生产和储存难度小,价格相对低廉[1]。
2.2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研究1992年,以朱瑞琪为首的学者就选择利用氯化钙对溶液除湿空调进行制作与研究,经由程序模拟法,对除湿剂给空调效果所带来影响加以明确。
近年,清华大学江亿团队用绕再生模块展开了研究,所得出结论涵盖模块优化、模型算法等方而,研究成果现已顺利通过实测并投入运行。
2溶液除湿原理与过程溶液除湿机组是由大量部件所构成处理设备,英处理对象以空气为主,而构成部件有再生模块、除湿模块、热泵系统等,这也决左该设备需要对水、空气等媒介加以利用,以此来确保热质交换作业得到顺利开展。
2.1除湿原理溶液指的是由n种组分所构成液体(n>2),该液体的特点为稳泄且均匀。
溶液除湿空调除湿性能的实验研究

Ke y wo r d s : L i q u i d d e s i c c a n t ; mo i s t u r e r e mo v a l r a t e ; d e h u mi d i i f e r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h a s b e e n s e t u p i n t h i s p a p e r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o f a i r l f o w,s o l u t i o n l f o w a n d d e s i c c a n t ma t e i r a l s o n d e h u mi d i f i c a t i o n p e r f o r - ma n c e o f l i q u i d d e s i c c a n t a i r — c o n d i t i 0 n i n g h a s b e e n e x p e r i me n t ll a y s t u d i e d b y u s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s o l u t i o n s o f L i t h i u m Ch l o i r d e ,
0 引 言
溶液 除湿 空调 的核 心部 件之 一是 除湿 器 ,衡量 除
对溶液除湿空调除湿量和除湿效率 的影响。
湿器 除湿性 能的重要 指标 是 除湿 量和 除湿 效率 ,除湿 量 是 指 空气 在 液体 除 湿 器 中被 吸 收 的水 蒸 汽 的量 , 除 湿 效率 是指 除湿 过程 中实 际被 吸 收的水 蒸汽 的量 与 理 论 上能被 吸 收 的最 大水 蒸 汽量 的 比值 ,表征 了除 湿工
溶液除湿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

溶液除湿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一、绪论A. 研究背景与意义B.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C. 研究目的与内容二、溶液除湿原理及其应用A. 溶液除湿原理与过程B. 溶液除湿的应用现状C. 溶液除湿优势与不足三、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设计A. 空调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原理B. 空调系统结构设计C. 空调系统关键技术及参数设计四、实验与分析A. 实验方案B. 实验结果与分析C. 实验结论与展望五、总结与展望A. 研究总结B. 研究存在问题C. 研究展望及未来研究方向第一章绪论A.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大气环境中,在不同区域或时间段内,湿度、温度等参数变化较大。
在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环境造成影响时,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是两个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为了保证人们的健康和办公生产的正常进行,人们逐渐越来越依赖于空调系统。
但是,在使用空调系统的同时,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有效的控制室内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设计自动调节的空调系统非常必要。
B.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机器智能化的不断进步,研究自动化调节控制的空调系统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之一。
目前,市场上的空调系统主要分为集中空调和分体式空调,但这些系统的控制方式多数存在缺陷,不能实现准确控制。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针对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两个参数进行了探索研究,并由此引出了本文研究的溶液除湿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C. 研究目的与内容本文通过研究实验室的空气温湿度并探究溶液除湿技术来解决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适合实验室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并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系统结构;2)研究基于溶液除湿原理的控制方法;3)实验验证系统性能及稳定性;4)分析结论,为今后探讨符合具体应用领域的空调系统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第二章溶液除湿原理及其应用A. 溶液除湿原理与过程溶液除湿技术是利用吸湿性材料(常见的吸湿性材料是溶液)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分子,以达到除湿的效果。
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研究分析

DOI :10.19392/j.cnki.1671-7341.201922136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研究分析王梦容王硕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通过对驱动热源的主要来源,整个空调系统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今后发展和改进方向,针对不同环境选择合适的除湿、再生系统以及液体吸湿剂。
关键词:溶液除湿;空调系统;驱动热源;效率能源危机日益严重,节能观念已深入人心,在常规空调系统中,处理空气常用方法是使用表冷器或喷水室来达到降温除湿的效果,为满足除湿要求,通常要把空气冷却到很低的露点温度,同时,干空气的温度也随之降到很低,对于一些有空调精度的工艺性空调,还需要再热量来满足送风要求,这种冷凝除湿方式不仅要求制冷机蒸发温度低,在设备运行中还会产生大量凝水和霉菌,因此,采用能将空气的除湿和降温分别处理和调节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来提高蒸发温度,增加制冷机效率,同时利用低品位热能和可再生能源作为驱动热源以达到节能效果,然而这种空调系统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液体吸湿剂的选择,除湿系统的合理调配,再生器的工作效率等,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
[1-2]1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工作过程整个空调系统主要是由除湿系统、降温系统和再生系统组成,溶液除湿主要是利用液体表面水蒸气分压力差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达到吸湿目的,考虑结构复杂程度以及接触面积等方面因素,通常选用绝热型除湿器,但这种除湿器会使再生器的效率很低,提出一种不与被处理空气直接接触的内冷型除湿器,将冷却水或冷却空气通入盘管,进行热量交换除湿。
一套完整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是先将空气经过除湿器,消除潜热,处理完的干空气经过较高温的冷源,降低显热负荷,再使用加湿器或者调节风量达到合适的送风状态,如图所示。
2驱动能源的研究2.1太阳能驱动在一些太阳辐射强度大、湿度大、能源短缺、配给困难的地区,使用太阳能作为除湿空调系统的驱动能源已成为首选,太阳能驱动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制取较高温的冷却水来降低空气温度,集热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驱动溶液再生,稀溶液变成浓溶液,同时也起到蓄能作用,再进入除湿器循环使用,与太阳能发电空调系统相比可节省屋顶面积,效率提高,与常规的冷却除湿空调系统相比,能耗大大降低。
溶液除湿空调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

溶液除湿空调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我国医疗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医疗领域以及大型医院中应用溶液除湿空调技术,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提升空调系统的效率,有效降低空调能耗等问题,也可以有效的杜绝细菌以及交叉污染等问题,有效的满足了人们对就医环境的要求。
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溶液除湿空调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溶液除湿空调技术;研究现状;进展;医院溶液除湿空调技术可以实现独立进行温湿度的控制管理,在节能、环保性能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室内干盘管的设置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等污染问题的出现,充分提升了医院室内品质,对于构建良好医疗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1、溶液除湿空调技术的研究现状空调系统主要是通过除湿系统、降温以及再生系统共同构成,溶液除湿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液体表面水蒸气分压力差将在空气中的水分吸收起来,进而达到吸湿的目的。
完善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处理中,将空气经过除湿器,消除潜热,再将处理完毕的干空气通过高温冷源,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降低显热负荷,再运用加湿器、调节风量的方式则可以达到最佳状态。
1.1、再生器工作效率再生器是整个系统运行最为关键的零部件。
再生器工作效率是直接影响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因为吸湿溶液主要就是通过吸湿器吸收在空气中存在的水分,水蒸气在汽化潜热之后进入到溶液中,整体温度升高,浓度则会降低,吸湿能力也会显著下降;在这个时候再生溶液浓缩,则会直接的降低再生器的工作效率。
同时,再生器中空气、溶液的流量、具体流动的方向、温度等因素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般状态之下,溶液与空气呈现逆向流动的时候,则会加大流量,提升温度,则可以有效提升整体效率。
应用分级方案进行再生器处理,则可以有效增强再生量,在浓度高的溶液主要是通过高温热源再生,浓度低的溶液则是通过低温热源再生,有效提升了热源的利用效率。
溶液除湿属于新型节能环保干燥技术。
基于溶液除湿方式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Pe f r a c n l sso q i e ic n s d tm p r t r n ro m n ea a y i n l u d d sc a tba e e i e a u ea d h um i iyi de nd ntc n r l i-o ii n ngs se d t n pe e o to r c nd to i y t m a
p p sdi pee t td . h u dt n l ytm uigl uddsca ts ecie n dti a dtepr r n ei o r o e n rsn u y T eh mi y c  ̄ s s i o s e s i i ei n i d sr di ea , n q c b ln h ef ma c s o ep r nal etd T e P( e i et f efr n ) f e i i eicn s m dcess t ic aigo to r x ei t yts . h CO c f c n o p r ma c o t l udd ca tyt me l e o i o e h q s se e r e h n r s ud o a wi e n
耗 电量和 运行能耗方面差异的分 析方 法, 结果表 明: 采用溶液除湿空调方式 的温湿度独立控制 空调 系统 比常规 空调系统节省约 5%的耗 电量,节省 2 ~ 0 0 0 3 %的运行费用。 关键 词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 温湿度 独立控制 ;溶 液除 湿;性 能系数
中图分类号 :T 3 . U81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7 8 (0 80 —0 6 —8 6 3 1020 )7 4 9
LI Xi o u U a h a, YIXi o n, XI Xi o un, CHA NG io i a qi E a y X am n
深圳市某办公建筑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运行效果分析及改进建议

1 . 2温 湿 度独 立控 制 空 调 系 统
该建筑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形式见图 3 , 选型情况见表 2 。 独立新风系统选用 9台热泵驱动全热 回收型溶液除湿机组 , 总风量
关键词 : 办公 建 筑 : 独 立 空 调 系统 ; 节 能
为4 8 0 0 0 m 3 / h , 约合换气次数 l h 一 1 。新风经由除湿机组降温除湿后
深 圳 市 某 办公 建筑 温 湿 度 独 立控 制 空调 系统运行效 果分 析及 改进建议
刘传 宝 付强 z 牛晓雷 ( 1 深圳招商建设有限公司 广州深圳 5 1 8 0 6 7 2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天津 3 0 0 0 7 2 )
摘 要: 出 于 对节 能 性 的 考 虑 , 现 代 办公 建 筑 的 空调
节 能性 。
上述研究表 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具有较高 的节能性。 笔者 对 深圳 市某办公建筑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进行 了凋研与实测 ,
发现其 系统各部分能效不若理论预期那样乐观 。 本文针对这一 现
象, 通过对测试数据 的对 比分析来 寻求能效较低 的原 因 , 并提 出 基于现状的改进 建议 , 旨在 为温湿度独立控制 系统 的推广应用提 供参考依据。 l项 目概 况
组) 。数据获取位置及所使用仪器见 图 4 。
. 一 .
该建筑 与参 照值 的差距较大 , 机组负荷率低是直接原 因。其
能耗为额定工况 的 5 5 %, 但制冷量只有额定工况 的 3 5 %。冷水机
组通过 改变 开启 机头的个数来控制供冷量 , 而单个机头通过改变 转数控 制出水温度并 没有有效 地降低 能耗 ; 另外 , 冷却水 的进水 温度也影响着机组的运行效果 。 较低的冷却水进水温度可 以使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溶液除湿方式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刘晓华,易晓勤,谢晓云,常晓敏(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北京 100084)摘 要:本文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并重点介绍了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溶液除湿空调方式。
实验测量了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性能系数随着室内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
当使用75 ℃热水时,采用冷却水冷却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夏季平均性能系数为0.93,采用排风蒸发冷却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夏季平均性能系数为1.19。
本文还给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性能与常规空调系统在耗电量和运行能耗方面差异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溶液除湿空调方式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比常规空调系统节省约50%的耗电量,节省20~30%的运行费用。
关键词: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温湿度独立控制;溶液除湿;性能系数中图分类号:TU 8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80(2008)07-0469-8Performance analysis on liquid desiccant base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control air-conditioning systemLIU Xiaohua,YI Xiaoqin,XIE Xiaoyun,CHANG Xiaomin(Department of Building Scienc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Abstract: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control (THIC)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s proposed in present study. The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using liquid desiccant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performance is experimentally tested. The 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 the liquid desiccant system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outdoor relative humidity ratio. The summer average COP of the liquid desiccant system which is cooled by cooling water and indoor exhaust air evaporative cooling is 0.93 and 1.19 respectively. The oper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is compared between the liquid desiccant based THIC system and the convention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 system saves about 50% power consumption and 20-30% operating cos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Key words: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THIC;liquid desiccant dehumidification;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50003051)作者简介:刘晓华(1980-),女,博士,讲师,lxh@空调系统目前普遍采用冷凝除湿方式(采用7 ℃的冷冻水)实现对空气的降温与除湿处理,同时去除建筑的显热负荷与潜热负荷(湿负荷)。
降温要求冷源温度低于空气的干球温度,除湿要求冷源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却与除湿一起共用7 ℃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造成了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
通过冷凝除湿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室内环境调节所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而且,冷凝除湿方式产生的潮湿表面成为霉菌等生物污染物繁殖的良好场所,严重影响室内空气品质。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1]是解决上述空调系统存在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可采用溶液除湿、转轮除湿等方式处理空气湿度,采用高温冷源(18 ℃)控制室内温度,从而实现了温湿度的全面调节与控制。
由于除湿的任务由湿度控制系统承担,温度控制系统所需的冷源温度从原来的7 ℃提高至18 ℃,为地下水等很多天然冷源的使用提供了条件。
本文重点介绍基于溶液除湿方式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性能,吸湿溶液的浓缩再生可采用天然气、冷凝器排热、太阳能、城市热网热水等多种方式。
周湘江[2]提出了用太阳能再生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构思。
方承超等[3]建立了太阳能驱动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数学模型。
熊军等[4]分析了天然气作为驱动能源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性能。
不少学者[1,5~6]研究了基于溶液除湿方式的复合式空调系统的性能。
本文介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控制室内湿度,采用较高温度的冷源控制室内温度。
详细介绍了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实验测试其性能,并分析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性能随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情况。
在此基础上,给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与常规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差异的计算分析方法。
1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基于溶液除湿空调方式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参见图1,溶液除湿系统负责处理新风,使之承担建筑的全部潜热负荷、控制室内湿度;18 ℃的冷水送入辐射板或干式风机盘管等末端装置,用于去除建筑的显热负荷、控制室内温度。
溶液除湿系统由除湿器(新风机)、再生器、储液罐、输配系统和管路组成。
溶液除湿系统中,一般采用分散除湿、集中再生的方式,将再生浓缩后的浓溶液分别输送到各个新风机中。
储液罐除了起到存储溶液的作用外,还能实现高能力的能量蓄存功能[7],从而缓解再生器对于持续热源的需求,也可降低整个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容量。
由于潜热负荷由新风系统承担,因而冷冻水的供水温度从常规空调系统的7 ℃提高至18 ℃,空调系统中不再产生凝水,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
此温度的冷水为地下水等天然冷源的使用提供了条件。
即使采用机械制冷方式,由于供水温度的提高使得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也有明显提高[1]。
图1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Fig. 1 The schematic of THIC air-conditioning system2 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在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传热传质部件是新风机(除湿器)和再生器。
以下分别介绍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和再生器的工作原理。
2.1 溶液除湿新风机组溶液除湿过程可以采用冷却塔的冷却水来冷却、也可以采用室内排风蒸发冷却的冷量来冷却除湿过程。
采用冷却水作为冷源对除湿过程进行冷却的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工作原理参见图2,带走除湿过程释放的热量,图中共有四级除湿装置组成(喷淋模块A~D)。
新风经过多级除湿装置,湿度逐渐降低,最后干燥的新风进入间接蒸发冷却装置被降温后送入室内。
在新风机中,级间溶液与新风呈逆流方向布置:进入模块D的溶液浓度最高,流出模块A的溶液浓度最低,因而模块A的溶液除湿能力最差、模块D中溶液的除湿能力最强。
新风在进口处模块A含湿量最高,沿程湿度逐渐降低,在模块D含湿量最低。
因而级间溶液与新风流向为逆流布置方式,可以使得在各级除湿装置中传质驱动力较为均匀,从而获得更好的除湿效果。
在冬季,该机组显热换热器中改通入约40 ℃的热水,即可实现对新风的加热加湿处理功能。
此外,也可采用室内排风蒸发冷却的冷量来冷却溶液,带走除湿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其工作原理参见图3。
上层为排风通道,利用排风蒸发冷却的冷量通过水-溶液换热器来冷却下层新风通道内的溶液,从而提高溶液的除湿能力。
室外新风依次经过除湿模块A、B、C被降温除湿后,继而进入回风模块G所冷却的空气-水换热器被进一步降温后送入室内。
图4分别给出了夏季典型处理工况下,两种型式的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参数变化情况。
图2 采用冷却水冷却的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型式I)Fig. 2 Liquid desiccant outdoor air handling unit using cooling water as cooling fluid (Type I)图3 利用排风蒸发冷却的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型式II)Fig. 3 Liquid desiccant outdoor air handling unit with evaporative cooling of indoor exhaust air (Type II)(a) 型式I(b) 型式II图4 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典型空气处理过程Fig. 4 Typical cir handling process in the liquid desiccantoutdoor air processor2.2 溶液再生器图5给出了多级溶液再生装置的工作原理,同时采用了空气-空气显热回收器以预热新风,降低系统能耗。
由于期望再生出的溶液浓度较高,因而热水采用并联方式进入各级再生装置的显热换热器。
室外新风首先经过显热回收器被预热后,依次进入单元喷淋模块A、B、C、D,与被热水加热后的溶液直接接触进行热量与质量的交换,空气沿程逐渐被加热加湿,最后高湿的空气经过显热回收器预热新风后直接排出。
级间溶液与空气按照图5所示的逆流布置形式时,进入模块D的溶液浓度最低、加热后的溶液表面蒸气压最高,进入模块A的溶液浓度最高、加热后的溶液表面蒸气压最低,而空气在模块D处含湿量最高、在模块A处含湿量最低,因而级间溶液与空气的逆流布置形式可以使得在模块A~D中的传热传质驱动力较为均匀、能够获得更好的传热传质效果。
(a) 工作原理(b) 空气处理过程图5 溶液再生装置Fig. 5 Regeneration device of the liquid desiccant system 3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性能分析本节首先分析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性能,继而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溶液除湿方式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的性能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