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简介

合集下载

医院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运用

医院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运用

医院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运用
医院是一个需要保持舒适室内环境的场所,尤其是在手术室、病房和实验室等特定的
区域。

而医院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可以帮助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独立调节,从而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适宜的环境。

医院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人员密集,易于传播病菌。

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对于防止
病菌孳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需求,提供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满足不同区域的环境要求,最大程度地减少病菌滋生和传播的风
险。

医院的不同区域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要求可能不同。

手术室需要保持较低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医生和患者的舒适度,并提供一个无菌环境。

而病房可能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舒适。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进行调节,满足不同区域的要求。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使用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

不同区域的温湿度需求、设备
要求和人员密度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在内,以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和使用效果。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操作和维护需要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他们需要对系统进
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医院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运用也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协调。

与空气净化系统、
通风系统和消毒系统等进行配合,以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环境。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ppt课件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2021
22
溶液除湿的发展现状
• 国外厂商为何不占领广阔的中国市场?
• 1:不适合中国的气候环境使用
– 均采用单级逆流塔流程,无法进行多级处理、设置全 热回收等设备
– 除湿能力较差,只能处理6~8g/kg左气含湿量不超过 14g/kg左右的气候地区(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含湿量 一般大于21g/kg)
先进的VPDS微压动态布液技术
精选ppt课件2021
30
空气-溶液的传热传质基本单元
测试报告:
精选ppt课件2021
31
溶液式全热回收装置
回风
直接接触传热 传质基本单元
送风
排风
新风
精选ppt课件2021 盐溶液循环泵
32
溶液式全热回收装置-多级
回风 送风
I
II
III
排风
新风
I
II
III
精选ppt课件2021
吸湿溶液 空气 冷水或热水
布液管
空气进
填料
直接接触换 热器
空气出
外部热源 (或冷源)
液出口 液槽
液泵
液进口
液-液换热 器
气液直接接精触选式pp全t课热件2换02热1 装置结构示意图
28
空气-溶液的传热传质基本单元
先进的VPDS微压动态布液技术
溶液
新风
精选ppt课件2021
29
空气-溶液的传热传质基本单元
• 以溶液为换热媒介,新风和排风之间无 混合、交叉污染
• 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级数,布置灵活
精选ppt课件2021
35
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HVF) (电驱动夏季)
精选ppt课件2021

某住宅项目中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简介

某住宅项目中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简介

某住宅项目中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简介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王 玮*摘 要 介绍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在某住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从冷热源配置、末端等方面简要介绍该系统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冷热源;毛细管;置换通风Introdu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Contro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n a Residential ProjectWang WeiAbstract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control system in a residential project, from the aspects of cold and heat 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terminal.Keyword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control system; Cold and heat source; Capillary tube;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0 引言 常规的空调系统,夏季普遍采用热湿耦合的控制方法,对空气进行降温和除湿处理,同时去除建筑物内的显热负荷与潜热负荷。

经过冷凝除湿处理后,空气的湿度虽然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再热才能满足送风温湿度的要求。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新风同时满足排除余湿、CO 2、异味的需求,而排除室内余热的任务则通过其他的系统(独立的温度控制方式)实现。

由于无需承担除湿的任务,因而可用较高温度的冷源即可实现排除余热的控制任务[1]。

1 项目概况该住宅项目建筑面积约10万m 2,本项目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末端采用毛细管席辐射+置换通风,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机组+冷水机组+锅炉共同负担新风机组空调冷热负荷。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江忆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江忆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江亿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目前热湿联合处理空调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源去除室内的余热。

并提出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新风处理、制备高温冷源的要求与影响,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工程。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高温冷源1引言从热舒适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湿度进行全面控制。

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ºC,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ºC。

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ºC环境中向外界抽取热量,在16.6ºC 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界抽取水分。

目前空调方式的排热排湿都是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再将冷却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

现有的热湿联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热湿联合处理的能源浪费。

由于采用冷凝除湿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ºC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ºC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ºC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ºC的原因。

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ºC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

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了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

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之技术应用和推广篇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之技术应用和推广篇
特 别 策 划 :S P E C I A I P 。 L /k N N N 《;
维普资讯
温 湿 度 独立 调 节 空调 系 统 由高 温 冷 源 、 余热 消 除末端 装置 组 成 处 理 显 热 的 空 调 系统 , 采 用 水 作 为输 送 媒 介 ,其 输 送 能 耗 仅 是 输 送 空 气 能 耗 的 1 ,1 0 ~ 1 /5 。 处 理 潜 热 ( 湿 度 J的 系 统 由新 风处理 机组 、送风末端装置组 成 ,采用 新风 作为能量输送的媒介 ,同时满足 室 内空气 品质 的要 求 。 在 这 一 系统 中 , 采 用 温 度 与 湿 度 2 套 独 立 的 空 调 控 制 系 统 分 。 别 调 节 室 内的 温 度 与 湿 度 , 满足 不 同房 间热湿 比不 断变化 的要 求 ,避 免室 内湿 度 过 高 ( 或 过 低 )的现 象发生 ,进 而避 免 常 规 空 调 系统 中热 湿 联 合 处 理 所 带 来 的损 失 。 该 系 统 的 核 心 设 备 包 括 :高温 冷 水 机 组 、 空 气 源 热 泵 、 间接 蒸发 冷 却 冷水 机 组 、 地 源 热 泵 ;室 内末端 装 置 ( 干 式 风 机 盘 管 、 毛 细 管辐 射 末端 ) ;新 风 处 理 机 组 ( 热 泵 式 溶液调 湿 新 风 杌 组 、 水 冷 式 溶 液调 湿 新 风 机 组 、 蒸 发 冷 却新 风 机 组 )。
温 湿 度 独立 调 节空调 技 术在 推进 建 筑 节 能 中有 怎 样 的表现 , 目前在 国 内的推广和 应 用 情 况 如 何 有 , 怎 样 的 发 展 前 景 , 在 部 分 经 典 项 目 中 的 应 用 有 哪 些 优 劣 势 , 如 何 进 一 步 完 善 等 。
针 对 这 些 问题 ,《中国 建 设 信 息 》供 热 制 冷 杂 志 在 7 月刊 隆 重 推 出温 湿 度独 立 控 制 空 调 系 统 之 技 术应 用 和 推 广 篇 邀 , 请 暖通 空 调 领 域 教 授 、 专 家 、 房 地 产 商 , 及 相 关 技 术产 品 的 研 发和 生产企 业 畅谈对这 一 技 术的心 得国工 程 院院士江 亿教授和数位 专家多年研 究开 发的成果 , 被暖通 界称 为一 次暖通 技术的革命 ,并成立 推广联盟 来推进 技术 的应 用 和 发展 。 联盟 成 立 以 来 , 以充分整合各方 资源 推进 技术发展 ,促 进技 术相关行业 标准 、 产 品 标准 、 设 计 规范 、 设 计手 册 、 运行 管理 手 册 等技术资料 的建 立 和完善为 宗 旨,为促 进 我国建筑 节能事业 和 构 建 节约型 社 会做 出积 极 的努 力 。 已 取 得很 大 的成 效 。 一 些 高档 楼 盘 和 办公 楼 已 经 率 先使 用 了 这 一 技 术 , 如 清 华 大 学节能 示 范楼 、 北 京 科委 创 业 大 厦 、 南京 锋 尚国 际 公 寓 、 天 津 富水 一 方公 寓、 招 商地 产 总 部 办公 大楼等项 目 。使 用 效 果 很 好 。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目前热湿联合处理空调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源去除室内的余热。

并提出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新风处理、制备高温冷源的要求与影响,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工程。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高温冷源1 引言从热舒适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湿度进行全面控制。

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ºc,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ºc。

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ºc 环境中向外界抽取热量,在16.6ºc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界抽取水分。

目前空调方式的排热排湿都是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再将冷却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

现有的热湿联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热湿联合处理的能源浪费。

由于采用冷凝除湿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ºc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ºc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ºc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ºc的原因。

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ºc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

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了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

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性能分析_图文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性能分析_图文

0引言目前空调方式均通过空气冷却器同时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生产低温干燥的送风,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

这种热湿联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热湿联合处理所造成的能源浪费。

排除余湿要求冷源温度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而排除余热仅要求冷源温度低于室温。

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带走,却与除湿一起共用7℃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

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了能源的进一步浪费。

2.空气处理的显热潜热比难以与室内热湿比的变化相匹配。

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当不能同时满足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时,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向仅满足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过高的结果是不舒适,进而降低室温设定值,来改善热舒适,造成能耗不必要的增加;相对湿度过低也将导致室内外焓差增加使新风处理能耗增加。

3.室内空气品质问题。

冷凝除湿产生的潮湿表面成为霉菌繁殖的最好场所。

空调系统繁殖和传播霉菌成为空调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性能分析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刘晓华*谢晓云刘拴强江亿摘要本文给出了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源去除室内的余热。

分析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新风处理、制备高温冷源的要求与影响,结合我国各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特点,详细分析了上述关键部件的性能。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控制干燥新风高温冷源室内末端装置Performance Analysis 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Control Air-conditioning SystemBy Liu Xiaohua*,Xie Xiaoyun,Liu Shuanqiang and Jiang YiAbstract The operating strategy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control(THICair-conditioning system is proposed in present study.Processed outdoor airis used to remove the entire latent load and control indoor humidity level and also improveindoor air quality.Cooling source with relative high temperature is used to remove thesensible load and control indoor temperature.The performance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the THIC system,including indoor terminal devices,outdoor air handler and high temperaturechiller,are discussed in detail.The THIC system has large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comparedwith convention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Key words THIC system,Dry fresh air,High temperature cooling source,Indoorterminal device*Department of Building Science,Tsinghua University*刘晓华,1980年9月生,(博士研究生,讲师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22二OO八年七月1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承担着排除室内余热、余湿、CO2与异味的任务。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的空调系统在调节温度和湿度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舒适度和节能的需求,本文将介绍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温度和湿度是两个独立的控制变量。

这种设计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提高了舒适度:由于温度和湿度可以独立控制,因此可以将湿度维持在人体感觉较为舒适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节能性: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通过将湿度控制和温度控制分开,可以避免传统空调系统在调节温度和湿度时出现的能源浪费问题,从而有效地节约能源。

灵活性:这种设计方法具有更加灵活的控制策略,可以满足不同场合和不同人群的需求。

确定系统结构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通常采用双级制冷剂系统,其中包括一级制冷剂和二级制冷剂。

一级制冷剂用于降低空气温度,而二级制冷剂则用于除湿。

同时,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加入传感器和控制器等控制部件。

确定设计参数在设计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时,需要确定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空调负荷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室内人员数量、室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

设定控制策略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两联供控制等。

在温度控制方面,需要确保室内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在湿度控制方面,需要将相对湿度维持在人体感觉较为舒适的范围内;在两联供控制方面,需要确保一级制冷剂和二级制冷剂的供应和需求平衡。

编写控制程序在电脑上进行模拟仿真,并编写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需要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控制器算法、执行器控制等模块。

同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以实现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安装和调试系统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要求,安装和调试好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管路布置、设备安装位置等问题;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简介2013/4/16 8:14:02 来源:广州恒星发布者:广州恒星一、常规空调技术存在的问题从人体的热舒适度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全面控制,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的环境中向外排热,在16.6℃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排湿。

目前空调方式的排热排湿都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

常规温湿度混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能源浪费。

使用一套系统同时制冷和除湿,为了满足冷凝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的原因。

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的低温冷源进行,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

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

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相对湿度过高的结果是不舒适,进而降低室温设定值,通过降低室温来改善热舒适,造成能耗不必要的增加。

相对湿度过低也将导致由于与室外的焓差增加使处理新风的能耗增加。

3、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下降。

大多数空调依靠空气通过表冷器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这就导致表冷器表面成为潮湿表面甚至产生积水,空调停机后这样的潮湿表面就成为霉菌繁殖的理想场所。

空调系统繁殖和传播霉菌成为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另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主要污染物仍是可吸入颗粒物,因此有效过滤空调系统引人的室外空气是维持健康环境的重要问题。

然而过滤器内必然是粉尘聚集处,如果再漂溅过一些冷凝水,则也成为各种微生物繁殖的理想场所。

频繁清洗过滤器既不现实,也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

4、传统的室内末端装置有局限性。

为排除足够的余热余湿同时又不使送风温度过低,就要求有较大的循环通风量。

例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如果有80W/M2显热需要排除,房间设定温度为25℃时,当送风温度为15℃时,所要求循环风量为24M3/HR/M2,这就往往造成室内很大的空气流动,使居住者产生不适的出风感。

为减少这种出风感,就要通过改变送风口的位置和形式来改变室内气流组织,这往往要在室内布置风管,从而降低室内净高度或者加大楼层间距。

很大的通风量还极容易引起空调噪声,并且很难有效消除,在冬季,为了避免出风感,即使安装了空调系统,也往往不使用热风,而是通过另一套的暖气系统(如采暖散热器)供热。

这样就导致室内重复安装两套环境控制系统,分别供冬夏使用。

5、输配能耗的问题。

为了完成室内环境控制的任务就需要有输配系统,带走余热、余湿、CO2、气味等。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水泵消耗了40%~70%的整个空调系统的电耗。

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中,多采用全空气系统的形式,所有的冷量全部用空气来传递,导致输配系统效率很低。

相对而言,1M3水所输送的热量和3840M3空气输送的热量是相对的。

此外,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以低品位热能作为夏季空调动力成为迫切需要,目前北方地区大量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在夏季由于无热负荷而无法运行,使得电力负荷出现高峰的夏季热电联产发电设施反而停机,或者按纯发电模式低效运行。

如果可以利用这部分热量驱动空调,既省下空调能耗,又可使热电联产正常运行,增加发电能力。

这样即可减缓夏季供电压力,又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热电联产系统继续发展的关键。

由于空调负荷在一天内变化显著,与热电联产提供热能并不是很好匹配,如何实现有效的蓄能,以协调二者的矛盾也是热能使用当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空调的广泛需求、人居环境健康的需要和能源协调平衡的要求,对目前空调方式提出了挑战。

新的空调应该具备的特点:减少室内送风量、高效换热末端、采用低品位能源、设置冷热蓄能系统。

从如上要求出发,目前普遍认为温湿度独立控制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的特点1、空调系统承担者排除室内余热、余湿、CO2与异味的任务。

研究表明:排除室内余湿与CO2、异味所需要的新风量与变化趋势一致,即可以通过新风同时满足排除余湿、CO2与异味的要求,而排除室内余热的任务则通过其他的系统(独立的温度控制系统)来实现。

由于无需要承担除湿的任务,因而用较高温度的冷源即可实现排除余热的任务。

2、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采用温度与湿度两套独立的空调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从而避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热湿联合处理所带来的损失。

由于温度、湿度采用独立的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不同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克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难以同时满足温度、湿度参数的要求,避免了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3、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为:处理显热的系统与处理潜热的系统,两个系统独立调节分别控制室内的温度与湿度。

处理显热的系统包括:高温冷源、余热消除末端装置。

采用水作为输送介质。

由于除湿的任务由处理潜热的系统承担,因而显热系统的冷水温度不再是常规冷凝除湿空调系统中的7℃,而是提高到18℃左右,从而为天然冷源的使用提供了调节,即使采用机械制冷方式,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因而消除末端装置可以采用毛细管网换热器、辐射板、干式风机盘管等多种形式。

由于供水的温度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因而不存在结露的危险。

处理潜热的系统,同时去除室内CO2、室内异味等,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此系统由新风处理机组、送风末端装置组成,采用新风作为能量输送的媒介。

在处理潜热的系统中,由于不一定需要处理温度,因而湿度的处理可能有多种方法,入冷凝除湿、吸附除湿等。

4、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采用新风来承担排除室内余湿、CO2与异味的任务,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一般来说,这些排湿,排有害气体的负荷仅随室内人员数量而变化,因此可采用变风量方式,根据室内空气的湿度或CO2的浓度调节风量。

由于仅是为了满足新风和湿度的要求,如果人均风量40M3/HR,每人5平方米面积。

则换气次数只在2~3次/HR,远小于变风量系统的风量,这部分空气可通过置换送风的方式从下侧或地面送出,也可采用个性化送风方式直接将新风送入人体活动区。

5、室内的显热则通过另外的系统来排除(或补充)。

由于这时只需要排除显热,就可以用较高温度的冷源通过辐射、对流等多种方式实现。

当室内设定温度为25℃时,采用屋顶或垂直表面辐射,即使平均水温为20℃,每平方米表面仍可排除显热40W/M2,已基本可满足多数类型建筑物排除围护结构和室内设备发热量的要求。

由于水温一直高于室内露点温度,因此不存在结露的危险和排冷凝水的要求。

6、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实现了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分别控制。

尤其实现了新风量随人员数量的同步增减,从而避免了变风量系统冬季人员增加,热负荷降低,新风量也随之降低的问题。

与目前的风机配管加新风方式比较,免去了凝水盘和凝水排除系统,彻底消除了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隐患,同时由于不再存在除湿表面。

根除了滋生霉菌的温床,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由于室内相对湿度可一直维持在60%以下,较高的室温(26℃)就可以达到热舒适要求。

这就避免了由于相对湿度太高,只得把室温降低(甚至到20℃)以维持舒适度要求的温度。

既降低了运行能耗,由减少了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的热冲击对健康的危害。

三、高温冷源的制备1、由于潜热由单独的新风处理系统承担,因此在温度控制(余热去除)系统中,不再采用7℃的冷水同时降温与除湿的要求,而是采用约18℃的冷水即可满足降温要求。

此温度要求的冷水为很多天然冷源的使用提供了条件,如深井水、通过土壤源换热器获取冷水等,深井回灌与土壤源换热器的冷水出水温度与使用地的年平均温度密切相关。

我国很多地区可以直接利用该方式提供18℃冷水,在某些干燥地区(如新疆等)通过直接蒸发的方式或间接蒸发的方法获取18℃冷水。

2、即使采用机械制冷方式,由于要求的压缩比很小,根据制冷逆卡诺循环可以得到,制冷机的理想COP将有大幅度提高。

如果将蒸发温度从常规冷水机组的2~3℃提高到14~16℃当冷凝温度恒定为40℃时,逆卡诺循环制冷机的COP将从7.2~7.5提高到11.0~12.0。

对于现有的压缩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怎样改进其结构形式,使其在小压缩比时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则是对制冷机制造者提出的新课题。

四、结论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或全空气方式相比,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特点可总结如下:1、适应室内热湿比的变化。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房间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满足建筑物热湿比随时间与使用情况的变化,全面控制室内环境。

并根据室内人员数量调节新风量,因此可获得更好的室内环境控制效果和空气质量。

2、末端方式不同。

可采用辐射式末端或者干式风机盘管吸收或提高显热,采用置换通风等方式送干燥的新风去除显热,冬夏共用同样的末端装置。

处理显热的系统只需要18℃的冷水,这可通过多种低成本的和节能的方式提供,降低运行费用。

3、可以利用低品位能源,即使采用配套空调机组系统能效也会大大提高。

这个特点有利于能源的广泛选择利用,特别有利于利用低品位的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能、热电厂余热回收等,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

4、舒适度大大提高。

没有强风感,没有噪声、不传播细菌,是一种健康绿色的空调方式。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是一项较新的技术,其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但造价较高。

不仅仅用在舒适性空调方面,同样可以用在洁净工程上。

随着社会对运行成本的要求不断提升,这种项目会越来越多。

希望大家多去了解这方面的资讯,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案例中,让这种技术成为我们赢得客户的“秘密武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