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复习思考题-精选文档
[农业]土壤学思考题ti
![[农业]土壤学思考题ti](https://img.taocdn.com/s3/m/936d34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3.png)
第七章 土壤酸碱性
一、名词解释: 1、土壤活性酸;2、土壤潜性酸; 3、土壤缓冲性 二、简述酸性土、碱性土的改良. 三、谈谈土壤酸碱性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
影响.
第八章 土壤养分与土壤肥料
思考题: 1、土壤养分有哪些种类? 2、常用肥料有哪些类型? 3、植物如何吸收养分? 4、什么叫根外追肥?它有哪些特点? 5、施肥的方式有哪些?
第九章 我国土壤的分类与分布
一、什么是土壤水平地带性? 二、什么是土壤垂直地带性? 三、什么是诊断层?什么是诊断特征? 四、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有哪些?
第十章 园林土壤类型
一、简述园林绿地土壤的特征?
包括哪些层次?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有机质矿质化过程; 2、土壤有机质腐殖化过程; 3、氨化作用;4、硝化作用; 5、反硝化作用;6、根际效应 二、什么是土壤腐殖质,主要物质成分是什么,是如
何形成的? 三、土壤细菌有哪些生理类群?它们在土壤第五章 土壤水、空气和热量
土壤学思考题
城市规划专业
20XX6月22日
思考题
一、解释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二、什么是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对指
导园林生产有什么意义.
思考题
一、矿物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些?化学风化包括 哪几种作用?
二、矿物的养分主要通过哪种途径释放的? 三、岩石风化产物的主要物质组成是什么? 四、简述矿物风化难易的顺序. 五、什么叫土壤剖面? 六、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包括哪些? 七、自然土壤、耕作土壤和城市绿地土壤的剖面
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1. 土壤有机质 2.土壤腐殖质 3. 矿化作用 4. 腐殖 化作用 5. 腐殖化系数 6. 激发效应
( 二)问答题
1、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影响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3、试述土壤腐殖酸的性质? 4、禾本科作物秸秆还田时为什么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5、有机肥施用前为什么提倡先行堆沤? 6、水田的腐殖质含量一般比旱地高,为什么? 7、C/N意义
=0.208+0.24=0.412(卡/立方厘米.度)
甲土含水量高,热容量大;乙土含水量低,热容量小。
若接受同样的辐射量,?土温度容易上升。
乙土!
第7页/共14页
小结
土壤固相重量(干重)g=土壤体积cm3×土壤容重g/cm3 总孔度v% = (1-容重/密度) ×100 固相v% =(容重/密度) ×100 液相v% =(水分重量百分率×容重) ×100 气相v% =总孔度-液相v % 水v%=水w%×土壤容重×100 水 mm = 水v% × 土层厚度(mm) 非活性孔度=凋萎系数×容重 毛管孔度=毛管持水量 ×容重 通气孔度=总孔度-非活性孔度-毛管孔度
第2页/共14页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容重 4. 土壤质地 7. 吸湿水 10. 毛管上升水 13. 凋萎系数 16. 相对含水量
2. 土壤孔度 5. 土壤结构体 8. 风干土 11. 毛管悬着水 14. 田间持水量 17. 土水势
19.土壤呼吸强度 20.土壤热容量
3. 土壤颗粒组成 6. 土壤结构性 9. 烘干土 12. 吸湿系数 15. 毛管持水量 18. 水吸力
第4页/共14页
7. 吸湿水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8. 土壤水含量表示方法有哪些? 9.3,计算其含水量为25%时的固、 液、气三相比。(比重2.65) 11.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组成上有何差异?为什么?
土壤学思考题

1.灰潮土的形成特点和主要类型有哪些?答:形成特点:1.近代河流沉积物的影响①沉积物的颗粒分布上具有“紧砂漫淤”的规律;②在水平方向上,颗粒粗细具有“呈带性”;③在垂直方向上,颗粒粗细具有“成层性”。
2. 受地下水的影响潮土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地下水位较高,频繁的氧化还原和干湿交替,使Fe、Mn、 Ca等物质溶解、移动、淀积,出现Fe、Mn结核,砂姜等。
3. 耕种熟化的影响潮土的熟化是人类耕作,施肥、灌排等培肥措施的结果,它的腐殖质含量决定于熟化种度。
主要类型:根据其沉积物和地下水位状况,分为砂质灰潮土,壤质灰潮土和粘质灰潮土三个土属。
2.红壤的利用改良措施有哪些?答;1)保持水土2)增施有机肥3)注意施用化肥和石灰4)合理耕作和轮作5)旱地改水田3.蔬菜保护地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防治措施?答:存在问题:1)次生盐渍化:土壤中阴离子以NO3-为主,且其浓度过高;阳离子以Ca2+为主;pH中性至微碱性。
2)NH3、NO2危害:NH3高。
NO2高,达2μg/L时,会毒害作物。
3)O2、CO2不足:O2供应不足,影响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CO2浓度过低,不能满足作物的光合作用。
防治措施:1)施用有机肥,注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2)注意补充CO2;3)要计量施用化肥,平衡施肥,避免在土壤中残留;4)适时适量灌水;5)注意冬闲田、揭膜换气。
(产生次生盐碱化时的措施:灌水洗盐;深耕;表层土壤全部换掉或保护地搬迁。
)4.富铝化过程具体有哪三个阶段?答:阶段一:矿物彻底分解阶段——铁铝氧化物和易溶性盐类;阶段二:中性淋溶阶段——脱硅;阶段三:铁铝聚积层形成阶段——形成铁铝氧化物的红色层次,呈酸性反应。
5.国际土壤日是哪一天?答:12月5日。
6.土壤形成中有哪些主要成土过程?答:1. 原始成土过程:从岩石露出地表着生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的土壤过程2. 腐殖质化过程3. 粘化过程:残积粘化和淀积粘化4. 钙化过程5. 盐化过程6. 碱化过程7. 灰化过程8. 白浆化过程9. 富铝化过程10. 潜育化过程11. 潴育化过程12. 熟化过程13. 退化过程7.土壤剖面的主要层次和鉴别项目。
复习思考题(按章).doc

复习思考题(按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2、土壤肥力3、有效肥力4、自然肥力5、潜在肥力6、土壤生产力7、土壤圈二、填空题1、土壤的本质属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土壤肥力四大因子是_____ 、_____ 、______ 和 _____ o3、在绝大多数土壤的固体部分屮,矿物质占_____ ,而有机质占______________4、土壤生产率的大小主要由_____ 和____ 共同决定的。
5、土壤的固体部分(固相)主要是由____ 和______ 组成。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在()中填+,错误的填-1、土壤生产率的大小,只决定于土壤本身。
()2、土壤愈肥沃,产量就一定越高。
()3、土壤是连接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枢纽。
()4、土壤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总有枯竭之时。
()5、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中,固体部分(固相)最重要。
()四、思考题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过程中有何作用?为什么?2、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系统有何关系?3、为什么说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4、土壤学有哪些分支学科?土壤学与哪些学科存在联系?5、H前土壤学面临哪些艰巨任务?6、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Z间存在什么关系?7、土壤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名词解释1、矿物2、原生矿物3、次生矿物4、粘土矿物5、硅铝铁率6、风化作用7、地质作用8、物理风化 9、化学风化10、生物风化12、粒级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11、同晶置换二、 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物质的来源按成因类型可分为 和 O2、 ___________________ 高岭石矿物是 ______________ 型矿物,晶层间主要以 键相连。
蒙脱石矿物结构是 ______ 型矿物,晶层间主要是 _____ 引力,血伊利石矿物结构是 __________ 型矿物,晶层间是 ______ 键。
土壤学II复习思考题

《土壤学II》复习思考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它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二、简答:1、土壤肥力的四大因子是什么?水、肥、气、热是其四大肥力因素,彼此并不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2、土壤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几个学派?1、西欧土壤学派:(1)农业化学土壤学派(2)农业地质土壤学派2、俄国土壤发生学派及其发展:3、美国土壤学派及其发展:4、中国土壤学的发展:3、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的关系: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生产力是由土壤肥力与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肥力只是生产力的基础,而不是全部。
所谓发挥外界条件指土壤所处环境、气候、日照状况、地形、供水、耕作等4、土壤学的研究内容土壤学就是研究土壤性状、土壤发生、土壤分类和分布的科学,并且也是研究土壤调查、利用和改良的科学1、土壤发生的研究2、土壤的组成、性质和形态的研究3、土壤分类和类型的研究4、土壤分布规律的研究5、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一、名词解释:1、土壤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绝对年龄:从开始形成土壤时起,直到现在。
相对年龄:指土壤的发育阶段或土壤的发育程度,一般用土壤剖面分异程度加以确定。
2、腐殖质化过程:指在各种植物作用下,在土体中,特别是土体表层进行的腐殖质累积过程。
腐殖质化过程的结果,是使土体发生分化,往往在土体上部形成一暗色腐殖质层。
3、粘化过程:指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和聚集过程,常在温带和暖温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一般在土体内部(20—30厘米)发生强烈的原生矿物分解和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或表层粘粒向下机械地淋洗。
4、富铝化过程:是土体中硅以硅酸形式的淋失(脱硅),铁铝的富积(富铁铝)的过程,也称脱硅富铝化过程5、潜育化过程:指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
2015-土壤学思考题概述

和作用。☆ 5.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哪些?你认为最有效是
哪种?
第五章思考题
一.概念 1. 土壤容重 2. 团粒结构 二.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方面作用和意义有
哪些? 三.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农业生产上比较理
想的结构?培育良好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二、土壤胶体有哪些类型? 三、简述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 四、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 五、土壤阳离、名词解释 土壤活性酸、土壤潜性酸、土壤碱化度
二、问答 1、简述土壤酸、碱性的成因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土壤酸性的类型,过酸、过碱土壤的改良方
第一章思考题
一、基本概念: 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
二、简述土壤的物质组成。 三、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有什么区别? 四、简述土壤在农林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
性。
第二章 思考题
• 一、基本概念: 矿物、岩石、风化作用、成土母质 二、简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及作用结果。 三、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四、自然土壤、耕作土壤的剖面包括哪些层 次?
第六章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土壤水、田间持水量、土水势、土壤呼吸
二、问答 • 1、土壤水分类型、特点及其相应的水分常数; • 2、如何运用水吸力和土水势判断水分运动的方向? • 3、土壤空气组成特点; • 4、土壤水、气、热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
第七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土壤胶体、永久电荷、可变电荷、CEC
法?
第九章土壤养分与肥料
一、N、P、K的营养功能? 二、土壤中N、P、K的存在形态及转化? 三、 N、P、K利用率低的原因? 四、常见N、P、K肥料的性质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土壤系统组成、结构与功能1. 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何?(1)土壤由三相物质五种组分构成:固相——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命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和土壤溶液;气相——土壤空气。
(2)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液相和气相经常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
2. 次生矿物有哪些类型?对土壤特性有哪些影响?(1)可分成三类: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矿物和次生铝硅酸盐矿物(黏土矿物)。
(2)既是土壤中黏粒和无机胶体的组成部分,有些可作为黏粒薄膜包裹着粉粒和沙粒,使它们染上各种颜色,并起着胶结剂的作用,使粗细颗粒互相黏结形成聚集体;也是土壤固体物质中最有影响的部分,土壤颗粒大小与其有一定关系。
3. 土壤有机质由哪些成分组成?对土壤有哪些影响?(1)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不同分解阶段的产物,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
(2)①有机质是作物氮、磷及硫等营养元素的给源,并且作为生理活性物质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②有机质特别是腐殖质本身的胶体特性对土壤的吸收性能、阳离子代换性能、与土壤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以及对土壤缓冲性能等产生巨大的影响;③有机质还与土壤团聚体的结构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而它们又是影响土壤水分渗透、水分含量、耕性、通气性、温度、微生物活性,以及植物根的穿透性的主要因素。
4. 土壤有机质与腐殖质的概念有何不同?腐殖质的性质涉及哪些方面?(1)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含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50%—65%;土壤有机质是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中暗色无定形的高分子化合物。
(2)元素组成、功能团含量、分子大小和形状、化学结构、与其他物质之间的作用和生理活性。
5. 什么叫做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它对土壤的特性有哪些影响?(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是有机物质与矿物质(或黏粒)通过各种力的作用相互结合的现象。
土壤学学生复习思考题

土壤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是地球陆地能够产生绿色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第一章土壤的物质组成1. 岩石: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
2. 矿物:是指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
3. 风化作用:是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破碎和分解作用。
4.硅铝铁铝:指粘粒矿物中二氧化硅与铁、铝氧化物的克分子比率。
5.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重量百分率的组合叫土壤颗粒组成,也称为土壤机械组成。
6. 土壤质地:根据土壤颗粒组成所划分的土壤类别名称。
7. 矿质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的矿质养分的过程。
8. 有机质的矿化率:是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耗掉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百分数。
9. 腐殖化过程:土壤中各种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合成腐殖质的过程。
10. 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或重量)有机物质(料)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下来的量占施入量的比例。
11. 同晶替代:指粘土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2. 永久电荷:由粘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所产生的电荷。
13. 可变电荷:其数量和性质随土壤溶液 pH 的变化而改变的电荷。
14. 土壤吸收性:土壤能吸(收和保)持各种分子、离子、气体、悬浮颗粒以及微生物的能力。
第二章、土壤形成、分类和分布1. 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出来的垂直切面。
2. 土壤剖面构造(型):指土壤剖面层次排列状况。
3. 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称为水平地带性。
4. 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称为土壤垂直地带性。
5. 土壤分布的区域性:指土壤在水平和垂直分布带内,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不同,其土壤类型有别于地带性土壤类型,显示土壤的区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概念
1. 土壤有机质 2.土壤腐殖质 3. 矿化作用 4. 腐殖
化作用
5. 腐殖化系数
6. 激发效应
( 二)问答题
1、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影响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3、试述土壤腐殖酸的性质? 4、禾本科作物秸秆还田时为什么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5、有机肥施用前为什么提倡先行堆沤?
若接受同样的辐射量,?土温度容易上升。 乙土!
小结
土壤固相重量(干重)g=土壤体积cm3×土壤容重g/cm3 总孔度v% = (1-容重/密度) ×100 固相v% =(容重/密度) ×100 液相v% =(水分重量百分率×容重) ×100 气相v% =总孔度-液相v % 水v%=水w%×土壤容重×100 水 mm = 水v% × 土层厚度(mm) 非活性孔度=凋萎系数×容重 毛管孔度=毛管持水量 ×容重
通气孔度=总孔度-非活性孔度-毛管孔度
例2:容重为1.2g/cm3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10%,田间持水量为30%,降 雨10mm,若全部入渗,可使多深土层达田间持水量?
解:先将土壤含水量水w%换算为水v% 初始含水量 水v%=10%×1.2=12%
田间持水量 水v%=30%×1.2=36% 因:水mm= 水v% ×土层厚度 土层厚度=水mm/水v%=10/(0.36-0.12) =41.7(mm)
6.为什么说团粒状结构是农业生产上比较理想的结 构?培育良好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7. 吸湿水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8. 土壤水含量表示方法有哪些?
9. 土水势由哪些分势构成? 10.土壤容重为1.2g/cm3,计算其含水量为25%时的固、 液、气三相比。(比重2.65) 11.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组成上有何差异?为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反映土壤通气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13.土壤热量来源有哪些? 14.土壤热容量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15.土壤温度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16.对土壤进行以水调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7.土壤有效水的范围?
容重同为1.2g/cm3的甲、乙两种矿质土壤,甲土含水量 30%,乙土含水量20%,比较两种土壤的容积热量:
3.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北方土壤盐基饱和度高于南方土壤?
4.试述“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的土壤学原理?
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5.农业生产中集中施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6.为什么通常pH水>pH盐? 7.土壤活性酸和潜性酸有何关系? 8.土壤酸碱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9.我国土壤酸碱性有何分布规律?原因何在?
解:两种土壤的固相容积为1.2/2.65=0.4528 甲土Cv = 0.46×0.4528+1×30%×1.2
=0.208+0.36=0.568(卡/立方厘米.度)
乙土Cv =0.46×0.4528+1×20%×1.2 =0.208+0.24=0.412(卡/立方厘米.度) 甲土含水量高,热容量大;乙土含水量低,热容量小。
解:田间持水量的80%为: 30%×80%=24% 30厘米土层含水达80%田间持水量时:
水mm=(0.24-0.12)×1×300=36(mm)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CEC
3.阴离子专性吸附 5.交换酸
2.BS
4.活性酸 6.碱化度 7.土壤酸碱缓冲性
二、思考题
1.产生可变电荷的原因有哪些? 2.什么是土壤CEC,影响CEC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例1:棉花开花结铃期日耗水5.1mm,某土壤30厘 米土层含有效水15%,容重1.2克/立方厘米。若 无水源补充,该土水分可供棉花生长多少天?
解:有效水 水v%=15%×1.2=18% 水mm=300×0.18=54(mm) 54/5.1≈11(天) 答:可供棉花生长11天。
• 设一容重为1克/立方厘米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12%,田 间持水量为30%,要使30厘米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 80%,需灌水多少?
6、水田的腐殖质含量一般比旱地高,为什么? 7、C/N意义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容重
4. 土壤质地
2. 土壤孔度
5. 土壤结构体
3. 土壤颗粒组成
6. 土壤结构性
7. 吸湿水
10. 毛管上升水 13. 凋萎系数 16. 相对含水量
8. 风干土
11. 毛管悬着水 14. 田间持水量 17. 土水势
复习思考题
• 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意义及影响因素?
• 不同母质类型的成因和特点? • 母质区别于土壤的特征? • 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的风化物上发 育的土壤各有何特征?
复习思考题
• 土壤质地 土壤机械组成 • 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征,质地不良的土 壤如何改良? • 不同粒级的土粒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 物理性质有何差异?
9. 烘干土
12. 吸湿系数 15. 毛管持水量 18. 水吸力
19.土壤呼吸强度
20.土壤热容量
21. 土壤导热率
二、思考题
1. 土壤容重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 不同粒级的土粒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有 何差异? 3. 试述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征。
4. 质地不良的土壤如何改良?
5. 影响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