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近似数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近似数-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近似数-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近似数-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2.理解近似数的作用和特点;3.熟练掌握近似数的估算方法;4.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近似数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近似数的作用和特点;2.熟练掌握近似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课时近似数与数的大小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2.理解近似数与数的大小关系;3.能够准确判断近似数与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内容1.近似数的概念;2.近似数与数的大小关系;3.判断近似数与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活动1.以10元为例,让学生从钱包中取出一张钞票,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一张10元的钞票。

接着,让学生从钱包里面找出一张5元的钞票和一张1元的钞票,向学生解释这两个钞票售价加起来就是近似于10元的价格。

2.让学生完成近似数大小关系的游戏。

教学评估针对近似数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完成一些类似的习题,检查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第二课时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近似数的估算方法;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近似数进行估算。

教学内容1.近似数的计算方法;2.实际应用中的估算。

教学活动1.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要求游戏中的题目都是需要使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的。

例如,让学生估算班级里面有多少枚铅笔,多少本书等等。

2.使用老师提供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民主讨论,然后汇报各自小组的结果。

教学评估针对近似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完成一些类似的习题,检查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法本单元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等方法。

教学评估1.常规评估:例如课堂测验、作业等;2.板书评估:板书中出现的错误、重要知识点等;3.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参与程度、表现情况等;教学资料1.《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课程文稿;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使用近似数进行估算。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近似数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近似数 教案(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目标:1.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3.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

4.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合理地取近似数。

课前准备:课件、铅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铅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几支?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后出示准确的数据。

(18支)现在让你们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你会怎样说?(学生回答:大约20支)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

二、交流共享1. 汇报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

师:老师要求你们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你们做到了吗?来看大屏幕:二年级(1)班有学生50人,那么二年级三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呢?请你们猜一猜。

学生猜,老师板书后出示准确数,留下接近的数。

师:如果让你们用两句话来说这两个数字,你会怎样说呢?师引导说:二年级有学生154人,大约150人。

师:二年级有154人,那么全校有6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呢?学生猜,老师板书,出示正确的数后留下最接近的数字。

提问: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数字和后面一排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前面一排是准确的数,后面一排是大概的数)。

像这样大概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板书。

2.教学例9创设情境:小明是龙岗小学的学生,小华是东山小学的学生,一天他们俩相遇了,都说自己学校的人最多,看大屏幕。

显示:小明:“我是龙岗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有700人”。

小华:“我是东山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也有700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到底哪个学校的人数多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近似数》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近似数》

近似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 记忆大比拼。

1658 2984 7012 2098 98052500 3000 10000 4000 74002. 数一数。

(1)2998 2999 ()()()(2)6097 6098 ()()()(3)() 9000 9001 ()()二、探究新知下面那些是近似数?那些是准确数?三年级有417人,共有597台电脑,大约1000盆花综合类图书2912本,学生大约1600人近似数:准确数:三、知识运用1. 在下面是近似数的数据后面画“√”。

(1)从家到餐厅约有100米远。

()(2)学校最新购买了482把椅子。

()(3)学校每个月的水费大约是5300元。

()(4)3月份交纳的水费是5300元。

()2. 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6830,5021,3900,8104,4005,2897,7053,9008.3.4.5. 选一选。

(1)红星电影院有1948个座位,约是()个。

A. 1000B. 1500C. 2000 (2)图书馆里新购买了一些故事类的图书,花了()元, 大约是3000元。

A. 1985B. 3025C. 39986. 连一连。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91页“做一做”。

第93页练习十八,第7题。

板书设计准确数 近似数下面那些是近似数?那些是准确数?三年级有417人,共有597台电脑,大约1000盆花 综合类图书2912本,学生大约1600人近似数:准确数: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近似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近似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知道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区别。

2.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3.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近似数的概念2.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3. 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近似数。

2. 新课导入:讲解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区别。

3. 案例分析:分析“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近似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近似数2. 主要内容:近似数的概念“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给定数的近似数。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一些与近似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测量长度、计算面积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区分近似数与准确数。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4. 课后作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提高题,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讲解近似数的概念、求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近似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近似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近似数》主要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运算、统计和概率等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对小数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近似数,如身高、体重等数据的表示。

但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知道求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以及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近似数的作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近似数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身高、体重等数据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求近似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近似数实例,如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关注近似数。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近似数,并提问:这些近似数是怎么来的呢?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引导学生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进行总结。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 近似数教案 (新版)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近似数教案 (新版)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教案 (新版)苏教版教学目标- 理解什么是近似数和精确数- 能够将数值进行近似处理- 能够比较近似数的大小- 能够在计算中使用近似数教学准备- 教材:二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章节-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教学课件或教具- 练册及答案- 计算器(作为支持工具)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 向学生解释近似数的概念,例如通过举例说明一个近似数是指对一个数进行大致的估计,而不是精确计算出来的数。

- 通过对比近似数和精确数的区别,帮助学生明白近似数的作用和意义。

2. 揭示技巧- 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近似数技巧,例如四舍五入和找整数部分等。

-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机会,让他们从实践中学会运用这些技巧。

3. 比较大小- 挑选几个近似数,让学生用比较符号(>、<、=)将它们进行排序。

- 引导学生观察近似数的大小规律,帮助他们发现近似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4. 运算应用- 教授学生如何在计算中使用近似数。

-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近似数进行计算,例如购物时的估算和零花钱的计算等。

5.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确保学生对近似数的概念和应用有清晰的理解。

- 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澄清可能存在的误解。

6. 练巩固- 分发练册,并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题。

- 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和评价。

7.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使用近似数的技巧,例如在超市购物时对价格的估算等。

- 更多相关资源的推荐和引导,让学生自主扩展研究。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 收集并批改学生的练册和作业,评估他们在运用近似数进行计算时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提供反馈和帮助。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近似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近似数

第8課時近似數教學目標:1.通過準確數與近似數的比較,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2.初步知道準確數與近似數的區別,會正確辨別準確數與近似數,並會恰當選用近似數。

3.通過學生的資料收集與交流,能對近似數和準確數互相轉化。

4.體會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合理地取近似數。

教具準備:課件、鉛筆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把鉛筆,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中的鉛筆有幾支?讓學生充分地、大膽地猜。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並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書。

現在老師想請你們猜一猜手中的鉛筆是幾十支?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後出示準確的資料。

(18支)現在讓你們猜手中的鉛筆是幾十支,你會怎樣說?(學生回答:大約20支)像這樣大概的數就是近似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近似數。

二、交流共用1. 彙報課前調查各個年級的學生數。

師:老師要求你們課前調查各個年級的學生數,你們做到了嗎?來看大螢幕:二年級(1)班有學生50人,那麼二年級三個班大約有多少人呢?請你們猜一猜。

學生猜,老師板書後出示準確數,留下接近的數。

師:如果讓你們用兩句話來說這兩個數字,你會怎樣說呢?師引導說:二年級有學生154人,大約150人。

師:二年級有154人,那麼全校有6個年級大約有多少人呢?學生猜,老師板書,出示正確的數後留下最接近的數字。

提問:現在我們來觀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數字和後面一排的數字有什麼特點?(前面一排是準確的數,後面一排是大概的數)。

像這樣大概的數我們就把它叫做近似數,板書。

2.教學例9創設情境:小明是龍崗小學的學生,小華是東山小學的學生,一天他們倆相遇了,都說自己學校的人最多,看大螢幕。

顯示:小明:“我是龍崗小學的,我們學校大約有700人”。

小華:“我是東山小學的,我們學校大約也有700人”。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兩個學校到底哪個學校的人數多嗎?在小組裡面說一說。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7课时近似数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7课时近似数教学设计
1.请同学们回顾课堂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什么是近似数,四舍五入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完成课本第47页的练习题1、2、3。注意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并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3.结合生活实际,每人至少找两个例子,说明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测量房间面积、计算购物金额等。
4.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问题:
4.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基本原则,能够灵活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在给定误差范围内进行合理估算,培养他们运用近似数的实际应用能力。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家长签字确认,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鼓励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请教。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效果。
3.学生分享测量过程中的发现,如测量结果存在小数、测量值略有差异等。
4.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和描述事物,但由于各种原因,测量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近似数来表示这些测量结果。”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学习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2.讲解四舍五入法的规则,如:当小数点后第一位大于等于5时,向前一位进1;小于5时,直接舍去。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7课时近似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近似数的重要性,能正确运用近似数进行计算和描述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二年级近似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3.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

4.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合理地取近似数。

教具准备:课件、铅笔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铅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几支?
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后出示准确的数据。

18支
现在让你们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你会怎样说?学生回答:大约20支像这样大概
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

二、交流共享
1. 汇报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

师:老师要求你们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你们做到了吗?来看大屏幕:二年级1班有学生50人,那么二年级三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呢?请你们猜一猜。

学生猜,老师板书后出示准确数,留下接近的数。

师:如果让你们用两句话来说这两个数字,你会怎样说呢?师引导说:二年级有学生154人,大约150人。

师:二年级有154人,那么全校有6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呢?
学生猜,老师板书,出示正确的数后留下最接近的数字。

提问: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数字和后面一排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前面一
排是准确的数,后面一排是大概的数。

像这样大概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板书。

2.教学例9
创设情境:小明是龙岗小学的学生,小华是东山小学的学生,一天他们俩相遇了,都
说自己学校的人最多,看大屏幕。

显示:小明:“我是龙岗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有700人”。

小华:“我是东山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也有700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到底哪个学校的人数多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学生在充分讨论后老师指名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

师:现在我来告诉你们答案吧!教师出示龙岗小学695人,东山小学703人,并引导
得出:695人比700人少一些,接近700人,所以说大约有700人;703人比700人多一些,也接近700,所以也可以说大约有700人。

我们可以这样用数学的方法表示:
板书:695≈700 703≈700
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695约等于700,703约等于700.
师问:“≈”这个符号怎么读的?约等于。

这个符号就叫约等号。

3.教学“试一试”。

出示:实验小学有学生2021人,大约是几千人?
让学生充分地猜以后,优化得出2021大约是2千人,所以写成:2021≈2000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数轴上面的数有什么规律,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师问:我们一共填了哪些数,这些数中哪些接近500,哪些接近600?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读题后强调题目要求:大约是几百或几千元,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总结:我们在说近似数的时候通常都是约等于几百或几千。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引导依次讨论三个子问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怎样摆接近2000的数?先摆一摆,再读一读。

你知道怎么摆接近9000、5000、1000的四位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似数,近似数是一个大概的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