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一)1、文学常识(1)老子:老子,春秋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2)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史记·孔子世家》)。

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

(3)神话①概念: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③中国传统神话举例: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追日……(4)春联①概念: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②概念: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

③名联举例: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5)名句①温故而知新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口语交际(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例如:用自己的话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2)说说自己家乡的古建筑3、四字词语积累(1)“ABXX”式(A与B为反义词)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2)“XAXB”式(A与B为反义词)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3) “AXBX”式(A与B为反义词)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二)1、词句积累(1)三字句“ABB式”: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2)四字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如愿以偿、没精打采、沉默不语、目不转睛、恍然大悟、五洲四海、举世闻名、高楼大厦、应有尽有(3)《三字经》三字句人之初,性本善。

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打印

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打印

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打印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望庐山瀑布》(唐,李白)、《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赠刘景文》(宋,苏轼)、《山行》(唐,杜牧)、《枫桥夜泊》(唐,张继)、《清明》(唐,杜牧)、《咏柳》(唐,贺知章)、《春晓》(唐,孟浩然)、《游子吟》(唐,孟郊)、《咏鹅》(唐,骆宾王)、《春夜喜雨》(唐,杜甫)、《悯农》(唐,李绅)、《静夜思》(唐,李白)、《望天门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元日》(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梅花》(宋,王安石)、《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小儿垂钓》(唐,胡令能)、《三衢道中》(宋,曾几)、《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清明》(唐,杜牧)、《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蜂》(唐,罗隐)、《浪淘沙》(唐,刘禹锡)、《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忆江南》(唐,白居易)、《所见》(清,袁枚)、《江雪》(唐,柳宗元)、《绝句》(唐,杜甫)、《塞下曲》(唐,卢纶)、《望洞庭》(唐,刘禹锡)、《池上》(唐,白居易)、《绝句》(唐,杜甫)、《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江南春》(唐,杜牧)、《蜂》(唐,罗隐)、《江上渔者》(宋,范仲淹)、《元日》(宋,王安石)、《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宋,苏轼)、《题西林壁》(宋,苏轼)、《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示儿》(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宋,陆游)、《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春日》(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朱熹)、《题临安邸》(宋,林升)、《游园不值》(宋,叶绍翁)、《乡村四月》(宋,翁卷)、《墨梅》(元,王冕)、《石灰吟》(明,于谦)、《竹石》(清,郑燮)、《所见》(清,袁枚)、《村居》(清,高鼎)、《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三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点

三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点

三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点一、语文园地背诵及重点内容1. 名人名言:①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④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⑤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2.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 写景的古诗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王安石)4. 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过的知识,再常常地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

5. 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6. 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7.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8. 蔬菜水果的儿歌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箩卜上秤称;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打印

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打印

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打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打印一、语文基础知识1. 词语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量词、数词等。

2. 句子的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省略句等。

3. 课文理解:理解课文的主题、中心思想和情节。

4. 词语的辨析:掌握词语的义项、词义和用法。

5. 句子的构成:掌握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成分搭配和语序。

6. 阅读理解:掌握阅读文章的理解方法和技巧。

1. 26个英文字母的名称和发音2. 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法3. 注音符号和声调的意义和使用方法4. 拼音规则和读音规则的掌握5. 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6. 词组、短语和句子的发音和表达三、常识知识1. 常用标点符号的认识和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等。

2. 常用词语和习惯用语的应用:请、谢谢、对不起、你好、再见、好吃、好玩、好看等。

3. 书写规范:认识常用的笔画结构、笔顺和书写规范。

4. 好书推荐:《小熊包包去花园》、《小鸟飞呀飞》、《小熊和小兔》、《小猫和大象》等。

5. 语文活动:朗读、背诵、默写、习字等。

四、写作技巧1. 叙事性文章的写作技巧:开头、发展、结尾和段落过渡的方法。

2. 描写性文章的写作技巧:人物、景物、情感的描写手法。

3. 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技巧:观点、理由和结论的表达方式。

4. 有效地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

5.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自由写作和作文练习。

五、名言警句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以上是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文章,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提高语文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祝大家学习进步,早日成为语文高手!第二篇示例:三年级语文必备知识点:1. 常见的标点符号:句号“。

”逗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2. 关于词语的辨析:- 义词的区分:同音字、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 词语的搭配:正确搭配形容词与名词、副词与动词等3. 词语的认读:认读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及多音节词,注重句子语境的理解4. 常见的生字词:认读生字词,掌握其读音及意思,积累生字词量5. 词语的写作:正确书写词语,注意字母的书写顺序及笔画的搭配6. 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等,掌握句子的组成要素7. 句子的衔接:使用连词、副词等句型衔接词语,使句子连贯有序8. 句型的转换:熟练掌握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句型的转换9. 诗歌的默写:背诵诗歌,领会其中的意境和内涵,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10. 文言文的读写: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结构,阅读一些简单的文言文文章11. 语文常识:了解一些有关语文的知识,如书法、古诗词、成语故事等12. 古诗词的朗诵: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以上就是三年级语文必备知识点的打印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三年级上册语文 必掌握的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 必掌握的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必掌握的知识点一、基础语法知识1.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2.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3.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4.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二、词汇1.词的构成:词根、前缀、后缀2.词语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同义词3.词语搭配:搭配规范、常用搭配三、阅读理解1.理解课文:抓主题,推测信息2.朗读课文:正确使用声调,掌握停顿3.理解生字:掌握上下文信息猜测词义4.阅读习惯: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四、写作表达1.书写规范:正确书写字母、标点符号2.语句表达:简单、通顺、连贯3.段落结构:段首缩进、首句首字母大写、标点规范4.写作习惯:勤于记录、勇于表达五、课外阅读1.丰富词汇:通过阅读积累新词2.提高表达:通过阅读学习表达技巧3.拓展视野:通过阅读了解世界,增长见识4.培养兴趣:通过阅读发现乐趣,培养爱好六、写话能力1.故事写作:清晰的起承转合,生动的语言描写2.记叙文写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描写3.描写的技巧:事物的外貌、动作、情感、环境七、词语运用1.造句:熟练使用生词造句2.语法运用:正确使用各类词语,丰富句子表达3.情景运用:根据不同情景运用词语表达八、作文能力1.作文格式:标题、开头、结尾、段落2.作文主题: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写作3.作文结构:逻辑清晰,观点鲜明以上是三年级上册语文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当然掌握的多少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掌握情况有关。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和阅读能力,还要开始培养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三年级语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识字与写字:- 学习更多的汉字,掌握基本的笔画和笔顺规则。

- 学会正确书写汉字,注意字的结构和美观。

2. 词汇积累:- 扩大词汇量,学习新词语,并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 学习一些成语和谚语,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故事。

3. 阅读理解:- 学习如何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 练习深入阅读,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4. 写作训练:- 学习写日记、写信等基本写作形式。

- 练习写作文,学会组织文章结构,表达清晰的思想。

5. 课文学习:- 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教育意义。

- 学习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6. 古诗文学习:- 学习一些简单的古诗文,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 学习古诗文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7. 口语表达:- 练习在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表达,如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

- 学习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8. 语文综合能力:- 学习如何将所学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9. 课外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

-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0. 语文实践活动:- 参与语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

- 在活动中实践语文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可以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三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

一、识字1.基础识字:认读常见汉字,能辨认300~500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汉字。

2.字的构造:认识汉字的基本构造部件,如“木”、“水”、“气”等。

3.字音字形的关系:了解汉字的字音和字形之间的关系,掌握汉字的拼音读音。

4.词语造型:会识别一些常见词语的造型,对字的组合有一定的认识。

二、词语1.基本词汇: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汇,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2.词义理解: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掌握词语的基本用法。

3.词语搭配:了解一些词语的固定搭配用法,能正确使用常见的词语。

4.词语辨析:掌握一些近义词、反义词的区别,选择适当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句子1.句子的基本构造:了解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掌握句子成分的基本概念。

2.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基本含义,能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3.句子的组织:掌握句子的基本组织方式,如并列句、简单句、复合句等。

4.句子的表达:能够用正确的语序和词语组成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阅读1.阅读理解:根据所给的文字,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

2.阅读速度:能够以适当的速度阅读一些简单的短文或故事,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3.阅读理解技巧: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解技巧,如查找关键词、做出推理等。

4.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阅读的态度和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五、写作1.书写规范:养成正确的汉字书写姿势和规范的字迹,注意书写的工整和美观。

2.书写速度:提高书写速度,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和考试。

3.写作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写出简单的短文和作文。

4.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性,尽量使用准确、恰当的词语进行写作。

小学三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一、语文知识点1. 字母与字的区别:字母是构成字的基本单位。

2. 拼音读音与字形:学习拼音的基本发音规则,理解字母与拼音之间的对应关系。

3. 词组与句子:认识和学习基本的词组和句子,了解词组和句子的组成结构。

4. 基础汉字认读:学习识读一些基础汉字,根据字形和拼音正确辨认字词。

5. 识记并默写一些简单的诗歌、儿歌、歇后语和谚语等。

6.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短文或图画,回答问题,理解短文的大意。

二、数学知识点1. 数的认识:认识0~100的数,理解数的位数、数的大小关系、数的读法。

2. 加法与减法:学习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

3. 数的比较与排序:通过观察数字的大小,学习数字的比较和排序方法。

4. 排列与组合:理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通过实际情境进行排列和组合的实践。

5. 分数的认识: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数值大小关系。

6. 时、钟与日历:认识钟表和日历的基本知识,学习时间的读法和简单的日历计算。

三、英语知识点1. 字母表与拼写:学习英文的字母表,掌握字母的拼写和发音规则。

2. 日常用语与问候:学习常用的英语日常用语和问候语,培养简单的口语交流能力。

3. 数字与计数:认识1~100的数字,学习数字的发音和计数方法。

4. 形状与颜色:了解常见的英文形状和颜色,学习形状和颜色的名称。

5. 动物与食物: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和食物,学习它们的英文名称。

6. 基本句型和对话:学习常见的英文句型和对话,培养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科学知识点1. 动物与植物认识: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天气与季节:学习不同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掌握如何观察和描绘天气。

3. 水的性质和变化:了解水的性质和变化,学习水的凝固、融化和蒸发等过程。

4. 食物与营养:了解常见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作用,培养健康饮食的意识。

5. 光的传播和反射:学习光的传播方式和反射规律,理解光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如何修改语文中的病句
1
小学处于学习语文的黄金阶段,为了丰富大家的语文知识,本文精心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如何修改语文中的病句,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⒈词义混淆。

因对词义概念理解模糊而选用词不当的语病。

如:爱迪生发现了电灯。

把“发现”和“发明”两词混淆。

⒉词类误用。

因分不清词类而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

如:今天气候晴朗。

把“气候”与“天气”混淆了。

⒊成份残缺。

句子缺少不应该省略的主要成份。

(主、谓、宾),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的语病。

如在老师的教育下,进步得很快。

(缺少主谓)雄伟美丽的天安门城楼。

(少谓语)老师向全班同学提出下课十分钟不做作业。

(少宾语)
⒋搭配不当。

因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之间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的病句。

如:我的家乡是宁波人。

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我们在同坡上种满了果园。

(动宾搭配不当)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连带成份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⒌重复累赘。

过多地动用修饰词语反而显得多余,豪迈了病句。

如:在班队会上,张军首先第一个发言。

“首先”与“第一”重复了。

⒍词序颠倒。

因词语排列次序颠倒而造成病句如: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考卷。

考卷没有厚薄之分,显然是把一叠与厚厚的词序颠倒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