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作者是我国汉代的司马迁。
B.《狼》选自长篇小说《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元末明初人。
C.《白杨礼赞》是一篇散文,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茅盾。
D.《变色龙》是短篇小说,作者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
2.诗句、题目、诗人姓名对应有错误的是()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王昌龄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陆游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以下课文、出处、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呐喊》鲁迅
B.《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
C.《醉翁亭记》《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D.《隆中对》《三国志》陈寿
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刘禹锡唐朝
B.《最后一课》都德德国
C.《藤野先生》鲁迅小说
D.《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通讯
5.小说三要素中的环境指的是()?
A.人物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B.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C.人物活动的场所和周围的景物。
D.小说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
答案:1.C 2.B 3.C 4.B 5.B。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50题(附有答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50题(附有答案)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 )A、范仲淹B、文天祥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A 、干B、戈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B、青衣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A、上古B、崇尚C、官名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久,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A、扁鹊B、孙思邈C、李时珍D 、张仲景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 )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1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A、老子B、荀子参考答案:1、B 2、A 3、B 4、A 5、C 6、D 7、A 8、B 9、B 10、B1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 )A、阴文印B、阳文印1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1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1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A、王维B、王勃1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A、鼓B、锣1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A、朱淑真B、秦良玉C 、李清照1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B 、《三字经》C、《千字文》1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1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A、酒窝B、眼睛C 、嘴角D 、腮帮2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A、十五岁B、二十岁参考答案:11、A 12、B 13、B 14、B 15、B 16、C 17、A 18、C 19、A 20、B2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文章B、书法22、河姆渡遗址位于:(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2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A、三百首B、三百零五首2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武B、孙膑2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 )A、能B、不能2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A、指鹿为马B 、奇货可居C 、图穷匕见2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 )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28、“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 )A、王勃B、张九龄29、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A、晚春B、仲夏3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 )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参考答案:21、B 22、B 23、B 24、A 25、A 26、C 27、C 28、B 29、B 30、A3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A. 木兰诗B. 木兰辞C. 琵琶行D. 敕勒歌【答案】 A【解析】【分析】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故答案为:A【点评】《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 D【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风格凝重、深厚而大气。
B. 以“土地”和“光明”为主要意象,具有自由诗的特点:简洁化、散文化、口语化。
C. 擅用象征手法融入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含蓄优美。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

- - .【模拟试题】文学常识一. 判断题:1. 散文"春"和"秋魂"的作者都是著名作家朱自清。
〔〕2. 散文"济南的冬天"节选自"老舍文集·一些印象"作者是老舍。
〔〕3."海滨仲夏夜"节选自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
〔〕4. 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
他的作品主要收在"古代英雄石像"里。
〔〕5."社戏"的主人公是“我〞,即鲁迅先生,全篇的线索是“看社戏〞。
〔〕6."小橘灯"是冰心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是:怜——爱——敬——念。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小橘灯"都是以写少年儿童为题材的作品,作品中“我〞都是作者本人。
〔〕8. 杜甫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过故人庄"就是能表现他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昔作之一。
〔〕10. 朱自清,字佩弦,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等,都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二. 选择题1. 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通知对象的名称,一定写在正文内容的前头,顶格写,不加冒号。
B. 写电报稿一要注意语言简明;二要注意语言准确,不能有歧义。
C. 申请书最后一行的左下方要注明有效期。
D. 某同学不慎将书包丧失,写了一张启事张贴,启事标题为"招领启事"。
2. 以下标示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故人/具/鸡黍B. 谁家/新燕/啄春泥C. 昔人已/乘/黄鹤去D.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3. 天津市某中学为开展航模活动,决定组建校航模队,订于开学第二周开场报名及选拔工作。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专项测试题一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专项测试题一一、单选题1、选出对下列语文中主要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
()A、(甲)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甲)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语段中的“甲”是《水浒传》中的李逵。
】B、乙)费了好大劲才把脚从泥里拔出来。
他感到脚底下冰冷彻骨,知道是那只烂靴底掉下来了。
他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吃这双破靴子的苦头。
靴子总是湿漉漉的,走起路来里面的泥浆扑哧扑哧直响。
现在倒好,一只靴底干脆掉下来了,他只好光着脚板泡在刺骨的泥泞里。
【语段中的“乙”是《童年》中的阿廖沙。
】C、(丙)喜欢得大叫了一声,那手后面的身子立刻出现了,那是——印第安人乔的身子。
(丙)吓傻啦;他动弹不了啦。
下一个瞬间,他看到那“西班牙人”撒腿就跑,跑得没了影儿,这可真叫他高兴极了。
【语段中的“丙”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蓓姬。
】D、大家都认为财政大臣佛林奈浦在拉直的绳子上跳舞,跳得比全王国的任何大臣至少要高一英寸。
(丁)见过他在一只安装在绳子上的木盘里一连翻了好几个跟头,那根绳子只有英国普通的包扎绳那么粗。
【语段中的“丁”是《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
】2、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我们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选自这本书。
D、《格列佛游记》通过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车迟国和慧骃国的奇遇,尖锐地驳斥了为当时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的一切思想企图。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100题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南京
(C)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 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齐桓公 B.蔡桓公
A.玄奘 B.鉴真
(A)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鉴真则是东渡,把佛 法传到日本。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 句是: 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A)出处《题诗后》: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 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十个 B.十二个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A.李贺 B.李商隐
(B)李商隐和杜牧都是晚唐诗人。李贺则是盛唐 诗人,有“诗鬼”之称,与“诗圣”杜甫、“诗 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 个流域的洪水?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B)古代中国人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而且黄河 自古容易缺口,是历朝历代治理的重点。
(B)语出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元夕即 元宵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 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 当于: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B)古代长度单位。《说文》:仞,伸臂一寻八 尺也。
11. 下 列 哪 一 句 诗 描 写 的 场 景 最 适 合 采 用 水 墨 画 来表现?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选择初三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选择初三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是《红楼梦》的作者?A. 曹雪芹B. 施耐庵C. 吴承恩D. 罗贯中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兵器是什么?A. 七十二变B. 如意金箍棒C. 神通广大D. 火眼金睛3. 以下哪个不是古代诗歌的体裁?A. 绝句B. 七言绝句C. 抒情诗D. 律诗4. 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5.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的?A. 秋瑾B. 杨贵妃C. 白居易D. 苏小小6. 以下哪个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A. 林冲B. 武松C. 鲁智深D. 李逵7. 曹操是哪个时期的人物?A. 春秋B. 战国C. 三国D. 唐朝8. 以下哪个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A. 孙权B. 刘备C. 赵云D. 贾宝玉9. 以下哪个不是明代的文学家?A. 辛弃疾B. 杨维桢C. 骆宾王D. 李时中10.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统称为什么?A. 古代四大文学名著B. 古代四大名著C. 古代四大长篇小说D. 古代四大神话故事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红楼梦》的作者和内容。
2. 你认为《西游记》中最经典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3. 请列举三个唐代的著名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
4. 你了解哪些明代的文学家?请简要介绍其中一个人及其作品。
5. 《水浒传》中的主要故事情节有哪些?你对其中的哪个故事情节印象最深刻?为什么?6.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是哪三国?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三国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
三、作文题请你根据自己的语文文学常识,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文学作品,以这个作品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作文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作者、发表年代、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谈对这个作品的理解、感受、喜好等。
请确保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初中中考 语文 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诗歌中,哪一首属于乐府诗?()A. 《湘夫人》B. 《孔雀东南飞》C. 《声声慢》D. 《关雎》【答案】 B【解析】【分析】A.《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B.《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C.声声慢,词牌名。
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
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
D.《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故答案为:B【点评】《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风格凝重、深厚而大气。
B. 以“土地”和“光明”为主要意象,具有自由诗的特点:简洁化、散文化、口语化。
C. 擅用象征手法融入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含蓄优美。
D. 1978年“归来”以后,诗意变得更警策,通过镜像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答案】 C【解析】【分析】C选项描述的是泰戈尔《园丁集》的特点。
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做本题时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专项练习
1.(2018遵义)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讨厌阿长的絮叨和烦琐规矩,但她对“我”讲述“长毛”的故事让“我”也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
B.《简•爱》中,简•爱正沉浸在筹备自己婚礼的喜悦中,梅森突然出现了,他揭露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秘密——丹特上校的妻子还活着!
C.《水浒传》中,林冲不满王伦的做法,在宋江等人智激与协力下,一举杀死了王伦。
这一精彩的情节,突出了王伦的小肚鸡肠和宋江的老谋深算。
D.“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而治”,兵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法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18毕节)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B.《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C.《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在桑菲尔德庄园里拐弯抹角地试探简•爱的心思,最终两人互相倾吐衷肠,表白了爱意。
D.《水浒传》中鲁智深个性鲜明,他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尽显疾恶如仇的英雄本色。
3.(2018贵阳)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杨修之死》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作家沈从文,代表作有小说集《荷花淀》等。
C.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成人,后人用“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D.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刘四爷问祥子,虎妞埋在什么地方,祥子最终还是告诉了他。
B.用类似的事件写出不同的情节,是《水浒传》的显著特色,如宋江买刀和林冲卖刀、武松打
虎和李逵杀虎、江州劫法场和大名府劫法场
等等。
C.高尔基的《童年》中,外祖父是一个性情暴躁、贪婪、自私的人,外祖母则善良公正、热爱生活。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东晋时期的诗歌305首。
5.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四个先后发生的关键情节决定了祥子的悲剧:被孙侦探敲诈、被军阀抢车、为安葬虎妞而卖车及小福子的死亡。
B.《朝花夕拾》中“无常”是鲁迅想象中的人物,鲁迅觉得活无常亲切、活泼而诙谐,特别有人情味,象征着一种公平。
C.《水浒传》中行者武松在孟州道醉打蒋门神,帮助义兄张青夺回了“快活林”酒店,体现了他打抱不平的英雄气概。
D.宋词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
南宋时期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而辛弃疾则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6.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敌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观音菩萨降妖,最后红孩儿被降伏,做了善财童子。
B.《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慧骃国结识了聪明而有德行的马,在
马的美徳的感化下,格列佛为了宣扬这些美徳而主动请求离开了慧
骃国。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既没有动摇,也没有绝望,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
D.《乐府诗集》是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木兰诗》《观沧海》均选自《乐府诗集》。
7.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
B.《促织》就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名作,借历史来针砭黑暗的社会现实,揭露官吏的腐败。
C.《世说新语》所记大多是传闻、逸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D.《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B.《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C.武松武艺高强,性情刚烈,疾恶如仇。
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温酒斩华雄”“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D.“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9.请根据《水浒传》的内容,仿照画线部分,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
如武松,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云飞浦,除恶蜈蚣岭,表现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如鲁智深,他, , , ,表现其疾恶如仇,侠肝义胆。
专项练习答案
1、解析:A B项,梅森揭露的秘密是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丹特上校的妻子”表述有误;C 项,描述的是“火并王伦”的情节,林冲是在晁盖、吴用等人的智激下,杀了王伦,这一情节没有宋江;D项,“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主张,“兵家”表述有误。
故选A项。
2、解析:A 铁扇公主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的原因是: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由于唐僧师徒的原因被观音收为善财童子,失去了自由,整天跟在观音身边,铁扇公主对此怀恨在心。
3、解析:B 《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
4、解析:C A项,祥子没有告诉刘四爷虎妞埋在什么地方; B项,“宋江买刀和林冲卖刀”表
述有误,应为“林冲买刀和杨志卖刀”;D项,《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5、解析:D A项,应是先被军阀抢车,后被孙侦探敲诈;B项,“无常”是乡间迎神赛会上的一个形象,不是鲁迅想象出来的; C项,武松是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酒店。
6、导析:A B项,格列佛离开慧骃国的原因是格列佛养了一只耶胡,并把其当作慧骃一样养在家里,这样的行为引发了代表们的愤慨,最后被迫离开;C项,保尔瘫痪、失明后曾一度陷入绝望,后来他战胜了自己,选择拿起文学武器继续战斗,选项中“既没有动摇,也没有绝望”表述错误;D项,《观沧海》选自《曹操集》。
7、导析:A 《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
8、解析:C “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a》中的关羽所为。
9、解析:(示例)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