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 这一条由白骨、铝片铺就的天路
驼峰航线 这一条由白骨、铝片铺就的天路

驼峰航线这一条由白骨、铝片铺就的天路
陈楠枰
【期刊名称】《交通建设与管理》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800公里航程、7000米海拔、3大强气流团、150万小时飞行时间、71042吨月空运量纪录、1500余架飞机损失、65万吨总运量……这条堪称为世界上最艰险的航空线——"驼峰航线"支撑了抗战最危难时期的空中"生命线"。
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曾描述一条空中运输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陈楠枰
【作者单位】《交通建设与管理》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95.22
【相关文献】
1.驼峰航线这一条由白骨、铝片铺就的天路 [J], 陈楠枰
2.烟大航线五年铺就平安顺畅之路——大连海事局倾力打造"安全、畅通、文明"航线纪实 [J], 李实祎;杨姣姣
3.试飞铺就通天路 [J], 陈怦;宋跃进;
4.小凉山铺就脱贫“天路” [J], 字强;褚怡;王海霞
5.二战时期美国对华与对苏物资援助航线比较
——以"驼峰航线"与"阿拉斯加—西伯利亚空中走廊"为例 [J], 马天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驼峰航线

1.由来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做出了重要贡献。
“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丽江白沙机场,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
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航线飞越被视为空中禁区的喜马拉雅山脉,因受山峰高度及彼时螺旋桨飞机性能限制,飞机只能紧贴山峰飞行,因而飞行轨迹高低起伏状似驼峰,故此得名。
英文为“The Hump”。
2.背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农业国,战争急需的重要物资如飞机、汽车、汽油等均需进口,维持国际交通线至关重要。
正是看到中国这个致命弱点,侵华日军向来把切断中国的国际交通线当作战略重点之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整个东部、南部沿海和桂越、滇越国际交通线已处于日军控制之下;北部邻国苏联在中国抗日战争前期是援华的主要国家,但自苏德战争爆发后,自身处境困难,因而基本停止了对华援助与对华军火贸易。
1941年12月8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一路指向珍珠港,一路指向东南亚。
进攻东南亚的日军由泰国北上,于1942年5月攻陷缅甸以及中国云南怒江以西地区,切断了中国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滇缅路。
滇缅路被切断后,中国曾试图开辟西北陆路国际交通线,将美英援华物资经波斯湾运到苏联中亚阿拉木图,再经新疆运到中国内地,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
于是,开辟经印度到中国的空中国际运输线就成了惟一的选择。
美国和其他盟国领导人同意进行一个持续的空中补给工作,由美国陆军航空队负责。
在1942年7月,美国陆军航空队一个新的航空运输司令部成立,由William H. Tunner上校指挥,组织空运和提供后勤支持。
大多数人员和设备来自美国陆军航空队,也有英国和印度的英联邦部队,缅甸劳工团伙,和中国国民航空空运科。
驼峰航线背景总结

驼峰航线背景总结
1941年,日军空袭珍珠港后,一路指向太平洋,一路指向东南亚。
此时中国处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共两党刚结束了十年内战,所以国防薄弱,急需外援;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忙于对德作战,无力援华;英美等国也希望中国在战场上牵制日军,减轻其压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相继占领香港、菲律宾。
1942年1月,又以重兵集结于缅南及泰北地区觊觎战时中国惟一国际通道滇缅公路。
日军由泰国北上,于1942年5月击退中国远征军,攻陷缅甸以及中国云南怒江以西地区,切断了中国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
这条盟军和中国联系的最后通道被窃断后,一切物资运输被迫中断。
对亚洲局势,美国总统罗斯福异常关注,他曾担心中国的抗战形势因日本的封锁而崩溃。
1月30日,日军攻占毛淡棉当天罗斯福即在内阁会议上提出:“开辟一条空中运输线和另辟一条陆上补给线”,并要求空军上将阿诺德研究将物资空运到中国的一切可能的途径,“不管多么困难,我们都必须使航线保持畅通。
”滇缅公路被切断后,中国曾试图开辟西北陆路国际交通线,将美英援华物资经波斯湾运到苏联中亚阿拉木图,再经新疆运到中国内地,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
于是,开辟经印度到中国的空中国际运输线就成了惟一的选择。
“驼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由于它的海拔高度低于当时美国主要装备机型( D C—3、DC—46、DC—47)最大爬行高度,所以这里是中国至印度航线的必经之处。
该航线也因此被称为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二战期间物流的一大亮点

八十年代中期之后欧美等国家采用的词汇便是 Logistics;
现在,空中交通已经非常发达,今天看来,解决这个问
第二个收获是了解认知了“驼峰航线”。本文关注的“驼 题,除了成本高一些,已经没有太大的难度。然而,那是在七
峰航线”是二战期间美国军事后勤的一个亮点。二战时期那 十多年以前,而且是战争导至的极端困难时期,那时飞机这
国对美国词汇的翻译,原词汇是 Logistics,这个词汇概念最初 牵手的“孤岛状态”。既然陆上、海上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的起源和二战期间美国军队的军事后勤 Logistics有关“ ,驼峰 可以作为主要选择的只有天空,用飞机解决这种物流的需
. 航A线l” l便是 Ri军g事ht后s勤 RLoegsist eicrs一 ve个d可.圈可点的成就。二十世纪 求,就几乎成了唯一有效,当然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的物流可以依托的路当然也还有,然而,向西、向西北不但 抗日,已经载入历史史册。谈到它的作用,那是双向的:向外
路途遥远,而且水平太低,难以作为战争支持的依托,再则, 运送中国远征军士兵和与国外交往的人员,在境外打击侵
苏联、西亚也在战火之中,很难通过这些方向取得以美国为 略者,为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将我们抗日战
么多的战场,那么长的战线,前线快速消耗的枪炮弹药必须 种工具实用的时间不太长,能够进行大量输送的大型飞机
及时保证供应和补充,军需物资的空前消耗,这都需要强有 也才诞生不久,要飞越绵绵不尽、无法给空前繁忙,可以说,二战 的高山地区,而且是长距离的多架次的重载、大量、不断地飞
南海上的物流通道;向北的方向本来就是荒漠连片,再加上 不及待。“驼峰航线”就是战争需求导致的“不得已而为之”的
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已经没有物流通道可言;西南方向高山 产物。难怪有人把航线上飞行称之为“自杀式的航程”。
[原创]驼峰航线不值得对美国感恩戴德
![[原创]驼峰航线不值得对美国感恩戴德](https://img.taocdn.com/s3/m/1fa8db3f647d27284b73513c.png)
美国参战前,使劲的给日本、德国等运输战略物资,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援助,让他们发展起来,以便发动战争,没想到德日就好比本拉登一样,心里很明白事,没按照美国指挥棒走,把枪口对准了美国,甚至日本还偷袭了珍珠港,美国人急了,才改变策略,出钱出武器,让世界人民出鲜血和生命,消耗德日的武装力量,然后自己才出动,摘取胜利果实的。
感谢美国那不脑残么?
[ 转自铁反而要警惕美国历史上屡屡发生的,培养好战势力,挑动人类战争,从中牟利的做法。
就好比,大家都在一个大水坑里,本来大家都很自在,美国把水坑里的食人鱼养大,想让食人鱼去吃水坑里别的种群,结果让发现食人鱼反而要吃它了,于是美国躲在被他还的,别的流血付出生命的种群后面,给他们提供武器抵挡食人鱼,然后食人鱼消耗的差不多了,美国拎着渔出现了。。。
再读《驼峰航线》

再读《驼峰航线》《驼峰航线》是著名作家胡兰成的长篇小说,以陶渊明传奇故事为背景,通过描写驼峰航线上的奇遇和故事,展现了人们的勇气、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小说通过展示人物的成长和变化,表达了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的珍视,同时也带给读者思考人生意义的启示。
小说的主人公陆彬和景琳是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他们居住在一个叫“驼峰”的小镇上。
陆彬是一名驼夫,每天忙于远途运输和生活的奔波。
他骑着沉重的驼群,在雪山和沙漠、丛林和河流中穿行,承载着边疆人民的希望和期望。
作为驼夫之妻,景琳陪伴着陆彬生活在驼峰小镇上。
她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子,对陆彬充满了理解和支持。
每当陆彬出发前,景琳总是为他准备一些备用物资,给他温暖的关怀。
在驼峰航线上,陆彬和景琳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和危险,他们的感情也逐渐升华。
小说中,陆彬和景琳遇到了一系列的险情和危险。
在丛林中,他们遭遇了食人部落的追捕;在雪山上,他们面对了飞雪和严寒的折磨。
然而,他们始终坚持着,勇敢地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激励着对方不断前行。
正是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才使得他们在困境中挺身而出,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小说中有一个人物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陶渊明。
他是一名年轻的学者,热爱诗词,憧憬着追求理想的生活。
在驼峰航线上,他遭遇了严峻的形势,不得不放弃了原本的理想,加入了陆彬的队伍。
然而,他并没有对生活绝望,而是积极地参与到驼峰航线的建设中,用文字和行动记录着这段传奇的旅程。
陶渊明的坚持和努力,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通过《驼峰航线》,著名作家胡兰成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入的思考,带给读者丰富的阅读体验。
他通过描写驼峰航线上的奇遇和故事,展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勇气和坚持,同时也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多启示。
驼峰航线是一个艰险而又美丽的旅程,正如人生一样。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有勇气和毅力去克服,相信自己,坚持不懈。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心爱护身边的人,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抗战生命线——驼峰航线PPT课件

.
5
• 诸位,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日本人离上帝越来越 近了,而我们恰恰相反,即将远离这个连上帝都 不来的该死地方。这意味着“驼峰”这条令人生 畏的航线今后只会出现在各位的梦中……在过去3 年间,我们虽然失去了无数的伙伴、丢掉了无数 飞机,但是,我们却做了一件几乎无人能做的事 情,那就是,我们曾无数次地飞越了‘驼峰’! 我们还活着!
.
15
残骸成了后来者的地标
• 究竟有多少飞机在飞越“驼峰”时坠毁,笔者始 终无法确定具体数字。不过,1945年的一期美国 《时代周刊》对这条航线的描写,还是很生动地 说明了问题:
• 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 路上都散落着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 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这就是着名 的“铝谷”――驼峰航线。
抗战生命线——驼峰航线
.
1
• 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深深铭刻在 人们的记忆里。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知 道,是由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以及中印公 路组成的运输大通道,支撑着中国抗日战 场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
.
2
背景
•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 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
• 1945年8月1日上午,离原子弹在广岛炸响还 差几天,老天也如同有了预感,一扫往日的 阴霾。滕纳(印中联队驼峰空运总指挥)钻 进自己的C-54运输机,亲自坐到驾驶盘前。 在汀江、巴里江、达姆达姆、恰堡和叟奎莱 廷机场(后四个均为备用机场,相距很近,对 外统称“汀江机场”)上,500架各型运输机 排列在停机坪上,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
11
• 一天24小时,每架飞机飞两个架次,近600 架飞机总共飞了1200架次。
陆地上的“驼峰航线”

陆地上的“驼峰航线”作者:王凯来源:《百姓生活》2016年第06期1942年春夏之交开启的“驼峰航线”(西起印度,到达中国西南地区的空中通道,主要运输抗战物资)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悲壮的一页。
然而,这条跨越高山雪峰、冰川峡谷和原始森林的空中航线,并非当时唯一的一条运输线,与之同时开辟的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陆路通道。
1942年,美国总统特使威尔基访问中国,他建议将援华物资从印度经伊朗到苏联,经土西公路至阿拉木图,再转公路运至新疆赴内地,由美国提供物资及车辆,英国提供司机和向导。
威尔基的建议得到中国政府的认可。
时任中国公路总局印伊运输处副处长的陆振轩,受命前往印度筹措此事。
但当陆振轩一行抵达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后才知道,靠苏联一方的伊朗港口不开放,故借道西亚运输物资的计划无法实现。
陆振轩等人四处打听,后来在查阅资料时,偶然从一本英国人写的书里看到这样一个记载:从印度到新疆有两条道,北道由伊朗经哈萨克斯坦进入新疆,南道是一条驮马古道,由卡拉奇经克什米尔首府斯林那加到拉达克首府列城,再翻越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就能到达新疆的叶城。
陆振轩看后喜出望外,他马上将情况向交通部作了汇报,并要求带队勘探开辟这条古驿道。
交通部批准了陆振轩的计划,陆振轩便与刘宗唐、马家驹等几名爱国学子马上投入工作。
经过考察,从卡拉奇至列城,大部分是铁路和公路线路,只有一小段是驮道。
陆振轩便与当时的新疆省政府议定,印度境内的运输,由英方组织马队从公路终点站斯林那加运至列城,再由新疆派驮马到列城接应。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1944年10月15日,陆振轩率领160多名从南疆招募的驮工,赶着近千匹骆驼、驮马,满载着国际救援物资,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马队从列城出发不久,就要翻越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山口。
像这样的山口全程共有3处,全是在悬崖上凿出的仅能通过一人的小道,路上的积雪足有半米多深,路旁就是万丈深渊和咆哮的河流,人必须牵马步行,一不小心就会滑下深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人 进行 完毕装 运 检 查后 ,它仃J 的| 1 的地 将 是中国昆明郊 区的 丙} J L 场。
随着 1 9 4 2年 6川 中 美 两 国 代 表 华 盛顿 签
条空 中运输线 :征 长达 8 0 0余 公 的深山峡谷、 雪峰冰 川间, ・ 路 匕 部散落 着这些 机碎片 ,存
度 苫 力。老照 片里 , 一 头 名为 E l me r 的 火象就
常 常 被 摄 影 师 拍 到 其 帮忙 向 美 制 C 一 4 6运 输 机 中 装载 5 5加 仑 装 油 桶 。 为 了 节省 成 本 井 保 i 止 有 限 的 “ 废 物 ” 嘲 收 冉 利 用 , 空 油 桶 在 完 成 一 次 使 命 后 人 邮 分 则 依 靠 人 力车 运 同 昆 明 机 场 , 同
空运队 不得 不冒险选择北线 。
为躲避 在 当时 已占领缅 甸的 日军从地 而对 荚援华 物资 发动 的袭 击 , “ 驼峰 航线 ”北线 西
起 印 度阿萨 姆邦 , 得 不 向 东 横 跨 喜 马拉 雅 【 l j
7 0 交通建设与管理
T r an s po r t i n t he W ar交通抗战
援 , 协 定 中 ,中 ¨ 丁 无 偿 获 得 美 吲 夫 宗 军 事
中 国最后一 条陆 上交通线后 , 在蒋介石 、 史迪威 、 陈纳德 的共 同努 力 r,中美两 图被迫在 印度 东
援助 ,同时 中 国须 向美 国提 供 “ 回惠租 借”的 义务 。其中 ,中国 抗 战 中消耗 掉的 f } { . 借物 资
是 必 、也 是 无 法 还 的 。
北部 的5 ¨ I 萨埘 郑和 中国云 南 昆明之 间 l J f 辟 了一
条转 运战略 物资的 空 中通道 ,这 条 中通道 就
叫 “ 驼峰航线 ”。 因受喜 马拉雅 l l I 脉l l J 峰 高 度 肢 彼 时 螺 旋 桨 机 性 能 限 制 ,航 线 飞 越 此 段 “ 空 中 禁 ” 时 j = _ j 能 紧贴 I l I 峰 飞 行 ,轨 迹 高 低 起 伏 如 驼 峰 般 ,
从 地 图上看 ,运 输机 需 要爬过 高 山雪峰 、 峡 谷冰 川、热带 林 、寒 带原 始森林 以 及 日军
领 ,还 耍经 受 住 强 气 流 、低 气 压 、 冰 雹 、 霜 冻 ,甚 至 坠 毁 和 撞 山 的 危 险 ,并 闪 开 日军 的 空 中 狙 击 ,危 险 程 度 难 以 想 象 。 “ 飞 越 驼 峰 ,没 有 天 气 限 制 。 ” 这 是 美 国
嘲
“ 飞越驼峰 , 没 有天 气 限 制 。 ’ ’
脉、 高黎 丙…、 横断 山、 萨尔温江 、 怒江 、 澜 沧江 、 金沙 江 ,进 人 中 的 云 南 高 原 和 四 川 省 。 航 线 全 长5 0 0 英 , 地 势海 拔 均 在 4 5 0 0 — 5 5 0 0米 上 F,
天 气睛 好 的 日 『 . 里 ,这 些铝 片会 - : I  ̄ H 光照射 F 烁 烁发光 , 这 就是 著 名的 “ 铝谷” —— “ 驼峰 航线 ” 1 1 9 4 2年 5月 , r j 切断 滇 缅 公路 达 条战 时
署 中美抵抗 侵略 助 协定》 ( 亦称 《 I f 1 美租 借 丰体 协定 ) )) ,【 { l 正式 成 为租借 定 的受 I
…峰 起 伏 迓 绵 ,犹 如 骆 驼 的 峰 背 。
E d wa r d H. Al e x a n d e r曾在 报 告 中 写道 : “ 达
的 气 候 是 十 分 可怕 的 。 征1 2 0 0 0 英尺 ( 约3 6 5 8 米) 高 度 开 始 结 冰 。 今 天 ,一 架 C- 8 7仪 表 显 示 已飞 到了2 9 5 0 0英 尺 ( 约8 9 9 2米 )的 高 度 , 而 不 能 再 飞 高 了 ,不 能 飞 到浓 云 的 上 面 。 ”
严重 的结 冰时 常会将 机 翼压变 形 ,使 得飞 机下 降数千 英尺 。气候 的急促 变化也 町能 使水 平飞 行受到 影响 ,货物撞 击舱 壁 ,甚 至被 甩 m
正 是 这 世 界 战 争 空 运 史 上 持 续 时 最 艮、
条 件 最 艰 苦 、付 出代 价 最 大 的 空 运 ,住 二 年 时 ,以 高 代价 换 来 由美叫 运 中国的
匕卜 多 万 吨 援 助 物 资 , 帮 助 国 民 党 挺 过 了 最 艰 的抗战相持阶 段。
交 通 抗 战
F L Y I N G
驼 峰航 线
这一条 由白骨\ 铝片铺 就的天路
● 文/ 本T J I i g 者 陈楠枰
8 0 ( ) 公 里航程 、7 0 0 0 米 海拔 、3 大强气 流 团 、1 5 0 万 小时飞行 时间 、7 1 ( ) 4 2 吨 月空 运量纪录 、1 5 0 0 余架 飞机损失 、6 5 万吨总运量 ……这条堪称 为世界 上最艰险 的航 空线~ “ 驼峰航线”支撑了抗战最危难 时期 的空 中 “ 生命线 ”。
故此得名 。亦同 “ T h e Hu mp ”。
基 于此 ,美斟 成为抗 战后期 援华 的最 _ 卜 要
国家 ,美 国空运队 和 中国航空 公司 共同 承担 起
“ 鸵 峰 ”空 运 的 任 务 , 其 中以 美 国空 运 队 为 _ 丰。
一
头训 练有素 的 夫象往 往 可以 顶 儿个 印
印度后黍 复使 用。 航 线最 初分南 线和 北线 。南线途 经缅 甸密 支那到 昆明 , 飞行条件好 , 却不堪 日本 机 袭扰 。
飞 越 驼 峰
印度阿 萨姆郑 的一 个为 中【 目 提供 抗战物 资
的机场 里 , “ 驼 峰 航 线 ” 的 起 点 从 这 开 始 。 准备运 往 中 的 汽 油 和 大 最炮 弹 堆 如 … , J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