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合集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word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word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A.x >-2B.x≥-2C. x≠-2D. x≥2 2.若b b -=-3)3(2,则b 满足的条件是A .b>3B .b<3C .b≥3D .b≤3 3.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 .3)3()1(91)9)(1(=-⋅-=-⋅-=--; B.2)2(2-=-;347=+=; D.71724252425242522=⨯=-⋅+=-.4.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6,7,8 .B .5,6,7.C .4,5,6.D .3,4,5. 5.已知△ABC 中,∠A=12∠B=13∠C ,则它的三条边之比为A .1:1 .B .1 2 .C .1D .1:4:1.6.一个四边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依次如下选项,其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88°,108°,88°.B .88°,104°,108°.C .88°,92°,92° .D .88°,92°,88°.7、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10cm ,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可以是A.4cm 和 6cm .B.6cm 和 8cm.C.20cm 和 30cm .D.8cm 和12cm. 8、给定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则以这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A.1个 .B.2个 .C.3个.D.4个.9.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从①AB ∥CD ;②AB =CD ;③BC ∥AD ;④BC =AD ;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 成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共有A.3种 .B.4种 .C.5种.D.6种. 10.已知ab <0,则b a 2化简后为A .b a .B . b a -.C .b a - .D .b a --.11. 如图,铁路MN 和公路PQ 在点O 处交汇,30QON ∠=︒.公路PQ 上A 处距O 点240米.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 上沿ON 方向以7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A 处受噪音影响的时间为A.12秒.B.16秒.C.20秒.D.24秒.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Rt △OA 1C 1,Rt △OA 2C 2,Rt △OA 3C 3,Rt △OA 4C 4…的斜边都在坐标轴上,∠A 1OC 1=∠A 2OC 2=∠A 3OC 3=∠A 4OC 4=…=30°.若点A 1的坐标为(3,0),OA 1=OC 2,OA 2=OC 3,OA 3=OC 4…,则依此规律,点A 2015的纵坐标为A.0.B. ﹣3×()2013.C. (2)2014. D. 3×()2013.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4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3.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22-x =14.已知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8,则对角线AC =15.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o ,两条对角线的和为8cm ,则这个矩形的一条较短边为 cm.16.菱形的一个内角为︒120 ,且平分这个内角的对角线长为8cm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 17.已知x =1﹣,y =1+,则x 2+y 2-xy -2x -2y 的值为 .18.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BD 是对角线,△ABC 是等边三角形,∠ADC =30°,AD =3,BD =5,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 _.三、解答题(共8题,共66分)第12题图第11题图第18题图19.(本题满分8分)计算(1)204554-+ (2)32241÷ 20. (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点E,F 在AC 上,且OE=OF. (1)求证BE=DF ;(2)线段OE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DF 为矩形(不必证明).21.(本题满分8分)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 (0,4),C(3,0).(1) 以AC 为边,在其上方作一个四边形,使它的面积为22OC OA +;(2) 画出线段AC 关于y 轴对称线段AB,并计算点B 到AC 的距离.22. (本题满分10分) 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中BC 和CD 边上的点,CE =41BC ,F 为CD 的中点,连接AF 、AE 、EF , (1)判定△A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设AE 的中点为O,判定∠BOF 和∠BA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3. (本题满分10分)(1)叙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证明; (2)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解决如下问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E,F 分别是AB,CD 的中点,求证EF=)(21BC AD +.第20题图C第22题图24. (本题满分10分) 小明在解决问题:已知a=321+,求1822+-a a 的值.他是这样分析与解的:∵a=321+=32)32)(32(32-=-+-,∴a-2=3-,∴,3)2(2=-a 3442=+-a a∴142-=-a a ,∴1822+-a a =2(1)42+-a a =2×(-1)+1=-1.请你根据小明的分析过程,解决如下问题: (1)化简1191211571351131++++++++Λ(2)若a=121-,①求1842+-a a 的值;②直接写出代数式的值1323++-a a a = ; 21522++-aa a = .25. (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8cm,BC=20cm,E 是AD 的中点.动点P 从A 点出发,沿A-B-C 路线以1cm/秒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 秒.将∆APE 以EP 为折痕折叠,点A 的对应点记为M.(1) 如图(1),当点P 在边AB 上,且点M 在边BC 上时,求运动时间t; (2) 如图(2),当点P 在边BC 上,且点M 也在边BC 上时,求运动时间t; (3) 直接写出点P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BM 长的最小值 .MADCB第25题图(1) 第25题图(2)八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 )2)(2(-+x x ; 14. 4; 15.2; 16.316;17.3;18.63425- 三、解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2分) 19.解:(1)原式=525354-+=55 …………………………………4分(2)原式=4123241=⨯ ………………………8分20. (1)证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或一对三角形全等;… …………5分 (2)OE=OD ………………………8分21.(1)略; …………………4分 (2)AC=5,面积法求得点B 到AC 的距离524…………………8分 22.(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4a,则22222225,5,20a AE a EF a AF ===∴222AE EF AF =+∴△AE F 是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武昌部分学校期中试卷.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武昌部分学校期中试卷.doc

初中数学试卷马鸣风萧萧2013-2014学年度武昌部分学校八年级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3×10=30分)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6cm B 、 10cm ,10cm ,20cm C 、 5cm ,6cm ,10cm D 、5cm ,20cm ,10cm2、已知三角形一个角的外角是120°,则这个三角形余下两角之和是( ) A.60° B.120° C.150° D.90°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4.如图所示,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D 和CD 的交点,若∠A=50°,则∠D=( ) A.120° B.130° C.115° D110°5.如图,AB ⊥BF ,ED ⊥BF ,CD=CB ,判定⊿EDC ≌⊿ABC 的理由是( ) A.SSS B.SAS C.ASA D.HL6、如图,在CD 上求一点P ,使它到OA ,OB 的距离相等,则P 点是( ) A.线段CD 的中点 B.OA 与OB 的中垂线的交点 C.OA 与CD 的中垂线的交点 D.CD 与∠AOB 的平分线的交点7、如图,已知DE ⊥BC 于E ,BE=CE ,AB+AC=15,则⊿ABD 的周长( )A.15B.20C.25D.308、现有若干个三角形,在所有的内角中,有5个直角,3个钝角,25个锐角,则在这些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3 B .4或5 C .6或7 D .89、将矩形纸片ABCD (图①)按如下步骤操作:(1)以过点A 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 恰好落在AD 边上,折痕与BC 边交于点E (如图②);(2)以过点E 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BC 边上,折痕EF 交AD 边于点F (如图③); (3)将纸片收展平,那么∠AFE 的度数为( ) A .60° B .67.5° C .72° D .75°A B C D DC B A第4题 F E D C B A 第5题O D C B A 第6题 E D CB A第7题10、如图,△ABC 中,∠ACB=90°,D 为AB 上任一点,过D 作AB 的垂线,分别交边AC 、BC 的延长线于EF 两点,∠BAC ∠BFD 的平分线交于点I ,AI 交DF 于点M ,FI 交AC 于点N ,连接BI.下列结论:①∠BAC=∠BFD ;②∠ENI=∠EMI ;③AI ⊥FI ;④∠ABI=∠FBI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二、填空题(3×6=18分)11、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5,11,6B .8,8,16C .10,5,4D .6,9,14 2、下列命题中:⑴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⑵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⑶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A.3个B.2个C.1个D.0个 3、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 A 、 6 B 、 7 C 、 8 D 、 9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 ) A. 50 B. 50或65 C 、80 D 、65 5、和点P (2,5-)关于x 轴对称的点是( )A (-2,5-)B (2,5-)C (2,5)D (-2,5) 6、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 cm ,则斜边的长为( ). A .2 cm B .4 cm C .6 cm D .8 cm7、如图,已知12=∠∠,AC AD =,增加下列条件:①AB AE =;②BC ED =;③C D =∠∠;④B E =∠∠.其中能使ABC AED △≌△的条件有( ) A.4个 B.3个C.2个 D.个8、如图,先将正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MN ,再把B 点折叠在折痕MN 上,折痕为AE ,点B 在MN 上的对应点为H ,沿AH 和DH 剪下,这样剪得的三角形中 ( ) A .AD DH AH ≠= B .AD DH AH == C .DH AD AH ≠= D .AD DH AH ≠≠9、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A=∠1+∠2B .2∠A=∠1+∠2C .3∠A=2∠1+∠2D .3∠A=2(∠1+∠2)10、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B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C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D .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___ ______。

初中数学八年级2014—2015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2014—2015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4—2015 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一选,牛刀初试露锋芒!(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A. 4个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B.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C.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可能在三角形内,也可能在三角形外。

D. 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3 .两根木棒长分别为5cm和7cm,要选择第三根,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长为偶数, 则组成方法有b5E2RGbCAPA. 3种B. 4种C. 5种D. 6种4. 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判定△AB4A A/B/C/的一组是()/ / / / / //—”//A、/ A=Z A,/B=Z B ,AB= A BB、/ A=Z A , AB= A B , AC=A C/ / / J / / / / / / /C、/ A=/ A , AB= A B , BC= B CD、AB= A B , AC=A C ,BC= B C5. 如图,已知△ 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 ABC全等的图形是(D.只有丙6.如图1,将长方形ABCD纸片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 •处,BC交AD于丘,若• DBC =22.5 °,贝恠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 则图中45的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的个数是()A. 5个E 22.12.如图5,△ ABC 的三边 AB 、BC CA 长分别是 20、30、40,其三条 角平分线将△ ABC 分为三个三角形,则 S A ABO : S A BCO:CAO 等于( )A . 1 : 1 : 1B . 1 : 2 : 3C . 2 : 3 : 4D . 3 : 4 : 513.如图6, 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2cm,—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 (二 取 3)是() DXDiTa9E3dA.20cm;B.10cm;C.14cm;D. 无法确定.7•如图2,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 △ ABC 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为( )A. 10 cm B . 12cmC8、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A 、6B 、7C 、8AC=5cm BC=10cm则厶ACD 的周长盒命 图2 E.15cmD . 20cm则底边上的高为()D 、99.如图3,小明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 的办法是()p1EanqFDPw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和②去10、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角形中有两个角是互为余角; B.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3 : 2 : 1; C.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 : 2 : 1 ; D.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的差等于第三个内角 11.把两个都有一个锐角为30°的一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 4所示的图形,两条直角边在同一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个. A. 1个B . 2个C.3 个D.4 个F C D图4图5A图614.如图7所示,已知△ ABC和厶BDE都是等边三角形。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下列各题都有A 、B 、C 、D 四个答案供选择,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认为正确1、4的算术平方根是A . 2B . 2-C . 2±D . 2±2、与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是A . 有理数B . 无理数C . 实数D . 整数 3、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 . 1)1)(1(2-=-+x x x B . 1)2(122+-=+-x x x xC . )4)(4(422y x y x y x -+=-D . 22)3(96-=+-x x x4、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B .同位角相等C .三角形的外角和为180°D .内错角相等 5、使式子32+x 有意义的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A .32>x B . 23>x C . 23-≥x D . 32-≥x6、在实数73,1+π,4,3.14,38,8,0, 11.21211211中,无理数有A . 2个B . 3个C . 4个D . 5个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cm 2,面积相应增加了232cm ,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A . 6cm B . 5cm C . 8cm D . 7cm8、计算:()20132013125.08-⨯等于A . 1-B . 1C . 2013D . 2013- 9、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C ≌△'''C B A 的是 A .''''C A AC B B A A =∠=∠∠=∠,,学校:班别: 姓名: 座号:………………………………………………………………装………………订………………线………………………………………………得分 B'C BB .''''B A AB B B A A =∠=∠∠=∠,,C .'''''C A AC A A B A AB =∠=∠=,,D .'''''C B BC B A AB A A ==∠=∠,, 10、下列算式计算正确的是A .523a a a =+B .623a a a =⋅C .923)(a a =D . a a a =÷2311、估计15的大小在A . 2和3之间B . 3和4之间C . 4和5之间D . 5和6之间12、若(x+a)(x-5)展开式中不含有x 的一次项,则a 的值为A . 5-B . 5C . 0D . 5± 13、如右图,△ABC ≌△EDF ,DF =BC ,AB=ED ,AF =20,EC =10,则AE 等于 A . 5 B . 8 C .10 D . 15 14、如果则的值分别是A . 2 和 3B . 2和-3C . 2和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5、计算:=⨯-2016201020132________。

武汉市新洲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武汉市新洲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八年级数学试卷第1页(共4页)武汉市新洲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
数学试题
答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2013.1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7,则第三边长a 的取值范围是
A .113a
B .113a
C .3a
D .11
a 2. 已知△ABC 中,∠B 是∠A 的2倍,∠C 比∠A 大20°,则∠A 等于
A .40°
B .60°
C .80°
D .90°
3. 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 的是
A .AB=3 , BC=4, AC=8
B .∠A=60°,∠B=45°, AB=4
C .AB=5, BC=3 , ∠A=30°
D .∠C=90°, AB=6
4. 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A .五边形
B .六边形
C .七边形
D .八边形
5. 若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差,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等腰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B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C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 .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7.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A. SSS
B. SAS
C. AAS
D. ASA。

湖北武汉新洲区部分学校14-15秋季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试题--物理

湖北武汉新洲区部分学校14-15秋季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试题--物理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14-2015秋季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第I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总分60分) 1.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 .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D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3.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图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乙图中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丙图中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 .丁图中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4.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在0~10s 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 处相遇C .在10s ~20s 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6.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用该装置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B .若要用该装置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可以移动两铅笔之间的距离C .若要用该装置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可以将橡皮筋快速拨动D .拨动橡皮筋是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空气可以传声7.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玻璃杯,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指关节轻轻叩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D .这种判断方法不合理8.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 .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C .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D .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9. 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D .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10.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11.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 .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 .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12.早晨看见草叶上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原因与下图中相同的是13. 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

2014-2015年武汉市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压轴题总汇

2014-2015年武汉市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压轴题总汇

2014-2015八年级上学期压轴题汇总东西湖区12 .如图, △ ABC 中,AB = AC ,/ BAC = 90 ° BE 平分 ABC 交 AC 于 F , CE 丄 BF 于 E , EG AB + AF = BC :② BF = 2CE :③ FC = GE ; @ / GEA =Z CBF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有( )A . 1B . 2C . 316•下图都是由同样大小的正三角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 其中第1个图中有1个正三角形,第2个图形中共有5个正三角形,第 3个图形中共有13个正三角形……,按照此规律第 5个图形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 ____________24. (本题10分)如图,D 为等边 △ ABC 外一点,且 BD = CD ,/ BDC = 120。

,点M 、N 分别 在 AB 、AC 上,若 BM + CN = MN(1) __________________ 求/ MDN = 度⑵ 作岀△ DMN 的高DH ,并证明 DH = BD丄AB 于G ,连AE ,下列结论:①25. (本题12分)如图1,已知线段AC II y轴,点B在第一象限,且AO平分/ BAC , AB交y 轴于G,连OB、OC(1)判断△ AOG的形状,并予以证明(2)若点B、C关于y轴对称,求证:AO丄BO⑶在⑵的条件下,如图2,点M为OA上一点,且/ ACM = 45 ° BM交y轴于P,若点B的坐标为(3,1),求点M的坐标汉阳区Kh 如3L 屈平#NRrtC’DEXX, E M IAE},若Au书.M帘.则删珂)K.5 H. 6 7 D. E血RtZUBC中,f AB-AC,分别过点执(:作过点A的直线1的垂线閃、垂足分则为队E”若昨3, CE=2t则D由 _____________ .24. (本窗満分10分)(1)如图①,把沿DE折叠,使点落在点川处,直接写出Z1 + Z2与Z*之间的数虽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②,创平分ZABC t C/平分ZACB t把MBC沿DE折叠,使点川与点/爾合,若/l + Z2=1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在△ABC中,∠A与∠B互余,则∠C的大小为()
A.60°B.90°C.120°D.150°
2.(3分)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3分)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7 B.8 C.9 D.10
4.(3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够围成三角形的是()
A.3、4、8 B.5、6、11 C.4、4、9 D.3、4、5
5.(3分)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A.9 B.7 C.12 D.9或12
6.(3分)已知点P(3,﹣1),那么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P′的坐标是()
A.(﹣3,1)B.(3,1)C.(﹣1,3)D.(﹣3,﹣1)
7.(3分)如图,已知AB=AC,点D、E分别在AC、AB上,BD与CE相交于点O,欲使△ABD≌△ACE.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添加下列条件:甲:∠BEC=∠CDB;乙:AE=AD;丙:OB=OC.其中满足要求的条件是()
A.仅甲 B.仅乙 C.甲和乙D.甲乙丙均可
8.(3分)如图:∠DAE=∠DAF=15°,DE∥AB,DF⊥AB,若AE=6,则DF等于()
A.5 B.4 C.3 D.2
9.(3分)如图,在第1个△A1BC中,∠B=30°,A1B=CB;在边A1B上任取一点D,延长CA1到A2,使A1A2=A1D,得到第2个△A1A2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E,延长A1A2到A3,使A2A3=A2E,得到第3个△A2A3E,…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中以A n 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
A.()n•75°B.()n﹣1•65°C.()n﹣1•75°D.()n•85°
10.(3分)如图,△ABC中,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交AB于E,则∠BDC的度数为()
A.72°B.36°C.60°D.8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如图,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后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
12.(3分)如图,在△ABC和△FED中,AD=FC,AB=FE,当添加条件时,既可以得到△ABC≌△FED.(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13.(3分)苏敏从A点出发,每走20米就向左转15°,按此规定,她要走米,才能回到原来位置A点处.
14.(3分)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cm.
15.(3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BAD=90°,AB=AD,BC=2,AC=6,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16.(3分)如图,在△ABC中,∠ACB=90°,∠A=30°,AC=,P为△ABC中内一点,AP=1,M、N分别为AB、AC边上的两动点,则△PMN周长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共72分)
17.(6分)如图,已知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AB于F交AC于E,∠A=35°,∠D=42°,求∠ACD的度数.
18.(6分)如图,点D、E在△ABC的BC边上,AB=AC,AD=AE.求证:BD=CE.
19.(6分)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请说明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的理由.
20.(7分)如图,在△ABC中,∠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AD=5cm,DE=3cm,求BE的长.
21.(7分)如图,△ABC中,AB=BC,∠ABC=90°,点D在CB的延长线上,点E在AB 上,且DB=EB.
(1)求证:CE⊥AD;
(2)当∠ACE=30°时,求∠DAC的度数.
22.(8分)如图,点D在△ABC的AB边上,且∠ACD=∠A.
(1)作∠BDC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判断直线DE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不要求证明).
23.(10分)如图1,△ABC中,∠ACB=90°,CE⊥AB于E,D在线段AB上,AD=AC,AF平分∠CAE交CE于F.
(1)求证:FD∥CB;
(2)若D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AF是∠CAD的角平分线AM的反向延长线,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问(1)中结论是否仍成立?并说明理由.
24.(10分)已知:Rt△A′BC′≌Rt△ABC,∠A′C′B=∠ACB=90°,∠A′BC′=∠ABC=60°,Rt△A′BC′可绕点B旋转,设旋转过程中直线CC′和AA′相交于点D.
(1)如图1所示,当点C′在AB边上时,判断线段AD和线段A′D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关系式不证明;
(2)将Rt△A′BC′由图1的位置旋转到图2的位置,
①求证:∠ACD=∠A′C′D;
②(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5.(12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a﹣1,a+b),B(a,0),且+
(a﹣2b)2=0,C为x轴上点B右侧的动点,以AC为腰作等腰△ACD,使AD=AC,∠CAD=∠OAB,直线DB交y轴于点P.
(1)求证:AO=AB;
(2)求证:OC=BD;
(3)当点C运动时,点P在y轴上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八年级(上)期中数
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2.D;3.C;4.D;5.C;6.B;7.D;8.C;9.C;10.A;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12.BC=DE;13.480;14.3;15.24;16.1;
三、解答题(共72分)
17.;18.;19.;20.;21.;22.;23.;24.;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