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人工林改培技术研究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红松(Pinus densiflora)是一种常见的松树,被广泛用于人工造林。
它是一种对环境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树种,适应性很强,生长力强。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是针对红松的种植、生长、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总称。
下面我们将就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做一番介绍。
一、选址1.土壤条件:红松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但对土壤类型的要求较高。
红松较喜欢松软、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对于酸性土壤的适应力较强。
选址首选疏松土壤,其次是砂质土壤、砾石土壤,但不宜在粘土土壤或排水不好的土壤中选择种植地点。
2.坡度和海拔:红松对地形的适应能力较强,多以中山、丘陵地或较好的平原地为宜。
一般坡度在20°以下为宜,对于高海拔地区,红松的适应能力也较强,但对低洼湿地不宜。
3.气候条件:红松对气候适应性强,耐寒性极强,但对气温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在5-15°C,年降水量在800-1500mm以上,湿度要求较高。
二、整地与施肥1.整地:选好地点后,首先需要进行整地处理,将种植地整平,清除杂草,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通风性,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2.施肥:在整地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施肥。
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施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促进红松的生长。
三、种子储备与播种1. 种子储备:选择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来自自然生长红松树的成熟种子,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暴晒和潮湿。
种子不宜长时间储存,一般储存期在一年以内为宜。
2. 播种: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将储备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整地平整的土壤表面,在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保持土壤湿润,并进行适当的保温措施,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四、定植与管护1. 定植:一般在种子播种后的一到两年内,红松幼苗开始生长,此时需要进行定植。
将育苗场苗木移植到目标地点,保持苗木根系完整,护苗均匀,将苗木移植到预定位置,埋土浇水,然后进行覆土培土并浇水保湿。
红松栽培的关键技术与要点分析

在移植苗木后加强水分管理,采用浇 源在本地林区的分布,为林业生产带来可
灌的方式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水分,但不 观效益。
能采用大水漫灌方式,以免土壤湿度过高
(作者单位:154200 黑龙江省萝北县
滋生病害月,秋季采种时既可 土层,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种量控制
以人工爬树采摘,也可以用棍棒打落球果, 在每平方米 0.5kg。
进入到冬季后,可以直接捡取掉落到地上
3、播种后管理
剪,保留营养枝,剪掉多余的侧枝,促进主 干快速发育。
六、主要病害防治 1、立枯病防治 红松育种期和幼苗期是立枯病的多发 期,立枯病会导致幼苗茎叶腐烂、根部腐 烂,最后枯竭而死。立枯病防治技术方法如 下:尽量选在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块作为
下旬播种;播种前要浇入适量水,保证床土
1、采种
湿润,待床面稍干后进行搂耙,形成深为
黑龙江地区的红松花期在 6 月中下 0.5-1.0cm 的麻面;采用播种机进行精量播
旬,一般经历 15 个月后进入到球果成熟 种,采用横床条播方式,播幅宽 4cm,行距
期,成熟后的球果表皮呈鳞状,不易脱落; 9cm,播种后覆盖 0.5cm 厚度的土层,镇压
定期清理林间堆积的枯枝、落叶、腐草;用
土中适当掺入河泥,对土壤进行改良,以适
②追肥。在幼苗叶量增多,茎干日渐粗 石硫合剂、蒽油乳膏涂抹到幼树的病患部
合红松种子发育生长。 2、作床
壮时追肥,满足幼苗快速生长的养分需求。 位,能够有效治愈。
③越冬保护。当年生幼苗的抵抗力较
3、疱锈病防治
红松种子适合在高床中发育,在育苗 差,在越冬前采取保护措施,采用覆土埋苗
林业园艺
Linyeyuanyi
红松栽培的关键技术与要点分析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1.地块选择和准备红松人工林适宜在海拔600-800米,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降水量500-800毫米的地区种植。
选用肥沃、土层较深、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选择潮湿、盐碱或砂质土壤。
同时要选用平坦地块,便于机械化作业。
2.优良种苗的选育和培育选用具有较强抗逆性和生长性能的红松种苗。
常用的选育方法包括人工授粉和人工控制授粉,以获得高质量的种子。
培育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管理,合理施肥、保湿和防治病虫害,保证种苗的健康生长。
3.造林设计和种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造林方案。
如果是成片造林,在地块内划分苗圃和育苗空地,培育良好的苗木。
然后根据树种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当的株行和行距,进行整地和栽植。
4.管理和抚育措施做好红松人工林的管理和抚育工作是保证红松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包括控制杂草、病虫害和采取适当的灌溉和施肥措施,促进红松的生长。
同时要做好林分更新和抚育,定期修剪和疏伐,保持林分的透光性和通风性。
5.防治病虫害红松人工林常见的病虫害有松毛虫、红松锈孢菌、尺蠖等。
要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包括药剂喷洒、人工控制和灭蛾灯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以保证红松人工林的健康生长。
6.经营和利用经过一定年限的生长,红松人工林可以进行经营和利用。
包括间伐和梳理,使林分保持适当的密度和结构,促进红松的生长和更新。
同时要进行及时的采伐和销售,使红松人工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人工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红松人工林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红松人工林的成功种植和管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供木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的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也可以为其他种植树种的人工林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红松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松树品种,它生长迅速,适应条件广泛,被广泛用于林木造林。
本文将重点介绍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一、红松人工林的选址和土地准备在选址的时候,应当选择土层深厚、距水源近的地方。
红松喜欢阳光和湿润的环境,所以应当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
在土地准备上,应当先进行地力调查,对于土地较差的地方,应当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化肥,以提高土地的肥力。
之后,进行翻耕,使土地松软,方便红松的生长。
二、红松人工林的树种配置与密度在红松人工林的树种配置上,应当考虑到红松的生长习性和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45%的红松和55%的杂交松、太白松等胶合板用材和林木防护林木作为软木,以保证整个林区的经济效益。
在树木的密度方面,一般情况下,每亩栽植红松2000棵左右,树间距约为2米。
三、红松人工林的育苗、恢复和整形在育苗中,选取适宜大小的松果,将松果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外壳软化,方便开芽。
然后,将松果放入添加一定浓度的霉素、硫酸钾的湿润沙中,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等待发芽。
将发芽的松苗移栽到根据密度规划好的位置上。
在恢复和整形方面,要适时进行清理枯枝、枯叶和周围杂草,并适时进行除虫防病。
对生长缓慢的树木,可以进行疏枝、成形等方法,以保证整个红松人工林的生长健壮。
四、红松人工林的肥料、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在红松人工林的肥料使用方面,应当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及红松的生长需求量而定,采用有机肥料和化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并注意肥料的稳定性和不会造成污染。
在灌溉方面,应当根据天气条件和土壤湿度情况适时进行浇水。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和预防措施。
如出现树皮脱落、发黄、叶子卷曲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进行防治措施。
具体治疗方法可以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植物专业人士。
五、红松人工林的管理与利用在红松人工林的管理上,应当进行长期的生长监测和经济效益分析,定期修剪枝条、培养新的壮苗。
在利用上,可根据树龄和树木大小选择相应的用材、制材、撮合材。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作者:李金山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10期红松是国家保护类植物,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进行红松人工林的营造,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由于自然林受过度砍伐的影响,自然林资源逐渐减少,亟需进行人工造林以恢复红松林的覆盖。
本文分析了红松人工林的造林技术。
一、红松人工林造林条件1、红松生长习性红松在黑龙江省地区有广泛的自然分布,能抗严寒和其他自然灾害,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
红松苗在初期生长发育比较缓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树龄的增加,生长速度会渐渐加快。
但红松的主根发育不良,侧根却生长旺盛,向外广泛扩展,对土壤的透气性及排水性的要求较高。
红松适宜在山坡地栽植,不喜欢冻土、粘土及排水性较差的地方。
另外,红松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较差,造林时应造混交林,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增强其对病虫害的抑制能力。
2、对自然条件的要求红松人工造林时,自然条件对成活率的影响比较大。
所谓的自然条件指的是气候情况、土壤质量和光照强度等。
红松喜温凉的气候,对潮湿的土壤环境比较敏感,不耐干旱和盐碱地。
红松喜微酸性的土壤,以山坡地为最佳。
山坡地具有防潮、土壤肥力足、透气性强、排水良好的特点,为红松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红松对光照的要求是随着逐渐长大而增加的,幼龄树吸收光照的能力不强,成年树需要充分的光照。
3、对红松林造林进行科学规划选择适宜红松生长的地区作为造林地,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和光照强度均适合红松的生长,以确保造林质量,并形成合理的森林资源布局。
造林前专业人员应对选中的造林地进行调查,对土壤、气候及光照条件做全面深入的了解,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进行红松林造林的决策。
对不适宜的土壤环境,可采取措施尽量给予改善。
比如进行合理整地,耕作土壤,清除造林地上的枯枝、枯木和石块、杂草,创造良好的排灌条件等,为红松造林打下基础。
二、红松林造林技术1、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造林红松造林应该遵守自然分布形成的對自然条件的要求,主要在黑龙江地区适宜地造林,其它地方不具备造林条件。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红松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生长迅速、木质坚硬、材质优良早已为人所熟知。
红松人工林的建设和管理技术在我国的林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红松人工林的造林技术进行介绍,希望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红松人工造林的意义红松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将红松树苗或种子定植于特定的土地上,培育出红松人工林。
这种做法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增加红松资源的供给,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水源地和土壤。
二、选择育苗地点红松育苗地的选择对于整个造林工程极为重要。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场地,通常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
其次要做好防风防护措施,选择有适宜气侯条件的地块进行育苗。
还要考虑到育苗地与造林地的距离,确保苗木在移植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分的伤害。
三、育苗方法红松的育苗方法主要有播种法和育苗苗圃法两种。
播种法是将红松种子洒在育苗场地上,进行自然发芽;而苗圃法是在特定的苗圃场地进行培育和管理。
1.播种法播种法是将红松的种子直接撒在土地上,让其自然发芽生长。
首先要在育苗地上进行土壤的松松处理,将种子均匀地洒播在土地上,然后进行覆土,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浇水和管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育苗地块比较大的情况,种子自然发芽生长,生长期长。
2.苗圃法苗圃法是在专门的苗圃场地进行红松树苗的培育和管理。
首先要进行苗圃地的平整和防护工程,然后进行苗子的种植和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这种方法比播种法更加精细和科学,能够减少移植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
因此在实际的红松人工造林工程中,苗圃法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四、造林技术红松的人工造林技术包括了地面造林和林下造林两种。
地面造林是指将红松苗木直接移植到地表进行生长;林下造林是指在已有林分的林地上进行新的造林计划。
1.地面造林地面造林是最常见的造林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场地准备: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土地的准备工作,使之平整、肥沃。
提高红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

下的红松侧枝全部清 理掉 , 修枝时锯 口要与树干平行 , 不得损伤母树。 2 . 3 红松人 工林 的经营技术 从八年 的抚育改建效果看 , 改建后的林分高、 径、 材积生长明显加快 , 林 分质量得 到提 高, 结实率在 改建后 的前三年 不明显 , 三年后 明显提高 , 而且 红松球果相对较大 , 种粒饱满 , 病虫害发病率减 少。改建后的种子产量和经
的试验地平均胸径 1 9 . 4 c m, 平均树高 l 3 . 9 m, 近5 年径生长1 . 5 2 c m, 近5 年高生 长1 . 0 4 m。 树干欠圆满 , 林 内卫生状况一般。 通天 二林场红松果材林改建试验 地, 平均胸径为2 0 . 1 c m, 平 均树高为1 3 . 3 m, O . 1 h m2 样地 内球果数7 8 个, 林 内 卫 生状况较好 ; 对照 区, 平均胸径 为1 8 . 4 c m, 平均树 高为1 2 . 7 m, 0 育成优质高效的商品林 ,已成为我县乃至我省当前林业生产 中急需解决的现实 问题 。为此我们在借鉴 已有的红松人工林经营技术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 从1 9 9 7 年开始对我县红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进行 了探索 , 并建 立标准示范观测林 。 现将 我们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整理如下, 为红松人
植技术, 集约经营 , 合理利用有限的林地资源 , 大力培育红松人工林 。利用 红松 大苗移栽和对 中幼龄林 改建培育果材 兼用 林, 利用红松嫁接 苗培育红松 果 林。 同时结合培育 目标 , 并根据林分 的林龄及立地 条件确 定合 理的密度, 提高红松人工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和球 果结实量, 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 生态 效益。 关键词 : 红松 人工林 培育 经营管理
2 . 5 m, 密度为1 6 0 0 株/ h m2 。造林1 O 年后一次伐除上层柞树。 2 . 1 _ 3 红松大苗移栽培育红松果材兼用林 选 取原初植密度较大 的用材 林地 的红松 , 苗龄 l O 一1 5 年生 , 树 高0 . 6 — 1 . 5 m, 本着密间稀留的原则进行 移植【 4 】 。春季 土层化 冻2 5 -3 0 c m的时节 为 宜。株行距3 x 3 m, 1 1 0 0 株/ h m2 。自制挖树和运树工具 , 要防止挖伤, 碰伤 树 根, 树冠及土坨 , 挖土坨5 0 c m左右 , 移栽穴径要大于土坨径5 一l 0 c m, 深度 要 高于土坨厚5 c m以上 , 栽 时要培土 , 踩 实、 扶正 , 覆盖 上树 叶, 减 少水 分蒸发, 确保成林。 2 . 1 . 4利用红松嫁接苗培育红松果林 选择土壤湿润肥沃 , 排水 良好的阳坡或半 阳坡退耕还林地 。 采用 四年生 以上 , 地径0 . 4 c m以上 , 根系完好 , 径根发达的一二级红松 嫁接苗 。株行距离 4 x 4 m, 6 2 5 /  ̄h m2 。造林季节选用春季造林 , 在土壤解冻 1 5 c m左右时进行 顶浆造林 , 用尖锹进行栽植 , 植苗时苗根舒展, 栽 正培土踩实 。 利用 行间种植 矮科作物 , 可根据造林地 具体情况 , 种植作物3 -5 年, 即抚育 了红松 , 又增加 了经济 收入 。 2 . 2 红松 良种基地建设 宏伟林场 1 9 8 2 年嫁接 的7 h m2 无性系种子 园,现林分密度较大 , 9 1 3 株/ h m2 , 林 内卫生状 况不 良, 侧枝 已相 互搭 接, 影响林木生长 , 且光照量减 少。 2 0 0 8 年底计划进行疏伐 , 疏伐强度为株数3 0 %左右 , 本 着留优去劣 , 均 匀保 留的原则进行 。 清理林 内的非 目的树种及藤条灌木 , 对保 留的红松母树进行 修枝 , 修枝季节选取在冬季伐木时进行, 修枝高度为1 . 3 m, 用修枝锯对 1 - 3 以
红松人工用材林改培成兼用林经营技术

红松人工用材林改培成兼用林经营技术【技术内容】红松是大径材种,它以优异的材质、独特的价值驰名中外。
红松在世界上分布不广,我国的东北是其自然分布区的中心地带,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完达山、小兴安岭,其范围北起小兴安岭的北坡,南到辽宁的宽甸县,东起完达山东北麓的黑龙江饶河县,西界于辽宁本溪,以及苏联的远东、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1红松的经济价值与现状红松(Pinaskoyaiensis)俗称果松,是松科松属,常绿高大乔木,雌雄同株异花树种。
在吉林辉南,花期6月上旬,翌年9月上旬球果成熟,期间经过15个月。
红松是结实量较大的树种之一,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营养价值极高,是高级滋补品。
红松的花粉可入药,有润心肺、益气血的功效;松针可作良好的饲料;松针油是高级化妆品的原料,还可制成高级润滑油;全株可提取松脂。
总之全身是宝。
近几年来,红松种子的经济价值随着红松果仁的开发而倍增。
目前红松种子的价格是24元/kg,普通做果仁开发的种子也达到了20元/kg。
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因为红松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随着森林可采资源的减少,天然原始的红松林在本地已不多见。
而且,天然林中的活立木蓄积也很少,仅在天然林中残存着零星的红松单株,在通化地区红松蓄积仅占活立木总蓄积的1.24%,在辉南占活立木总蓄积的1.55%。
由于红松种子价值的提高,天然林中的零星红松树木又不易管护,所产种实不到成熟期,即被采掠一空,造成了天然红松下种更新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红松天然更新种源的短缺,导致了森林资源自然演替规律的变化;依靠天然更新再形成阔叶红松林是不可能的。
据辉南县现有天然红松生长林分内的调查,红松幼苗天然更新率4株/hm2。
部分林班为零。
而在管护较好的人工红松林内的林分调查,天然更新的小苗,为18株/hm2,林缘及周边林缘较林内多。
为了更好地做好红松人工林的改培,就必须要调查清楚其结实期、结实盛期、结实量和结实间隔期。
根据1995、1997、1998年对人工红松林和天然红松林树木结实情况的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说 改培 ; 育间伐 ; 抚 经营技 术
S u y On Th lia in Te h i u r a i e P a t to t d e Cu tv t c n q e OfKo e n P n ln a in o
Xu Gu n h a ag u
( oet c neIs t eO l rv c ) F rs yS i c ntu f inPo i e r e it Ji n
Fe ng Bo
( oet ol eo e igF rs nvr t) F rs yC l g f in oet U i sy r e Bj y r ei
的需求 。因此 ,进行 红松 人 工林 改培 ,对 解决 红松 种子 数量 不 足 ,提 高 种子 品质 ,培 育 红松 大 径 材 ,
以满足 目前生产发展要求 ,是林业产业中非常有前
提高红松种子单产,促进树木 的高生长和径生长 , 最 终达 到种 子结 实量 增产 ,木材 蓄 积量增 加 ,职 工
通 过 比较表 1结果 表 明 ,单 分 子 式 的 R 值 最 大,M E值最 小,是描述杨树树高 生长 的最佳 方 S 程 。图 l 拟合 效果 图。 是 通过图 1 可得 ,杨树树高随年龄增长 而变大 , 但 是年 龄到 达 4 0后 时树 高 增 长 变 缓 ,总 体 呈 现 S 型增长 。 4 结论 本 研究 利 用 穆 棱 天 然 林 区 2 3株 杨 树 调 查 数 0 据 ,分析其的年龄及树高的关系,用三种树高生长 模 型对 其 高生长 进行 拟合 分析 。研 究结 果表 明 ,杨 树拟合最佳方程是 H= 66 ( 一 x ( 006 2 .5 1 ep 一 .2 t) 由该 方程 可 知 ,杨 树 树 高 随 年 龄 增 长 而 增 )。 大 ,总体 呈 S型 曲线 。 来稿 日期 :2 1 1 O 0 l一 2一 9
的区划 。 1 2 土壤 选择 .
于一次 间伐不能达到理想 的株数密度 , 进行二次抚 育 ,间隔期为 3 ,最终保 留公顷株数不低 于 40 年 5
株。
④ 间伐强度在改 培设计 时,根据 该林分 的林 相 、公 顷株数 、林 龄 、树种 组成 等 各项 因子 划成 若
干小班 ,以保证设计精度及伐后效果。采伐蓄积强 度不高于 3 % ,改建后林分郁闭度不低于 06 0 .。
Ab t a t T i p p rp i t o t t e g a sa d sg i c n eo u t a in o o e n p n l n ain,sa e e tc - sr c : h s a e on s us h o l n in f a c fc l v t fK r a ie p a tt i i o o t ts t h h e n q e f m h s e t o t d s l ci n,t in n n n a e n . i u r t e a p c s fs o n a ee t o h n i g a d ma g me t Ke r s Ko e n p n l n ai n;c l v t n;t in n ;ma a e n e h i u y wo d : r a i e p a tt o u t ai i o hn ig n g me t c n q e t
红 松 ( iukri s i tZC) 是 我 国东 Pnsoa ni s be UC e s e 北 林 区重 要 的珍 贵针 叶树 种 之一 ,以其优 良的材质
途 的好 项 目。
红松人工林虽然 比天然林生长加快 ,但毕竟是 慢生树种 , 若初植密度过大 ,虽经前期透光抚育 , 但 目前林木生长差异仍很大 , 分化明显 ,间伐利用 仍不能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合理 的抚育间 伐 、修枝、施肥等经营措施 , 确定林分保 留的合理 密度 ,改善 林分 光 照条件 ,增 加树 木个体 生 长 的营 养面积 、提高土壤温度和肥力 ,从而促进树木的营
,
/
/
/ l /
/ / / / /
图 1 杨树拟合最佳方 程年龄 与树高的关 系
林
业
科
技
情
报
2 1 o.3N . 0 1V 1 o4 4
林场 经 济收人 提 高 ,更好 的发挥红 松人 工林 的经 济 效益 、社 会效 益 和生 态效 益 的 目的 。
2 1 o 4 o4 0 lV 1 3N . .
林
业
科
技
情
报
红 松 人 工 林 改培 技 术 研 究
徐 光花 冯 博
( 吉林省林科院) (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 摘 要 ] 论 述了红松人 工林改培的 目的和意义 , 并从林 分选择 、 抚育间伐和经营技术措施 管理等 方面对改培技 术做 了简单
1 林分 选择
1 1 踏 查 .
则 ,在 拟 改培 的 小班 内预 选 一 定 数 量 的保 留 树 木 ,
并做出明显标志,伐除靠近 目的树木而影响其生长 发育的林木 , 增加光照和单株生长的营养面积。由
对所有符合试验侯选林分的地块进行全面详实 的踏查 、调查掌握林分总体状况 ,并分别进行详细
养 生产 和生 殖 生长 ,增 加林 冠 结 实 层 厚 度 和 幅度 ,
和独特 的多种价值闻名于世。红松不仅提供优质 的 木材 ,其种子粒大 ,种仁味美 , 是很有价值的木本 油料和保健食品。 近年来,随着森林资源的采伐利用 ,天然红松 林 资 源 已逐渐枯 竭 ,并且 现 存得 红松 天然 林种 子在 数量 和质 量上远 不能 满足 林业 生 产 和商业 经营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