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量与出院人次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1.三级公立综合医院考核应采用上述全部考核指标。
三级公立专科医院考核可根据专科特点选用部分考核指标。
国家中医药局在组织对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考核时,根据工作实际适当调整和补充考核指标。
2.标记“▲”的26个指标为国家监测指标,其中15个指标自动生成,9个指标由财务年报表获取,2个指标由医院填报。
3.考核指标中的手术包括在日间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麻醉状态下完成的手术,不包括门诊手术。
其中,日间手术是指患者按照诊疗计划在1日(24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不包括门诊手术),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48小时。
4.微创手术是指出院患者在日间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麻醉状态下的内科和外科腔镜手术、血管内和实质脏器的介入治疗。
5.四级手术以国家统一规定纳入监测的四级手术目录为准。
6.“特需医疗服务占比”按照两个计算公式,同时统计服务量与服务收入占比。
7.单病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脑梗死、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剖宫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等。
8.用于检查的大型医用设备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进行统计。
精品9.“门诊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用于医院自身纵向比较,不在医院之间比较。
10.辅助用药以国家统一规定的品目为准。
11.“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根据各医院紧缺专业人才结构具体情况,按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五个类别分别计算占比。
12.科技成果转化总金额是指医院科研成果在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总数。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
医院绩效分配办法论文

医院绩效分配办法初探【摘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是新医改的基本要求;能够克服现行奖金分配制度的各种弊端;如何科学合理的对绩效指标进行分解,是进行绩效考核的难点;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围绕工作量构架绩效考核体系是基本方法;医院要强化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绩效考核要医护分开,实行科室二级核算。
【关键词】绩效考核;工作量;奖金分配;可控成本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22-02新医改方案中提出“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而目前,大部分医院现行的奖金分配制度中多按科室收支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奖金,把科室的收支结余作为科室获取奖金的主要依据,而对其他要素考虑较少,这与医改精神及三级医院评审要求都有较大差距,更不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
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1 现有奖金分配制度的弊端11 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不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以收支为导向的绩效奖金分配制度使得科室为了提高奖金,不去努力开展新项目,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是通过抢患者,让患者做不该做的检查、治疗等各种手段来提高科室的收入,增加患者负担,损害患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医院的声誉。
同时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的指标考核被弱化,影响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2 收费不合理,导致分配不公平现阶段,医院人力,物资成本大幅增长,但公立医院执行医疗收费价格大部分依然是2001年的收费标准,近年来虽有调整,但并不能完全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相当一部分科室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费价格太低,而有些科室,凭着高、精、尖设备,凭着高收费标准,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如果医院单纯把收支结余作为核算依据,奖金自然向高收益科室倾斜,这种做法显然有失公平。
13 按收入分配违背了“按劳分配”原则医院病种很多,疑难病种和危重症不断增加,但科室内部技术水平高低,风险程度,劳动强度的大小在收费上显示不出来,起不到调动积极性的作用;部分科室未实行二级分配拉开档次,更不能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医院最新主要统计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医院最新主要统计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1.门诊量:指一定时间内医院接待的门诊患者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门诊量=门诊人次
2.住院量:指一定时间内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住院量=住院人次
3.手术量:指一定时间内医院进行的手术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
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手术量=手术次数
4.出院人数:指一定时间内医院出院的患者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出院人数=住院天数大于等于1的患者数
5.病种构成:指住院患者按疾病种类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每个疾病
种类的数量和比例。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病种比例=病种出院人数/出院人数*100%
6.平均住院日:指患者在医院住院的平均天数。
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住院日=全院住院天数/出院人数
7.平均医疗费用: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的平均医疗费用。
计算公式
如下:
平均医疗费用=总医疗费用/出院人数
8.重症率:指住院患者中需重症监护的患者比例。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重症率=重症患者数/住院人次*100%
以上是医院最新主要统计指标的一些计算公式和含义。
这些指标能够
反映医院的运营和服务情况,对于医院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医院医生绩效分配方案(5篇)

2023年医院医生绩效分配方案(5篇)医院医生绩效安排方案篇一1、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增加业务收入而不加重病人经济负担的原则:医院的宗旨是为人民效劳,医院要把社会效益放在前位,充分表达医院的公益性,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2、质量、效率、效益优先的原则:医院的使命是治病救人,为患者解除病痛。
它的特别性(公益性)打算了医院的工作,是以医疗质量安全效率为重点工作。
以科室的工作质量、效劳质量、工作数量、创新力量等综合目标考核的根底上,通过对科室收入、支出的核算,考核科室效益,计算奖金的发放。
要充分表达医疗质量、安全、效率、效益优先;同时也表达蒙医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蒙医药临床疗效优先。
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节能降耗的原则:医院的经营要以资本保值、增值,确保进展为核心,要注意投入产出效率。
标准本钱核算,加强本钱治理,提高培育职工节省的意识,有效掌握支出,节能降耗,提高效益。
4、坚持多劳多得、按劳安排、兼顾公正的原则:奖金安排是鼓励职工工作积极性,表达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人、财、物的作用。
因此,奖金安排本着按职工奉献大小,区分发放,使多劳多得,按劳安排的原则得到表达,由于医疗工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每个人发挥的作用各不一样,表达的效益也有肯定的差异,所以在奖金的数额上要表达兼顾公正的原则。
1、蒙药使用率到达85%以上,补贴奖5%。
根据蒙药纯利润计算。
注:蒙药纯利润为20%。
注:蒙药使用率按每月处方数计算。
2、医生收一名住院患者嘉奖10元。
3、医生每月按时完成1份合格出院病例,嘉奖20元。
4、每开展1例手术,补贴奖为50元。
5、药浴室工作人员每人次嘉奖三元。
6、科室奖金计算公式(科室收入-科室支出)×科室提成比例。
7、科室收入组成:包括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
(1)直接收入。
包括:挂号费、体检费、治疗费、注射费、诊查费、会诊费、往诊费、针灸费、放血费、拔罐费、封闭费、理疗费、药物熏蒸费、手法复位费、牵引费、整骨费、按摩费、监护费、麻醉费、手术费、抢救费、处置费、床位费、护理费、仪器费、陪护费、氧气费、吸入费等。
某综合医院2010年-2014年门诊量变化分析

第2季度和第3季度的门诊量和出院人数较多,第4季度门诊量和出院人数较少,推测原因可能为4季度时10月、11月份气温尚适宜,患者较少;而1季度时因为春节和传统风俗的影响,使得前来就诊的病人数较少。
2季度、3季度天气变暖、是呼吸系统和肠道疾病的高发期,故前来就诊病人相对较多。
因此该院应该根据季节性预测结果合理安排好人力和物力,在收容高峰期时应合理高效利用资源[8],一是加大一线人员的投入,可向工作强度大的科室调配人员,增加人手;二是控制病人的平均住院日[9],提高病床周转次数及病床使用率;并且加强对手术室、麻醉科的管理,缩短择期手术候床时间,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但需注意的是,在医院收容量高峰期时,应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10],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在收容低峰期时可安排医务人员的外出进修学习、开展科研学术会议及后勤部门的设备检修[8]。
采用移动平均季节指数法分析医院各季度就诊人次的变化并预测医院的门诊量和出院人数、其方法简便可行。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为医院领导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的依据,做到早计划、早安排。
参考文献[1] 姜月宜,唐赛贞,周继云,等.趋势季节模型在住院人数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07,8(11):21-22.[2] 卢悦凤.应用移动平均季节指数法预测门诊量和出院人数[J].中国医院统计,2010,17(2):138-139.[3] 孙静,何雅静.采用移动平均指数法对某院出院人数进行预测与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2,19(6):466-467. [4] 王瑞平.两种季节趋势模型预测法的应用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1):77-78.[5] 于洪江,柳国洪,孙爱峰,等.时间序列资料季节变动分析方法的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5):599-601. [6] 严茂春,邓蓉.应用季节变动分析法对某院门急诊人次数进行测定[J].中国医院统计,2012,19(4):286-288.[7] 李俊明.季节移动平均数法在住院人次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1,12(5):47-49.[8] 秦峰,叶妮娜.收容量季节指数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3):245-247.[9] 王菁菁.1997年-2006年我院入院人数季节指数规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853.[10] 伍学元.住院收容量的季节指数规律分析[J].中国病案,2009,10(2):34.(2015-04-13收稿)某综合医院2010年-2014年门诊量变化分析519000 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文建珍江丽凤叶丽华胡敏霞摘要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2010年-2014年的门诊量变化情况。
全国医院上报数据统计分析指标集

全国医院上报数据统计分析指标集序号指标名称计算公式及说明1.1.1.1总诊疗人次数报告期内某地区所有诊疗活动的总人次,包括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急诊、出诊、单项健康检查、健康咨询指导人次1.1.1.2门急诊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和急诊人次数之和1.1.1.3门诊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的人次数之1.1.1.4门诊人次增减率门诊人次增减率=(本期门诊人次-上期门诊人次)/上期门诊人次×100%1.1.1.5急诊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急诊的人次数之1.1.1.6急诊人次增减率急诊人次增减率=(本期急诊人次-上期急诊人次)/上期急诊人次×100%1.1.1.7门诊人头人次比门诊人头人次比=门诊患者人数/门诊患者人次数×100%1.1.2.1预约诊疗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患者采用网上、电话、院内登记、双向转诊等方式成功预约诊疗人次之和,含中1.1.2.2预约就诊率预约就诊率(%)=预约就诊人次/门诊人次×1.1.2.3普通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普通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1.1.2.4特需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特需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1.1.2.5专科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科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1.1.2.6专病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病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1.1.2.7普通门诊预约率普通门诊预约率(%)=普通门诊预约人次/普通门诊总人次×100%1.1.2.8特需门诊预约率特需门诊预约率(%)=特需门诊预约人次/特需门诊总人次×100%1.1.2.9专科门诊预约率专科门诊预约率(%)=专科门诊预约人次/专病门诊总人次×100%1.1.2.10专病门诊预约率专病门诊预约率(%)=专病门诊预约人次/专科门诊总人次×100%1.1.3.1中医治未病服务人次数年内某地区中医治未病科、中医治未病中心的门诊服务人次数之和1.1.3.2使用中药饮品的门诊人数占比使用中药饮片的门诊人数占同类机构门诊人数的比例1.1.3.3门诊中医非药物疗法诊疗人次占比门诊中医非药物疗法诊疗人次数(以挂号人次计)占门诊人次数的比例1.1.4.1复诊率复诊率(%)=复诊人次/门诊人次×100%1.1.4.2复诊预约率复诊预约率(%)=复诊预约人次/复诊人次×1.1.5.1特需门诊服务人次数比率特需门诊服务人次数比例(%)=特需门诊服务人次/门诊人次×100%1.1.6.1开具处方数报告期内,医院医师开具的处方数,包括纸质处方、电子处方和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1.1.6.2开具限制和特殊抗菌药物处方数报告期内,医院医师开具限制和特殊使用级的处方数,包括纸质处方、电子处方和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1.1.6.3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数报告期内,医院医师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数,包括纸质处方、电子处方和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1.1.6.4药师审核处方数报告期内,药师审核的处方数。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表细则主客观比较版

2013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评分细则一、基本信息(不占分数)二、医院综合情况(35分)项目项目内涵分值扣分标准1.年门诊人次门诊量高于平均水平3每降低10%扣1分2.门诊医疗总费用低于平均水平3高于平均水平不得分3.床位数高于平均水平3每降低10%扣1分4.年出院人次高于平均水平3每降低10%扣1分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高于平均水平3低于平均水平不得分6.出院者占用总床日低于平均水平3高于平均水平不得分数7.实际开放总床日数高于平均水平3低于平均水平不得分8.出院者住院总费用低于平均水平3高于平均水平不得分9.门诊中医/民族医诊高于平均水平3低于平均水平不得分疗人次10.病房中医/民族医高于平均水平3低于平均水平不得分诊疗人次11.年业务收入高于平均水平5每降低10%扣1分三、专科综合情况(110分)项目项目内涵分值扣分标准(1)实有床位数床位数与全院床位数之比大于1/6或床位数大于40张10床位数未达标准,不得分(2)年业务收入高于同专业平均水平10低于平均水平不得分(3)专科设备总值高于同专业平均水平10低于同专业平均水平不得分(4)专科中医诊疗设备总值高于同专业平均水平10低于同专业平均水平不得分(5)近三年专科发展情况介绍专科发展方向明确,有具体措施,成效明显,有政府奖励20专科发展方向不明确酌情扣3-7分,具体措施不明确酌情扣2-5分,成效不显著酌情扣2-5分,无政府奖励扣3分(6)相关科室整体实力说明相关科室整体实力满足本专科临床需求10相关科室整体实力不能满足本专科需求酌情扣分(7)近三年专科经费投入情况近三年对专科建设投入专项经费10根据投入情况酌情给分,无投入不得分(8)专科设备专科设备能够满足临床诊疗需要10根据投入情况酌情给分,无投入不得分(9)专科中医诊疗设备根据临床需求配备中医诊疗设备10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酌情扣分(10)相关科室配套设备相关科室配套设备能够满足专科临床诊疗需要10根据投入情况酌情给分,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酌情扣分四、专科中医药服务能力(480分)项目项目内涵分值扣分标准本专科有3个明确的优势病种,病名(中西医病名)规范。
中国医疗机构就诊人次统计

中国医疗机构就诊人次统计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 81.8亿人次,比上年增加2.5亿人次(增长3.2% )。
2017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 5.9次。
2017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34.4亿人次(占42.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3 亿人次(占54.2 %),其他医疗机构3.1亿人次(占3.8 %)。
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1.7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 0.6亿人次。
2017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9.5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5.8% ),民营医院 4.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4.2% )。
2017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达18.8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8亿人次。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3.0%,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全国医疗服务工作量(2 )医疗机构门诊服务统计2013-2017年中国医疗机构门诊服务统计3医疗机构行业住院服务分析(1 )医疗机构入院人次统计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 24436万人,比上年增加1708万人(增长7.5% ),年住院率为17.6%。
2017年入院人数中,医院18915万人(占77.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50 万人(占18.2 %),其他医疗机构1071万人(占4.4%)。
与上年比较,医院入院增加1387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增加285万人,其他医疗机构入院增加36万人。
2017年,公立医院入院人数15595万人(占医院总数的82.4% ),民营医院3321万人(占医院总数的17.6% )。
(2 )医疗机构住院服务统计2017年,全国县级(含县级市)医院诊疗人次达11.4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6亿人次;入院人数8364.2万人,比上年增加514.8万人;病床使用率82.0%,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2017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为11.1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3亿人次;入院人数4047万人,比上年增加24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