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分析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精选)共20页文档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精选)共20页文档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精 选)
6










景澈Βιβλιοθήκη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分析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分析

(4)测定时,应将PTC溶液与蒸馏水反复交替给受 试者,以免由于受试者的猜想及其它心理作用而 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5)tt基因型的阈值范围为1-6号液,Tt基因型的 阈值范围为7-10号液,TT基因型的阈值范围为 11-14号液,根据受试者最初的觉察苦味溶液的 编号,而查出相应的基因型。
[实验注意事项] :
TT
实计频数(o) 15
预计频数
(N p2)
(c)
17.82
(o-c)2/c
0.446
Tt
32 (N2pq) 26.46 1.160
tt
7 (N q2) 9.72 0.761
总计
54 N 54 2.367
χ 2=2.367<2.71,p>0.05,表明PTC尝味的3种基因型频率符合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可以说,这54人群是3种 基因型频率平衡了的群体。
浓度M 1/750 1/1500 1/3000 1/6000 1/12000 1/24000 1/48000 1/96000 1/192000 1/384000 1/768000 1/1536000 1/3072000 1/6144000
基因型 tt tt tt tt tt tt Tt Tt Tt Tt TT TT TT TT
• 3.平衡群体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按Hardy-Weinberg定律公式:p2+2pq+q2=1,得: TT: p2=0.574*0.574=0.33 Tt: 2pq=2*0.574*0.426=0.49 tt:q2=0.426*0.426=0.18
4.卡方(χ 2)检验 假设我们所在班级的群体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检测各基 因型的理论预期值与实际测得值之间的吻合程度进行验证。 可用χ 2 检验。如下:

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及遗传平衡PPT课件

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及遗传平衡PPT课件


某地区调查12,000人,M血型3100人, MN血型6900人,N血型2000人,求LM和 LN的基因频率?
fM =3100/12000, fMN=69000/12000, fN=2000/12000
p= fM +1/2fMN = q= fN + 1/2fMN =
一、HardyWeinberg law描述
指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中全部个体的比率。
预防性优生学(preventive eugenics):研究如何减少群体中有害基因频率,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4) relaxation of selection
女性携带者频率pq=0.0475
注意以上基因型频率是在整个人 群中。
X连锁隐性遗传病
2.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内,若没有____、____、____、___的因素作用,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后,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将代 代相传,保持不变,成为遗传平衡的群体。 在随机交配大群体内,若没有基因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因素的作用,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代代相传,保持不变 。 3、“eugenics”改为“health birth”或“well bear and well rear”。 女性发病率:q2 /2=0. 1934~1937 ,约350 ,000人被迫绝育。 1、效果缓慢,隐性患者(不被选择)与携带者比例q22pq=q/2p=q/2 三、复等位基因的平衡定律
例ABO血型
fA= p2+2pr=0.39 ; fB= q2+2qr=0.24;
属于预防遗传病孩子出生的“消极优生学”。
fAB= 2pq=0.12; fO = r2 =0.25 由于随机遗传漂变引起的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在量值上可预测,但在方向上不可预测。

遗传实验-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遗传实验-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遗传学实验报告PTC 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刘乐乐生计11.3 2013年12月 2 日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了解群体基因频率测算的一般方法;2、理解遗传平衡定律,了解改变群体平衡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PTC即苯硫脲,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化合物,人体对苯硫脲(PTC尝味的能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T)所决定的遗传性状,其中T对t为不完全显性。

在不同人群中对该物质的尝味能力不同。

利用这一原理,将PTC配制成各种浓度的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逐步测试尝味能力,由此可区分出味盲(隐性纯合体)、高度敏感(显性纯合体)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人(杂合体)。

据此可对人群中味盲基因的频率进行分析。

正常尝味者的基因型为TT,能尝出1/750,000〜〜1/6,000,000的PTC溶液的苦味;具有基因Tt的人尝味能力较低,只能尝出1/48,000〜〜1/380,000的PTC溶液的苦味;基因型为tt的人只能尝出>1/24,000的PTC溶液的苦味,甚至对PTC的结晶物也尝不出苦味来,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味盲。

哈迪一温伯格定律也称遗传平衡定律,是由英国数学家哈迪(G.H.Hardy)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于1908年和1909年各自提出的。

两个等位基因的哈迪一温伯格定律的公式为:(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如A)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如a)的频率,p2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如Aa)的频率。

三、实验材料PTC溶液的配制1、原液:取PTC结晶l.3g,加蒸馏水1000ml,在室温(20C左右)下1-2日即完全溶解。

2、原液的PTC浓度约为1/750,原液稀释1倍为2号液,2号液稀释1倍为3号液,以此类推,直至配成14 号液,浓度为1/6,144,000。

3、将配好的14种PTC溶液分别置于消毒好的滴瓶中(见表一)ifi号配制方送浓^mol/L基因型1号 1 3gPT€+S?® 水lOOWI1/750tt2号(号液lOOif蒸憎水100ml1/1500it3号2昌液lOOnZ蒸搐水100ml1/3000tt・号普号液tOOnl + ^ta 水100ml1/6000tt5号 4 号液IDOnZ 蒸(8 水100ml1/12000tt吕号液lOOnl+STM 水100ml1/24000tt 丁号庁号液100H“蒸帼水lOOni*1/48000Tt8号7 号液水10511/96000Tt9号8 号液100nl+^K| 水100ml1/192000Tt10号9 号液100wil+5EtS 水lOOnd1/384000Tt11号10号液100M+蒸慣水WOnl1/768000n12号讨号港10011+蒸谓水IDOml1/1536000TT13号1?号液10011* 蒸iff 水100ml1/3072000TT1住13号港10加1*藍储水WOrJ1/6144000TT表1各组PTC的浓度及对应的基因型四、实验步骤1、用滴管滴4〜5滴溶液于受试者舌根部,让受试者品味,然后用蒸馏水作同样的试验。

PTC课件

PTC课件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分析方法。 2、加深对群体遗传学中遗传平衡定律的认识。 3、了解人类中的部分遗传性状。
实验原理
PTC即苯硫脲(phenylthiocarbamide) ,无毒、无副 作用。
PTC尝味能力决定于T的存在,现用 T 代表显性基因, 用 t 代表隐性基因。将PTC配制成各种浓度的溶液,由低 浓度到高浓度逐步测试学生的尝味能力,由此可区分出味 盲(tt,尝味能力在1-6之间)、高度敏感(TT,尝味能力 在11-14之间)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人(Tt,尝味能力在710之间)。据此可具:
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吸管、广口瓶(新的,消毒处理) 等。
实验试剂:
1、苯硫脲(phenylthiocarbamide,PTC); 2、屈臣氏蒸馏水。 3、PTC溶液的配制: 1号溶液(原液):取PTC结晶1.3g溶解,加1000ml蒸 馏水,充分摇匀,置于室温下,完全溶解后备用。 其他浓度的稀释液依据下表配制:
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9号 10 号 11 号 12号 13 号 14 号
稀释倍数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2048 4096 8192
PTC浓度
1 / 750 1 / 1 500 1 / 3 000 1 / 6 000 1 /12 000 1 / 24 000 1 / 48 000 1 / 96 000 1 /192 000 1 / 384 000 1 / 768 000 1 / 1 536 000 1 / 3 072 000 1 / 6 144 000
实验步骤:
1、每组配备一套PTC溶液,以及蒸馏水对照液15号。 2、受试者带上眼罩或闭上双眼,仰头,张开嘴。 3、试验者用吸管先吸取14号溶液,小心地滴5-10滴于 受试者舌根部,受试者慢慢下咽,并认真品味。约5秒后, 吸取15号液,同上操作。 4、问受试者能否鉴别两种溶液的味道。 5、如果不能鉴别与区分,吸取13号溶液让受试者尝试, 重复3、4步骤的操作。直到受试者能明确地尝出PTC的味 道为止。 6、当受试者鉴别出某一浓度的溶液是“苦味”时,实 验者再用该号溶液按步骤3、4的操作要求重复尝味一次, 当3次的结果相同时,则可确定该溶液的编号为受试者对 PTC敏感性的阈值。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分析课件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分析课件

2 P0 q0 2 P0 q0
P0 q0 P0 (P0 2q0 )
q0 P0 2q0
q0 1 q0
……… (1)
选择后基因(t)频率的改变量为:
q
q1
q0
q0 1 q0
q0
q02 1 q0
……… (2)
根据(1)式可以预计:
若基因型(t t)的个体的适应值为0,下一代群体中, 基因(t)的频率将降到:
q1 q0 /1 q0 0.31 /1 0.31 0.2366 0.24
10
二、实验原理
根据(2)式可算得基因(t)频率的改变量:
该结果与直接由: △=q1-q0=0.24-0.31=-0.07是一致的。 以上分析说明, 选择强有力的作用, 使隐性基因频率在 一代之后比初始频率降低0.07(7%), 于是群体的基因频 率的平衡被打破, 生物体就会产生某种方式的进化。
的P·T·C,溶液的苦味,而基因型t t的人,只能尝出>
1/24,000的P·T·C溶液的苦味,甚至P·T·C的结晶也尝
不出苦味来,这类人在遗传上称为 味盲。小资料 4
有些研究者从他们的研究数据中发现不能完全的用孟 德尔遗传来解释,因而提出其他遗传方式,如: 复等位
基因(Rychkov & Borodina,1969; Ramana &Naidu,1992)、多基因(Olson et al,1989)等。另外,遗
传北京和环境修饰也影响其表型(Morton et al,1981;Olson et al,1989;Bartoshuk et al,1996;Drayna et al,2003)。2003年Drayna等通过连锁研究把对PTC敏感 的一个主要基因定位与第7号染色体上,第2个基因可能 在第16号染色体上。而第7号染色体上负责该性状的主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摘要: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方法,加深对遗传学中遗传平衡定律的认识。

实验在班级内采取尝苯硫脲味道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味道敏感的不同确定出同学的基因型,初步估测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

通过实验测出本次调查群体为平衡群体。

关键词:PTC味盲基因1.前言苯硫脲(phenythiocarbamide , PTC) 是一种白色结晶状化合物,其结构由于有N - C = S 基团(硫化酰胺基)而呈苦味对人无毒,在不同人群中对该物质的尝味能力不同。

2.实验2.1实验目的(1)提高对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了解群体基因频率测算的一般方法;(2)加深理解遗传平衡定律,了解改变遗传平衡的因素。

2.2实验原理苯硫脲(phenylthiourea)又称苯基硫代碳酰二胺(PTC,phenylthiocarbamide)是一种由尿素人工合成的白色晶状化合物,因分子结构苯环上带有硫代酰胺基(N-C=S)而有苦味。

1931-1932年Fox首先发现某些人对PTC有苦味感(尝味者、敏感者),而有些人则无苦味感(味盲者),从而将人类对PTC尝味分为两类。

但味盲者对不含硫代酰胺基的苦味物(如苦味酸等)还是有苦味的感觉。

1932年Blakeslee对PTC苦味敏感的家系进行了调查,证实人类对PTC的尝味能力是一种遗传性状。

人类对PTC尝味浓度阈值方面的差异树单基因遗传,随后的家系和双生子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基因(T-t)位于7号染色体上,味盲者为隐性基因纯合体(tt),而尝味者是显性基因的纯合体(TT)或杂合体(Tt),遗传方式为不完全显性遗传(Bartoshuk et al,1994;Reed et al,1995)。

正常品味者的基因型是TT,能尝出1/750,000mol/l~1/6,000,000mol/l的PTC溶液的苦味;具有Tt基因型的人品尝能力较低,只能尝出1/48,000mol/l~1/380,000mol/l的PTC溶液的苦味;而tt基因型的人品尝能力最低,只能尝出1/24,000mol/l以上浓度的PTC溶液的苦味,个别人甚至对PTC结晶的苦味也品尝不出来,在遗传学上被成为PTC味盲。

人类体表性状及PTC味盲基因的遗传分析解读

人类体表性状及PTC味盲基因的遗传分析解读
AR
人类部分性状与遗传机制
2. PTC尝味基因测试
苯硫脲 C7H8N2S 无毒,无副作用 单基因,部分显性
TT: 1/6,000,0001/750,000 Tt: 1/380,0001/48,000 tt: 1/24,0001/750
表2 PTC溶液的配制方法、浓度和基因型
标号
配制方法
浓度mol/L
实验15
人体若干体表性状及PTC尝味基因的遗传分析
一、实验目的
认识人类性状遗传及其规律 分析PTC味盲基因频率,掌握群体基因频率计算的一般方法 加深对群体遗传平衡定律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1. 人类体表性状分析
单基因遗传
基因A和a频率为p和q AAAaaa频率为DH和R Gf与GTf的关系:D= p2 H= 2pq R= q2
多基因遗传
表1 人类单基因遗传的实例
分类
性状
遗传机制
体 表 性 状
头发的颜色
黑发
AD
红发
AR
头发的形状
卷曲
不完全显性
直发
AR
发际线
V字形发眼睛的颜色
黑、褐发
AD
蓝、灰色
AR
眼睑的形状
有眼睑
AD
无眼睑
AR
耳垂的形状
有耳垂
AD
无耳垂
AR
舌的形态
可向中间卷曲成槽状
AD
不能卷曲成槽状
AR
酒窝
没有酒窝
AR
有酒窝
AD
拇指弯曲
可以向后弯曲
AR
不可以向后弯曲
AD
食指长短
食指较无名指长
AD
食指较无名指短
A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操作要求
1.受试者坐于椅上,仰头张嘴,实验者用滴管先吸取 14号P·T·C·溶液,滴5-10滴于舌根部,令受验者徐徐下咽 品味。[实验建议]
2.询问受验者能否鉴别此两种溶液的味道,若不能鉴 别,或鉴别不准确(如认为P·T·C·溶液的味道是酸、咸、 辣或其他说不出药味等等),则再用稍浓的13号溶液重 复尝试……直至能明确地说出P·T·C·的苦味为止。
根据(2)式可算得基因(t)频率的改变量:
该结果与直接由: △=q1-q0=0.24-0.31=-0.07是一致的。 以上分析说明,选择强有力的作用,使隐性基因频率 在一代之后比初始频率降低0.07(7%),于是群体的基 因频率的平衡被打破,生物体就会产生某种方式的进化。
三、实验材料及方法
1.P·T·C溶液的配制:
原液:取P·T·C·结晶1.3g,加蒸馏水1000ml, 不时摇动,在室温(20℃)左右1~2日即完全溶 解。
其他13种浓度的溶解度稀释法及P·T·C·含量见 附表所列。
2.将配制好的14种P·T·C·溶液,分别取若干 置于消毒好的滴瓶中。
3.若干毫升蒸馏水及洁净滴管。
表:13种浓度的P·T·C·溶液的配制方法
PTC尝味的敏感性与某些疾病存在着一定的 相关性,如甲状腺肿、糖尿病、青光眼、呆小病、
慢性消化溃疡、抑郁症、乃至某些癌症等。研究 者发现PTC味盲者更易患结节性甲状腺肿,而先 天愚型者中PTC味盲率大大高于正常群体。今年 来西欧等国学者利用PTC等位基因进行味觉试验 以研究原发育性青光眼的遗传病因,Parr的研究 表明PTC尝味者中的抑郁症患者显著高于味盲者。
……… (1)
选择后基因(t)频率的改变量为:
q
q1
q0
q0 1 q0
q0
q02 1 q0
……… (2)
根据(1)式可以预计:
若基因型(t t)的个体的适应值为0,下一代群体中, 基因(t)的频率将降到:
q1 q0 /1 q0 0.31/1 0.31 0.2366 0.24
二、实验原理
实验一 人群中P·T·C 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及方法: 四、操作要求: 五、结果分析: 六、参考文献:
一、实验目的
• 通过对人体遗传性状的分析及基因频率的 计算,认识孟德尔定律的普遍意义和选择 对改变基因频率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根据人类遗传学的研究已知人体的许多性状是按照 孟德尔方式遗传的。如人体对P·T·C·(苯硫脲)尝味的 能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T·t)所决定的遗传性状。其中
尝不出苦味来,这类人在遗传上称为 味盲。小资料
有些研究者从他们的研究数据中发现不能完全的用孟
德尔遗传来解释,因而提出其他遗传方式,如:复等位 基因(Rychkov & Borodina,196Fra bibliotek; Ramana
&Naidu,1992)、多基因(Olson et al,1989)等。另外,遗 传北京和环境修饰也影响其表型(Morton et
二、实验原理
有人用阙值法测定,我国黑龙江省1050人的P·T·C
尝味能力,其中味盲共99人,占9.43%[,更多] 即所测
的人群中,比基型频率:
q 2 99 0.0943故 1050
(t)基因频率q q2 0.0943 0.3070 0.31
则T基因频率p=1-q=1-0.31=0.69
T对t为不完全显性。小资料
P·T·C. O N C S N H 2 是一种白色结晶状有H 机化合物。 由于含有N-C=S硫酰胺基而具有苦味。在人群中,正 常尝味者的基因型为TT其尝味能力高,能尝出1/750, 000—1/6.000,000的P·T·C·溶液的苦味:具有基因型Tt 的人,尝味能力较低,只能尝出1/480,000—1/380, 000的P·T·C,溶液的苦味,而基因型t t的人,只能尝出 >1/24,000的P·T·C溶液的苦味,甚至P·T·C的结晶也
根据群体遗传学的Hardy-weinberg 平衡法则,如果 没有其它因素的干扰,在人群中,t的频率将会世代相传 不会发生变化。
世界上不同民族与地区的PTC味盲率与隐性 基因的频率有很大的差异,世界上味盲值最高在 印度,为52.8%,澳大利亚土著也高达49.3%。欧 洲的英国、德国、挪威、瑞士及芬兰等人群味盲 率在30%左右,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人群味盲 率只有24%-25%。亚洲的尼泊尔人为22.8%,日 本人、韩国人均在8%-15%,中国人味盲率在 7.27%-10.13%。黑人中味盲率在3%-4%,而印第 安人中味盲率比较低,有的仅有1.2%,甚至为零。
al,1981;Olson et al,1989;Bartoshuk et al,1996;Drayna et al,2003)。2003年Drayna等通过连锁研究把对PTC敏感 的一个主要基因定位与第7号染色体上,第2个基因可能 在第16号染色体上。而第7号染色体上负责该性状的主
要基因有被确定为TAS2R苦味受体基因家族中的 TAS2R38(Kim et al,2003).
3.当交验者鉴别某一号溶液时,应当用此号溶液重复 尝味三次,三次结果相同才是可靠的。
4.测定过程中应将P·T·C·溶液和蒸馏水反复交替给受
试者,以免由于受试者的猜想及其他心理作用而影响结 果的准确性。
5.测定的结果按记录所要求的内容详细记载。
实验操作比较简单,测试者要采用一些
技巧迷惑受试者,避免使受试者由于心理作 用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配液过程所用的烧 杯、容量瓶、试剂瓶等应高压灭菌,给受试 者滴药液时切记悬空加样,不要碰到受试者, 避免交叉感染。
二、实验原理
如果我们假定,某种选择作用对隐性纯合子(t t) 不利,使其适合值=0时,则基因(t)频率将会发生改变。 改变规律如下表所示:
适应值:指某一基因型跟其他基因型相比较时,能 够存活并留下后代的相对能力,适应值=0,即表示 100%被淘汰。
二、实验原理
选择后基因(t)的频率:
q1 12 2P0q0 P0q0 q0 q0 P02 2P0q0 P0 (P0 2q0 ) P0 2q0 1 q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