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专题资料

合集下载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PPT(人教版)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PPT(人教版)
解:设宽是X厘米,则长为2X米。
(长+宽)×2=周长
(2X+X)×2=4.8 3X×2=4.8 3X×2=4.8 6X=4.8 6X÷6=4.8÷6 X=0.8
0.8×2=1.6(米)
0.8×1.6=1.28(平方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8平方米。
4.饲养小组养了一些兔子,其中白兔的 只数是黑兔只数的3倍。已知白兔比黑兔 多8只, 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 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 商与被除数的大小比较(被除数不为0)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30÷0.6 > 30 27÷0.3 > 27
1.8÷9 < 1.8 3.6÷4 < 3.6
例:积与被乘数的大小比较(被乘数不为0)
乘数小于1时,积比被乘数小 乘数大于1时,积比被乘数大
1.6×1.2 > 1.6 0×1.4 < 1.4
5×0.24 < 5 6×3.28 > 6
3.7×2.1 > 3.7 12×0.95 < 12
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小数乘法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 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 小数点。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a+b = b+a ( a+b ) +c = a+(b+c)
a×b = b×a ( a×b ) ×c = a×(b×c) ( a+b ) ×c = a×c+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c+bc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小学数学必考经典应用题汇总-共30题带答案【突破训练】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小学数学必考经典应用题汇总-共30题带答案【突破训练】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必考经典应用题汇总,共30题一.解答题(共30题, 共196分)1.一个长方形游乐场长90米, 宽80米, 如果把它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画的一张图纸上, 图上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2.在一个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杯里装满水, 水里放了一个底面半径为5厘米的圆锥形铅锤, 当铅锤从水中完全取出后, 杯里的水面下降了0.5厘米, 这个铅锤的体积是多少?3.下表是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4.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各种地势所占百分比如下图。

(1)请你计算我国国土中山地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根据图中的信息,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并列式解答。

5.下图是根据乐乐今天的早餐制作的统计图。

(1)乐乐今天的早餐是按怎样的比搭配的?如果乐乐今天早餐吃了50克鸡蛋, 则他早餐一共吃了多少克食物?(2)乐乐的妈妈按同样的比大约吃了420克早餐, 算算妈妈今天的早餐中各种食物大约分别吃了多少?6.根据已知条件, 完成下面各题。

(1)已知圆柱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 高是20厘米, 求圆柱的表面积. (2)已知圆锥底面直径是8厘米, 高是12厘米, 求体积是多少?(3)如图是圆柱中挖去一个圆锥后的剩余部分, 请计算它的体积.(单位:厘米)7.幼儿园买回240个苹果, 按照大、中、小三个幼儿班的人数分配给各个班。

大班有28人, 中班有25人, 小班有27人。

三个班各应分多少个苹果?8.根据某地实验测得的数据表明, 高度每增加1 km, 气温大约下降6℃, 已知该地地面温度为21℃。

(1)高空某处高度是8 km, 求此处的温度是多少?(2)高空某处温度为一24 ℃, 求此处的高度。

9.把一个体积是282.6cm3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锥形机器零件, 求圆锥零件的高?(π取3.14)10.一个圆柱形铁皮水桶(无盖), 高10dm, 底面直径是6dm, 做这个水桶大约要用多少铁皮?11.某蓄水池的标准水位记为0米, 如果用正数表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的高度, 那么:(1)水面低于标准水位0.1米和高于标准水位0.2米各怎样表示?(2)0.18米和-0.23米各表示什么?12.哈尔滨的气温的-30℃, 北京的气温比哈尔滨高19℃, 请问北京的气温是多少度?13.一块长方形土地的周长是162米, 长与宽的比是5∶4, 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4.下表记录的是某天我国8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小升初全部复习资料数学篇

小升初全部复习资料数学篇

小升初全部复习资料数学篇小升初全部复习资料数学篇小学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小学,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小升初全部复习资料,有时间一定要学习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1:分数的意义1、将一个物体或是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这就是它的分数单位。

3、中分子表示取出来的份数,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中n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相同点(只能用“相当于”) 除数商不同点① 是一种运算。

除法被除数除号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② 是一种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

4、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b=(b≠0),分母不能为0,分子不能为0。

5、把单位“1”平均分成b份,表示其中的a份就是。

把“a”平均分成b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是用这个数去除以另一个数,结果用分数表示。

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2:用方程解决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1)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式(2)解设所求量为x(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4)解答方程,注意计算结果不带单位(5)检验做答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3:确定位置确定位置(一)知识点1、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确定位置(二)知识点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臵(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方向以及两地的距离)1、数对:一般由两个数组成。

作用: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2、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知识整理(全)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知识整理(全)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知识整理(全)总复小学数学复资料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

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个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比方:10的约数有1、2、5、10,个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比方: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比方: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都能被8整除,1125、、5000都能被125整除。

小升初数学复习题库含答案

小升初数学复习题库含答案

小升初数学复习题库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1D. 2答案:B2.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其本身,这个数可能是:A. 1B. -1C. 1或-1D. 0答案:C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4厘米和3厘米,其体积是:A. 72立方厘米B. 64立方厘米C. 84立方厘米D. 96立方厘米答案:A二、填空题1.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或其相反数,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非负数2.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等于它们的互质数之积,这个性质称为______。

答案:最小公倍数性质3. 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______。

答案:分数的基本性质三、计算题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 3.14 × 0.5(2) (1/2) + (1/3)答案:(1) 3.14 × 0.5 = 1.57(2) (1/2) + (1/3) = 5/62. 解下列方程:(1) 2x + 5 = 11(2) 3x - 7 = 8答案:(1) 2x = 6,x = 3(2) 3x = 15,x = 5四、应用题1.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10人,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答案:设女生人数为x,则男生人数为x+10。

根据题意,x + (x + 10) = 40,解得x = 15,所以女生有15人,男生有25人。

2. 一个水池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单独开进水管3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出水管5小时可放完一池水。

如果两个管子同时打开,注满水池需要多少时间?答案:设注满水池需要x小时。

根据题意,1/3 - 1/5 = 1/x,解得x = 15/2,即7.5小时。

五、思考题1. 一个数列,前两项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是多少?答案:这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第10项的值可以通过递推计算得出,结果为55。

小升初数学核心36道母题

小升初数学核心36道母题

小升初数学核心36道母题小升初是每个小学六年级学生必须经历的一段重要历程,而数学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想要在小升初数学中取得好成绩,核心题库的掌握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介绍36道小升初数学核心母题,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备战考试。

1. 3÷(1+1÷3)=?2. (5×4)÷7-(10-8)=?3. 25÷(40-30)=?4. 15-(6-5)×4=?5. 9×(12÷3-1)=?6. 500-(300-200)=?7. 76÷(19-16)=?8. 60÷5+34-17×2=?9. 18+(24-14)÷2=?10. 5×6÷10+8-2×3=?以上是基本的四则运算题目,通过这些题目可以检验孩子对于四则运算的掌握程度。

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加有趣和刺激的问题。

11. 在一个矩形花坛中,长为6米,宽为4米,用多少个正方形砖铺满?12. 一群鸡和一群兔子一共有52只脚,如果一共有20个头,请问有多少只鸡和兔子?13.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行驶,经过3小时后行驶了多少公里?14. 一个年龄为10岁的人,在5年后他的年龄将是多少?15. 如果1元钱可以买两个柿子,那么3元钱可以买多少个柿子?以上这些题目是一些经典的应用问题,需要孩子们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

16. 已知a+b=7,a-b=1,求a和b的值。

17. 一个分数加上自己的1/3等于2,这个分数是多少?18. 9个苹果分给3个人,每人分几个?19. 一张长方形纸片,宽为6cm,周长为24cm,长度是多少?20. 女儿比母亲小25岁,母亲比爷爷小36岁,女儿今年10岁,请问爷爷今年多少岁?以上是一些需要孩子们进行代数方程式的解答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几何问题。

21. 一根长方体木棒,边长为1厘米,切成1厘米的小正方体,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22. 一个正六边形,边长为5米,周长是多少?23. 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12厘米,高为15厘米,求它的体积。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
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 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 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 一个点。
第19页/共43页
• (三)分数 • 1 分数的意义 •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
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第8页/共43页
常用单位换算
• 长度单位
• 1千米=1000米 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
• 面积单位
•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 体(容)积单位
•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 =1毫升
• 1立方米=1000升
第9页/共43页
• 重量单位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 人民币单位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 时间单位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 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 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小升初数学六年级必考题型

小升初数学六年级必考题型

小升初数学六年级必考题型一、计算类题型1. 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计算公式解析: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式子,公式。

再算乘法,公式。

最后算加法,公式。

2. 简便运算(乘法分配律、结合律等的应用)题目:计算公式解析:把公式拆分为公式。

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公式。

公式,公式,最后结果为公式。

3. 分数的计算(加减乘除)题目:计算公式解析:先通分,分母公式、公式、公式的最小公倍数是公式。

公式,公式,公式。

则原式变为公式。

二、数与代数类题型1. 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概念及相互转化)题目:把公式转化为分数和百分数。

解析:转化为分数,公式。

转化为百分数,公式。

2. 数的整除(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题目:18的因数有哪些?其中质数有哪些?解析:求公式的因数,公式,公式,公式,公式,公式,公式,所以公式的因数有公式、公式、公式、公式、公式、公式。

其中质数是只能被公式和它本身整除的数,所以公式的因数中的质数有公式、公式。

3. 比和比例(化简比、求比值、解比例等)题目:化简比公式并求比值。

解析: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公式除外),比值不变。

公式。

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公式。

三、几何图形类题型1.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题目: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公式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析:圆的周长公式公式(公式取公式),则周长公式米。

圆的面积公式公式,则面积公式平方米。

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题目: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公式厘米,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公式(公式为棱长),则表面积公式平方厘米。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公式,则体积公式立方厘米。

四、应用题类题型1.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题目: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公式千米的公式、公式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公式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公式千米,问几小时后两人相遇?解析:相遇问题中,相遇时间公式路程和÷速度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数与数字数学是一门使人精确的学问,而我们从接触数学的第一天起就是“认识数字”,接着就是学习“数与数的关系”。

在我们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数”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今后我们还会学习更为复杂的“数”,下面就我们学习的数进行复习。

第一节 数的认识1.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的概念”? 1)整数、分数、小数……2)加数、减数、乘数、除数、积、商、余数…… 3)整除、约分、通分…… 4)除法、加法、乘法……2.请你回忆一下,我们知道哪些“运算规则”?1)先乘除,后加减; 2)结合率; 3)交换率; 4)分配率 3.你知道哪些特别数字,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0: 1: 2:第二节 数的简单运算一、口算下列各题:12+21= 95-59= 45+54= 65-56= 4×6= 2×9= 81÷9= 5×4= 9.3+1.7= 0.56+4.64= 8÷0.08= 100×0.007=5131+= 6141+= =÷15103 =÷683B71-17= 7×6= 21÷7= 7.33+2.77= 4.24+2.76= 0.4÷200= 3.2×0.125= 7.4-4.7=41-81= 8381+= =⨯8383 912921÷=二、竖式计算并验算:A43+57-12= 61-49-32= 94-66+32=4.53+2.79= 34.5-2.76=5.64+2.6=1.11+9.99=2.53+2.57= 7.84+4.29=B104×16= 124×28= 222×107=30.132÷2.79= 34.5×2.76= 106.652÷2.6=742÷14= 39×275= 1.11×9.99= 三、脱式计算:A5.43+(5.77+0.49)-6.51 (3.48+5.77-7. 43)+6.5+0.243.54+7.61+0.98-(6.22-3.7) 5.98-0.33+4.56-(9.37+0.46)4.76+[0.637-(2.326-2.227)] 7.35-(4.21+0.33)-2.444.25+0.354+4.436-7.475 0.346+[7.56-(6.53-1.344)]B5.43×(5.77+0.49)-6.51 (3.48+5.77×7. 43)×6+0.24 4.6×[0.637-(2.326-2.227)] 7.35-(4.21+0.33)×2.448.293-(29.221-2.432)÷6.23 8.92÷0.4-3.323-8.7454.25+0.354×4.436-3.475 0.346+7. 6×(6.53-4.344)C6.15115-- %2577.0383-++ 2574722.6-++43)32511(34+-- %)75653(413-+ 2.1)5434(2.3++-)4332511(5.1+-- %)3575.0(54271--+ )]5645(34[2.3---D43)32511(5.1⨯-- %)3575.0(54271-÷+)]5645(2134[212.3-⨯-⨯-%)]302.1(41[259-÷⨯-%)]451(6.1[5124311-÷⨯- )]411%451(6.1[81718-÷⨯÷-第三节 巧算之凑整法一、典型例题1、125×4×25 25×8×125×7×4 123456×52、 56×32+28×38 84×12+84×883、11.8×43-860×0.09 34×56+17×32+34×284、9999×2222+3333×3334 1999×1998-1997×19965、9+99+999+9999+99999 9-0.9-0.09-0.009-0.0009二、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1994+997×997 10476+748+524+2527.5×27+19×2.5 1995+199.5+19.95+1.99576×125×68 1999+999×9992、计算41.2×8.1+11×1.25+537×0.193、计算19971997×1996-19961996×19974、计算3×999+3+99×8+8+2×9+2+95、计算1988×198219821982-1982×198819881988第四节巧算之循环法一、典型例题1、计算1+2+3+……+100 1+3+5+……+992、计算(2008+2006+…+6+4+2)-(1+3+5+…+2005+2007)3、计算: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4+103-102-101二、巩固练习1、计算2+4+6+……+100 1+4+7+……+1002、计算(1+3+5+...+2007)-(2+4+6+ (2006)3、计算(30+28+26+……+4+2)-(29+27+25……+3+1)4、 计算1-2+3-4+5-6+…+1991-1992+19935、计算(2003+2001+1999+……+3+1)-(2004+2002+2000+……+4+2)第五节 巧算之裂项法一、典型例题1、计算4213012011216121+++++2、计算:200620051198819871198719861198619851⨯++⨯+⨯+⨯3、计算:100 (3211).....321121111+++++++++++4、计算76516541543143213211⨯⨯+⨯⨯+⨯⨯+⨯⨯+⨯⨯二、巩固练习1、计算801631481351241++++2、计算:3、计算:9117816615514513612812111511016131+++++++++++4、计算:90197218561742163015201412136121++++++++5、计算2019181715432143211⨯⨯⨯++⨯⨯⨯+⨯⨯⨯第二章 定义新运算一、例题解析1.定义新运算“*”,对于任何数a 和b ,a*b=a b a +;当a=2,b=3时,2*3=232+=2.5 (1)计算1996*1998,1998*1996; (2)计算1997*7*1,1997*(7*1);2.定义一种运算“∧”,对于任何两个正数a 和b ,a ∧b=ba ab+;计算,2∧4∧8∧16∧16,计算,16∧2∧8∧16∧4。

3、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24=8,53=13,35=11,9 7=25,求7 3=?4.规定a △b=a+(a+1)+(a+2)+…(a+b -1)(a 、b 均为自然数,b >a )如果x △10=65;那么x=?二、巩固练习1、a *b 表示a 的3倍减去b 的1/2 ,例如:1*2=1 ×3-2×21=2; 根据以上的规定,计算:①10*6 ②7*(2*1)2、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2132= 63,5497 =4511,6571=426。

求11354的值。

3、定义两种运算“ ”、 ,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 、b ,ab= a+b-1,a b=a ×b-1。

①计算4[(68)(35)的值;②若x (x4)=30,求x 的值。

4、对于任意的整数x 、y ,定义新运算“△”,x △y =2ymx 6x y(其中m 是一个确定的整数),如果1△2=2,则2△9=?5、x 和y 表示两个数,规定新运算“*”及“△”如下:x*y=mx+ny ,x△y=kxy,其中 m 、n 、k 均为自然数,已知 1*2=5,(2*3)△4=64,求(1△2)*3的值。

第三章 计量单位一、 复习前的思考:1.大家都知道,在数学里2>1、1000<1000.1,但是下面却说 1 >2 、 1 =1000 你认为它们是对还是错,说说你的理由? 2.成语中,“半斤八两”的意思是什么?(1)“半”用数字来表示是什么?在这个成语里,它为什么能和“八”相等呢?(2)在今天看来,半斤应该和几两相等?二、计量单位的复习: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很多计量单位,你知道有哪些吗?1.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毫米、千米、公里、里……2.时间单位:年、月、天、小时、分钟、秒……3.重量单位:千克、克、吨、公斤、斤……4.面积单位:平方米、亩、公顷……5.容积单位:立方米、升……三、单位之间的换算:1.长度单位:2.时间单位:3.重量单位:4.面积单位:5.容积单位:四、练习(时间标准:7分/节):A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袋大米重40()。

2.书桌的长是86(),桌面的面积约为54()。

3.汽车每小时行100()。

4.一个热水瓶大约能装水2.5( )。

5.一座楼房高15(),占地600()。

6.小明吃一顿饭花了20()。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①3千米=()米3厘米=()毫米②4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③3.05吨=()千克=()克④4日=()小时=()分⑤6分米=()米50050米=()公里⑥20平方厘米=()平方米 3.3公顷=()平方千米⑦1.7升=()立方米=()立方厘米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①3千米8米=()米4米2分米=()厘米②43平方米12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③8吨300千克=()千克④5日18小时=()小时9时30分=()分⑤45.8分米=()米()分米()厘米⑥47055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⑦10200千克=()吨()千克⑧30个月=()年()月830秒=()分()秒4、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问:每个季度各有多少天?5、小华步行4千500米,用了1小时15分。

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B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