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训练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基础练习华东师大版

《“电气时代”的到来》基础练习1.下图所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着变化,其决定因素是()A.新航路地开辟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大机器生产的开始采用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A.机器的广泛使用B.电力的广泛使用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3.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A.法拉第B.爱迪生C.西门子D.卡尔•本茨5.下图中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A.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B.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C.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的发明准备了条件的重大成就是()A.改良蒸汽机的制成B.螺旋桨的出现C.内燃机的创制D.电报的发明7.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水力——电力——蒸汽B.水力——蒸汽——电力C.蒸汽——水力——电力D.电力——水力——蒸汽8.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原子能时代D.计算机时代9.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是()A.石油B.电力C.煤炭D.水力10.“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是谁的名言?()A.牛顿B.爱迪生C.西门子D.爱因斯坦1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A.19世纪晚期B.19世纪中期C.18世纪60年代D.20世纪初12.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13.阅读下列材料: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请回答:(1)这是谁的名言?(2)他正式注册的发明有多少项?列举四项他的发明。
(3)他被人们誉为什么?(4)在“电气时代”到来之前,人们利用的动力有哪些?为什么说电力是优良的能源?参考答案:DBABA CBBBB BA13.(1)爱迪生。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内容标准】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⑴掌握“电”作为新能源登上人类生活舞台的基本概况。
⑵了解电力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
⑶知道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2.能力培养⑴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
⑵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⑶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⑴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⑵通过讲述,使学生明确科学技术的发明,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
⑶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要点】1.重点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时期,“电”作为新能源登上人类活动的舞台。
它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在这其中爱迪生的卓越贡献更为突出,本课的重点即是“电”的运用及其影响和“发明大王”爱迪生。
2.难点在现代社会中,电的运用已无所不在,无处不在,这一点学生是有深切体会的。
然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从中分析、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制表教学法【教学用具】常规【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除了离不开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阳光、空气和水外,还离不开哪些人类自己发明的重要能源?电,它对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它又是如何被人类发现和运用的呢?这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讲授新课1.新能源——“电”的发现、运用及影响(1)组织学生对电能源的发现轨迹进行整理。
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引导学生联系物理学科方面有关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首创发电机基本原理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发现电磁感应的概况。
材料:法拉第早年做过书籍装订工,自学成才,成为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九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华师大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华师大版(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第一单元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答案【知识建构】美国和德国;电力;汽车制造;爱迪生【基础夯实】一、1.B2.C3.D4.D5.A6.D二、7.(1)×将“内燃机”改为“电机和内燃机”(2)×将“大工厂制”改为“股份制”(3)√(4)×将“法国”改为“德国”三、8.(1)有轨电车(2)电灯泡(3)留声机四、9.(1)爱迪生。
“发明大王”。
(2)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商品营销有机结合,善于将发明迅速转化为产品。
一生有大量与电有关的发明,对人类有重大贡献。
(3)“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要获得成功,必须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等。
(言之有理即可)【能力提高】一、10.C;11.D二、12.(1)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性发明蒸汽机电机、内燃机新能源煤炭电力、石油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火车、轮船。
(3)电灯,给人类带来光明;电话,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快捷、方便等。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等。
(言之有理即可)第一单元第2课工业革命新发展答案【知识建构】蒸汽机;本茨;福特公司;莱特兄弟【基础夯实】一、1.C2.D3.B4.A5.C6.A二、7.(1)√(2)x将“冯如”改为“莱特兄弟”(3)×将“火车”改为“飞机”三、8.(1)戴姆勒(2)狄塞耳(3)福特四、9.(1)美国通过内战完成国家的统一,国力增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科技发达。
(2)中国长期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国力衰弱,技术落后。
(3)近代的中国,闭关锁国,腐朽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了无比的优越性。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名师教案2华东师大版

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学习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电能及电力的广泛应用。
学习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
【教学说明与学法指导】A、教学说明:1、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第一课,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知识,标记疑点。
2、教师总结重难点。
B、学法指导:1、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电能的出现对社会的巨变;2、采用分组学习、学生备课讲课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每当同学们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什么呢?(学生发言)请同学们再举几个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类似的例子。
那么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谁发现的呢?它的发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什么时代?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Ⅱ、学习新课一、简单引申人类对“电”的认识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2、电能的利用(发电机):手摇发电机——实用发电机——自激式发电机二、新能源“电”--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为什么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1).新能源; (2).新机器和新产品; (3).新交通运输工具; (4).新通讯技术和设备。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力的广泛运用及影响。
三、电力技术的应用、影响及发展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与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汽车、石油化工等行业出现,极大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2024-2025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华东师大版

c.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协作能力。
d. 历史资料: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图片等,方便学生查阅和拓展知识。
e. 评价量表:制定评价量表,对学生在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成果。
3. 随堂测试:随堂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问题,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理解重点难点方面存在困难。
4.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较高,多数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课后作业,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的思考和消化。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电气时代给环境带来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 鼓励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分享他们对电气时代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展望。
七、课后作业
1. 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
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包括电灯、电话、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等。
2. 分析电气时代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六、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与影响》(文章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重要发明和创新,以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电气时代的日常生活》(文章描述了电气时代到来时人们的生活变化,如照明、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改进)
-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进行说明)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一次工业革命。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历史初三下华师大版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学案

历史初三下华师大版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学案课题: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班级:姓名:主备人:柳现菊集体备课人:曹继付组长签字:董立生学习目标1.掌握“电”作为新能源登上人类生活舞台的基本概况。
2.了解与电力的广泛运用有关的史实及其产生的影响。
3.了解与大发明加爱迪生有关的故事。
4.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自学指导,要点明晰: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
2、开始的国家是、。
3.开始的标志:兴起一场以、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史称“”这场革命使人类由“”进入“”。
4.1831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创制分基本原理。
5.电磁学的日臻完善,为的创制和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此背景下,发电机、及技术相继发明并广泛应用,作为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
6.电力的应用影响⑴对人们生活领域的影响:。
⑵对人们生产领域的影响:部门迅速崛起,与、、一起构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四大新型支柱产业。
日渐成为工厂企业的主导形式,现代化的开始出现。
7.美国人被誉为“”,发明了电灯给世界带来光明。
他一生的发明成果累累,获准专利的项目就有余种,如电报、电灯、留声机、摄影机、放映机、有声电影、蓄电池等。
1、马克思曾预言“蒸汽机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通知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电力的火花”把人类带入到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原子时代D、信息时代【】2、我们今天的生活离不开电力。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在19世纪【】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3、认为“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并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A、爱迪生B、富兰克林C、爱因斯坦D、福特4、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这次革命是【】A、以蒸汽机为核心的革命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D、以太阳能为核心的革命5、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类以深刻启迪。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2华东师大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电气时代”的到来》,学生能够构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空间背景,理解电力作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史料,学会运用历史资料进行实证分析,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行解释和评价,培养历史解释能力。此外,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发明家的创新过程和成果,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答案:电灯。
解析:电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能够在夜间得到光明,提高了生活质量。
2. 例题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项发明对交通工具的发展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答案:内燃机。
解析: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加速了社会的流动性。
3. 例题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项发明对化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局限性
- 科技发展的需求和推动力
- 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 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变压器、电灯、电影等
- 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展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白板、历史图片和地图。
2. 课程平台:学校学习管理系统、历史教学资源库。
3. 信息化资源: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视频资料、历史文献、在线讨论平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电气时代”的到来【阅读与思考】①读:读课文,把你认为是重点的语句用红笔画上记号②思:深呼吸——想一想——刚刚读过的课文——能记住多少?③练:《导学案》中的“填空题”;《课堂作业》中的“选择题”。
【交流与研讨】①小组长召集:小组内相互交流学习收获与疑惑;②小老师主持:收集本组经过讨论都不会做的习题,向任课老师报告;③任课老师释疑:全班都不会做的讲台上讲;个性问题在巡视中进行点拨。
【巩固与提高】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
人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一:新能源——“电”的发现、运用及影响1:电的发现电磁感应(英法拉第)——→发电机(德西门子)——→发电厂(法巴黎)二:发明大王——爱迪生活动摄影机耐用电灯泡改进电报系统↑↖爱迪生↗↓放映机←——有声电影——→留声机【学习与运用】一、选择题(将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改造和应用B.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 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2.人类在新能源的探索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 ) A.煤炭和石油 B.石油和电力 C.电力和核能 D.核能和太阳能3.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成就最突出的科学家是()A.卡尔·本茨 B.爱迪生 C.亨利·福特 D.莱特兄弟4.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能时代5.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能源中,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核能6.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训练
A 题
一、填空题
1、______世纪末______世纪初,欧美各国兴起一场以______、______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工业革命,史称“第______次工业革命”。
它使世界从蒸汽时代跨入了______时代。
2、1831年,______(国家)科学家法拉第发现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和电动机的创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______,1875年,______(城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发电厂。
美国大发明家______制成耐用电灯泡,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上作出贡献。
3、电力的广泛运用,推动了生产领域的变革,旧的工厂体制逐渐被______代替。
1901年,______(国家)出现了第一个“10亿美元公司”——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4、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出了理论依据的科学家是:()
A.英国人吉尔特
B.德国人西门子
C.英国人法拉第
D.法国人德普勒
5、下列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①电车②发电机③电灯泡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6、对强大电源提出大量需求的是:()
①电讯②电镀③照明④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从材料的角度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钢的时代
D.电力时代
三、配伍题
8、将下列中间标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国别科学家成就
()英国 A.西门子()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美国 B.爱迪生()建成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线路
()法国 C.德普勒()制成第一辆有轨电动车
()德国 D.法拉第()研制真空碳丝白炽灯
四、简释题
9、请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四大支柱性产业。
10、人类与电的关系极为密切,请谈谈人类在发现和应用“电”过程中的大事。
人类在发现电能之前和之后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五、识题图
11、看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物的国籍和身份:
(2)他有哪些发明:
(3)请讲出有关他的一句名言:
B 题
六、材料选择题
12、上海的部分交通线路上已开始使用“非接触式lC卡”这卡应用了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
持卡者只要将卡在车门口的一台小机器前一晃,机器就能发出通过的信号。
请回答:
(1)电磁感应现象的最早发现者是:()
A法拉第
B.格拉姆
C.西门子
D.爱迪生
(2)与这一发现有关的科技革命的突出成就不包括:()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
D.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
(3)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有:()
①科学与枝术紧密结合②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③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④在一些后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 19、20、电机、内燃机、电气。
2. 英国、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自激式直流发电机、巴黎。
3. 股份制公司、美国、美国钢铁公司。
4——7.C.B.C.C。
8 DBCA;DCAB。
9 .电力工业、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
10.发现: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自激式直流发电机,1875年,巴黎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发电厂,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建成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线路。
应用:照明、城市交通运输、加工工业、家庭生活等。
如:美国大发明家改进电报系统,发明留声机,研制真空碳丝白炽灯,发明活动摄影机、放映机和有声电影。
之前:人力、蓄力、水力和使用煤的蒸汽机。
之后:太阳能、核能。
11.(1)美国,发明家和实业家。
(2)改进电报系统,发明留声机,研制真空碳丝白炽灯,发明活动摄影机、放映机和有声电影。
(3)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2.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