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5-物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说课 怎样描述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说课 怎样描述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说课怎样描述力
《怎样描述力》说课材料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五章第二节(P79—P8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1)力的三要素;2)力的单位;3)力的示意图。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在第一节介绍力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自己身边熟悉的一些事例“交流和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归纳出力的三要素。

然后,从量度力的大小出发,引出和介绍力的单位“牛顿”,并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具体感知1N的大小。

最后,介绍力的示意图,完成“如何描述力“这个主题。

3、教学目的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单位,会用力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力;通过探究实验,体验和归纳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培养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养成乐于。

最新沪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精品教案

最新沪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精品教案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三要素.2.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N有具体的感受.3.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从身边的事例交流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归纳出力的三要素.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感受从物理走向生活,提高物理兴趣.【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教学难点】三要素中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教具准备】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弹簧秤、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力的概念,初步认识了力的相互作用和力的作用效果,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力的作用效果是如何体现的?学生: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师对,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比如老师用力拉橡皮筋,老师再用力拉橡皮筋.从这两次现象中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橡皮筋发生了形变,且形变程度不同.师对了,再比如老师用力(左、右)推物体,这两次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差别?学生:运动方向不同.师那同样是受到力的作用,为什么它们产生的效果会不同呢?好,回到刚才的橡皮筋实验,老师再演示一遍,同学们注意观察橡皮筋的形变程度,然后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教师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拉橡皮筋)学生:前后两次橡皮筋的伸长的长度不同,施加力越大时,橡皮筋伸长长度越长.师这表明了什么?学生:对橡皮筋所施加力的大小对橡皮筋的形变有影响.师对了,除了橡皮筋外,在生活中我们还有这样的一个经验,人坐在沙发上,沙发会往下凹陷,我们知道这是力作用在沙发上产生的效果,但大人和小孩坐在同样的沙发上时,沙发凹陷的程度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沙发所受到力的大小不同.师是的,由以上事例可以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因素?学生:力的大小.师很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新课】知识点1 力的三要素师刚才我们由生活实例和生活经验得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那假如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吗?学生:……师或许有的同学前面就已经有疑惑了,前面老师举用力推物体运动的例子时,老师所用力的大小能不能相同啊?这当然是可以的.但它的作用效果相同吗?学生:不同.师既然不同,你觉得它可能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能否再举出生活的事例来说明你的观点?学生: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还与力的方向有关.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还与力的方向有关.学生甲:比如当用力F作用在门上把柄拉门时,门将关上;当力F作用在门上把柄推门时,门将打开.学生乙:用大小相同、作用方向不同的力作用在弹簧上,可以使弹簧拉长,也可以使弹簧压缩.师非常好,从生活经验我们感知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有关,再比如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顺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松.现在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做一个小实验:用大小相等且同一方向的力推门,底下同学注意观察.(教师指导学生把手分别作用在门的不同位置上)请你谈谈你的感受?学生:离门把手较远的位置比较难推开.师但我们观察到门同样被你推开了,你怎么做到的?学生:加大力的大小.师好,谢谢.既然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方向有关,那为什么我们控制了力的大小和方向效果还是不同呢?学生:力作用在门上的位置不同.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刚才老师让该同学推门时故意让其作用在门的不同位置,所以力的作用效果还可能和力的作用点有关.师从生活经验可知道拧螺母时用同样的力,手握的越靠近扳手的末端,越容易拧动螺母,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和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与力的什么有关?学生:力的作用点有关.师对了,这就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板书: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注意:力的三要素均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会随之改变,因此表述一个力要把这个力的三个要素都表示出来.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必须是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例题1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归纳出知识点,然后结合图示信息,找出对应的知识.如图所示,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又因为受到力的方向不同,观察到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同;所以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B.【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2 力的单位师大家知道,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什么?是怎么规定的?请大家阅读课本P106页中“力的单位”.学生: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师关于牛顿这个科学家,你知道吗?学生:牛顿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家里很穷,可是牛顿从小学习很努力,喜欢观察,动手做实验,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方面的贡献很大,可牛顿还很谦虚,把知识比喻成海洋,把自己比喻成在海边拾贝壳的小孩.师你讲得很好,如果大家要知道牛顿详细的生平事迹可在课后查资料.1N的力有多大?学生: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师你还知道哪些力的大小?学生甲:蚂蚁拉树叶的力约10-3N.学生乙:扛50kg的化肥用的力约5×102N.学生丙:大型拖拉机的牵引力约3×104~4×104N.学生丁: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推力约6×106N.师我也知道:物理课本约3N,一瓶600mL的矿泉水重12N,1kg的物体重10N,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重500N.板书: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3 力的示意图师科学概念是抽象的.为了使抽象的概念便于理解、表述和交流,人们常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图样或模型去表现它们.在前面学习光学的时候,我们曾用光路图形象、具体、直观地反应光的传播情况,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我们的课本中,配了不少的插图把许多的物理现象和过程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给了我们许多比文字叙述更清楚的印象,因此,我们在研究力的时候,是否也应当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请大家讨论.师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作用点,用数字能将这三要素完整地表达出来吗?学生:不能.师如何用作图的方法将力的三要素表达出来,请大家阅读课本P106页中“力的示意图”.学生: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方式叫力的示意图.师在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物体受力的情况,往往要采取力的示意图的方法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师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都可以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长短大致表示力的大小.如有两个力,一个力是10N,另一个力是20N,那么10N的力线段画短一点,20N的力线段画长一点.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中表示法的特点:①箭头标明了受力的方向;②线段表示了力的大小;③红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然后归纳、总结,得出力的示意图特点.板书: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的图形叫做力的示意图.例题2(用多媒体展示)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受到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10N的拉力作用,作出拉力的示意图.解析:作力的示意图,必须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本题中拉力用F表示,其作用点在木箱上,可以画在右上角等某个位置,也可以是中心处.方向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作出水平线便于参考画出斜向上30°角,大小标明10N.答案:如图乙所示.【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我们还知道了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力的示意图,可以将力的三个要素表达出来.好,谢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1.引导学生从身边实例入手,深入观察、分析和总结,认识力的三要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学会用力的示意图来描述力,把抽象的力形象化.2.本节课,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三要素的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励志寄语: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要明白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沪科版物理初二《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初二《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初二《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4安居二中李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白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单位,会用力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体验,养成乐于探究周围物理现象的适应。

[复习铺垫]力的作用成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热身]一、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成效与那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有关二.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举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三.力的示意图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用图的表示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理想模型法)【合作探究】一、力的三要素1、观看图片,猜想力的作用成效与哪些因素有关2、活动一探究:力的作用成效与哪些因素有关?1:利用气球(或弹簧)研究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大小是否有关2:利用气球(或弹簧)研究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方向是否有关3:利用气球(或弹簧)研究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作用点是否有关3、讨论交流验证猜想的方法,归纳结论:力的、、都能够阻碍力的作用成效,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4、你能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力的三要素会阻碍力的作用成效吗?二、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活动二1、感受1N的力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托起一袋方便面所用的力大约是1N2、估测周围的力托起物理课本所用的力是N;3、了解生活中的力三、力的示意图活动三1、用80N的力水平向右推桌子,试着把那个力表示出来.2、物理课本重3牛,请画出它对桌面的压力【自我检测】1、如图所示,小李同学为探究力的作用成效与哪些因素有关,利用门做了如下实验,请帮她把步骤写完整。

(1)用较大的力在A点推门与用较小的力在A点推门相比,用较大的力能(选填“快速”或“缓慢”)地推开门,这说明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有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怎样描述力教案1word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怎样描述力教案1word版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2.知道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3.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几个因素。

2.体验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力的三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具有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2.保持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三要素中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教具准备】三角板、弹簧拉力器、弹簧、皮球。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力的作用效果。

提出问题,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二)进行新课一、力的三要素在排球运动中,二传手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运动,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变运动方向,急速下落.可见,力的方向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找一名学生到教室的门口,推门.提问:当推力作用在离门轴不同点时,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另找一名学生握住扳手的不同位置去拧螺母,提问该学生有什么感觉.总结该学生的回答指出: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到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开.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可见,力的作用点也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称为是力的三要素。

二、力的单位力的单位用牛顿表示,简称牛,符号N。

1N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为了纪念牛顿在物理学上的突出贡献而设立的,要学习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不断攀登高峰。

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事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同学们应认真观察、认真分析.力的三要素对研究有关力的问题十分重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表示力的三要素是研究有关力的问题的重要方法——力的示意图.三、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可以直观、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但是也可以对力的图示加以简化,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不必严格准确地画出力的大小,突出力的方向即可.例如上题,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同学讲完后,教师完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这些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图示.用投影打出如下内容的例题1.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着一个物体.2.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向右提一个物体.学生练习,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进行指导,最后用投影打出正确的图示进行讲评,指出同学们作图中的问题.【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以及力的示意图.用作图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物理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作图可以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物理模型,使抽象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有利于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希望同学们予以足够重视,并养成认真细致,规范作图的良好习惯.【板书设计】第二节怎样描述力一、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二、力的单位三、力的示意图【布置作业】1.第84页练习1、2、3、42.完成同步探究本节部分。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1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力的三要素。

2.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

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课前准备复习回忆:1、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怎样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合作探究一、力的三要素活动1:请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和身边的物品设计并进行实验,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二、力的单位活动2:阅读课本831.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2.感受力的大小: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N。

托起一瓶矿泉水的力大约为_____N。

三、力的示意图活动3:图像与信息你能写出下表中图像表示的信息或用图表示出表中提供的信息吗?活动4:阅读课本83① 观察一下,在本节和上节课本的插图中,哪些图上画有力的示意图?它们是怎样体现力的三要素的。

②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巩固与提高:1、一辆正在运动的玩具汽车,如果向前推,它会运动得更快,但若向后拉,它运动的速度就会慢下来,这说明力的 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1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若用同样大的力在A 点或B 点拧,在______点更容易拧一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3、大人和小孩坐同样的沙发时,沙发的凹陷程度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4、重约1N 的物体可能是( )A 、一张作业纸B 、 两个鸡蛋C 、 一个大西瓜D 、 一头小牛5、用50N 的力水平向左拉小车,在图2上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6、用150N 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桶水,在图3上画出力的示意图。

图3图2 图1。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案(沪科版初二)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案(沪科版初二)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案(沪科版初二)教学目标1.了解力的三要素。

2.明白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

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三要素难点:三要素中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成效的阻碍。

教学预备:实验器材:弹簧拉力器、弹簧、皮球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明复习引入力的作用成效。

提出咨询题:力的作用成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新课学习一、力的三要素1.力的大小阻碍力的作用成效。

让学生结合教材图5-7所示情形及生活体会交流与讨论。

师生共同点评。

回答学生讨论,举手回答复习引入2.教师演示实验:用大小不同的力向里挤压一个皮球,引导学生观看现象。

3.一名同学上台演示拉拉力器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力的大小能够阻碍力的作用成效。

4.教师设疑:假如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同样的成效吗?引导学生设计并进行探究对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分析与评估,引导学生归纳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也能够阻碍力的作用成效。

5.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图5-8和5-9中的实验情形。

反馈练习题。

二、力的单位介绍力的单位。

并简单介绍牛顿的由来。

观看现象,并能讲明观看实验,得出结论摸索讨论,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汇报交流实验过程分析得出结论看图,进一步明白得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对力的作用成效的阻碍探究该咨询题,启发学生利用周围的一些物体就可做实验比较三个图各是讲明了力的哪个要素对成效的阻碍让学生阅读P82中«信息窗»〝牛顿〞的生平介绍。

让学生感受1N的大小。

看教材图5-10了解一些力的大小。

三、力的示意图1.教师设疑:要想正确研究力的作用成效,必须指明力的三要素,那么如何样用形象直观的图示方法表示?2.教师演示:用2N 的拉力〔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木块在桌面上向右运动。

引导学生独立画图,并进行点评,要求学生规范画力的示意图。

3.反馈练习题。

师生共同点评反馈检测可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学生做完后,共同学生阅读«信息窗»中〝牛顿〞的生平介绍举出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轻重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其余画在练习本上体会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做题学生回答结果,点评学习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和研究方法加深对1N的印象有关画力的示意图方面的题,使学生正确把握其画法。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5

沪科版8.5.2 怎样描述力疑难解释
1.问: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真的有影响吗?
答:关于力的作用点对力的效果的影响,应结合实际例子进行理解。

如用大小、方向相同的力推门,如果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A点,刚好能将门推开,则在离门轴较近的B点推时就推不开门,同学们可以试试。

这就说明了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确实有影响。

又如用扳手拧螺母时,在力的大小、方向都相同时,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部更容易把螺母拧紧,也说明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有影响。

2.问:在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时,若要同时画出几个力的示意图,应该怎样?
答:可以物体的中心点为几个力的作用点,分别画出线段及箭头,标注力的大小。

中心点也常常取在物体的重心上。

3.问:力的示意图对学习物理有什么好处?
答:虽然我们每天都要对外施力,并且要受到别的物体的力,但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力,就是说力对于我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力的示意图是人们用来描述力的三要素的一种直观而形象的方法。

在物理学上,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人们常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图形或模型表示它们,这样便于理解和交流。

4.问:举例说明怎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答:例如,用一个与水平地面成角的100N的力F拉物体,该怎样用力的示意图把F表示出来呢?在物体上画一条与水平方向成角的带箭头的线段,再在线段旁标出100N,这样就把力F表示出来了。

其中线段的起点代表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100N表示力的大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力和运动知识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被称为惯性定律,是基于经验事实和进一步推理得出的,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3.物体平衡状态: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它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两个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两个力就能形成二力平衡,合力为零。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密度与浮力知识归纳1.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质量。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单位有吨、克、毫克。

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直接将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立方米,也有克/立方厘米。

1克/立方厘米=1000千克/立方米;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立方米。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立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8.5.2 怎样描述力疑难解释
1.问: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真的有影响吗?
答:关于力的作用点对力的效果的影响,应结合实际例子进行理解。

如用大小、方向相同的力推门,如果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A点,刚好能将门推开,则在离门轴较近的B点推时就推不开门,同学们可以试试。

这就说明了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确实有影响。

又如用扳手拧螺母时,在力的大小、方向都相同时,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部更容易把螺母拧紧,也说明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有影响。

2.问:在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时,若要同时画出几个力的示意图,应该怎样?
答:可以物体的中心点为几个力的作用点,分别画出线段及箭头,标注力的大小。

中心点也常常取在物体的重心上。

3.问:力的示意图对学习物理有什么好处?
答:虽然我们每天都要对外施力,并且要受到别的物体的力,但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力,就是说力对于我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力的示意图是人们用来描述力的三要素的一种直观而形象的方法。

在物理学上,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人们常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图形或模型表示它们,这样便于理解和交流。

4.问:举例说明怎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答:例如,用一个与水平地面成角的100N的力F拉物体,该怎样用力的示意图把F表示出来呢?在物体上画一条与水平方向成角的带箭头的线段,再在线段旁标出100N,这样就把力F表示出来了。

其中线段的起点代表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100N表示力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