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华东师大版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1(22张PPT)(华东师大七年级下)

湘绣
阅读卡 刺绣,是用绣针穿引彩线,按预
先设计好的花纹和色彩,在绣料上刺缀运针, 以绣出图样。刺绣的针法的变化,形成不同 的运针风格和技艺流派。中国刺绣工艺在秦 汉时期就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刺绣和丝绸是 丝绸之路上运输的主要商品。中国刺绣最突 出的有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 绣和四川的蜀绣。
子交 币纸的宋北 币纸 子会 宋南
2.货币调查
如果是做生意,那
阅读卡
可要带不少钱,很 重耶!谁帮我背呢?
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
“
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32万贯。
——“
北宋庆历年(1041~10 48) ,每年商税收入达1975万贯,宋朝
”
商税甚轻,住税3%,行税2%,如以
”
平均2.5%计,则一年纳税商品额即
南宋,俨然成为东南沿海航海的守护神, 不只渔船,商船、战船上也都供奉有妈祖 的神像或神位。
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时间:东汉末年到东晋初年 唐安史之乱后 两宋之际
共同原因:战乱
原因:⑴中原人口南迁 ⑵社会环境 ⑶原有潜力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过程:⑴孙吴东晋南朝开发 ⑵中唐以后 ⑶宋都南迁后
表现:(1)农业(2)手工业(3)商业贸易
受到横向狂风袭击仍很稳定 ,同时,结构坚固,船体有密封隔舱 ,加强了安 全性.底板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重பைடு நூலகம்三重大板结构 ,船上多樯多帆 ,便于 使用多面风 .大船上又都设有小船 ,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救生 ,抢险.每只船 上都有大小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这些极适合于远洋航行.
阅读卡
1974 年 , 泉 州 后 渚 港古码头遗址发现一艘 南宋海船,残长 24.2米, 残宽9.15米。分13个水 密仓
2.8 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南方农业的发展:
1、材料一:《史记》记载:“(西汉)南方地广 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 类为食……刀耕火样?南 方自古以来就比北方经济发达吗?
2、材料二: ①(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 覆天下。 ②(宋朝时)朝廷时仰东南之财富,语曰:“苏 湖熟,天下足。”
我们通常用“孔雀东南飞”来 形容优秀的人才去往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就业,同学们想过为什么吗?
因为东南地区经济发达,就业 机会多,收入高,生活水平较高, 人们都 向往去这些地方。
2014南方某省市人才市场就业形势图
学习目标:
1、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 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 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 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 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2、综合归纳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思考发展 的原因。
两宋时,水稻的推广。
棉花种植的推广
北宋 两广 福建 南宋 长江 流域
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结合 课本57页黑体字,回答: 1、宋代的丝织业和棉织业有何 发展? 2、制瓷业发展有何新特点?你 觉得冰裂纹瓷器美在哪里? 3、宋代的造船业发展情况如何? (小组自行解决,并统一意见)
3、第三阶段从唐中期到北宋末年靖康之乱。 北方人口再次大规模南迁,到北宋时期, 南方经济发展已经明显超过了北方,打破 了南北均衡的局面。 4、第四阶段从靖康之变到南宋时期。人口的 持续南迁,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 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提供了条件和 机遇。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1、政治方面:北方战乱, 南方较安定。 2、经济方面:北人南迁, 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和技术。 3、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4、自然方面:南方水热条 件优越,自然环境保护较好, 地处沿海,有利于发展海外 贸易。 5、人民的努力(辛勤劳动、 勇于创新、善于学习等)。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从唐朝中晚期开始,由于战乱和政策等原因,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移动。
到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全南移,南方成为了我国的经济中心。
本课主要通过分析历史背景、政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线和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同时,学生可能对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好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2.掌握南宋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能够从历史事件中找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四. 教学重难点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南宋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经济发展,引导学生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小组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课件,包括历史事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教学视频: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南宋时期经济发展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教学视频,呈现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例如,让学生根据课件和教学视频的内容,回答一些关于经济重心南移和南宋时期经济发展的问题。
历史: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件(华师大版七下)

二、探寻江南变化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原因)
➢ 南方社会安宁、政局稳定——社会角度
➢ 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
具和生产经验
——技术层面
➢ 北方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
力
——人力资源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自然因素
➢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政治因素
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宋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 “号为冠天下”;
棉纺织业已经发展到了东南沿海地区。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陶瓷制造业 发达,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 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罗盘针开始运用于 航海。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南宋时棉纺织业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浙江宋出人土《的纺南车宋图》棉毯
回答:
1.材料说说明明西了汉什时么期?南方落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 2.发结展合,以逐上渐材赶料上分北别方来;描到述了西宋汉代前,期南、方南经北济朝 已、相南当宋发时达期,江超南过 的北特方点,,国可家参的考财以政下收的入词依语靠(南开方发。的 荒凉的 繁荣的)
这西实汉质前上期就:意__味__着__南_江宋南时;我东国晋古南代朝经:济_重__心__已__从江北南方;黄河流 域移宋到朝了时南期方:长_江__流__域__江。南。
的商业区,其中“货财 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 四方珍奇,皆所积聚。
,
北宋东京城
唐
代 长
坊
安
城 布
市
局
示 意
坊
图
北
宋
东
京
坊城
布
市
局 示
意
初中历史下册 第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 ⑴材料中的“苏湖”“故都”分别指今天的哪儿?
• ⑵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
• 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2020/12/3
26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 D、南宋时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C、元朝
2020/12/3
25
• 5、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铸造钱币的金属紧缺
B、商业活动频繁
•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造纸技术成熟
• 6、阅读下列材料
•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 “朝廷故都时,实仰东南赋。”——南宋诗人陆游
• 请回答:
2020/12/3
8
表现:
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3、水稻
2020/12/3
9
二、手工业的发展 纺 织 业:
制 瓷 业:
造 船 业: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2020/12/3
22
第三阶段是唐代中期至北宋末年靖康 之变,出现了北方人口第二次大规模南迁 的运动,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显出超 过北方的强劲势头,南北均势开始打破, 形成南方超越北方的局面。
第四阶段是从靖康之变至绍兴和议期间,北方人民第三次大规模持续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 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带来了条件和机遇,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市舶司
2020/12/3
思考题1 14
2020/12/3
返回
15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华师大版]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华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9658df76c66137ef061930.png)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表现)
纸币--交子的出现: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
会子出现: 南货币哪一种是我国最早的纸币?最 早产生在哪一地区?
合作探究,智慧碰撞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 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综合思考:
1、经济重心南移到南方是一下子就完成了 吗?请概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P46
我叫朱子柳. 战争结束了,我 往南走还是往 北去呢?.
朱子柳是一个岳家军的士 兵,现在他谢甲归田.请问他要 往南走还是往北走呢?为什么
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阅读 思考☞ 10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南方手工业的发展( 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颁奖典礼.ppt
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 自然条件的优越。
做课本P47页题“判断辩误”
1.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完成是在
A.南朝
B.唐朝
C.隋朝
D.南宋
2.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
采购货物,他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A.铁钱 B.交子 C.存折 D.支票
3.南宋时我国制瓷业重心是
A.东北
B.华北
C.江南
D.西南
棉 织 业:兴起 制 瓷 业: 出现五大名窑
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造 船 业: 居世界前列
2 制瓷业
钧窑鼓钉三足洗
宋代五大官窑
钧瓷【河南 禹州 】 汝瓷【河南 宝丰 】 官瓷 【河南开封 】 哥瓷 【浙江龙泉 】 定瓷 【河北曲阳 】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
瓷都 【江西 景德镇 】
汝窑三足洗 哥瓷
景德镇瓷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P42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思维导图素材华东师大版 精品

思维导图
农业
宋代
经济
的发
手工
展
业
商 业
经济重 心的南
移
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南迁, 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南方农 业发展 的原因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农业发 展的表
现
棉花种植区扩大
农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
有比较先进的纺织工具
纸币 的出 现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 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 货币
经济重 心的南
移
唐朝中期开始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南方战乱较 少
中原人口南 迁
统治者重视
原因 经济重 表现 心南移
南宋完成Biblioteka 农业发展手工业兴 旺
商业繁荣
海外贸易兴 盛
纺织业
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江 南地区已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 制瓷业
手工业
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领 先地位,海船装备了先进
的指南针
造船业
商业 城市 兴起
宋代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草市 和夜市。
商
海外 贸易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业
的发 展
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共21张PPT)

小 麦 种 植 由 北 往 南 推 广
棉 花
种 植 由 南 往 北 推 广
南 宋 棉 毯
宋代缂丝名作 《蛱蝶山茶花》
宋朝织机
瓷器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瓷器
青白磁水注
宋孩儿瓷枕
罗盘针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北宋纸币(交子) 南宋纸币(会子)
联系上册有关内容, 阅读课本P49,你能否概述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经过?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东汉末年——东晋初期
北方战乱不断, 南方相对安定, 人口流动带来生产 技术和劳动力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唐中安史之乱,五代 战乱纷争,人口大量 迁徙,加速南方发展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辽、西夏战乱,金灭 辽、灭北宋,人口 大量南下,南宋建都 江南,南宋时期经济 重心南移成定局。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的原因有哪些?
快速阅读: 两宋时期经济
的发展表现在哪 几个方面?
农业、手工业、商业
阅读课文,看谁 最先完成有关两宋 时期农业、手工业 和商业发展情况的 表格的填写。
行业 部门
生产工具
土地开辟 农 业 农业作物
手 工 业
商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发展பைடு நூலகம்
地位、作用
秧马、翻车 新式农具和灌溉工具
圩田
农田和水利的杰出创造
占城稻
“苏湖熟,天下足”
棉花
扩展到长江以南地区
茶叶
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丝织业 棉纺织业 景德镇瓷窑
两浙跃居全国首位 手工业发展的划时代兴起 我国瓷都
海船、河船 规模大、技术水平高
纸币出现 交子最早、会子发行量大
翻 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