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
12条尊师礼仪内容

12条尊师礼仪内容尊师礼仪是指对教师的尊重和礼貌的表达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品德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12条尊师礼仪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尊师礼仪观念。
1. 尊称教师:学生应使用尊称称呼教师,如老师、先生、女士,以显示对教师的尊重。
2. 注意言辞:学生在与教师交流时,要注意措辞得体,避免使用粗俗或冒犯性的语言,保持文明礼貌。
3. 遵守课堂规则:学生应遵守教师制定的课堂纪律,如不迟到、不早退、不说闲话、不打扰他人等,以维护良好的学习氛围。
4. 主动回答问题: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成果,表达对教师教学的关注和尊重。
5. 遵循教师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时,要认真听从教师的安排和要求,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不擅自行动或违反规定。
6. 尊重教师专业知识:学生应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不轻易质疑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观点,展示学习者的谦虚和敬畏之心。
7. 不打扰教师工作:学生在课堂外遇到教师时,应尊重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空间,不打扰教师的工作和休息。
8. 谢绝教师礼物:学生不应主动送礼物给教师,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利益关系。
9. 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学生应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不随意抄袭或剽窃他人的作品,展示学习者的诚实和独立思考能力。
10. 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学生应向教师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如遇到困难或问题,积极请教教师,展示学习者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11. 爱护教师设施和教材:学生应爱护教师的教学设施和教材,不随意涂画或损坏,共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12. 尊重教师的个人隐私:学生应尊重教师的个人隐私,不擅自打听教师的私事,以维护教师的个人尊严和权益。
尊师礼仪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学生应时刻保持尊师礼仪的意识,将其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的学习环境的形成。
古代尊师礼仪

古代尊师礼仪
1. 拜师礼:学生首先要向教师行拜师礼,以示尊敬和诚心求学的态度。
在拜师礼上,学生要向教师献上束脩六礼,包括芹菜、桂圆等物品,以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和感谢之情。
2. 课堂礼仪:在课堂上,学生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在教师讲解时,学生要适时回应,对教师的教诲要表示感激。
下课时,学生要起立向教师致谢。
3. 尊称和敬语:学生在与教师交流时,要用尊称和敬语,如“先生”、“夫子”等,以示尊敬和谦虚。
同时,学生还要注意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谦虚谨慎。
4. 礼物馈赠:在古代,学生有时会向教师赠送礼物,以表达感激之情。
这些礼物可以是书籍、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也可以是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
礼物的价值并不在于其价格,而在于学生的心意和感激之情。
5. 遵守师训:学生要遵守教师的教诲和指导,认真学习、努力实践。
同时,学生还要将教师的教诲铭记在心,传承下去。
有关尊师的的名言

有关尊师的的名言有关尊师的的名言11.师者,人之模范也。
——杨雄2.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3.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4.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5.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6.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7.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
出自《孝经。
天子章》8.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10.古之学者必有师。
11.疾学在于尊师。
12.君子隆师而亲友。
1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14.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15.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16.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17.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18.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19.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2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
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有关尊师的的名言21、师以质疑,友以折疑。
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2、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冯学峰3、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4、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赫胥黎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6、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7、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8、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郭小川9、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佚名11、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关于尊师重教的典故

关于尊师重教的典故1、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营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教师节主题:历史上的尊师故事。
2、汉明帝敬师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听老师的指教。
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3、张良拜师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并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13年,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尊师重教标语

尊师重教标语
1、尊师重教,让教育之花绽放。
2、尊师贵德,求知之路永不止步。
3、尊师敬业,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4、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须尊师重教立志前行。
5、任重而道远,尊师重教切勿放松。
6、尊重师长,学习不气馁。
7、教育兴国,尊师重教是关键。
8、从尊重师长做起,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
9、学习不止步,尊师常相伴。
10、教育使人进步,尊师敬业是其中之要。
11、学习不止步,尊师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12、不忘初心,始终尊师重教。
13、知爱生命,尊师、敬业、教育。
14、知己知彼,方能尊师重教赢得胜利。
15、勤奋学习,恭敬师长,尊师重教铸就未来。
16、伟大的教师,用尽毕生精力,怎能不尊重、不仰慕、不感恩。
17、重教育之根,尊教育之人。
18、尊师重教,走向知识的海洋。
19、尊师重教,从小做起,培养优秀公民。
20、尊师敬业,造福社会,创造辉煌。
21、学习不怕费心,尊敬师长,心存感激。
22、勤奋学习,尊师爱校,共建和谐校园。
23、尊师重教,让教育与时间同行。
24、教育不休,尊师敬业,成就未来。
25、良师益友,共建美满成长的舞台。
26、尊师重教,让阳光普照学生心田。
27、从尊重师长做起,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28、勇攀知识的高峰,尊重师长情谊深。
29、尊师重教,造就千古奇才。
30、爱护生命,尊师重教,才是成才之道。
《尊师》原文及翻译

《尊师》原文及翻译《尊师》原文及翻译“尊师”的词义是尊敬师长,它是一种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对老师的尊称。
道教一般称老师为师尊,民间百姓称别人的师父为尊师。
尊师还指旧时对道士的敬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尊师》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尊师原文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
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
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
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
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子张【1】,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
段干木,晋国之大驵【2】也,学于子夏。
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
索卢参,东方之巨狡也,学于禽滑黎。
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
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
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
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3】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尊师》)注释:【1】子张、颜涿聚、段干木、高何、县子石、索卢参、禽滑黎等,皆为古人名。
【2】驵(zǎng),市场经纪人。
【3】齿:排列。
尊师翻译神农以悉诸为师,黄帝以大挠为师……吴王阖闾以伍子胥、文之仪为师,越王勾践以范蠡、大夫文种为师。
尊师礼仪演讲稿(7篇)

尊师礼仪演讲稿(7篇)尊师礼仪演讲稿(精选7篇)尊师礼仪演讲稿篇1尊敬的老师们、可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尊师重孝礼仪(问候、称谓礼仪)1、见到老师主动问“老师好”,见到来宾应面带微笑主动问“客人老师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靠右行,给老师让行。
3、上课,迟到应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上课发言时,应立正站直,目光正视老师。
4、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如果办公室无人时,学生就不能随意进入。
5、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并要注意场合。
6、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态度端正。
7、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8、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9、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及见解,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诚恳地与老师交换意见。
10、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或点头问好。
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
11、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
12、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紧急情况除外)。
13、父母长时间外出,要经常以电话、短信或写信的方式向父母汇报近期学习生活情况。
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态度谦和不任性。
14、对长辈有意见,应有礼貌地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
15、未经父母允许不得晚归、远出以及无故在外过夜。
16、长辈休息时,不要轻易打扰他们。
长辈身体不适,要勤问候,多体贴。
17、观看电视节目时,不喧哗,不与长辈抢节目频道。
同学们,听了这么多的尊师重孝礼仪,你们学到了吗?今天我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尊师礼仪演讲稿篇2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生活道德,从尊师做起。
犹记得前一次校长的发言让我感触颇深,的确,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并非是被规章制度与各项条例所死死扼制出的,而是要靠同学的一种自觉性。
尊师敬师的句子

尊师敬师的句子
1.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尊师重道,乃中华之美德。
"
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敬之犹恐不及。
"
3. "敬爱的老师,您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滋润我心田,您的严谨治学,是我人生的灯塔。
"
4. "饮水思源,铭记师恩。
您以人格魅力引领我前行,您的教诲如璀璨星辰,照亮我求知的道路。
"
5. "尊师重教,敬畏知识,是人生道路不可或缺的基石,向所有的良师致以崇高敬意。
"
6.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尊敬的老师,您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我将永志不忘。
"
7.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敬师,即是尊重知识,更是尊重那份用心育人的付出与坚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您,老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感受师生之情,产生热爱老师的共鸣。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牢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学会尊敬师长。
行动目标:教育学生为不辜负老师的殷切希望刻苦攻读。
【教学过程】【导入】宣布主题班会开始辛雪冰:是谁,播下万古远点的梦幻?姜依婷:是谁,耕耘遍野燃烧的心愿?主持合: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辛雪冰: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姜依婷: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园里把希望浇灌。
辛雪冰:您用青春写出无悔的人生。
姜依婷: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辛雪冰:您的爱,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姜依婷: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主持合:老师您好!姜依婷:四(1)班《谢谢您,老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看一看”:观看名人图片辛雪冰: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这些人是谁吗?请***说一下。
姜依婷:我们都知道这些名人、伟人。
但是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这些名人背后的老师。
2、“找一找”:名人和他们老师的小故事。
(尊师重道)辛雪冰:古今中外,就有许许多多伟人,在尊师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哪位同学来讲讲名人名家尊师的故事?(1)毛泽东向老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读了故事,我觉得毛主席的精神十分可贵,他深知老师有恩于他,曾经教了他知识与做人的道理,他认为身份并不重要,他心怀感思。
我们也要向毛主席学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曾经给我们提供了帮助的人。
姜依婷:是的,我们应该时刻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
(2)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长张伯岑突患脑塞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岑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岑逝世后,总理一直惦记着张家人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总理给张伯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3)鲁迅百忙中脱身探望老师。
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不论多忙,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
1902年至1909年,鲁迅远涉重洋,东渡日本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1906年6月,鲁迅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因时间急促,在绍兴只停留了短暂的4天,但他仍从百忙中脱出身来,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辛雪冰:尊重教师也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修养的具体表现。
那些学者、伟人始终都把尊师视为重要品质,我们平时也应该做到尊敬师长。
3、“说一说”:学生讲述自己和老师的故事姜依婷:听了名人和他们老师的小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意义;那我们在座的同学能不能谈谈老师对我们成长的意义的呢?你和老师之间有没有感人的故事?(1)交流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有哪些?(细节)带病上班,刻苦钻研,晚上家访,谈心,爱心。
(教师宽容、尊重、鼓励、帮助、关爱故事)辛雪冰:是的,从幼儿园到初中,我们都感受到过老师对我们的关怀;下面我们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他们收集的有关老师的格言。
(2)教师的形象,歌颂教师格言的收集。
学生A:我搜集的格言是: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氏春秋》这句话的译文是:古代圣明的君主,没有哪一个不尊敬老师的。
华夏文明历久不衰,泱泱大国的气度从何而来,可以说,良好的教育功不可没。
任何朝代也好,任何君王也罢,要想昌盛,留芳千古,尊师重教都是相当重要的方面。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至关重要,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人才,更加要做到尊师重道。
学生B:我搜集的格言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这句话的译文是: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
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对待教你知识、教你做人的人,你一辈子不要忘记他们的恩情,要好好报答他们。
学生C:我搜集的格言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这是社会给予教师的崇高赞誉;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一位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老师的工作是如此的重要。
辛雪冰:从同学们收集的格言,我们了解到尊师重道是那么的重要。
那我们对与老师的节日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就考考大家。
4、“考一考”:“教师节”知多少?(1)、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教师节?(2)、我国是在哪一年确定每年的9月10号为教师节的?----AA 1985 B1992 C 1988 D2002(3)、1986年9月10日的第二个教师节纪念邮票图案由什么构成?-----DA由惹人喜爱的儿童动物卡通画组成B 由孔子像,大成殿,杏坛和孔子墓组成C 由“老师您好”和“老师感谢您”组成D 由堆满鲜花的讲台和黑板组成(4)、中国第一位职业教师是谁?----AA 孔子B 荀子C 老子D 孟子5、对老师的称谓最广泛流行的敬称——老师最历史悠长的尊称——先生(德高望重)最富哲理的称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质朴无华的褒称——园丁最纯挚的称谓——春蚕最温馨动人的称谓——蜡烛最生动形象的默称——春雨最具中国特色的称喻——孺子牛最高评价的专称——人梯1、“演一演”:小品《我曾经这样》内容:在课堂上开小差,做自己的事,不认真听讲,下课抄作业。
学生代表发言,看完这个小品,喜欢小品的主人公吗?为什么?在课堂上,老师讲课时,有一个同学没听讲,在做小动作,把一支笔拆了再装上。
当老师让他回答问题时,他连什么问题都不知道。
老师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他回答得一塌糊涂。
这时老师又叫另一个同学回答。
他没听懂,便迫不及待地问同桌,可是这时老师又讲新的重点知识了,他又没听着。
结果老师留的作业他有的不会做。
最后他就抄了别人的作业。
)姜依婷:看完这个小品,请同学们讨论,小品中的主人公这样做对不对?在我们的课堂中应该怎么做?(自由发言)人物:数学老师/学生甲,学生乙地点:教室。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年月日。
(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学生甲低着头把一支笔拆了再装上。
)老师:请学生甲来做一下这题。
学生甲:(愣了一下,站起来)老师在讲哪一题啊?(问同桌)学生乙:30页,第五题。
学生甲:(急急忙忙翻到30页。
)嗯,这一。
老师,我不会。
老师:注意听讲。
请学生丙回答一下。
学生丙:应该是。
老师:很好。
学生甲:刚刚老师讲的题目怎么做啊?我没听懂。
学生乙:老师在讲新知识呢,下课再告诉你。
学生甲:哼。
(继续乱涂乱画)老师:今天的作业是第32页练习12。
下课。
学生们:老师再见。
学生甲:学生丙,你数学作业做好了吗?第5题怎么做啊?我不会。
学生丙:第五题先。
学生甲:这么复杂啊,算了,借我看一下。
学生乙:老师说不能抄作业的,上课自己不听。
学生甲:我没抄啊,我只是借来看看。
(拿过本子,就开始抄起来。
)姜依婷:看完这个小品,请同学们讨论,小品中的主人公这样做对不对?在我们的课堂中应该怎么做?(自由发言)辛雪冰:我们虽然还不够懂事,却感受到了老师的慈爱和伟大。
姜依婷: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
让我们真挚地说一声(合):老师,您辛苦了!请欣赏诗歌朗诵。
“诵一诵”:《老师,幸苦了》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是您!老师!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是您!老师!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是您!老师!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你们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
您辛苦了!老师!你们把青春无私奉献给我们。
您辛苦了,老师!请接受我们崇高的敬礼!《教师礼赞》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
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5、“谈一谈”:问题一:那些行为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如:顶撞老师。
上课不认真听讲。
作业不及时上交。
撒谎,上课睡觉。
经常迟到。
……问题二:作为学生今后应该怎样做才对得住老师?如:好好学习,不迟到。
上课做好笔记。
见到老师问好,多为班级做有意思的事情……要听从老师的教导,不断进步;……辛雪冰:是的。
让我们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化为实际行动吧。
那么请大家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尊师”呢?辛雪冰:大家的建议都非常好。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做到,大家说好不好?6、“说一声”:老师,我想对您说…:辛雪冰:看到在座的各位老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所表示呢。
把你们想要说的话大声的说出来吧。
主持甲:感谢冯婧婧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故事。
谁知道这个故事讲了杨适的哪种高贵品德?谁来说说平时你是怎样尊敬老师的?7、教师总结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