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带教学大纲
6σ黑带-6σ综合培训资料

6σ综合培训资料6σ黑带-6σ质量计划的推动者6σ质量计划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80年代首创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减少和消除缺陷来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多年来,6σ已渐渐被许多企业巨头所接受,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ABB公司、联合信号公司和通用电器公司等等。
6σ质量计划的主要包括四部分:工序改进、质量测量、质量创新和改进工具。
其中,工序改进和质量测量是6σ质量计划的基础性因素,质量创新和改进工具是6σ质量计划的支持性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讲,6σ质量计划就是依靠全员参与来提高产品、服务和工序质量的工序改进活动,其步骤为:-定义产品和服务。
描述产品及其辅助服务,包括向外部和内部顾客提供信息、咨询以及相关活动。
-确定顾客需要。
确认内部和外部顾客并确定其对每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这些需求可通过定量性词汇来表示。
-比较产品与顾客需求。
确定顾客期望与其实际所得的差别,为确定改进项目的顺序提估据。
-描述工序。
为每道工序提供详细的说明。
-工序改进。
根据工序的价值和与其他工序的关系来评价工序。
通过简化和错误举证来改进所有工序。
-度量质量和生产率。
确定质量和生产率的基线值并跟踪改进活动,包括确定公司或组织最佳的基准值,以便为质量和生产率改进提供指标值。
6σ质量计划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参与、雇员授权、全员培训、过程跟踪以及相应的激励,还有赖于6σ黑带的独特作用。
16σ黑带6σ黑带,经常用来指那些经过培训能够熟练使用6σ工具的人。
因为在工程管理和团队活动方面有高超的技能,6σ黑带扮演了领导者、教练和顾问的角色。
他们的6σ计划项目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省数百万美元。
培训一位6σ黑带的费用比较昂贵,大约在3万美元左右,但从预期的回报来看,还是很值得投资的。
虽然在过去只有大公司才能够支付得起6σ黑带培训计划的昂贵费用,但现在黑带培训已进入中小企业。
《6σ:应用统计方法更灵巧的方案》一书的作者,“灵巧方案”公司的奠基人-布瑞福格认为成为6σ黑带是件很令人兴奋的事,6σ黑带们把那些对企业很重要的工作和谐地结合起来。
黑带培训教材英文

黑带培训教材英文Introdu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training material is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guidance for individuals seeking to obtain a black belt in martial arts. This document will cover various aspects of black belt training, including the history, philosophy, techniques, and requirements for achieving the black belt rank.Table of Contents1.History of Black Belt Training2.Philosophy of Black Belt Training3.Techniques4.Requirements for Black Belt Rank1. History of Black Belt TrainingThe history of black belt training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martial arts practices in East Asia. Black belt represents the highest level of proficiency and mastery in martial arts. Originally, the belt system was not used in martial arts training, but it was introduce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indicate different levels of expertise.The color of the belts used in martial arts varies from style to style. In some systems, the black belt is the highest rank, while in others, there are dan (degree) ranks beyond the black belt. Regardless of the specific system, achieving the black belt rank requires years of dedicated training, discipline, and perseverance.2. Philosophy of Black Belt TrainingBlack belt training goes beyond physical techniques; it encompasses a philosophical approach to martial arts and life. The philosophy of black belt training emphasizes values such as humility, respect, discipline, and self-control. Practitioners are encouraged to develop not only their physical skills but also their ment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The philosophy of black belt training also includes the belief in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Black belts are expected to act as role models and mentors, sharing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with lower-ranking practitioners.3. TechniquesBlack belt training includes a broad range of techniques that cover both striking and grappling. This section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some of the key techniques commonly taught in black belt training:•Striking Techniques: Punches, kicks, elbows, and knee strikes are alli mportant components of a black belt’s striking arsenal. Black belts areexpected to have a high level of proficiency in executing these techniques with accuracy, power, and speed.•Grappling Techniques: Black belts must also excel at ground fighting and submission grappling techniques. This includes various joint locks, chokes, and control positions. Black belts are taught how to effectively transitionbetween standing and ground positions to gain the upper hand in any situation.•Weapons Techniques: In addition to unarmed techniques, black belt training often includes weapons training. This can involve learning how to u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weapons such as nunchaku, bo staff, or sword.4. Requirements for Black Belt RankAchieving the black belt rank requires meeting certain requirements set by the martial arts organization or school. While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may vary, they general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elements:•Training Hours: Black belt candidates are required to accumulate a certain number of training hours. This demonstrates their dedication andcommitment to their training.•Technical Proficiency: Candidates must demonstrate proficiency in executing a wide range of techniques with precision, power, and control. This is usually evaluated through a series of belt tests or evaluations.•Physical Fitness: Black belt candidates are expected to have a high level of physical fitness, including strength, flexibility, and endurance. This is assessed through various physical tests and demonstrations.•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Candidates must show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martial arts philosophy, history, and principles. This is usually assessed through written exams or oral interviews.•Contribution to the Community: Black belt candidates are encouraged to contribute to their martial arts community by assisting with teaching,organizing events, or volunteering. This demonstrates their commitment totheir art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give back.ConclusionThis training material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black belt training in martial arts. It covers the history, philosophy, techniques, and requirements for achieving the black belt rank. Black belt training is a lifelong journey that requires discipline, dedication, and continuous learning. B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utlinedin this document, individuals can embark on their journey towards becoming a black belt in martial arts.。
跆拳道黑段教程

跆拳道黑段教程跆拳道黑段教程10级为白带:表示空白,根本没有跆拳道知识,意味着入门阶段。
9级为白带加黄杠:表示介于白带和黄带之间的水平,意味着初步接触开始入门。
8级为黄带:表示大地,草木在大地生根发芽,意味着学习基础阶段。
7级为黄带加绿杠:表示介于黄带与绿带之间的水平,练习者的技术在不断上升。
6级为绿带:表示草木,成长中的绿色草木,意味着技术的进步阶段。
5级为绿带加蓝杠:表示由绿带向蓝带的过渡带,练习者的水平处于绿带与蓝带之间。
4级为蓝带:表示蓝天,草木向着蓝天茁壮成长,意味着进度达到相当高的阶段。
3级为蓝带加红杠:表示练习者的水平比蓝带略高,比红带略低,介于蓝带与红带之间。
2级为红带:表示危险,已具备相当的威力,意味着克制自我以及告诫对手。
1级为红带加黑杠:表示经过长时间系统的训练,练习者已修完1级以前的全部课程,开始由红带向黑带过渡。
黑带:表示白色的对立,相对白色技术已经熟练,意味着黑暗中也能发挥自身能力。
黑带以上:黑带(1段 / 1品)必修:高丽,升级年资:1年,年龄:15岁或以上,以下者为1品;黑带(2段 / 2品)必修:金刚,升级年资:1年,年龄:16岁或以上,以下者为2品;黑带(3段 / 3品)必修:太白,升级年资:2年,年龄:18岁或以上,以下者为3品;黑带(4段)必修:平原,升级年资:3年,年龄:25岁或以上,以下但年满20岁者为4品;黑带(5段)必修:地跆,升级年资:4年,年龄:30岁或以上;黑带(6段)必修:天拳,升级年资:5年,年龄:36岁或以上;黑带(7段)必修:汉水,升级年资:6年,年龄:43岁或以上;黑带(8段)必修:一如,升级年资:8年,年龄:51岁或以上;黑带(9段)由特别组织评核,在跆拳道有重大贡献者,升级年资:9年,年龄:60周岁或以上者(如韩国黑带九段李奎珩大师)。
跆拳道的技巧(一)跆拳道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概念1.跆拳道技术训练的方法训练方法是指教练员和运动员为完成训练任务,掌握专项枝术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而采用的途径和方法。
6SIGMA_黑带培训教材

Albert Einstein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
The history of Six Sigma 六西格马的发展历史
Six Sigma founded by 六西格马源于 "摩托罗拉必须导入六西格马因为我们在市场竞争 中不断被外国公司击败,这些公司能够以更低的成 本生产出质量更好的产品!" Bob Galvin
"The problems we face today cannot be solved at the same level of thinking we were at when we created them." "如果我们的思维能力还是停留在之前的层次上,那么我们今天所面对的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
"Six Sigma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itiative GE has ever taken … it’s part of the genetic code of out future leadership" "六西格马是通用电气所有大型推广项目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它将成为公司现在和将来的管理模式,同样运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中." Jack Welch , Ex-CEO for GE
Topics of discussion 讨论课题
-Ⅳ Project selection 项目选择 Project selection’s approaches --- Flow Down / Up Approach 项目选择方法----由下至上/由上至上 Harvesting the fruits of Six Sigma 收获六西格马的成果 Project Authorization 项目授权 The focus of Six Sigma project 六西格马项目的焦点 -Difference between Six Sigma Breakthrough Improvement and ISO/ QS Certification ----- Customer’s expectation 六西格马突破性改善同ISO/QS认证之间的区别--- 客户满意度的区别 -Six sigma Benefits 六西格马的效益 -Six Sigma in general 六西格马概要 -Six Sigma Quiz for executives 六西格马 高层管理层的测验
SixSigma六标准差—教练级黑带师,黑带,绿带培训方案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忧管
网 -管
资
费
载
带格式的: 左侧: 3.17 厘米, 右 格式 的 侧: 3.17 厘米, 顶端: 2.54 厘 米, 底端: 2.54 厘米, 页脚到 边缘距离: 1.75 厘米, 指定行 网格, 非首页采用不同的页眉
范 围
说
明
1
SIX SIGMA 田口方法
0->1
研发(设计)单位:无中生有,须完全符 合客户规格要求
2
SIX SIGMA DFMEA
1->300
工程(技术)单位: ─ 计算、修订、工程技术规格 ─
SIX SIGMA 管理方法论 3-1 转换思考模式之技巧 3-3 思考模式与曼陀罗思考方法 3-4 价值与速度系统架构 3-6 技术规格调整参数设计 3-7 参数设计允差设计 3-8 同步工程与技术思考架构体系 3-9 SIX SIGMA 项目管理 3-10 新产品试产导入四大质量技术 3-11 认识曼陀罗 3-16 工程图面设计与计算工程标准 3-22 逐步微小调整制程参数设计 3-23 建置技术研发验证应用系统制度 3-26 产品开发流程程序 3-30
3
SIX SIGMA 六标准差
教练级黑带师.黑带 绿带 教练级黑带师 黑带.绿带 培训 方案 黑带
【专用教材】 专用教材】
主講人: 主講人 林秀雄 教授
A . P LU S
甲上資訊電腦顧問有限公司 忧 管 网 -管 资 费 载 A.PLUS COMPUTER CONSULTING CORP.
3-2
六西格玛黑带培训教材大纲

六西格玛黑带培训教材【导言】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六西格玛管理给摩托罗拉、联合信号、通用电气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和稳定的市场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管理学者逐渐深入地了解继而加以实施,并以此作为企业核心效力的经营战略。
黑带,是六西格玛管理中最重要的角色,对实施六西格玛项目承担主要责任,是项目的技术骨干,也是六西格玛的核心力量。
他们的努力程度决定着六西格玛管理的成败。
除了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拥有多项技能,包括:管理和领导能力、决策能力、沟通、团队建设和谈判、项目管理、全局观念、人际交往能力等【课程目的】—系统全面的撑握六西格玛方法论—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相关流程分析及改善工具—能识别及应用正确的工具完成改善项目—培养精益六西格玛黑带具备对问题敏锐的洞察力、驱动团队解决问题的技能与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长】本课程20天,6小时/天;于四个月内完成,每月授课5天【课程大纲】第一篇概述1 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2 六西格玛管理的现实意义3 六西格玛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3 1 历史背景3 2 历史时机和条件4 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历程5 六西格管理管理组织5 1 六西格玛管理的一般组织结构和组织成员5 2 黑带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6 改进模式(DMAIC) 与设计模式(DESS) 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篇DMAIC流程阶段步骤常用工具要求与说明界定(D) 1 确定改进项目及理由顾客之声(VOC)头脑风暴法⑴项目要符合公司经营方针,是公司面临的关键问题点。
⑵项目应以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管理、增加效益为目的。
⑶要说明选题的理由。
2 了解顾客或相关方的需求顾客需求分析SIPOC图⑴了解顾客的要求和期望(CTQ关键质量特性) ,这些要求和期望是建立改进目标的起点。
⑵改进目标应该高于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3 标杆分析水平对比⑴研究竞争者/绩优公司,找出建立改进目标的基准依据(标杆) 。
贵州禅武跆拳道馆黑带班教学大纲2修改

贵州禅武跆拳道馆黑带班教学大纲班级大纲内容黑带一班拳法:前手直拳,后手直拳,前手摆拳,后手直摆拳腿法:垫步低侧踢,前腿侧踢,脚跟侧踢,前腿摆踢组合腿法:低侧踢接高侧踢,低侧踢接高横踢,低侧踢接摆踢攻击腿法:①右脚下中段前踢+左脚跳前踢+弓步上格挡+右手上段攻击。
②右脚中段侧踢+收回后左脚跳侧踢+左手外格挡+右手下格挡。
③右脚中段侧踢+收回后左脚跳横踢+左手刀外侧防+右手上击。
品势:高丽型基本特技:1、正拳+侧踢2、腾空三前踢3、跳前踢黑带二班1、复习以前所学内容。
2、拳法:勾拳。
3、腿法:A、右脚中段横踢+左脚上段横踢;b、右脚中段侧踢+落地后左脚上段侧踢:c、右脚垫步中段侧踢+垫步上段侧踢+落地后左脚后旋踢:d、右脚低侧踢+右脚上段横踢+落地后左脚上段后旋踢。
4、特训组合:a、左脚中段侧踢+右脚跳后侧踢+落地后成三七步,右手上段摆拳+左手上段攻击:b、右脚中段前踢+落地后右脚跳后踢+右手外防+左手刀上档。
5、品势:金刚6、特技:三段前踢,腾空双侧踢,旋风后旋踢。
黑带三班1、复习以前所学内容。
2、拳法:a、前手直拳+后手直拳b、前手直拳+后手摆拳3、腿法:a、右脚低段侧踢+右脚摆踢+落地后左脚上段横踢。
B、右脚垫步低侧踢+垫步低侧+左脚上段后旋踢。
C、右脚垫步中段侧踢+垫步中段侧踢+右脚腾空侧踢。
4、特训组合:a、左脚中段横踢+垫步右脚前空后旋踢+右手外格挡+左手外格挡:b、左脚中段半旋踢+左脚跳横踢+右手外防+左手肘击。
c、左脚推踢+右脚跳推踢+右手外格挡+左手冲拳。
5、品势:太白6、基本特技:腾空二段侧踢,腾空二段劈踢,腾空连环三腿侧踢。
黑带四班1、复习前所学内容。
2、拳法:a、前手直拳+后手勾拳;b、前手摆拳+后手摆拳;C、前手摆拳+转手反背拳;d手刀外击+转身手刀外击+手打内击。
3、腿法:a、右脚中段侧踢+左脚后旋踢+右手上段侧踢;b、右脚侧踢+左脚侧踢+右脚上段侧横踢;C、右脚侧踢+左脚推踢+右脚腾空侧踢。
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课程大纲

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课程大纲第一部分:概念、战略及实施1、6SIGMA概述(概念、历史、特点、应用理等)2、6SIGMA基础(VOC、CTQ、Y=F)3、6SIGMA组织4、6SIGMA的成功实施和展开5、6SIGMA的十二步骤法6、十二步骤法应用案例7、项目管理8、项目团队建设9、项目沟通管理10、项目冲突管理第二部分:定义阶段1、STEP1、确定关键项目2、项目团队3、客户心声VOC及其获取方法4、卡诺分析法5、关键质量特性CTQ6、项目选择7、SIPOC图8、QFD9、品质成本分析10、STEP2、形成初步项目规划第三部分:测量阶段1、STEP4、选择质量特性2、连续和离散两类数据3、Y的测量矩阵4、STEP5、定义绩效标准5、DPMO、DPU、RTY6、规格界限和目标值7、STEP6、Y的测量系统分析8、偏倚,线性,稳定性第四部分:分析阶段1、STEP7、建立过程能力2、概率分布3、基本统计4、合理分组技术及4BLOCK图5、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6、短期能力和长期能力7、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及泊凇分布数据的过程能力8、STEP8、定义改进目标第五部分:改善阶段1、STEP10、筛选关键少数2、单样本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3、双样本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4、样本容量与风险5、离散数据的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6、非参数统计7、多变量分析8、方差分析9、单变量回归分析10、多重回归分析第六部分:控制階段1、STEP13、验证关键X的测量系统2、测量系统分析3、STEP14、确定关键X的控制方法4、SPC介绍5、计量值数据控制图6、计数值数据控制图7、高级控制图8、控制计划9、STEP15、实施过程控制10、标准操作程序第七部分:6SIGMA管理评估1、STEP16、项目评估2、表达能力3、沟通技巧4、项目报告5、黑带个人能力评估6、六西格玛记分卡7、六西格玛文化评估8、6SIGMA管理评估案例分析9、讨论与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西格玛精益运营教材0.0 六西格玛精益运营简介• 6 SIGMA(六西格玛,6σ)简介6 SIGMA的摇篮——摩托罗拉公司6 SIGMA的完善——GE公司统计角度:σ是标准偏差、波动程度,σ水平是产品或服务达到顾客要求的水平。
SIGMA水平合格率(%)不合格率(PPM)1σ 30.23 697,7002σ 69.13 308,7003σ 93.32 66,8104σ 99.379 6,2105σ 99.9767 2336σ 99.99966 3.4管理角度(9个):• 1.系统层面看是顾客需求导向、数据决策、关注流程、价值驱动• 2.组织层面看是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战略和组织变革的方法• 3.运作层面看是一种改善流程、消除缺陷的统计方法和工作方式• 4.提供核心方法论(DMAIC) 5.总体方法论• 6.把任何一项业务看作是一个流程7.过程思维:SIPOC•8.劣质质量成本(COPQ)新视角9.将给企业带来绩效文化角度(7个)• 1.“做事方式” 2.顾客导向 3.基于事实与数据作统计决策• 4.倡导流程协作,无边界合作 5.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6.突破性改进7.持续改善•精益运营简介:是一种系统简化流程, 消除浪费性步骤, 保持产品线流畅的方法。
精益运营的起源精益运营的原则(5个)• 1.以价值为中心 2.消除浪费(7种)1).过量生产/ 推系统2).在制品的库存(WIP)3).移动/运输浪费4).等待与等候5).过度加工6).缺陷的产生与相应的修正活动7).动作浪费• 3.强化产品的流畅性 4.以顾客需求拉动生产• 5.致力于提供完美无缺的产品或服务精益工具:价值流图、―6S‖、节拍生产、约束理论、拉式生产、TPM、单分换模、布局优化、Kaizen(改进)、防错设计、可视化管理、网络技术• 6 SIGMA 与精益运营的有机结合共同的主题:改善业绩相同的理念:流程、顾客、持续改进侧重点互补:精益- 响应速度、库存 6 SIGMA–质量、一致性方法的互补::精益–定性分析, 工具丰富 6 SIGMA –定量分析, 分析严谨手脚并用, 神形皆备,1+1>>2:精益:已知问题的快速改进 6 SIGMA:对原因未知问题的深入彻底改进•六西格玛精益运营的关键成功要素全力以赴的领导机制6 SIGMA团队协作6SIGMA基础架构战略整合顾客和市场网络企业流程框架/管理系统量化的衡量指标和结果1.1 确定改进项目•确认改进机会:顾客至上的理念•选择改进项目:确定改进项目的方向——平衡计分卡6SIGMA项目的来源:两个纬度(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战略性、突破性、非显见、效益性项目选择、立项管理流程•完善项目授权书项目授权书内容(9点)3• 1.业务问题及改进机会• 2.关键顾客要求• 3.关键业务要求• 4.业绩指标、目前水平、最佳水平及改善目标(项目目标制定:最好水平与当前平均水平差异的70%)• 5.项目流程及范围(能力范围之内)• 6.团队组成(10人左右、项目相关人员)及职责•7.进度计划•8.财务收益和计算方法•9.其他要求(黑带大师、版本号、)项目授权书评估——SMART•S pecific:它解决真正的业务问题吗?•M easurable:我们能量化问题,测定目前水平并设定改进目标吗?• A ttainable:目标是可达到的吗?项目的完成日期是现实的吗?•R elevant:它和业务目标有紧密联系吗?•T ime Bound:我们已经设定了完成日期吗?1.2 确定关键顾客要求•为什么要收集顾客心声(VOC)顾客对我们‘目标完成、企业生存、获得竞争优势’很重要(“顾客”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ISO9000定义;顾客按接受产品所有者不同分为:外部、内部顾客;顾客接受产品的时间分:过去、目标、潜在顾客)顾客想要什么确定关键顾客要求的步骤•确定顾客心声的收集对象(业务对象)•聆听顾客心声(或聆听公司心声/VOB)• 把顾客心声转换成顾客关键顾客要求(CCR)(或把公司心声转换成关键业 务要求(CBR))。
心声来源:内部和外部资料;聆听;调研。
• 收集哪些顾客心声识别顾客 根据业务需要确定顾客心声收集对象(按顾客重要程度,可根据二八原则进行分类,一般说公司价值的80%是由20%的顾客创造的。
)• 如何收集顾客心声顾客心声的种类顾客心声的来源:内部和外部的资料、聆听站、调研• 将顾客心声转换成关键顾客要求 • 识别顾客要求• 满意度分析 KANO 分析• 1.3 记录和分析流程• 流程的含义:核心流程和支持流程,支持流程的顾客是核心流程 •如何记录流程宏观流程图 (SIPOC 图)满意 +不满意 —以外之喜指标满意指标理所当然的指标全功能的服务功能障碍的服务考虑流向流程分解图职能分布部•如何分析流程 定性分析:流程典型问题(脱节\瓶颈\冗余\返工循环\决策点/检查点)、增值/非增值 识别快赢机会:容易执行、快速执行、方便执行、处于小组的控制中。
1.4 组建有效团队• 团队成长的四个阶段形成阶段 - 磨合阶段 - 规范阶段 - 执行阶段 •有效的会议确定目标.• 会议结束时,我们想达到什么目标? • 讨论的主题 任务分解图支流程确定会议形式.• 活动 (把演示和交互、分组讨论结合在一起) 时间 • 活动负责人 安排休息时间,让团队保持活力制订符合会议目标的议程。
准备议程和材料, 通知参加者并设定期望。
在会议前1–5 天分发议程和目标 •主要工具-头脑风暴 - 归类图(亲和图)补充:价值流分析根据产品的生产路径,从原材料供应商开始到最终顾客结束,画出每一个可视化步骤的流程图,并标注各种材料和信息。
价值流分析揭示的问题✓ 增值性环节只占整个生产周期的很小部分 ✓ 传统的成本节约活动致力于对增值环节的改进 ✓ 精益改进活动致力于对非增值环节的压缩与消除专题一 概率基础•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X 、Y 、Z)、随机变量的取值(x 、y 、z)随机变量的类型:离散(有限个点或可列点)、连续[一个区间(a , b )] 随机变量的分布:离散(P(X=xi)=pi)、连续[ ]•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均值、方差与标准差• 常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二项分布(有放回抽样)、泊松分布 • 常用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 •中心极限定理2.1 确定测量对象•识别输出、流程和输入指标输出指标:衡量流程满足顾客要求有效性以及业务本身运作效率的指标。
• 质量关键点:效果测量(对顾客很关键)⎰+∞∞-=1)(dxx p 原料时间成品增值时间非增值时过程框 某公司 工厂•流程关键点:效率测量(对业务很关键)流程指标:衡量流程各步骤在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时的效果、效率和质量,使用这些指标来研究流程的因果关系。
输入指标:衡量由供应商提供的影响流程满足关键顾客要求能力的输入要素特性。
•因果矩阵(cause and effect matrix )简单关系矩阵因果矩阵(cause and effect matrix )•确认流程输出指标;•依据顾客及业务上对输出指标的重视程度确定权重(1至10分);•确定流程各步骤的输入、流程指标;•评估输入指标与输出指标间的相关程度(一般取0、1、3、9分);•将输入指标与各输出指标间的关系分值与其相应输出指标权重相乘再加和。
2.2 制定数据收集计划•制定测量的运作定义•制定测量计划:项目的不同阶段,收集数据的目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
测量阶段:收集流程业绩表现数据,用于计算流程Sigma水平分析阶段:收集原因数据及与原因对应的业绩表现数据,用于验证根本原因改进阶段:收集流程业绩表现数据,用于验证流程绩效控制阶段:收集流程业绩表现数据、原因数据,用于监控绩效的可持续性 业绩表现数据与原因数据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数据测量计划表•收集数据遵循计划—注意任何与计划的偏差一致性—避免误导观察数据收集—必要时试收集数据收集表格的设计–便于记录、便于软件处理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确定最小的样本量:• 连续性数据样本大小计算公式: ∆ = 与―S ‖测量相同的单位,一般为项目目标水平与现有水平的差的1/5-1/10• 离散性数据样本大小计算公式: P = 母体或流程不良品的比例估值∆ =与―P ‖测量相同的单位,一般为项目目标水平与现有水平的差的1/5-1/10 ••显示并评估数据显示数据: 寻找数据差错和奇异点。
评估收集数据方法:决定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否提供了一致性和有代表性的数据。
2.3.1 连续数据测量系统分析•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296.1⎪⎭⎫ ⎝⎛∆=S n )1(96.12P P n -⎪⎭⎫⎝⎛∆=为什么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测量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基于决策的数据必须是可靠的。
•通过测量系统分析可提供以下信息测量误差能否接受。
测量系统如何改进。
建立信心。
选择合适的工具。
什么是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是与进行测量有关的集合,具体包含:测量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软件、人员和环境。
衡量测量系统能力方面的基本概念•分辨力(Resolution)•准确度(Accurate)偏倚(Bias)线性度(Linearty)稳定性(Stabilty)•精确度(Precision)重复性(Repeatability):系统内误差再现性(Reproducity):系统间误差测量系统的分类•连续数据测量系统•离散数据测量系统•连续数据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方法•原理简介:σ2总=σ2过程+σ2重复性+σ2再现性•两类方法:X- R 方法(量具变差和操作者变差)、ANOV A分析方法(量具变差、操作者变差和操作者与部件间的交互作用)•10%法则:%P/T= 6(或5.15) *σ测量* 100/Tolerance、%R&R=σ测量/σ总•分析的好处•测量变差的原因•消除测量变差•检查的实施步骤步骤:1、挑选操作者和量具及部件。
2、了解10%法则。
3、调查操作者培训和测量技能。
4 、确认操作者是否使用了相同类型的量具。
5 、对量具进行校验。
• 计算关系表 • 结果评价量具的线性度、偏倚分析方法• 线性度 = |斜率| × 流程变差• %线性度= 线性度× 100/流程变差= = |斜率| ×100 • 偏倚 = S (测量值–相对准确值) / n • %偏倚=偏倚/流程变差*100宝钢测量系统分析管理制度2.3.2 离散数据测量系统分析•离散数据测量系统的基本知识 背景离散数据分类:名义型、有序型 •Kappa 技术 Kappa 是什么? • 平等的对待所有的错误分类• 不假设这些评估值在其可能的范围内是均匀分布• 要求被评估的部件是独立的,同时,评估人员做出分类和判断也是独立的 • 要求评估类别相互排斥 其中:P observed (观测的)–评估者达成一致的比例=两个评估者都认为优质的比例+两个评估者都认为劣质的比例 P chance (机会)–偶然达成一致的比例=(评估者A 认为优质的比例 * 评估者B 认为优质的比例) + (评估者A 认为劣质的比例 * 评估者B 认为劣质的比例)注意: 方程式只适用于―两个类别‖的分析,例如,好或不好 当 P observed = 1 且 K=1时,可达成完全一致−根据经验法则,如果 Kappa 值低于0.7,那么这个测量系统是不适当的 −如果 Kappa 值为0.9以上,那么这个测量系统是优秀的 Kappa 值的下限范围是 0 到 –1−当 P observed = P chance 时,那么 K=0 −当 P observed =0,P chance =0.5, 那么 K=–1因此Kappa 值为 0 表示达成的一致性与偶然的随机性相同• 离散数据测量系统的指导方针− 如果只有两种分类:优和劣,原则上你最少要有20个优质部件和20个劣质部件,最多有50个优质部件和50个劣质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