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F
双鸭山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双鸭山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1. (10分)(2019·内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别于流行的以精英文化为大传统而以民间文化为小传统的文化传统划分,从中国文化自身特点出发,又有作为“道”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和作为“术”的中国文化的小传统这一新的划分。
如果说前者是指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儒释道的文化体系的话,那么,后者则为诸如中医、武术、气功、养生、堪舆乃至烹饪等的技术体系。
也正是从这一新的划分出发,才使中国文化大小传统之间以“辩证的滑转”取代了各执一端,并最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大小文化传统之观念。
一旦我们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对应于中国古代的“道”与“术”,二者的分别就彰明较著。
若加以概括,这种分别体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形上与形下之别。
“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一出自《周易》的“道”的经典定义不仅颠扑不破,而且在中国的儒释道那里同样成立。
在儒家,“道”是作为“善端”的隐而未彰的属性;在佛家,“道”表现为《心经》一言以蔽之的“照见五蕴皆空”;在道家,“道”是老子所谓的“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的状乎无形影。
与这种“道”的形上性不同,“术”指向形下性。
中国医术离不开医诊的“望闻问切”,中国武术离不开形体动作的一招一式,中国气功则离不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的人体“器官”之“器”。
其二,心灵与身体之别。
但凡中国文化的“道”都与心灵相关,从庄子的“心斋”到孟子的“尽心”,从佛教的“以心法起灭天地”到阳明心学的“致良知”,无一不是其显例。
自是之故,才有了现代新儒家所谓“内在超越”论的推出。
相形之下,中国文化的“术”则大异其趣,它是地地道道的“身体的技术”。
中医是我们身体的治疗术,武术是我们身体的攻防术,气功是我们身体的养生术,而烹饪与我们身体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
其三,本体与工夫之别。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高三月考语文(150分钟 150分 )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是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的出发点的一种文化。
这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所区别的。
我们从中国远古的神话看起。
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中,很多的主要人物都是天上的神灵,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是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他们在天上俯视着人间,他们为人间恩赐幸福,有时也为人间带来灾难。
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就不是这样的。
我们的大禹治水,我们的女娲补天,我们的后羿射日.这些神话里的主角都是凡间的人,都是人间某些具有非凡本领的、建立了丰功伟业的杰出人物,是某些氏族首领的代衷。
因为他们造福于民,或者为民除害,所以他们的人格就升格为神格,这样才构成了中华的神话谱系。
在先秦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
各种思想流派都提出了不同的观念,但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思考社会还是思考自然,他们的出发点在人,他们最后的落脚点也在人,这是一种人本文化、人本思想。
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代影响最大、后来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主流的两派,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
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好像水火不相容,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人。
所不同的是,道蒙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所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是在重视个体的基础上更重视群体,重视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
所以在价值观方面,儒家与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中国的古人,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所以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森林里简易地谋生,非常容易地维持生命。
我们在黄河流域,在这个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的地方而且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理,不治的话就会有水患。
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如果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就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繁衍。
双鸭山市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双鸭山市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 “镀金”与“炼金”虽一字之别,境界却判若云泥。
“镀金”者把挂职视为自身升迁的“资本”,“炼金”者把挂职视为体察社情民意的“窗口”。
B . 在当前自媒体纷纷扰扰的时代,媒体的专业性弥足珍贵,它不是正襟危坐,也不是曲高和寡,而是用专业理念去引领、激发和满足大众需求。
C . 得悉“银狐”里皮出任国家队新一届主教练,人们期待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男足能因人成事,踏上复兴之路,获得世界杯的参赛资格。
D . 很多人一遇到挫折和麻烦,就停滞不前,埋怨周遭的一切。
殊不知,生活其实很简单,简单到我们反而无法理解。
一位智者说过,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可能,而要不要继续追求梦想,完全取决于个人。
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 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狂妄自大遮挡了他们的视线;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坐井观天,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
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
A . 急功近利不可一世闭关自守B . 不可一世急功近利闭关自守C . 闭关自守不可一世急功近利D . 不可一世闭关自守急功近利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短短九个月时间里,该书便重印了九次。
B . 圣诞节前夜,美国一男子在夏威夷海中游泳时遭到鲨鱼袭击,虽然鲨鱼咬穿了他的左手,但终于获救。
C . 超微型电脑已经展现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发展到更高水平。
D . 两千多年来,失意的文人,他们的心灵在庄子那里找到了精神的慰藉;文人们进则思儒家的治国平天下,退则思道家的归隐自然。
双鸭山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双鸭山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再别康桥》中,面对青荇的招摇,诗人心底感叹一句“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诗人有颗敏感之心,若是普通人面对美景最多也就是感叹个“鬼斧神工”,这时的物与我是有一定距离的。
唯独这情趣之人,在美面前想要与美合二为一,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所以,诗人眼中的康桥早已和自己一样,是个_____了。
(2)专家估计,到本世纪末,世界上50%到90%的语言将会________。
其实,早在20年前就有专家发出过警告:如果有一天,地球上90%的人类语种灭绝了,那么语言学就是历史上唯一一门看着自己消失的学科。
(3)磨盘沿着不变的轨迹,唱着喑哑的调子,没有昏眩,不会烦腻。
那磨心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庄严的法事,这一场生命的蜕变升华,繁华落尽后的殷实内敛。
A . 爱美之人消失不仅仅是更是B . 性情中人消失不仅仅是更是C . 性情中人消亡不仅仅是更是D . 性情中人消亡不只是并且是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微电影,从关爱孤儿、帮扶贫弱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多个方面已广泛发挥作用,艺术的力量已日益增强。
B . 钟南山院士关于雾霾的阐述十分清楚地表达了雾霾对人体具有诱发脑溢血、高血压等显著影响。
C . 我国企业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等管控体制机制,向创新管理要发展,确保工程质量,力争在出口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D . 新时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时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2008-200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10道小题:共30分)一、基础题(包括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标识不径而走宣泄蛛丝蚂迹B.松弛食不裹腹追溯不落窠臼C.精粹美仑美奂即使矫揉造作D.重叠天翻地覆痉挛再接再厉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随着十月销量数据的出炉,作为影响汽车厂商一年业绩完成情况的最关键的两个月,“金九银十”的销售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与往年相比,今年“金九银十”的含金量似乎有所下降,九月车市整体温和增长,十月的表现也不瘟不火。
C.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去保持和发扬,可为什么作为道德行为准则之一的扶老携幼至今还没能成为某些人的自觉行为呢?D.是什么力量,使一个农民的儿子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成为名闻遐迩、卓尔不群的国学大师?又是什么力量,使一个留学德国十载的学者,没沾染上一点洋味而终生保持着一种朴厚的农民气象?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2005年,成都市共实现进出口总额4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7%,终于___ _西部外贸出口第一位。
②巴基斯坦反恐部队参与了抓捕杀害中国工程师凶手的行动,并在凶嫌作案后的藏身之处 ____大量的武器弹药。
③明正德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杨升庵在新都桂湖“沿堤遍栽桂树”,精心培植,兴建园林,桂湖____名扬天下。
A. 跃居起获自此B. 跃居缴获至此C. 跻身起获至此D. 跻身缴获自此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奥斯特洛夫斯基不仅顽强地在病榻上与疾病作斗争,还为千千万万的青年树立了榜样,写下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观赏自然风景也是如此,苏东坡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讲的距离太近而又无法欣赏庐山的自然美这样一种情形。
C.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大公司的发展战略,而企业兼并则是他们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
黑龙江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一、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检测(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答案】B【解析】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以.其无礼于晋B.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使烛之武见秦军D.唯君图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B代词,这/副词,表商量;C如果;D代词,这件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此题考核课本内容,注意积累记忆。
3、选出只含有一个通假字的一项A.①无能为也已②且贰于楚也③距关,勿内诸侯B.①共其乏困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①秦伯说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令将军与臣有郤D.①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失其所与,不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已——矣,距——拒,内——纳;B 共——供,倍——背,C 说——悦,郤——隙,D知——智。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
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之力不及此..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答案】C【解析】5、下列句中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沛公起如.厕(去,往)孰与..君少长(和……相比,哪一个……)B、乃令张良留谢.(感谢)大王来何操.(品德,品行)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亡.去不义(逃跑)D、度.我至军中(估计)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操:拿。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论袁济喜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
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
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
呜呼!是亦足矣。
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
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
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
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
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
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
”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
荀卿独曰:“人性恶。
桀、纣,性也。
尧、舜,伪也。
”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
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
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2分)1. (1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稳健成熟,他们以无所不为的精神和为民造福的情怀,勇挑中国发展重担,充分展示了深邃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水平。
B . 自从火车站通了公交车,这里长期以来一直就是公交车安营扎寨的地方,到现在少说也有快40年了。
C . 法国电视一台提醒,不要忘记印度洋海啸救灾中的教训。
当时因各援助机构间缺乏协调,通往灾区的道路因被物资、人员运输堵塞而走投无路,影响救灾效率。
D . 我们认为,日方应该改变这种扭曲心理,摆正自己位置,习惯并接受别国合理合法的军事活动。
否则,他们只能深陷所谓灰色地带这种顾影自怜、自说自话的误区。
2. (1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如果将平均主义推广到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异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会扼杀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最终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B . 在《蜗居》这种现实题材小说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无奈、压抑,而在“穿越小说”中表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怀,让人很有自信。
C . 虽然中美之间有关军费预算、亚洲地位的确定等诸多问题对骆家辉相对陌生,不过其出任驻华大使,表明奥巴马政府更关注经贸事务,也更加务实。
D . 据称,各大商业银行限制信用卡在支付宝网上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套现可能产生的呆坏账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3. (3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材料一:现在人们提及的碑碣,一般指各种各样的刻石,是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的总称。
但在古代,碑、碣则是石刻家族众多成员中相互独立的两类。
碑是指长方形的刻石。
汉以前的碑是无字的,其用途主要有三种:一是立于祠庙门前,用来拴祭祀用的牲口;二是立在皇宫中,作为观测日影和计算时间的工具;三是竖在墓旁,在中间的上部穿一个圆洞,用来把棺材放到墓穴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文名句默写。
(9分)【小题1】,只有香如故。
【小题2】过尽千帆皆不是,。
【小题3】江山如此多娇,。
【小题4】塞下秋来风景异,。
【小题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再现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
”【小题6】《观刈麦》中表现天气炎热,人民劳作辛苦的是“__________,。
”2.古诗文填空(10分)【小题1】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小题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夜》)【小题3】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劳作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赋闲在家的辛弃疾醉里梦里也不忘自己杀敌立功的愿望,在《破阵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生动地再现激烈战斗的场面。
【小题5】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用六个意象具体地描绘了一幅旅人早行图。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10分)莫言被幸福烦恼并非矫揉造作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遭遇到了幸福的烦恼。
被各大媒体采访,被央视记者追问“你幸福吗”,被陈光标隔空喊话要赠与豪宅等,莫言烦恼强势袭来,因疲于采访无奈下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
莫言称遭遇幸福烦恼,并非其在矫揉造作。
当记者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回答“我不知道”,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真相”。
幸福是什么?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难有标准答案。
获大奖后遭遇烦恼被“骚扰”,莫言既幸福又不幸福,是真实而又真诚的反应。
幸福,是个心理过程,幸福,和钱有关,但幸福感,花钱买不来。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列为五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在我看来,幸福感则是渗透各层面的综合需求,虽与财富紧密相关,但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
如,鹿特丹的社会学家研究就认为,冰岛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在烈日下不得不工作的痛苦。
伦敦经济学家则认为,孟加拉人最幸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永远达不到高度“饱和值”,他们对未来永远充满憧憬,穷但快乐着。
再如,闻信莫言想用诺奖在北京买房后,陈光标欲豪爽掷豪宅,试图让莫言幸福,而莫言却并不感觉幸福,反而坚守做人原则表示,无功不受禄,回绝好意。
如此的回合,张弛有力更彰显出不同的幸福理念。
你幸福吗?其实答案也简单---舒服了就幸福,不爽了就不幸福。
经济学上的幸福指数告诉我们,幸福=可感知幸福欲望。
欲望越大,幸福指数则越低。
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就在于自己如何去想。
因此,调节幸福的心理感受,至关重要----追求名利、拼命赚钱,或是一种幸福;工作向上看、生活向下看,也是一种幸福。
能在相同条件相同境遇下,活得更开心一些,多想想已拥有的,少觊觎难以得到的,就会快乐幸福很多。
对莫言来说,让他开开心心写作,或许远比让其面对镜头回答“你幸福吗”的提问,快乐得多,也幸福得多。
【小题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小题2】划线句中冰岛人和孟加拉人的例子是否可以删掉一个?为什么?(3分)【小题3】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本文的论证过程。
(4分)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17分)每人都来传递“正能量”陈鲁民①英国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出版后,“正能量”成为最受大家欢迎的流行语。
所谓“正能量”,即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正能量”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人人需要,多多益善,但却需要全社会共同创造,相互传递。
②印度前国会著名议员梅农,出身贫寒,当年他初到新德里时,刚下火车,便遭贼窃,被洗劫一空。
绝望中,他求救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锡克教徒,请求暂时借他 15个卢比,他问地址,以便日后还钱。
老教徒摆摆手说,在你的有生之年,你可以把这笔钱还给任何一个有求于你的陌生人。
梅农始终记着老教徒信任的嘱托,直至逝世,他对有求于他的陌生人,都会提供15卢比的资助。
有意思的是,他的一个助手也仿效他的做法,而助手的儿子也学着父亲去帮助别人。
其中一个被助者把此事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这个传递正能量的故事,便流传更广更远。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和教益。
③我们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在传递正能量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一个角色。
比如那位锡克老教徒,是传递正能量的发起人,精神最为可敬,梅农议员和他的助手以及助手的儿子,则是正能量的忠实传递者,也颇难能可贵。
然而,还有一种人,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之徒,对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一概来者不拒,却不肯为别人送去一点正能量,正能量的传递到他那里就戛然而止。
我们若能做一位正能量的发起人,那自然是最为光荣的,退而求其次,也应做一个正能量的忠实传递者,无论如何,不要让正能量的传递中断在你的手里。
④著名学者巴锡尔说过:“一件善行永不会枉费——播撒殷勤,将收割友谊;传播温暖,将收获爱心。
”正能量的传递,就投入和产出之比,可以说是世界上社会效益最好的一项活动。
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其影响之大自不必说,就是平时生活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和颜悦色的问候,一次热情周到的服务,或给老人让个座,帮盲人过马路,扶起摔倒的孩子,举手之劳,片刻之功,也同样可以使人感到正能量无比,并影响到他也去把正能量传递给别人。
比如,坐过劳模李素丽公交车的乘客,接受了她热情周到的服务,一天都会暖洋洋的,也可能会用同样好的心情和态度去服务他人,传递正能量。
而被人民好公仆吴天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感动的居民们,也会很自然地把对吴天祥的感激之情用于自己的工作上,去奉献正能量给别人……他们都在积极地发起或传递正能量,在他们周围,就形成了一个个充满温馨友爱的小环境,而这样的小环境多了,社会的大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⑤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美丽中国,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作为动力支持,以使人们心态更加积极、阳光,风气更加淳朴、和善。
那么,每个人都应力争做一个正能量的发起人或传递者。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做到“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有好心”,就值得称道嘉许,就是一个合格的正能量传递者。
那么,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让我们大家都投入传递正能量的队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传递正能量,就从每天早晨开始,从每件小事开始。
【小题1】“‘正能量’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人人需要,多多益善”,除此以外,文章还从哪两方面论述传递正能量的积极影响?请分别概括。
(4分)【小题2】第四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小题3】理解“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有好心”这句话的含义。
(4分)【小题4】请写出第③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5分)1.(12分)《李斯列传》节选李斯者,楚上蔡①人也。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吕不韦舍人。
不韦贤之,任以为郎。
李斯因此得说。
说秦王曰:“胥人②者,去其几也。
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
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即五霸)迭兴,更尊周室。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
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③,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④,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
秦王拜斯为客卿。
【注释】①上蔡,地名。
②胥人,平庸的人。
③骚除,即扫除。
④约从,即约纵。
【小题1】与“秦之乘胜役诸侯”中的“之”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夫环而攻之B.辍耕之垄上C.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小题2】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斯亲眼目睹老鼠所处的环境不同,际遇也相差极大,便由此得出深刻的感悟,以至于影响了李斯后来的人生方向。
B.李斯到吕不韦处尽管是求官,但是也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并得到了吕不韦的认可与肯定。
C.李斯认为,秦国在当时业已足够强大,但是亟需趁六国羸弱而用计并吞天下。
D.李斯原为郡之小吏,后来却为强秦之客卿,仅是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观仓中鼠,食积粟食(2)不韦贤之,任以为郎贤(3)今怠而不急就怠(4)厚遗结之遗【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2分)译:(2)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2分)译:2.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3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余适客稷下,会地大震。
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
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
众骇异,不解其故。
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
相顾失色。
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于地上,随地转侧。
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
逾一时许,始稍定。
视街上,则男女失冠徒跣,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
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余适客稷下客:客居,作客B.会地大震会:恰逢,遇上C.相顾失色顾:回头看,这里泛指“看”D.广数亩数:屡次,多次【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解其故其如土石何B.仆而复起登轼而望之C.墙倾屋塌之声吾妻之美我者D.坐于地上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此真非常之奇变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B.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C.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康熙七年地震时,“我”正和表兄李笃之喝酒,当时已是晚上。
B.人们听到如雷的声音,从东南来向西北去,知道是地震了,马上跑出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