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卒中流程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急诊科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部门,承担着紧急救治患者的重任。
为了确保在面对各类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心跳骤停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立即呼叫医生,并迅速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 厘米,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时间约1 秒,可见胸廓起伏。
3、迅速准备除颤仪,如为室颤,立即进行除颤。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复苏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5、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医生宣布患者死亡或复苏成功。
(二)流程1、发现患者心跳骤停→呼叫医生,同时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和腰带,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进行心肺复苏(30:2),呼叫他人协助→准备除颤仪→除颤(如为室颤)。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4、持续心肺复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待医生进一步指示。
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进行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
3、遵医嘱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
4、如患者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6、做好急诊 PCI 或溶栓治疗的准备。
(二)流程1、患者出现胸痛等症状→立即卧床休息,吸氧,通知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
2、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标本,进行心肌酶谱等检查。
3、遵医嘱用药(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等)→疼痛剧烈者给予止痛药物。
4、观察病情变化,处理并发症→评估是否需要急诊 PCI 或溶栓治疗。
三、呼吸衰竭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给予吸氧,根据病情调整吸氧浓度和方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流程图

个体化选择溶栓患者
尿激酶溶栓入选标准:
有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症状出现<6 h 年龄18-80岁 意识清楚或嗜睡 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忌症:同rt-PA
44
启动溶栓程序
急诊科医师或卒中中心医师开出住院证,由家 属(陪同)去快速办理住院手续收住卒中中心 卒中中心医师陪同患者及家属入住病房,启动 溶栓治疗谈话、签字并录音(正式) ——尽快签署知情同意书是缩短DNT的重要途径 (小于50分钟) 患者及其家属主要是根据医生提供的信息做出 抉择
考虑有无致残性 考虑个体化病情发展 考虑风险/获益比
快速自发缓解
仍留有可能致残的神经功能缺损要溶 不应因症状改善而继续观察延误溶栓 TIA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39
个体化选择溶栓患者
rt-PA 溶栓3h以内相对禁忌症:
妊娠及围产期——权衡出血风险及获益 痫性发作后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区分卒中后痫性发作 最近14 d内大手术或严重创伤——权衡出血风险及获益 最近21 d内胃肠道或尿道出血
2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标准化流程
备床
保证需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小时随时收 住卒中单元
备药
NICU病区备 rt-PA 50mg两支
28
溶栓前急诊处理
急诊医生
迅速识别缺血性卒中
采集病史(包括症状开始时间、近期患病史、既往史、近期用药史等) 诊断卒中
排除卒中疑似疾病,如癫痫、晕厥、偏头痛等 处理需要立即干预的情况:ABCs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特异性治疗
(一)、改善脑血循环
溶栓
抗血小板 抗凝 降纤 扩容 扩张血管 其他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
脑卒中患者就诊流程

脑卒中患者就诊流程1. 就诊前准备- 患者在感觉不适或者出现脑卒中症状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可以拨打急救电话或者前往最近的急救中心。
- 患者或陪同人员在就诊前要准备好以下材料:- 患者的身份证件和医保卡。
- 就诊前的相关检查结果,如血压、血糖等。
- 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
2. 急诊接待- 当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会接待并了解患者的病情。
- 患者需要提供自己的基本信息和症状描述。
- 医护人员会快速评估患者的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3. 应急处理- 如果患者被初步诊断为脑卒中患者,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如给予溶栓药物、输液或氧气等。
-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包括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情进展,并记录相关信息。
4. 相关检查- 患者会被安排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头部CT 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等。
- 这些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并确认脑卒中的诊断结果。
5. 专科会诊-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安排专科会诊。
- 专科医生会进一步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提出治疗建议。
6. 治疗方案-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 医生会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治疗方案的目的、可能的风险和预期效果。
7. 随访和康复- 患者在治疗期间会进行定期的随访,包括复查相关检查和监测治疗效果。
- 医生可能会推荐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减少后遗症。
以上是一般脑卒中患者的就诊流程,具体情况会因个体差异和医院规定而有所不同。
建议患者在就诊前咨询医院相关信息以获得准确的指导。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使用。
卒中中心应急演练预案及流程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卒中中心对急性脑卒中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卒中中心,包括急诊科、神经内科、影像科、介入手术室、检验科、门诊等卒中团队核心科室及相关医务人员。
三、预案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神经内科、影像科、介入手术室、检验科、门诊等科室负责人组成。
2. 演练指挥部:由医务科主任担任指挥长,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3. 演练实施小组:由急诊科、神经内科、影像科、介入手术室、检验科、门诊等科室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
四、演练内容1. 模拟患者拨打120电话求助,120医护人员接诊。
2. 120医护人员对疑似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及时通知卒中中心。
3. 卒中中心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科室进行救治。
4. 急诊科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开通绿色通道。
5. 神经内科医生接诊,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6. 影像科对患者进行头部CT检查,确定诊断。
7. 介入手术室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
8. 检验科对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
9. 门诊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指导。
五、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和指挥部。
(2)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内容、流程和职责。
(3)通知参演科室和相关人员。
(4)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2. 演练实施(1)模拟患者拨打120电话求助。
(2)120医护人员接诊,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3)卒中中心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科室进行救治。
(4)急诊科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开通绿色通道。
(5)神经内科医生接诊,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6)影像科对患者进行头部CT检查,确定诊断。
(7)介入手术室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
(8)检验科对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
(9)门诊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指导。
3. 演练总结(1)演练结束后,参演科室负责人对本次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反馈。
急诊科卒中流程

急诊科卒中流程一、脑卒中诊治流程1.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诊治流程图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接诊流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接诊流程3.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诊治流程图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诊治流程图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流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流程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流程图6.Rt-PA 静脉溶栓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Rt-PA 静脉溶栓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 出血转化的处理出血转化指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使用静脉溶栓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出血性卒中2.系统性出血 立即停止使用rt-PA检测凝血功能(PT 、APPT 、纤维蛋白质)、全血计数及配血 适当支持疗法:检测血压、补液、输血、改善循环 抗纤溶治疗:氨甲环酸如纤维蛋白原过低(<1g/L ),可给予冷沉淀物(含纤维蛋白原和VIII 因子)3.血管再闭塞的处理根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溶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能会减少再闭塞的发生联合应用GPIIb/IIIa 抑制剂可减少再闭塞发生和治疗再闭塞4.血管源性水肿的处理如仅局限于舌部,可给予抗组胺药物和采取鼻咽通气道,如病情进展出现喉头水肿,可加用类固醇激素治疗一旦患者出现全身反应,即刻应用肾上腺素当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时,及时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呼吸衰竭,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维持呼吸通畅 因ACEI 类药物使水肿加重,建议溶栓时停用 5.过敏的处理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治流程图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治流程图8.急性脑出血诊治流程图急性脑出血诊治流程图9.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流程图10.去骨瓣减压手术外科操作流程图去骨瓣减压手术诊治流程图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13。
卒中急诊工作制度

卒中急诊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效果,确保急诊卒中患者得到及时、规范、有效的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急诊科对卒中患者的接诊、评估、救治、转运及随访等工作。
三、工作流程1. 接诊:急诊科接到卒中患者就诊电话后,立即派救护车前往接诊。
救护车配备专门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得到持续救治。
2. 评估: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
主要包括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根据病情,尽快进行头颅CT、MRI等检查,明确诊断。
3. 救治: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救治方案。
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血压调控、血糖控制等。
在救治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转运: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转送到相关专业科室继续治疗。
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安全,避免病情恶化。
5. 随访:对治愈出院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对复发患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四、工作制度1. 急诊科全体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卒中救治的重要性,提高急诊救治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 加强急诊科人员培训,提高卒中识别和救治能力。
定期组织卒中救治知识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水平。
3. 完善急诊设备设施,确保救护车、急救设备、药品等配备齐全,提高救治效率。
4. 加强多学科协作,建立卒中救治团队。
加强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的沟通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精准的救治。
5. 制定卒中救治流程图,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确保救治过程有序、高效。
6. 加强急诊科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制定急诊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7. 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公众对卒中防治知识的认识。
开展卒中防治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防护意识。
8. 建立卒中救治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救治工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救治流程,提高救治效果。
医院脑卒中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提高医院脑卒中救治水平,降低脑卒中患者死亡率、致残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医院脑卒中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脑卒中救治工作规划、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执行情况。
2. 设立脑卒中救治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脑卒中救治工作,包括诊断、治疗、康复等。
3. 设立脑卒中防治办公室,负责脑卒中防治知识宣传、培训、资料收集等工作。
三、救治流程1. 院前急救(1)接到脑卒中患者电话或现场求助后,立即启动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
(2)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如判断为脑卒中,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3)将患者送至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医生迅速对患者进行确诊。
2. 急诊科救治(1)确诊为脑卒中后,立即启动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
(2)对患者进行紧急治疗,如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
(3)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头部CT、MRI等。
3. 神经内科治疗(1)患者转入神经内科后,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2)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4. 康复科治疗(1)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2)康复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
(3)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康复信心。
四、预防措施1. 加强脑卒中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定期开展脑卒中筛查,早期发现高危人群。
3. 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监测。
4.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五、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脑卒中救治知识培训,提高救治水平。
2. 对医护人员进行脑卒中救治技能考核,确保救治质量。
3. 对脑卒中救治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救治流程。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脑卒中救治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科医疗救治流程

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科医疗救治流程
1.120出车或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区。
2.接诊10分钟内立即一般评估及脑卒中GCS评分,并登记时间。
3.立即头颅CT检查,急诊头颅CT<25分钟,并登记时间。
4.抽血标本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急诊生化,化验报告时间<35分钟,并登记时间。
5. 保证静脉通道开通,给予生理盐水,其他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6.行心电图(12导联)。
7.立即通知卒中小组:①CT及病史提示提示急性缺血性卒中,由神内医师会诊并评估患者静脉溶栓的禁忌症和适应症,同时办理住院手续收住神经内科,并登记时间。
②CT提示颅内出血,由神经外科医师会诊进入出血性卒中救治流程,同时办理住院手续收住神经外科并登记时间。
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科医疗救治考核要点
1.患者呼叫至急救系统接听电话的时间。
2.急救系统接听呼叫电话至派出救护车辆的时间。
3.救护车组收到出车指令至出发的时间。
4.患者呼叫至救护车到达时间。
5.院前卒中评分、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记录完成的比例,10分钟内完成。
6.疑似卒中患者就诊途径及比例。
7.急诊接诊到头颅CT报告时间,及头颅CT<25分钟的比例。
8.急诊接诊到化验报告时间<35分钟的比例。
9.卒中小组到达时间,及卒中小组到达时间<10分钟的比例。
10.急诊室救治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诊治流程图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接诊流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接诊流程
3.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诊治流程图
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诊治流程图
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流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流程
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流程图
6.Rt-PA静脉溶栓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当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时,及时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呼吸衰竭,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维持呼吸通畅
因ACEI类药物使水肿加重,建议溶栓时停用
5.过敏的处理
7、短暂的诊治流程图
8.急性脑出血诊治流程图
急性脑出血诊治流程图
9.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流程图
10.去骨瓣减压手术外科操作流程图
去骨瓣减压手术诊治流程图
3.血管再闭塞的处理
根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
溶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能会减少再闭塞的发生
联合应用GPIIb/IIIa抑制剂可减少再闭塞发生和治疗再闭塞
4.血管源性水肿的处理
如仅局限于舌部,可给予抗组胺药物和采取鼻咽通气道,如病情进展出现喉头水肿,可加用类固醇激素治疗
一旦患者出现全身反应,即刻应用肾上腺素
Rt-PA静脉溶栓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出血转化的处理
出血转化指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使用静脉溶栓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出血性卒中
2.系统性出血
立即停止使用rt-PA
检测凝血功能(PT、APPT、纤维蛋白质)、全血计数及配血
适当支持疗法:检测血压、补液、输血、改善循环
抗纤溶治疗:氨甲环酸
如纤维蛋白原过低(<1g/L),可给予冷沉淀物(含纤维蛋白原和VIII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