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教字[2003]37号
华师行教办字(2003)17号

华师行教办字(2003)17号关于进一步规范课程考试管理的决定各学院(系、部):课程考试作为测量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关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考试的组织管理与质量监控、以及学生的考风考纪情况,也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课程考试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加大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力度,提高课程考试质量,充分发挥考试的检测、诊断、评价、反馈等功能,根据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结合近期学院(系、部)考试质量检查及抽样评估情况的反映,现就我校本科课程考试的方式方法、命题设计、试卷印制、考场监控、阅卷评分、质量分析、档案管理等各环节工作的质量要求规定如下:一、考试方式方法1.考试方式分类。
课程考试方式,可以分为笔试、口试、实验操作、技术技能演示等类型。
其中,笔试又可分为闭卷笔试和开卷笔试两种。
凡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一般以闭卷笔试为主;理科的实验课和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的有关课程,可采用操作性或演示性考试等方式及方法进行,也可采用理论部分的笔试与技能部分的操作性或演示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方式及方法的改革。
各门课程的具体考试方式及方法,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并经教研室同意,报学院(系、部)教学主管领导审批。
2.集中考试门数。
每学期期末,全校公共必修课和院系指定的2~3门专业课(以专业和年级为单位,并以主干课程为主),由学校统一组织集中考试。
其他非指定课程的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由院系自行安排,并向教务处填报《课程考试方式分类统计报表》(附件一)。
1二、考试过程管理(一)考试命题1.考试命题设计:教师须以《课程教学大纲》或《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规定的知识内容、能力培养以及相关的教学目标层次要求为依据,认真编制《课程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附件二),并要求做到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不同的题型具有考查学生不同层次能力的功能)的权重分布与教学大纲或教学进度计划基本一致。
华南师范大学章程

华南师范大学章程序言华南师范大学前身是1933年创立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35年更名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1938年勷勤大学教育学院从勷勤大学独立出来,改办广东省立教育学院,1939年改办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1950年更名为广东省文理学院。
1951年10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批复,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并入广东省文理学院,设立华南师范学院。
1952年,南方大学俄语系、私立岭南大学教育系、国立海南师范学院、国立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史地系地理专修科、国立南昌大学师范部地理专修科和海南师范专科学校等院校及系科并入。
1970年,学校改称为广东师范学院,1977年复名为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
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大学行列,20XX 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学校。
建校以来,校址数迁而办学不辍,校名屡易而宗旨不改,师生秉承建校之初“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宗旨,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薪火相传,笃志树人。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明晰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中文名称为“华南师范大学”,简称为“华南师大”,英文名称为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缩写为SCNU,互联网域名为。
学校法定地址为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邮编为510631,设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三个校区。
学校经举办者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根据办学需要设立和调整校区。
学校设置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根据办学需要进行调整。
第三条学校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实施普通高等教育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
华师外校入学条件

华师外校入学条件
(1)竞赛证书要求
需要的证书:奥数证书,走数证书,华杯赛,创新杯证书,希望杯证书,楚才杯证书,语文竞赛获奖证书。
(2)调考成绩
一般华一都不会看调考成绩的(对口小学除外),会在部分培训机构进行推优,或者
在培训机构举办摸底考试,摸底考试的成绩对优录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3)该中学对口的小学
鲁巷实验小学部分、鲁巷实验小学一分校部分、华师附小部分、卓刀泉小学部分。
(4)外地生小升初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5月28日到6月5日,武汉市各区教育机构统一办理a;
招生简章
(1)报名需要的材料:
成绩单
各竞赛证书(包括奥数、艺术小人才等)原件及复印件
三好学生奖状等证书
学生简历
备案照2张
(2)报名登记时间:3月15日左右
第一步:3月15日已经开始,截至至4月20号拎以上所须要的所有资料至华师一附
中报名者。
第二步:报名之后就会获得考试资格,电话获知考试时间。
第三步:参加考试,等电话通告投档结果,网上不发布。
(3)外地学生该如何择校
报名者出席独立自主考试,被录取即可。
(4)该学校电脑排位报名、电脑派位时间
华师一附中不拒绝接受电脑派位报名者。
(5)发放录取通知书时间
参加考试的学生会收到学校的电话通告的。
(6)分班结果发布时间
分班考试在入学一个月后的调考成绩并作参照编班。
华中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及学校代码

华中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及学校代码华中师范大学的简介、地址与历史沿革华中师范大学(外文名: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或者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CCNU) )简称:华中师大、华大;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她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院设置及主要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学院设置有: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信息管理系·计算机科学系·信息技术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社会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心理学院·政治学研究院·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要专业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华中师范大学历任校长及学校代码:10511杨宗凯:(2011年9月——现在,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2003年6月——2011年9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谷士文:(2001年2月——2003年4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路钢:(1999年1月——2001年2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王庆生:(1991年6月——1999年1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1985年8月——1991年3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2005-2006学年度

附件: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2005-2006学年度学生会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名单公示一、先进年级委员会(5个):03级第二年级委员会04级第一年级委员会 04级第五年级委员会05级第三年级委员会 05级第六年级委员会二、学生会优秀部门(6个):宣传部体育部文娱部膳食委员会核查部自律会实践纪检部自律会宿检部三、先进班集体(29个):2003级(4个)汉语言文学(1)班汉语言文学(2)班法学(1)班信息与计算机科学(1)班2004级(13个)法学(1)班政治学与行政学(3)班英语(3)班电子商务(本)(1)班电子商务(本)(2)班汉语言文学(2)班汉语言文学(3)班电子商务(2)班商务英语(2)班会计电算化(1)班法律事务(2)班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形图像)计算机网络技术(1)班2005级(12个)电子商务(1)班电子商务(2)班电子商务本科3班教育技术学班法律事务(1)班法学(3)班金融与证券(1)班金融学(3)班金融学(1)班金融学(2)班汉语言文学(1)班汉语言文学(2)班四、先进班委(29个):2003级(4个)汉语言文学(1)班英语外贸(2)班法学(1)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2004级(13个)法学(1)班英语(4)班法学(2)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电子商务(本)(2)班汉语言文学(2)班教育技术(1)班电子商务(2)班文秘(2)班法律事务(2)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2)班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形图像)金融与证券投资(1)班2005级(12个)国际贸易实务(1)班电子商务(2)班电子商务本科(3)班电子商务专科(1)班法学(4)班法学(3)班金融与证券(1)班金融学(4)班政治学与行政学(1)班政治学与行政学(3)班汉语言文学(1)班汉语言文学(2)班五、优秀级长(5人):03级第二年级委员会:顾抒艺 04级第一年级委员会:张玲05级第二年级委员会:王益楠 05级第三年级委员会:莫东方05级第六年级委员会:谢陈攀六、优秀班长(29人):2003级(4人)第一年级委员会:曾帼仪陈科文第二年级委员会:张皓明王淳2004级(13人)第一年级委员会:陈秋华杨廉威林宁静第二年级委员会:梁钰莹吴晓恩第三年级委员会:陈荣耀黄少君第四年级委员会:黄智飞陈穗霞第五年级委员会:林超仪邹贤珊第六年级委员会:唐霞李婉留2005级(12人)第一年级委员会:张夏婷梁嘉雄第二年级委员会:何有亮张锦文第三年级委员会:陈伟民卢扬奕第四年级委员会:杜沛东黄铿崎第五年级委员会:贺志聪李雄辉第六年级委员会:何应锦丘恋七、优秀学生干部标兵(29人):2003级(4人)第一年级委员会:黄爱芬陈冬凤第二年级委员会:周红燕李澳2004级(13人)第一年级委员会:唐巧儿李庆丰第二年级委员会:罗威曾少俊第三年级委员会:何少娟李小兰第四年级委员会:邓健汝梁婉婷第五年级委员会:张爱英徐荫第六年级委员会:麦松辉邓雅容叶叠宜2005级(12人)第一年级委员会:王懂道范莹映第二年级委员会:黄嘉颖余慧珊第三年级委员会:钟源陈晓如第四年级委员会:周威江嘉辉第五年级委员会:谢湘玲李润坚第六年级委员会:叶沛陈文丽八、优秀学生干部:2003级(97人)第一年级委员会(49人):李雪芬、简任、黄倩华、郑果、许晓纯、林秀娇、罗蕾、赖晓芬、邱红梅、李晓丹、苏金兰、吴康连、叶绮玲、梁灿群、卢先群、全敬君、凌云斯、廖韶莹、朱晓欢、区德辉、张晓琴、蔡淑仪、何洁桦、陈楚涛、卢海林、陈炳成、李贺也、苏宝玲、郑明瑜、吕翠萍、杨姝霞、袁月华、林健鸿、邝周明、严威、陈思思、张诗悦、何海燕、陈淼玲、陈燕平、王庆聪、岑绮玲、赖灿彬、丘秉泉、蔡琳琳、马少彬、高丽明、郭芷琳、翁航第二年级委员会(48人):翁楚歆、郑天乐、黄艳、吴彩华、李厦妮、梁亮、曾敏、刘葵芬、谭丽雅、胡玲娟、黄海桃、吴琬妍、郑雪芬、卓桂武、王蓓蕾、黄颖英、肖雅彬、陈璐瑜、范文迪、刘利球、李惜玉、陈丰雨、曾媛、李华文、董鸿锦、张卫东、罗文森、黄树灿、张志锋、李辉强、张仕贤、陈育翔、曾舒嘉、李炬宏、谢程祥、李惠妍、叶菊、欧小俊、李瑞烜、陈驰野、文碧青、伍尚鑫、郑伟东、黄丽月、卢仙凤、李艳珊、李柏桦、沈燕梅2004级(215人)第一年级委员会(36人):范敏敏、吴贞贞、杨春霞、郑文谊、黄玉如、邓舒婷、黎劲、廖丽晓、黄莹、朱定妹、陈晓萍、肖敏琼、郑妙珊、李焕南、洪思真、苏冬萍、莫菲、姚丽君、梁春韵、黎秀容、张婷、廖泽冰、郭婉瑜、王绍芬、陈丽娜、钟素雅、黎晓莹、梁飞燕、张玲、林燕华、张萍萍、许素媚、张展、文雅、吕敏倩、朱丽岁第二年级委员会(39人):梁伟杰、蔡伟健、黄红波、林小玲、侯柳珠、黄艳绢、陈可欣、易丽坚、黄振威、陈政、谭兆霞、何思敏、冯艳飞、郑雪攀、郑创坚、梁小兰、刘烨、谢田、雷红叶、陈莹、罗敏茹、林丽佳、吴楚文、曾倩仪、刘雪莲、梁健愉、李锦庭、郭武龙、游佳璇、梁锦铭、邝间维、林金珍、陈灵伶、张静花、黄青苗、吕圣鹏、黄首西、袁秋粤、蔡旭锐第三年级委员会(36人):梁惠霞、陈佛友、张和荣、刘承昌、张鸿城、曾建、诸志惠、赵汝均、孙俊生、曾俊才、周馥香、萧杰婷、陈维练、赵达权、黄巧敏、萧晓钰、司徒颖、曾春燕、周丹霞、黄小梅、刘毅文、王晓媚、刘雨果、陈柔宏、周枚锦、彭婷婷、孔倩茹、周晨、陈惠惠、麦文婷、蔡春燕、李燕红、林晓阳、许文琛、黄贤择、高祥第四年级委员会(31人):卢劲如、关锦桃、陈立华、李展威、曾江壁、招玉婵、崔焕青、游丽妹、梁坚敏、余锦燕、陈钢、叶凌、张敏仪、谭正聪、黄海燕、林惠爱、张文娇、钟芸、刘嘉明、王源畑、周春莲、谢毅婷、王丽斯、李婷、梁秀雯、李惠尧、潘旭芝、叶吐金、李杰群陈煜毅第五年级委员会(32人):李展鹏、叶惠萍、陈华丽、邝丽、李雁卿、谭永生、曾小琴、吴艳二、纪焕文、周丽、徐杏燕、罗佳兴、杜灿健、刘建洲、朱锦明、黄锐景、孔静思、麦翠芳、凌子、黎艳荷、潘玮妍、陈祯、黎庆枝、许嘉敏、何杰文、胡梁、苏文勇、吕灿洪、陈小玲、郭少敏、谭炽华、梁振东第六年级委员会(41人):沈益勤、李锦荣、何健灌、冯惠莲、罗翠彩、邱瑞钟、陈俊凯、林楚鹏、梁浩、徐铭涛、刘宇晴、林洁如、黎兰女、曾锦、谭耀庆、黎兆鉴、李绪煜、李春菊、周少兴、邹伟娟、黄冬瑾、林毅葵、李钱树、刘良华、梁雅莉、黎见仪、林小华、黄翠婷、谢泳晖、邓建萍、陈少玲、黎健如、黎钰玲、卢健儿、陈武钦、赖艺菁、戴冕、李丽燕、吕艳清、梁泳仪杨振2005级(237人)第一年级委员会(24人):蔡如贤、赖颖彦、叶觉健、温家鹏、谭衍方、周敏桃、吕锦茵、麦丽珍、冯家豪、吕园园、李晓珏、麻济敏、郑杰、林哲、邓咏明、李燕君、姜丽萍、廖文静、钟家珍、游咏红、黄静贤、潘维舒、陈漳艾、马逸君第二年级委员会(30人):陈燕、费馨、苏小畅、王辉、张敏玲、李吉如、梁丽君、刘静雯、王生启、黄小丽、岑雁萍、陈伟淳、赖瑞华、李晨、林晓锐、王楚斌、张秋菊、李家健、罗秋斌、肖立媛、陈靖波、黄廉聪、宋秀贤、郑满玉、徐敏静、杜锡滨、雷常俊、林肇聪、黄文锋、庄嘉曦第三年级委员会(60人):罗秋韵、陈达、陆家威、李木娇、黄泽鸿、李敏、叶嘉仪、郭遵文、梁冬灵、黄健聪、陈飞帆、李淑瑜、余中梅、温效光、宋子敏、霍晓明、蔡燕仪、徐月梅、葛雪媚、欧慧娅、岑景源、林锐琴、梁结欢、汤沛丰、梁倩影、蒙永亮、黄雯虹、刘佳燕、莫琳、姚晓玲、高少森、张倩茹、黄琪、冯琴碧、钟庆新、高月华、赵丽芬、罗敏怡、杨浩敏、陈玉、陈静芬、黄恩宜、冯翠贞、彭润芳、黄海敏、曾昱彦、陈锦明、叶宝莹、肖惠绵、徐志嫦、郭兆雅、李婉剑、陈美施、朱晓燕、刘政国、邹宏佳、黄小超、卢晓婷、吴玉英、李知擎第四年级委员会(43人):彭翠平、崔丽仪、麦婉渭、曹丽霞、李敏英、刘嘉盈、杜志敏、杨飞娥、苏敏、麦永琦、廖晓敏、罗韵思、吴玉娥、林超获、布玉霞、潘艺超、陈永康、黄飞军、唐婉芬、陈博华、陈丹、甘顺涛、何绮华、刘真子、李腾飞、张彬、罗莹、何莉娃、曾碧君、袁祥华、潘志华、黄小妹、陈焯钊、陈婉、陈胜鹏、童根华、邓志深、张美英、邓艳娇、张穗萍、杜婉婷、罗富镜、易丽文第五年级委员会(48人):彭小霞、袁美燕、周师龙、林小薇、杜顺菊、叶琪、林少奕、胡相添、孙燕虹、林晓强、徐成业、李春兰、郑小丽、庸金莲、李杏、肖昆华、刘深、陈钜源、李丽玲、温洁玲、伍智恒、周俊、陈安纳、苏小玲、郑俊君、朱丹彤、蔡拥富、杨鸿桔、阮华锋、吴庆龙、梁素珍、洪丽云、朱国升、何欢、翁芒、古媛媛、江伟强、叶小芳、黄雄耀、黄常青、徐淑玲、杨柯、曾和、阮华锋、李圣华、李腾飞、陈镇伟、吕伟成第六年级委员会(32人):胡璐斯、周锐钊、李艺凌、林乐琴、黄敏仪、杜庆尧、王颖竹、黄剑连、郑晓薇、陈晓冬、张鑫、黄晓宁、陈卓燕、蔡凤玲、张丽师、陈艳飞、李玉音、何雪丹、谢晓凤、钟小妹、黄秀玉、刘丽仪、江钰凝、梁雪芬、方纯、罗佳敏、冼怡娟、李燕欣、何华利、黄悫、刘子纯、林乐真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生会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21 计算机学院
77
023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0
037 伍伦贡联合研究院
101
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
038 验室
102
00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4
014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53
0951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19 信息管理学院
72
024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83
035 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目录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年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 目录(学科).................................................................................... 1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年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 目录(单位).................................................................................... 7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年招收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 业目录............................................................................................ 103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503 新闻传播学
0602 中国史
0603 世界史 0701 数学 0702 物理学 0703 化学 0704 天文学 0705 地理学 0710 生物学
单位 代码
005 心理学院
招生单位
页码 21
034 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95
华师教字[2005]8号
![华师教字[2005]8号](https://img.taocdn.com/s3/m/6c9849f1ba0d4a7302763a78.png)
华师教字[2005]8号关于开展2003—2004学年度教学专项奖评奖的通知各院(系)、各有关单位:根据“华师[1995]61号”文件《华南师范大学教学专项奖励方法》的精神,学校决定进行2003—2004学年度教学专项奖评奖工作。
这次评奖设:“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学生学习优秀奖”、“考试管理工作优秀奖”、“教育实习管理先进单位”、“教材建设优秀奖”以及教务处与学生处共同设立的“学生创新奖”。
评奖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的推荐人选必须根据2003—2004学年度(即2003年9月—2004年7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推荐,要求推荐每个单位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最优秀的教师。
各单位根据评估分数由高到低选出推荐人选,再由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评议(占总分30%),最后根据总分确定上报人选,推荐名额按专任教师数确定,50人以下的单位1人,50—100人的单位2人,100人以上的单位3人,各单位须严格按照规定名额推荐,超出名额一律不予受理。
2、“学生学习优秀奖”的被推荐者须是课程考试无补考无重修且没有受任何行政处分者。
本次评奖根据2003—2004学年度(即2003年9月—2004年7月)所修课程的成绩,每个专业每个年级推荐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学生成绩须以教务处教学管理系统记录的成绩为准。
推荐名额以每年级每专业学生人数1%的比例(小数点四舍五入)计算,2003级综合人才培养实验班每班2人,已进入专业学习的综合班学生参加所在专业的评比。
3、“考试管理工作优秀奖”由教务处根据2003—2004学年度对各院系考试管理的评估数据直接进行评奖。
4、“教育实习管理先进单位”由教务处根据2004年各院系实习工作评估结果直接评奖。
5、“教材建设奖”的评奖范围是:2002年以来我校教师承担的国家、省部级政府管理部门立项编写的并已出版的高校教材(包括电子教材),主编、副主编、参编均可申报,申报人须填写教材建设奖申报表,交付教材编写立项证明和出版样书。
华东师范大学章程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总则学校功能与教育形式组织与结构教职工学生经费、资产、后勤校徽、校旗、校歌、校训、校庆日附则为了发展学校教育事业,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依法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学校中文全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简称为“华东师大”,英文全称为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英文简称为“ECNU”。
学校注册地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学校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富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高级专门人材。
学校致力于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以人材培养和知识创新为根本任务,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
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办学规模。
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学校实施普通高等教育,适当开展成人高等教育。
学校主要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本科生学历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学校依法颁发学业证书。
学校执行国家学位制度,依法授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学校向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或者其它荣誉称号。
学校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学术进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学校开展留学生教育和国际教育合作,加强国际科技文化交流,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辟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
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实行教授治学,实施民主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教字[2003]37号
关于统一试卷和答题卷格式的通知
各院系、各教学单位:
为规范试卷格式与管理,现设计一份考试试卷和答题卷模板,供各单位参考。
该模板可在“文档下载”栏下载。
现将该格式说明如下:
1、试卷和答题卷统一用A4纸打印,不得用手写体。
2、第一行:标明“华南师范大学”,毛体。
第二行:标明学院(系)名称、学年、学期、期末(期中考试)、院属系别(系属专业类别)、考试科目名称、试卷类型,字体为宋体粗体,行间距为标准行距的1.5倍。
第三行:标明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字体为仿宋4号粗体。
第四行:与第三行空一行,空行相当于八号字体。
3、题号与试题表述语句之间以及选项代码与选项之间用“、“,试题表述语句结尾用“。
”。
4、在题目类型后注明每题的分值。
5、试卷正文与题头之间空一行,空行相当于小四字体,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标准行间距的1.5倍。
答题卷格式要求与试题卷大致相同,但在题头第三行须标明“答题卷”,答题卷正文由出题教师在遵循本文规定的试卷格式基础上自行设计。
试卷和答题卷格式是考试规范管理评估的重要指标,请各单位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拟写试卷和答题卷。
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2003年12月16日
经济与管理学院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信息管理学系《档案管理学》试卷(A)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档案管理直接服务于人类保存档案之目的,是整个档案事业的____________。
2、档案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是馆藏建设的核心。
4、全宗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_原则。
5、档案保管期限表是控制入藏档案____________的工具。
6、在____________过程中对档案文件价值的鉴定,是全部档案价值鉴定活动的主体。
7、排列规则的档案____________组织是使档案管理系统走向有序,从而有效地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基础。
8、通过著录,档案信息就有了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____________度。
9、档案整理工作从总体上看由五部分工作内容组成,即划分全宗、组合全宗群、____________、立卷和案卷排列。
10、联合全宗和全宗汇集在档案馆中也作为一个____________进行管理。
11、档号必须具有____________性,否则不能成为有特定意义的人工语言。
12、智能控制或编目的步骤是:第一步通过著录与标引形成____________,第二步进行目录组织,形成检索工具网络。
13、档案标引根据检索标识的不同可分为主题标引、档号标引和____________标引。
14、____________因素是主题构成的核心,是用户查找文件的重要检索途径,一般作主标题(标目)使用。
15、档案检索工具具有存储、____________、交流报道档案信息三项功能。
16、档案意识也就是人们对档案需求的____________。
17、咨询服务,根据提出问题的不同,可分为文献咨询服务、事实咨询服务和____________咨询服务三类。
18、档案编研服务从广义上说,是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____________和研究,使之以更适于用户利用的形式,定题或定向输出的服务方式。
19、编制专题指南必须在编制____________的基础上进行。
20、档案管理系统反馈机制主要是由两大子系统组成,即____________子系统和统计研究子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档案管理学从研究范围上可分为( )档案管理和专门档案管理研究两方面。
A、社会
B、普通
C、文书
D、党政
2、档案管理系统既具有信息( )系统的特性,又具有信息处理系统的特性。
A、输入
B、输出
C、存储
D、流通
3、对档案价值的鉴定应该以( )的评价为标准。
A、整个社会
B、主要用户
C、档案部门
D、领导
4、档案文件间具有事由类同性,是指档案文件之间具有( )。
A、广义的事由联系
B、狭义的事由联系
C、相同的时间特征
D、相同的空间特征
5、特色原则是档案基本特性( )的概括和反映。
A、证据性
B、本源性
C、参考性
D、内在联系性
6、鉴定选择文件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其中( )是档案部门最经常使用的方法。
A、按目录鉴定
B、统计选样法
C、直接鉴选法
D、按档案题名鉴定
7、( )的实质就是现行文件向档案的转化,在我国此后文件即被称作档案。
A、档案登记
B、归档
C、鉴定
D、整理
8、省以上机关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书档案,在本机关保存( )后向档案馆移交。
A、10年
B、20年
C、30年
D、第二年
9、针对档案内部特征,使档案信息有序化的方法,最主要和经常使用的有( )和主题法。
A、代码法
B、时序法
C、字顺法
D、分类法
10、就一个机关而言,构成立档单位的条件至少是具有相对独立社会职能,并( )。
A、有下属单位
B、有固定的主管机关
C、有固定资产
D、能主要以自己名义对外行文
11、( )不仅是档案的基本保管单位,也是档案统计和检索的基本单位之一。
A、全宗
B、系列
C、案卷
D、文件
12、对档案内容进行主题分析并将表达这种主题的自然语言转换成档案信息处理语言,使之成为( )的过程叫“标引”。
A、文摘
B、检索标识
C、目录
D、索引
13、档案主题标引过程中,当需要进行组配标引时,必须注意使所选用的主题词( )。
A、在字面形式上与文件主题完全一致
B、与文件主题性质完全相同
C、意义相同
D、互相之间在概念上有某种逻辑关系
14、以整件档案为单位进行著录所形成的条目,是编制各种( )的基础或零件。
A、目录
B、索引
C、指南
D、文摘
15、案卷目录与卷内文件目录“合二而一”的产物是( )目录。
A、分类
B、全引
C、专题
D、主题
16、档案( )的效果是衡量档案管理系统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改进工作的依据。
A、实体控制
B、智能控制
C、信息服务
D、馆藏建设
17、( )是应用最普遍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A、咨询服务
B、借阅服务
C、出具档案证明
D、编研服务
18、属于档案参考资料的是( )。
A、档案史料汇编
B、现行机关档案文集
C、全宗指南
D、专题综述
19、( )是概要介绍某一全宗的立档单位历史,全宗内档案的历史、内容和成份及其利用价值的一种科学查考工具。
A、全宗指南
B、全宗目录
C、全宗卷
D、全宗名册
20、档案统计研究的基本要求是( )。
A、准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B、准确性、完整性、科学性
C、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
D、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三、著录(共6分)
1、请站在绍兴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立场上,将本试卷所附中共绍兴市委组织部等8个单位联合制发的《关于做好组织参观〈绍兴市计算机应用展示会〉的通知》(系正本),按国家标准著录成卡片式条目。
提要项、档案馆(室)代号和缩微号可省略。
(假设:分类号为H116;档号为16-9-8-8;需短期保存;共6页)
四、判断说明题(判断正确与否,并简述理由,不写理由无分。
每小题5分,共10分)
1、广义的事由联系与狭义的事由联系只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它们的性质则是完全相同的。
2、分类号不能用于实体控制。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件生命周期
2、归档
3、全宗卷
4、档案证明
六、问答题(第1、2题每题7分,第3题10分,共24分)
1、简述档案管理系统具备哪几种功能。
(7分)
2、简述档案馆收藏档案的特点。
(7分)
3、整理档案为什么不能按照偶然的需要和人为的联系随意分合?(10分)
经济与管理学院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信息管理学系《档案管理学》试卷(A)答题卷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一、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