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单科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
2019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9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表明孔子A. 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 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 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 反对百姓追求富裕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
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 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 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 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 促成了国家统一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A. 瓷器B. 茶叶C. 棉布D. 白银4.“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
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A. 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B. 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C. 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D. 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5.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
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A. 南北朝B. 唐朝C. 北宋D. 元朝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
”据此可知,该官员A. 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 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 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 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8.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
这一决定旨在A. 降低生产成本B. 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C. 加强国防安全D. 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表明孔子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
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4.“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
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5.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
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6.图1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备素养的是①(围棋)②(捶丸一球类竞技)③(弓箭)④(蹴鞠)图1A.① B.② C.③ D.④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
”据此可知,该官员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8.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
这一决定旨在A.降低生产成本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C.加强国防安全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图下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A.商B.周C.秦D.唐2.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_________B.小篆_________C.楷书_________D.行书3.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______________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______________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4.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______________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______________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 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 . 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________D . 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6.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7. 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2019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表明孔子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
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A.瓷器B.茶叶C.棉布D.白银4.“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
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5.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
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A.南北朝B.唐朝C.北宋D.元朝6.图1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备素养的是①(围棋)②(捶丸一球类竞技)③(弓箭)④(蹴鞠)图1A.①B.②C.③D.④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文综历史试题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
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
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
”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30.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31.图4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

③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历史[专家评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永恒的主题试卷整体点评在“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中,“必备知识”是培养考生能力、素养、价值观的基础。
纵观2019年全国Ⅲ卷历史试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依然是主题,如第25题通过佛教传播过程中造像服饰、表情的变化,考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导考生增强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尊重,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核心素养与能力立意并重第27题以对清代江南地区市镇化进程的描述为切入点,要求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商品经济的发展,理解经济基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29题以1916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表的批判封建伦理的言论为素材,考查考生对史料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意在引导考生重视史料,并在学习中运用历史思维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5题要求考生分析20世纪70—80年代法国经济衰退的原因,考生须结合所学知识与相关经济学原理进行严密推理,对考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较高。
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考查第24题引用古代中国儒家经典中的孝悌礼乐观念,鼓励考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传统孝道观转化为现代基本的价值理念。
第40题通过对汉朝和罗马帝国国家治理方式的比较,强调汉朝在确立中国基本疆域、强化民族认同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素材鲜活,创新性强第41题要求考生围绕《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和改动情况,独立提出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论证,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强调考生见解的独到性。
命题趋势分析结合近几年全国Ⅲ卷历史试题的特点可看出,高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以及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试题关注历史学科的现实性,引导考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社会现实。
试题以历史主干知识为载体,创设与现实问题相关的历史情境,既考查考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又引发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图下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A.商B.周C.秦D.唐2.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_________B.小篆_________C.楷书_________D.行书3.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______________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______________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4.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______________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______________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 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 . 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________D . 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6.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7. 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word完整版2019高考历史全国卷1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9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署名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地点上。
2.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途其余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一定用 0.5毫米黑色署名笔作答,答案一定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地区内相应的地点;如需变动,先划掉本来的答案,而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可以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代产生了17代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应出A.禅让制度的长久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别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很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订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一定购皮币用来置放礼品,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增强了钱币管理B.确定了思想上的一致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26.唐朝以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乞求丰产的“牵钩之戏”,至唐朝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豪志,须明输赢多预期年纪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朝.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联合看法人心所向C.阳刚与力量遇到尊崇D.诗歌以描绘宫廷生活为主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尔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要素是.交通方式的改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钱币制度的改变D.地域经济的差别28.表1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彬朱纯祖姚光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立时,章程皆其手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单科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海南卷〕历史本卷须知本卷须知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一卷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问答第二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本卷共25小题,每题2份。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疏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
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举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视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那么民莫敢上敬;上好义,那么民莫敢不服;上好信,那么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表达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宜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期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嗲付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畏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那么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霸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那么崇尚“妇人红紫之服”。
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
遍身女衣著,尽是读书人。
”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A.理学思想的影响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风尚的变化8.康熙因西洋历史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管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经验证,证明西洋历史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
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这一事件说明,康熙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9.早期罗马实行习衡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根。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絧表法》。
该法的制定A.表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C.说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D.奠定了罗马成立法传统的基础10.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
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A.以民意制约权力B.以道德制约权力C.以权力制约权力D.以权利制约权力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与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那么B.首相与普通阁员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阁政策12.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B.主宰了联邦政府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13.拿破仑帝国灭亡后,路易十八在反法联军的护送下重返法国王宫,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颁布宪法,承认《拿破仑法典》继续有效,这说明复辟后的波旁王朝A.恢复了革命前的封建政体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D.继承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政策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掏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请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顶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那么徐、魏源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D陈独秀、胡适1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
〔二〕纯封建制汽车归消灭。
〔三〕高利贷制变本厉。
〔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
〔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
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A.生产关系的变革B.商品经济的发展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D.金融资本的发展17.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
假设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那么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系D.确实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18.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焦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及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
”这反映了抗战时期A.文化教育的重心的转移B.文化统治政策的确立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20.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
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B.临时政府已日益陷入困境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2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2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
这些外交活动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D.有利于缓和和欧洲紧张局势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25%,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第二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9题-第3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清髮以出”。
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产,贼伙愈盛”。
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那么寇转而为商,市禁那么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闲人以其地近,且饶富”。
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
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8分〕27.〔13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人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显。
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让公布该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