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交底

合集下载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精)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精)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 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 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 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 作业条件:2.2.1 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2.2.2 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板甩→绑扎板缝筋→绑扎吊环双向→出的筋筋→质量检验绑扎支座负弯短筋3.2 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 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

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 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图4-26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1.2 冷拔低碳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 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 垫块:用水泥浆制成 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 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 作业条件:2.2.1 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2.2.2 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 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

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 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图4-26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1.2 冷拔低碳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冷拔记录。

(精编版)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工程施工】

(精编版)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工程施工】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 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 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 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 作业条件:2.2.1 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2.2.2 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 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

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 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图4-26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1.2 冷拔低碳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冷拔记录。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含详细内容)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含详细内容)
6.2吊环双向通长φ8筋,入跨长度不足,或一端长,一端短,配筋要正确,绑扎要排除障碍,认真使入跨长度到位,两端均匀。
6.3叠合板甩出筋整形不规范:板缝5通长筋不顺直,绑扎不牢。应认真按规定整形,坚持合理的绑扎顺序。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钢筋质量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单。
7.2钢筋(原材、焊接)试验报告。
检验方法;用小锤、放大镜检查。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13。
表4-13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筋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取一点,取其最大值
2
绑扎构造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3
焊接构造间距
±1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中心线位移
5
水平高差
+3 -0
5
受力钢筋保护层
±3
尺量检查
2.2.2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板甩出的筋

绑扎板缝筋

绑扎吊环双向筋

绑扎支座负弯短筋

质量检验
3.2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7.3钢筋隐检记录。
7.4钢筋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7.5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图4-25
3.3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010_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010_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 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 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 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 作业条件:2.2.1 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2.2.2 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 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

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 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图4-26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1.2 冷拔低碳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冷拔记录。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3篇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3篇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钢筋绑扎技术交底3篇》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钢筋绑扎技术交底3篇》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正文:就一般而言我们的钢筋绑扎技术交底3篇具有以下内容: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一:准备工作与基础要点一、准备工作材料准备:确保钢筋型号、规格、数量与设计要求一致,并经过检验合格。

工具准备:准备必要的绑扎工具,如铁丝、扎丝、钢筋钩等。

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了解钢筋绑扎的详细要求。

二、基础要点钢筋定位: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钢筋的准确位置,用粉笔或油漆进行标记。

钢筋连接: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或搭接等方式连接钢筋。

钢筋间距:确保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增减。

三、安全注意事项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在高处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网或安全带。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二:绑扎方法与技巧一、绑扎方法单股绑扎法:适用于小型或较细的钢筋,使用一根铁丝或扎丝将钢筋绑扎牢固。

双股交叉绑扎法:适用于大型或较粗的钢筋,采用两根铁丝或扎丝交叉绑扎,确保稳定性。

螺旋式绑扎法:适用于长条形钢筋的绑扎,铁丝或扎丝沿钢筋长度方向螺旋缠绕。

二、绑扎技巧铁丝长度:铁丝长度应适中,过长易浪费,过短则难以绑紧。

绑扎紧度:绑扎时应保证铁丝或扎丝紧密贴合钢筋,不得有松动现象。

避免交叉:尽量避免不同方向的钢筋交叉,减少施工难度。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三: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一、质量控制材料检查:对进场的钢筋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过程监控:在绑扎过程中,对钢筋的型号、规格、间距等进行实时监控。

记录管理:对钢筋的型号、规格、数量等进行详细记录,方便后续追溯。

010_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010_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图4-25
3.3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冷拔记录。
4.1.3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1.4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和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4.2基本项目:
7.3钢筋隐检记录。
7.4钢筋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7.5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2.1.2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作业条件:
2.2.1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检验方法;用小锤、放大镜检查。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13。
5成品保护
5.1支座负弯矩筋绑好后,不准踩在其上作业或行走,并派专人看护和修整,保持其正确的空间位置。
5.2安装水电管线时,不得任意切断和位移己绑好的钢筋。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支座负弯矩空间位置不准,应加强成品保护和设置钢筋马凳,适量加密。负弯矩筋间距不均,端头不在一条直线上。应加强间距标志划分和端头拉线绑扎。

施工工艺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

施工工艺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 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 垫块:用水泥浆制成 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 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 作业条件:2.2.1 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2.2.2 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3.1 工艺流程: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板甩出的筋→绑扎板缝筋→绑扎吊环双向筋→绑扎支座负弯短筋→质量检验3.2 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 绑扎拼接板缝 5通长筋。

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 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 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图4-26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1 保证项目: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1.2 冷拔低碳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
第5.4.6条
同上
5
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
第5.4.7条
尺量检查(检查数量同上)
6
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绑扎钢
筋网
长、宽(mm)
±10
尺量检查
网眼尺寸(mm)
+20
钢尺量连续3挡,取最大值
绑扎钢
筋骨架
长(mm)
±10
尺量检查
宽、高(mm)
±5
尺量检查
受力钢

间距(mm)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主控
项目
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第5.4.1条
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2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第5.4.2条
检查接头力学试验报告
3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第5.5.1条
观察和尺量检查(全数检查)




1
接头位置和数量
第5.4.3条
观察和尺量检查(全数检查)
6.1支座负弯矩空间位置不准,应加强成品保护和设置钢筋马凳,适量加密。负弯矩筋间距不均,端头不在一条直线上。应加强间距标志划分和端头拉线绑扎。
6.2吊环双向通长φ8筋,入跨长度不足,或一端长,一端短,配筋要正确,绑扎要排除障碍,认真使入跨长度到位,两端均匀。
6.3叠合板甩出筋整形不规范:板缝5通长筋不顺直,绑扎不牢。应认真按规定整形,坚持合理的绑扎顺序。
±lO
钢尺量两端、中间个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mm)
±5
保护层厚度(mm)
基础
±lO
尺量检查
柱、梁
±5
尺量检查Biblioteka 板、墙、壳±3尺量检查
绑扎箍筋、横
甸钢筋
司距(mm)
±20
钢尺量连续3挡,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mm)
20
尺量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mm)
5
尺量检查
水平高差(mm)
+3.O
尺量和塞尺检查
5、成品保护
3.3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
3.4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技术交底记录
2008年10月15日
施管表5
工程名称
3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统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技术交底记录
2008年10月15日
施管表5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
主体结构
分项工程名称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
施工单位
交底内容:
钢筋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Ⅱ)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技术交底记录
2008年10月15日
施管表5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
主体结构
分项工程名称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
施工单位
交底内容:
5.1支座负弯矩筋绑好后,不准踩在其上作业或行走,并派专人看护和修整,保持其正确的空间位置。
5.2安装水电管线时,不得任意切断和位移已绑好的钢筋。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分部工程
主体结构
分项工程名称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
施工单位
交底内容:
钩。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3.5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质量标准
钢筋加工质量检验标准(I)
技术交底记录
2008年10月15日
施管表5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
主体结构
分项工程名称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
施工单位
交底内容:
1、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3 -2002
2、施工准备
2.2.2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板甩出的筋→绑扎板缝筋→绑扎吊环双向筋→绑扎支座负弯矩筋→质量检验。
3.2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事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
2
机械连接、焊接的外观质量
第5.4.4条
观察(全数检查)
3
机械连接、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
第5.4.5条
观察和尺量检查(在同一检验批内,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3件;对墙、板,应抽查有代表性的自然间10%,且≥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安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3面)。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作业条件
2.2.1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第5.3.1条
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统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
5
箍筋弯钩形式
第5.3.2条
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统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




1
外观质量
第5.2.4条
观察检查(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2
钢筋调直
第5.3.3条
观察及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统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
7、质量记录
7.1钢筋质量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单。
7.2钢筋(原材、焊接)试验报告。
7.3钢筋隐检记录。
7.4钢筋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7.5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1
力学性能检验
第5.2.1条
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按进厂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2
抗震用钢筋强度实测值
第5.2.2条
检查钢筋复试报告(按进厂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3
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
第5.2.3条
检查化学成份等专项检验报告
4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