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导学案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导学案-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1)

第五章燃料第二节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能用碳性质分析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碳和碳的燃烧产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体会对比方法的应用。
3.激情投入,以人类对碳单质的认识为例,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碳与氧气的反应;碳及氧化物的相互转化。
自主预习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29页—134页,初步认识碳单质的性质,然后规范完成预习案;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3.建议做预习案用时15分钟。
一、教材助读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你能根据用途推测它们的性质吗?2.碳的单质有很多用途,你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碳单质以及它们的用途吗?3.碳燃烧时有什么现象?在氧气充分和供给不足时,碳燃烧的产物相同吗?二、预习自测学习建议:结合自主学习成果,完成下面的测试题,加深对本节基础知识的认识。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单质。
试另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碳不同氧气和臭氧;2.根据下列物质的性质,写出相应的一种用途:⑴金刚石的硬度很大_________________;⑵石墨的导电性能很好_________________;⑶活性炭的吸附性很强_________________;⑷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_________________;(5)碳充分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用来做磨料、地质勘探的钻头;(2)做电池的电极;(3)做防毒口罩的滤毒层;(4)用炭黑墨汁绘的画经久不变色;(5)用作燃料。
3.思考辨析:(首先作出判断,然后列举实例证明自己的结论)⑴一种元素仅能形成一种单质。
202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案(新版)粤教版

选择几个典型的碳元素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碳元素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碳元素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碳元素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碳元素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 工业生产:作为原料和能源。
- 能源开发:作为燃料和能源转换。
- 环境保护:作为环保物质和清洁能源。
课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解决。以下是我对课堂评价的一些具体做法:
1. 提问评价:在课堂上,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会选择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此来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我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此外,教师还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能对于碳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碳的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的结构和性质可能了解不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拓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案(新版)粤教版

2.燃烧:燃烧的三个条件、燃烧的化学反应式。
3.碳元素: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碳原子的结构、碳的化学性质。
4.燃烧过程:碳元素的氧化反应、燃烧产物的形成。
5.环境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空气质量的污染。
③句:
1.燃料燃烧是化学反应,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燃料、氧气、点火源。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燃料燃烧的基本原理、碳元素的性质和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燃料燃烧过程中碳元素变化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燃料燃烧的学习状态。
2.碳元素是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之一,它在燃烧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燃烧产物。
3.燃料燃烧对环境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空气质量的污染。
在板书设计中,我将使用简洁明了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重点知识点,同时,我会采用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设计,如使用图标、颜色和创意布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我将使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来区分不同的知识点,使用图标来表示燃料的分类,以及使用创意布局来展示燃料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碳元素的变化。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材料: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操作中。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燃料燃烧的基本原理和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学设计科学版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PPT、视频等预习资源,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引导性问题,如“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跟踪学生的预习进展。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学习碳的基本性质。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疑问。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实验性课程和观察性课程较为感兴趣,对化学实验有较高的热情。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向于通过实践和观察来理解抽象概念。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碳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理解存在困难,尤其是对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等性质的内在联系难以把握。此外,学生可能对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缺乏认识,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强调。
6. 沟通与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学生将能够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学生将能够就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与他人进行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7. 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设计关于减少燃料使用对环境影响的项目,学生将能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将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碳元素的应用实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
- 碳元素在自然界中参与碳循环,与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相互作用。
- 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产生影响。
- 减少燃料的使用和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
板书设计:
1. 碳元素的基本性质
- 原子结构:6个质子、6个中子、6个电子
- 相对原子质量:12.011
- 核外电子排布:1s²2s²2p²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学案2-最新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学习目标】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特性及主要用途,明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 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3.认识碳的性质,知道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含义;4.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旧知回顾】1.说说什么叫做元素?同种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吗?2.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实验室现需要44g的CO2,则至少需要燃烧多少克的木炭才能得到?【新知学习】一、碳单质1.金刚石2.石墨3.无定形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注意:“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的是碳元素,他是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有广泛的、概括的含义,如碳原子、碳元素、碳单质、碳的化合物等;“炭”指的是具体物质,如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
4.写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
二、碳的化学性质1.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高温下,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1)氧气充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气不充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相同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产物可能不同(3)高温下,碳还可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溶解性。
标准状况下密度为g/L,密度比空气略。
一般用法收集。
2.化学性质:(1)可燃性:纯净的CO在空气在中点燃时,能产生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剧毒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结合,从而使,造成生物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对空气的污染。
思考:①有人用炉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就在临睡前在炉子上、地上放两大盆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为什么?②有人说他年轻,身体好,鼻子灵,等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不会煤气中毒,对吗?为什么?【自我检测】1.下列物质中最硬的单质是()A.木炭B. C60C.金刚石D.二氧化碳2.科学家研制了一种组成为C70的新物质,关于这种物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单质B、它是一种化合物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D、它的一个分子中有70个碳原子3.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行保护性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表明木炭具有()A . 可燃性B . 还原性C . 稳定性D . 吸附性4.碳单质有许多用途,请指出以下用途是由碳的哪种性质决定的:A.金刚石被用于制造钻戒和项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活性炭用作防病毒口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炭黑粉用来制造油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用碳素墨水书写文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课时1)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课时1)第五章燃料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课时1)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了解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使学生知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思考]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展示]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提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回答]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实验探究]请同学们用小刀将玻璃片割开。
[提问]为什么用小刀割不开玻璃片?谁知道可用什么工具能将玻璃片割开?[实验探究]请两位学生用玻璃刀进行玻璃切割,注意安全,教师指导操作。
[讨论]为什么玻璃刀能够切割玻璃片?玻璃刀上是一种什么物质?[回答]玻璃刀上有金刚石,硬度比玻璃大。
[总结]金刚石是一种碳单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碳的单质。
(1)金刚石引导学生观察玻璃刀头上镶的金刚石。
通过观察、亲身实验和阅读教材完成下表:物理性质用途金刚石颜色形状硬度导电性(2)石墨[问题]同样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会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呢?同学们请用铅笔刀削点铅笔芯粉末,用手触摸一下有何感觉?课堂实验: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提供器材:利用实验材料(6B铅笔芯、干电池、导线、小灯泡)设计实验,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学生实验]学生触摸铅笔屑,感知石墨的滑腻感和质软。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通过实验和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物理性质用途石墨颜色形状硬度导电性无定形碳主要包括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学案)

【39-5-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2、明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3、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4、认识碳的燃烧及其产物5、了解CO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重难点:1、重点:了解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认识碳的燃烧及其产物。
2、难点: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
★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P129-133页内容根据学习目标,完成学案上设置的问题。
小组长负责本组学生自学,完成学案时有疑问用要用红笔标记,疑点知识通过对学,展示讲解、归纳等方法解决。
★复习回顾:★学习流程:【自主学习】1、认真看课本(阅读第129页至第133页课本)2、自主完成:(1)金刚石和石墨色泽硬度导电性特性用途金刚石石墨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这是因为在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不同。
(2)碳单质还包括由与形成的多种多样的无定形碳。
它包括、、、四种。
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用于字画的是。
(3)近年来,科学家又合成出一类被称为“”的碳单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是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4)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
(5)碳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有②(6)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碳的完全燃烧,氧气,放热。
碳不完全燃烧,氧气,放热。
在高温条件下,炽热的碳可使CO2转化为CO(7)CO是、、的气体,CO易燃,燃烧时产生火焰。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O具有可燃性,它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一CO 前必须检验其。
CO是有毒的气体,它跟血液中结合的能力很强,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发生煤气中毒。
【合作探究】1、金刚石与石墨各有什么物理特性?(活动与观察,从用途推断特性, 再完成以下练习)把下列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用直线段连起来勘探钻头;切割玻璃做电极芯做铅笔芯做贵重首饰写字作画做防毒面具做治金坩埚色黑、质地软而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硬度最大耐高温导电性强光彩透明、折光性强吸附性强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的新物质,与此有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的1个分子含60个碳原子②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③它是一种混合物④它是一种单质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当堂达标】1、只含有碳元素的物质()A.一定是金刚石 B.一定是石墨 C.一定是纯净物 D.可能是混合物2、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九年级化学上册《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案、教学设计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例如:分组讨论燃烧过程中的问题,鼓励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注重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例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关注,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对优秀学生,可以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掌握了原子、分子、元素等基本概念,能够理解简单的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的学习将更具挑战性。他们对碳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日常生活经验上,如铅笔芯、钻石等,对碳在燃料中的作用及其化学性质尚不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燃料中的重要作用。
3.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关于碳的燃烧实验,要求实验方案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并能够验证碳的化学性质。
-此项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撰写一篇关于碳在燃料中的重要作用的小短文,要求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通过此项作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加深对碳的认识,拓展知识视野。
5.收集有关碳在燃料、能源领域的新闻或资讯,与同学分享,讨论其发展趋势及环保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3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导学案
课型:新学课设计时间:2013.11.20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及用途。
2、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单质。
3、理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4、了解煤炉内煤燃烧时的化学变化。
5、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6、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学习重点】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及用途。
2、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原子排列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单质。
3.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学习难点】
1.理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2.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⑴、氢气的物理性质。
⑵、氢气的化学性质。
⑶、阅读129页第一自然段,理解碳元素和氢元素、氧元素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探索新知
阅读教材129—131页内容,小组交流后完成下列内容。
1、碳单质的多样性
碳单质有:、、无定形碳、等。
3、无定形碳包括、、、。
其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可用作防毒面具的过滤罐、防毒口罩的滤毒层、净水过滤器;在常温时非常稳定,故用其制作的墨汁绘的画和书写的字经久不褪色。
4、富勒烯又称其化学式为。
5、物质性质物质用途,物质用途物质性质。
三、拓展创新
讨论与交流: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四、巩固新知
1、将物质性质与用途用线对应链接起来
勘探钻头、切割玻璃色黑质地软而滑
做电极芯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做铅笔芯硬度最大
做贵重首饰耐高温
写字作画导电性强
做防毒面具光彩透明、折光性强
做冶金坩埚吸附性强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五、探索新知
1、煤炉燃烧时内部化学变化
自读132页。
完成下列内容。
上层的化学反应,中层的化学反应,下层的化学反应。
继续阅读自学教材132页至长话短说。
完成2、3两部分内容填写。
2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⑴、,⑵、,
⑶、。
3、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⑵、毒性导致煤气中毒的原因是。
还有那些化学性质(查阅资料后学生讨论回答)
五、总结归纳
学生自行结合所学总结,组内交流。
七.完成5.2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