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物理性质随其化学组成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合集下载

第六章-石油化学及炼制PPT课件

第六章-石油化学及炼制PPT课件

2024/10/26
.
24
综上所述,在常压系统关键是控制好温度在
温度发生波动时,最主要的调节手段是改变回流
比;在减压系统操作中,蒸汽压力的变化时造成
真空度波动的关键因素,必须注意调节。
2024/10/26
.
25
四 延迟焦化
绝大多数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后,只 能提供30%左右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 质油品,必须采用化学加工的方法进行处 理。按化学加工过程有无催化剂存在,可 分为:热加工过程和催化加工过程。
主要特点:
A. 轻质油收率高,可达70~80%,比热裂解和延 迟焦化都高。
B. 气体产率为10~20%,其中主要是C3 、 C4, 烯烃含量可达50%以上,是优良的石油化工 原料和生产高辛烷值组分的原料。
2024/10/26
.
29
C. 汽油产率为30~60%,安全性好,辛烷值较 高。马达法辛烷值约70~80,高于直馏汽油、 热裂化汽油和焦化汽油。
的硅铝酸盐。通常用硅酸钠和偏铝酸钠在强碱水溶 液中合成的晶体,其主要成分为金属氧化物、氧化 硅、氧化铝和水。
2024/10/26
.
38
目前工业上应用的分子筛硅酸铝催化剂,
一般只含5~15%的分子筛,其余是硅酸铝载体。
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裂化活性和氢转移活性高,
选择性好,稳定性高和抗金属能力强等优点。
中毒: 暂时中毒
1 反应原理
加氢裂化的技术关键是催化剂,目前工业上使 用的加氢催化剂以分子筛或硅酸铝为担体,以Ni 、 W 、Mo 、 Co或Pt 、 Pd为加氢组分的催化剂。 油品在H2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裂化、加氢和异 构化反应。
2024/10/26
.

石油的一般性状及其化学组成

石油的一般性状及其化学组成

石油的一般性状及其化学组成一、石油的一般性状石油(或称原油)通常是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一般介于0.80~0.98之间。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性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表1-1为我国主要原油的一般性质,表1-2为国外部分原油的一般性质。

与国外原油相比,我国主要油区原油的凝点及蜡含量较高、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之间,属偏重的常规原油。

表1-1 我国主要原油的一般性质除了上述类型原油外,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对蕴藏量很丰富的重质原油(或称稠油)进行开采。

表1-2所列为国外几种重质原油的一般性质,这类原油的相对密度一般大于0.93,而且粘度较高。

表1-2 国外部分原油的一般性质二、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基本上由五种元素即碳、氢、硫、氮、氧所组成。

原油中碳的质量分数一般为83.0%~87.0%,氢的质量分数为11.0%~14.0%,硫的质量分数为0.05%~8.00%,氮的质量分数为0.02%~2.00%,氧的质量分数为0.05%~2.00%。

三、石油的族组成从化学组成来看,石油中主要含有烃类和非烃类这两大类。

石油中烃类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以及在分子中兼有这三类烃结构的混合烃构成。

1、石油的烃组成石油是化学组成非常复杂的液体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碳和氢元素在石油中占到96~99%。

碳氢化合物就是我们常说的“烃”,其汉语发音取“碳”的声母“T”,“氢”的韵母组成“ing”,其英语单词也是氢(Hydrogen)和碳Carbon的组合Hydrocarbon。

认识“烃”,学习石油的烃组成是掌握炼油知识的基础。

按族组成分类可以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烯烃与二烯烃,烯烃与二烯烃一般是在二次加工如催化裂化过程中产生的。

烷烃中由1个碳和4个氢组成的是甲烷,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炼厂干气”的主要成分;3个碳的是丙烷,4个碳的是丁烷,丙丁烷就是罐装气体打火机燃料和民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本章的主要内容: 石油的蒸馏曲线 石油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石油的光学性质 石油的粘度 石油的热性质、电性质等
第一节 恩氏蒸馏、实沸点蒸馏曲线
石油及其产品是由许多分子大小不同的烃 类与非烃类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它们的 沸点不象单体化合物那样具有恒定值,而 是随气化的过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逐步升 高,这个沸点范围称为沸程。
斜率 90%馏出温度10%馏出温度 90 10
斜率越小,表示沸程越窄。
一般常用平均沸点来表征其气化性能。油 品平均沸点的定义如下:
体积平均沸点tv(℃):
t t10 t30 t50 t70 t90
v
5
质量平均沸点tw(℃):
n
t w
witi
i1
立方平均沸点Tcu(K):
一、恩氏蒸馏
恩氏蒸馏是在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器中,按 照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的简单蒸馏,国外 又将此方法称为ASTM蒸馏或恩氏蒸馏。
其测定过程如下: 将100mL油品放入标准的蒸馏瓶中,按规
定的加热速度进行加热。 初馏点(Initial Boiling Point,简称IBP):馏
出的第一滴冷凝液的气相温度 。 10%、20%……90%馏出温度:馏出液达
由于石油及其产品是一种多分散体系, 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定义的 平均分子量。
1、 数均分子量
数均分子量定义:体系中不同分子的摩尔分
率与其相应分子量的乘积的总和。
M n


n i
M
i

N M ii Ni

Wi Ni
式中:ni —组分i的摩尔分率 Mi —组分i的分子量 Ni —组分i的摩尔数 Wi—组分i的质量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第1章 油 气 水性质-xie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第1章 油 气 水性质-xie
8
(2)含氮化合物 石油中的含氮量一般在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 我国大多数原油含氮量均低于千分之五。 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包括碱性和非碱性两类。
碱性含氮化物多为吡啶、喹啉等及其同系物, 非碱性含氮化物主要是吡咯、卟啉、吲哚和咔
唑及其同系物。其中以金属卟啉化合物最为重 要。
9
金属卟啉化合物
在石油中钒、镍等重金属都与卟啉分子中的氮呈络合状态 存在,形成钒卟啉和镍卟啉 指相原油中卟啉类型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海相石油富含钒 卟啉,陆相石油富含镍卟啉。我国原油一般以镍卟啉为主, V/Ni比值都小于1。 有机成因动物血红素 和植物叶绿素都属卟啉 化合物,前者为铁的络 合物,后者是镁的络合 物。它们同石油中这类 化合物的结构相同,所 以,在石油中发现卟啉 化合物,可作为石油有 机成因重要证据之一 石油低温生成卟啉的稳定性较差,在高温(>250℃)或氧化条 件下,卟啉可以发生开环裂解反应而被破坏。说明石油是在相对 10 低温的条件下生成。
23
6.溶解性 石油主要由各种烃类化合物组成,由于烃类难溶于水, 因此,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若以碳数相同的分子进行比较,溶解度烷烃<环烷烃<芳香 烃。 除甲烷外,各族烃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均随分子量增大而减 小。 外界条件对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不同影响: (1)温度由150℃降低到25℃,石油的溶解度会降低 78~95%; (2)除烷烃中的气态馏分外,压力对烃类的溶解度影响 甚微; (3)水中无机组分含量和含盐量增加时,烃类的溶解度 会降低。 石油尽管难溶于水,但却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例如氯 仿、四氯化碳、苯、石油醚、醇等等。根据石油在有机溶剂 中的溶解性,有助于鉴定岩石中的石油含量及性质。
馏分 温度℃ 轻馏分 石油气 汽油 <35 煤油 中馏分 重馏分 柴油 重瓦斯油 润滑油 渣油 >530

长江大学石油地质学考研资料(大纲版)

长江大学石油地质学考研资料(大纲版)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石油:(又称原油)(crude oil):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氧、氮、硫以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3.石油的比重:是指一个大气压下,20℃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420表示。

4.石油的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

5.天然气:广义上指岩石圈中存在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石油地质学中研究的主要是沉积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气。

6.凝析气(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7.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8.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9.油田水矿化度: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单位ml/l、g/l或ppm。

10.沉积有机质:通过沉积作用进入沉积物中并被埋藏下来的那部分有机质称为沉积有机质。

11.干酪根:为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2.成油门限(门限温度、门限深度):有机质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和深度达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界限称成油门限。

(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门限深度:与门限温度相对应的深度称门限深度。

)13.生油窗: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成为主要的成油时期,称为生油窗。

14.煤型气:腐殖质有机质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

石油炼制基础2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石油炼制基础2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 石油馏分是各种烃类的复杂混合物,其 蒸气压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油品的组 成有关。而油品的组成是随汽化率不同 而改变的。因此,石油馏分的蒸气压也 因汽化率的不同而不同。在温度一定时, 油品的汽化率越高,则液相组成就越重, 其蒸气压就越小。
• 二、石油馏分的蒸气压 • 石油馏分蒸气压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其汽化率为零时的蒸气压,也即是泡 点蒸气压,或者叫做真实蒸气压,一般 说的蒸气压即指的这种情况。另一种是 所谓的雷德蒸气压,它是在特定的仪器 中,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的条件蒸气压。
• 第二节 馏程(沸程) • 对于纯化合物,在一定外压下,当加热 到某一温度时,其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 力相等时的温度称为沸点。在外压一定 时,沸点是一个恒定值。

油品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它与纯化 合物不同,没有恒定的沸点。由于油品 的蒸气压除汽化率不同而变化,所以在 外压一定时,油品沸点随汽化率增加而 不断升高。因此油品的沸点则以某一温 度范围来表示,这一温度范围称沸程。
• 六、石油气体的密度 • 气体的密度是指在标准状态下 (0℃, 101.3kPa)的密度。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 度为1.293kg/cm3。 • 气体的密度不仅与温度有关,与压力也 有很大的关系。当压力较高时,要计算 不同压力下气体的密度时,必须进行压 力校正。
• 第五节 特性因数 • 为表示石油馏分化学组成的特性,特引 出特性因数的概念。所谓特性因数,是 把相对密度与平均沸点关联起来,说明 油品化学组成特性的一个复合参数。
• 式中α ——油品密度的平均温度校正系 数,即温度变化1℃时油品密度变化的数 值。 • 当温度变化不大时,α 只随油品的密度 不同而变化。

一般在非极高的压力下,压力对液体 油品密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在 高温、高压条件下,压力对液体密度就 有一定的影响,此时应进行校正。

石油的组成和性质

石油的组成和性质

第一章石油的组成和性质第一节石油的化学组成一、石油的一般性质石油是从地层深处开采出来的可燃性粘稠液体矿物,常与天然气并存。

从油田开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及经过初步处理的石油统称为原油;经过炼油厂炼制后所获得的各种产品则叫石油产品。

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外观是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石油因其产地不同,性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从颜色上看,天然石油绝大多数都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的,而且有些石油是呈赤褐、浅黄乃至无色的。

如我国四川盆地开采出来的原油是黄绿色的,玉门原油是黑褐色的,大庆原油则是黑色的。

石油具有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它们所含的胶质和沥青质的数量不同。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越多,石油颜色就越深。

绝大多数石油的相对密度介于0.8~0.98之间,但也有例外,如伊朗某石油相对密度高达 1.06,美国加里福利亚州石油相对密度却低到0.707。

石油的相对密度取决于石油中含有重质馏分、胶质、沥青质的多少。

石油中重质馏分、胶质和沥青质多,则石油的相对密度就大,反之相对密度就小。

由于石油里面含有不同数量的硫化物,因此石油都有不同程度的气味。

在常温下,大多数石油是可以流动的液体,但也有的是固体或半固体。

石油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石油中含蜡量的多少。

含蜡量少的,常温下呈液体状态,能流动;含蜡量高的,常温下呈固体或半固体。

我国石油一般含蜡量比较高,有的高达30%。

二、石油的化学组成石油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不同产地甚至同一产地而不同油井的原油,在组成成分上也有一定差异。

1.石油的元素组成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其中碳、氢两种元素占元素总量的96~99%。

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氮、氧等元素,在石油中的总含量一般在1~4%,但也有个别石油中含量较高。

如墨西哥石油仅硫元素含量就可高达 3.5~5.3%。

大多数石油含氮量甚少,约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但也有个别石油,如阿尔及利亚及美国加里福利亚州石油含氮量达1.4~2.2%。

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简介

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简介
相关指数 BMCI 这个指标广泛用于表征裂解乙烯原
料的化学组成,希望是越小越好。
2014-9-30 炼油工艺学 18

特征参数KH
对于含有大量不饱和烃或胶质、沥青质的馏分 ( VR ),特性因数就不能很好地表征其化学组成 特性。因此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原 有的特性因数K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个表征渣油 特征的特征参数KH。
20
在一定条件下,以一种液体的密度与另一种参考物质密度
常用的有d420(我国),d15.615.6(欧美)
141.5 比重指数( API) 15.6 131.5 d15.6
随着相对密度增大,比重指数的数值下降
2014-9-30 炼油工艺学
Specific gravity
11
第12届世界石油会议规定对原油的分类:
i 1
n
用途:Teu主要用于求油品的特性因数和运动粘度 4.实分子平均沸点tm
tm
xt
i 1
n
i i
用途:tm主要用于求油品的假临界温度(Tc’)和 偏心因数(ω ) 5.中平均沸点tme
tme (tm tcu ) / 2
用途:tme用于求油品氢含量,K,Pc,燃烧热和平均分子量
2014-9-30 炼油工艺学 9
都是采用条件性实验进行测定。(严格规定的仪器、方法和条
件),条件改变,结果也会改变; 石油及油品的各种试验方法有不同的级别,如ISO、GB、SH。
2014-9-30 炼油工艺学 2
第一节
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蒸发性能是反映其汽化、蒸发难 易的重要性质,用蒸汽压、沸程来描述。 一、 蒸汽压 定义:是在某一温度下一种物质的液相与其上方的 气相呈平衡状态时的压力,也称饱和蒸气压。蒸气压愈高 的液体愈易于气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的物理性质随其化学组成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不同性质的石油,对开发、集输、贮存、加工影响较大,因此其经济评价也各不相同。

1)石油的颜色颜色与原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质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深色原油密度大、粘度高。

液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无色;粘性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棕、墨绿到黑色。

我国玉门、大庆等油田的原油多呈黑褐色;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原油呈茶褐色;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原油多呈淡黄色;四川、塔里木、东海等盆地的一些凝析气田所产凝析油从浅黄色到无色。

2)石油的臭味是由于原油中所含的不同挥发组分而引起。

芳香属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具有一种醚臭味。

含有硫化物较高的原油则散发着强烈刺鼻的臭味。

由于含硫化物较高,因此这类原油在加工时,需要增加专门的处理装置而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我国主要油田的含硫量较之中东地区原油的含硫量(高于2%)低得多,大庆油田原油含硫量不到1‰,胜利油田原油含硫量也多不超过1%。

3)石油的密度指在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气原油单位体积的质量。

以吨每立方米(t/m3)或克每立方厘米(g/cm3)表示。

石油相对密度(以往文献曾以比重表示)是15.5℃或20℃时原油密度与4℃时水的密度的比值。

国际上常用API度作为决定油价的标准。

API度与相对密度的相关关系式为:API度(15.5℃)=(141.5/相对密度)-131.5,API度大,相对密度小。

水的API度为10。

密度大小与石油的化学组成、所含杂质数量有关。

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密度大,颜色深;低分子量烃含量高,密度小。

不同
地区、不同地层所产原油密度有较大的差别。

原油按其密度可分为四类:轻质原油(密度<0.87g/cm3),中质原油(≥0.87~0.92g/cm3),重质原油(≥0.92~1.0g/cm3),超重质原油(≥1.0g/cm3)。

我国生产的原油密度变化也较大,大庆(多在0.8601g/cm3)、长庆(0.8437g/cm3)、青海尕斯库勒(0.8388g/cm3)等地区所产原油多属轻质原油;胜利(多数在0.8873g/cm3左右)、辽河(0.8818g/cm3)等地区所产原油多属中质原油;胜利孤岛(0.9472g/cm3)、大港羊三木(0.9492g/cm3)、辽河高升(0.9609g/cm3)、新疆乌尔禾(0.9609g/cm3)等油田所产原油则属重质原油。

4)石油的粘度指液体质点间移动的摩擦力,以m Pa·s表示。

粘度大小决定着石油在地下、在管道中的流动性能。

一般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通常原油中含烷烃多、颜色浅、温度高、气溶量大时,粘度变小。

而压力增大粘度也随之变大。

地下原油粘度比地面的原油粘度小。

根据粘度大小,将原油划分为常规油(<100mPa·s),稠油(≥100~<10 000mPa·s),特稠油(≥10 000~50 000mPa·s)和超特稠油或称沥青(>50 000mPa·s)四类。

由于测定绝对粘度较烦杂,在研究中常用恩氏粘度计测定相对粘度。

相对粘度指液体的绝对粘度与同温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比。

我国原油粘度变化范围较大。

大庆白垩系原油(50℃)粘度在19~22mPa·s,任丘震旦亚界原油(50℃)为53~84mPa·s,胜利孤岛原油(50℃)为103~6451mPa·s 。

5)石油的荧光反应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受激发发光,并在照射后所发光立即消失的这种荧光反应特性,普遍被用于野外工作时作为判断岩石中是否含有石油显示的重要标志。

按发光颜色的不同以及分布的情况,大体可推测所显示的石油组分及其百分含量。

一般油质呈天蓝色,胶质呈黄绿色,沥青质呈棕褐色。

6)石油的旋光性石油在偏光下,具有把偏光面向右旋转的特性。

偏转度一般小于1°。

旋光性是有机质所特有的一种性质,而且当加温至300℃时即消失。

因此,在研究石油生成时,常以这种旋光性和在石油中发现的素(由动植物色素如叶绿素或血红素变化而成,并在温度超过200℃时被破坏)的存在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依据。

7)石油的溶解性石油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苯、香精、醚、三氯甲烷、硫化碳、四氯化碳等,也能局部溶解于酒精之中。

原油又能溶解气体烃和固体烃化物以及脂膏-树脂、硫和碘等。

8)石油的凝固点与含蜡量凝固点系指原油从流动的液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固态时的温度。

这对不同温度尤其在低温地区考虑贮运条件时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根据凝固点高低,石油可分为高凝油(≥40℃)、常规油(≥-10~<40℃)、低凝油(<-10℃)三类。

我国多数油田所产原油的
凝固点,在15~30℃之间。

石油含蜡量系指原油中含石蜡的百分数。

石蜡在其熔点温度(37~76℃)时溶于石油中,一旦低于熔点温度,原油中就出现石蜡结晶。

我国主要油田所产原油的含蜡量较高,大约在20%~30%
之间。

大庆萨尔图油田含量多在22.6%~24.1%,河南魏岗油田为42%~52%,江汉王场油田为2.8%~11.4%,克拉玛依油田仅7%左右。

含蜡量高的原油凝固点也高。

一般含蜡量高于15%的原油被公认为高蜡原油,本文将含蜡量为5%—15%的原油作为中蜡原油,<5%作为低蜡原油。

9)石油的燃烧特性石油和成品油可燃程度随温度而异,表现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差异。

“闪点”指石油在容器内受热,容器口遇火则发生闪火但随之又熄灭时的温度。

“燃点”指受热继续升高,遇火不但出现闪火而且引起了燃烧的温度。

“自燃点”指原油在受热已达到相当高的温度,即便不接触火种也出现自燃现象的温度。

石油是由具不同沸点的烃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与水(沸点为100℃)不同,没有固定的沸点。

其闪点随具不同沸点化合物的含量比例不同而各有差异。

沸点越高,闪点也高。

如石油产品中煤油闪点在40℃以上,柴油在50~65℃之间,重油在80~120℃,润滑油要达到300℃左右。

自燃点却相反,沸点高的成品油,自燃点降低,如汽油自燃点为415~530℃,裂化残渣油自燃点约270℃,石油沥青则降至230~240℃。

石油作为一种混合物,其闪点在-20~100℃之间,而自燃点则为380~530℃之间。

10)石油的馏分组成由于石油是由具不同沸点的烃化合物混合而成,因此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而可分别获得不同的石油产品。

石油工业新技术与标准规范手册SHIYOUGONGYEXINJISHUYUBIAOZHUNGUIFANSHOUCE ———油气分析测试化验新技术及标准规范YOUQIFENXICESHIHUAYANXINJISHUJIBIAOZHUNGUIFAN
胡盛忠主编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哈尔滨
第一篇
原油评价与组成分析
第一章原油评价
第一节原油分类
原油虽然组成复杂,但从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上看,有些产地不同的原油,其性质
和组成都相似,它们的输送方式及所遇到的问题亦类同,可以预测它们有相同的加工方
案和产品性质.如果对原油进行科学的分类,把同类型的原油用类似的方法处理,这对
其输送,储存,加工,商品贸易都是十分必要的.通常原油按工业的,地质
的,物理的
和化学的观点来分类.现将广泛采用的工业分类法和化学分类法介绍如下:
一,工业分类法
世界各国都按本国原油或本国加工的原油的性质不同,规定其分类的指标,通常有
下列几种.
1.按相对密度分类原油的相对密度与其组成和馏分轻重有关,因而按相对密度
分类是一个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其分类标准见表1-1-1.
表1-1-1 密度分类指标
原油种类相对密度d204
轻质原油0.9636
按相对密度分类在一法程度反映原油的特性.轻质原油一般含汽,煤,柴等轻质馏
分多;硫,氮,胶质等含量少.例如青海冷湖原油就属于此类原油.有的轻质原油,其
轻组分含量虽然不高,但烷烃含量较高,则相对密度亦较小.例如大庆原油.重质原油
则含轻馏分少,含蜡少,而非烃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较多.又例如孤岛原油.轻质原
—3—
第一章原油评价
油大体上是地质年代古老的原油,其馏分油性质较安定,经济价值较高.而重质原油一
般是地质年代较年轻的原油,它们的馏分油安定性较差,需要采用较复杂的加工过程.
2.按硫(或氮)含量分类其分类标准见表1-1-2和表1-1-
3.含硫,氮量高的原油,其加工产品安定性差.所以硫,氮含量越少,质量越好.世界原油总产量中含
硫原油和高硫原油约占75%.与国外原油相比,我国现有油田中以低硫和高氮原油居
多.其中大庆,克拉玛依,冷湖,大港,任丘,南阳等属低硫原油;而胜利,孤岛,任
丘,江汉等属高氮原油.
表1-1-2 含硫量分类指标
原油种类硫含量m%
低硫原油2.0
表1-1-3 含氮量分类指标
原油种类氮含量m%
低氮原油0.25
3.按含蜡量分类分类标准见表1-1-
4.我国原油一般凝固点较高,以高蜡原油
居多.只有个别的为含蜡或低蜡原油.例如孤岛原油属含蜡原油;克拉
玛依原油属于低
蜡原油.
表1-1-4 含蜡量分类指标原油种类蜡含量%
低蜡原油0.5~2.5
含蜡原油 2.5~10
高蜡原油>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