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天津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
天津市2013年-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

2013-2019天津文言文真题(带答案)(2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姚敬恒先生事略[清]全祖望《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
以予近所闻,近日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刚、姚敬恒,皆拔起孤露①之中,能成儒者。
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
姚氏,故杭之右姓。
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
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②,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
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
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
”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
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
一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凡事必归于厚。
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
”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
”殡葬皆出其手。
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
”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③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
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
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④。
敬恒对曰:“游魂⑤不日底定矣。
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晚所以非罪陷缧绁。
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
然敬恒卒以贫死。
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
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
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
(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注】①孤露:父亡无所荫庇。
②市廛(chán):店铺集中的地方。
③时:通“伺”。
④海上事: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
天津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古诗词考查篇目

⼀、课内⽂⾔⽂(22篇)考查阅读和背诵(22篇中要求背诵的都背)
七上:童趣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七下:伤仲永短⽂两篇
⼋上: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下: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序⼩⽯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九上: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
九下: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诗词(22⾸)考背诵鉴赏
七上:天净沙秋思
七下:没有
⼋上:春望使⾄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
⼋下:⾚壁过零丁洋⽔调歌头⼭坡⽺潼关怀古饮酒其五⾏路难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亥杂诗 九上:沁园春雪望江南渔家傲秋思江城⼦密州出猎武陵春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九下:关雎蒹葭。
天津中考课外文言文训练

【篇目06】
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
故往见郭隗先生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日:“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
’君逮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士争凑燕。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删改)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今王诚.欲致士诚:_______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市: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燕昭王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具有哪些优点?请作概括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学年天津市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3学年天津市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2023学年天津市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一、课外阅读(2023.天津和平区.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郭橐驼①,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②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③。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④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⑤也,能顺木之天⑥,以致其性⑦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⑧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甘⑨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⑩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选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注释】①橐驼(tu6tuo):骆驼,这里指驼背。
②为:从事,经营。
③取养:雇用。
④实:动词,结果实。
⑤孳(Zi):繁殖。
⑥天:指自然规律。
⑦性:本性。
⑧筑:捣土。
⑨苛(shι)学栽种。
⑩抑耗:抑制、损耗。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早实以蕃O(2)去不复顾O2.翻译文中画线句。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3.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郭橐驼种树的秘决?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他具体是如何做的。
(2023.天津西青区.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容①幼颖悟,稍长,喜读书。
其俗素尚武,容亦善骑射,然弗之好也。
中统②初,以国师荐,入侍皇太子于东宫,命专掌库藏。
每退③,即诣国子祭酒④许衡,衡亦与进之。
至元七年,世祖驻衅⑤镇海,闻容知吏事,召至,命权中书省掾⑥。
事毕复前职,以忠直称。
十五年,奉旨使江西,抚慰新附之民。
或劝其颇受馈遗,归赂权贵人,可立致荣宠。
容日:“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
使还,惟载书籍数车,献之皇太子。
【注释】①容:刘容。
②中统:年号名。
③退:退朝。
④国子祭酒:官名。
⑤驻晔(W):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
⑥掾(yuan):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
天津中考课外文言文训练

【篇目05】
南歧之见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②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③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注释】①瘿:(yīng)颈瘤病,即颈上生囊状瘤子。
②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
③焦:细瘦。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凡饮之者辄病瘿()
(2)吾乡之人皆然()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
(2分)
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对短文的理解,你认为南歧人为什么会笑外方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市语文中考真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2008年--2021年)

天津市语文中考真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2008年--2021年)(2021年天津中考)阅读《狼》一文,回答9~11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磨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B. 恐前后受其敌敌:敌人C. 屠暴起暴:突然D.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A. 狼不敢前B. 一狼洞其中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 屠自后断其股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 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 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 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2020年天津中考)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天津中考课外文言文训练

【篇目03】孔子相卫,弟子予皋为狱吏,跀①人足,所跀者守门。
人有恶②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
”卫君欲执孔子。
孔子走,弟子皆逃。
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
夜半,子皋问跀危日:“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日:“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
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③法令,先后臣以言。
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
及狱决罪定,公憱④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
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
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注释】①跀(yuè):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的脚或脚趾砍去。
②恶(wù):痛恨,引申为说坏话,诬陷。
③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
④僦(cù):脸色改变,表现不安的神色。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及狱.决罪定狱:_____________(2)非私.臣而然也私:_____________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跀危为何会放掉处罚过他的法官予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文言文阅读A卷

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文言文阅读A卷一、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136分)1. (1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也。
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狌无所食,饥而嗥。
束氏日市肉啖①之。
狸狌生子若②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
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鬃又磔磔然,以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③。
【注释】①啖:吃。
②若:及,至于。
③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
(1)解释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咸无所好________ ②束氏日市肉啖之________③鼠度其无他技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3)狸狌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4)读了这则寓言,你得到什么启示?(写出一条即可)2.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吕蒙传(节选)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划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12年
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
竹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注释】①本:根。
②建:树立。
③倚:偏颇。
④体道:包含仁德。
⑤虚受:虚心接受。
⑥砥砺:磨练。
⑦名行:名节操行。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竹本固固:
(2)夫如是如是: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译文:
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分)
答: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13年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咸不解其意咸
(2)值积雪始晴值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3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14年
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
”楚王曰:“善。
”
(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
②社稷:指国家。
③身治:自身修养好。
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詹何对曰对:
(2)故本在身本: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15.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15年
袁黄①公力行节俭,与缙坤②相约:每会荤③素五品,不许宰牲。
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
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④。
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⑤,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
【注释】1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
2缙坤: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3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
4胥(xū):小官吏。
5折阅:亏损。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期年之后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由讼者邀宴吏胥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年
14.(1)稳固(2)像这样(2分)
15.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
(3分)
16.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
(2分)
13年
14年
13.(1)回答(2)根本,基础
14.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15.修养自身是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15年
13.(1)满一年(2)全,都
14.每天宰杀很多家畜,袁公也不能禁止。
15.由“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