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一+佳惠
高中语文评课稿(精选9篇)

高中语文评课稿(精选9篇)高中语文评课稿篇一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
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无比珍贵的文化财富。
作为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理应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财富。
学校在这一方面担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
教师就是传承文化的使者。
教材里收录的都是经典的千古流传的诗歌,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诗歌,并学会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能够独立欣赏其他诗歌。
今天观看了张海岩老师的教学录像,我感触很深,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在教学时,更多的代替学生分析诗歌,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诗的内容。
自己的教学还是一种传统的灌输式的。
张老师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走进文本之中。
如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从吟诗中体会是诗人的'情感。
还让学生相互讨论,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扫除诗歌字词上的障碍。
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老师没有急于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思考寻找。
这一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正在受益。
反思自己的教学,总是觉得自己事先也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可实际操作起来事与愿违,学生有时启而不发,或者说得离题万里,风马牛不相及。
自己在一旁非常着急,倒不如一股脑的讲出来痛苦。
这种困惑时常伴随我,也想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今天收看张老师的录像,我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了。
以后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切不可期望过高,急于求成。
高中语文评课稿篇二4月一qi号,有幸连听了由我们新教师中一位优秀的同仁郭xx老师执教的《桥》,让我们大开眼界,学有收获。
这里我想着重来谈谈听了郭老师执教的《桥》后的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
郭老师的这整堂课的构思非常的完整、巧妙。
虽然是新教师,课堂上展现出来的却是她成熟、老练的一面,完全不见生涩,令人佩服,基本上课堂处理的无可挑剔,亮点多多,显示出教师对教材、课堂与学生的良好把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优秀评课稿(精选5篇)

优秀评课稿(精选5篇)有关评课稿篇一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
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梅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梅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恐龙玩具是学生自带的、大量恐龙图片和恐龙资料则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四,学生进行创作《漂亮的花边》时,有的拿画笔画,有的用彩纸旧挂历纸去剪贴,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梅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即机灵小队、佳绩小队、拼搏小队和高峰小队,通过设计小组问答竞赛、画恐龙竞赛等环节四个小队之间互相竞争,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虞美人评课稿

虞美人评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虞美人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虞美人评课稿1今天我们听了三位老师的优质课,三位老师的课教法不同,风格各异。
潘老师所授的《虞美人》是一节新课改展示课,课堂上学生表现主动灵活,充满智慧。
学生相互之间的质疑答疑,尤其显现了学生主动钻研、主动探究课文内容的能力。
学生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老师适时的点拨,对学生探究不及的地方形成了有效补充,既让学生茅塞顿开,又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课堂上老师对课堂的有效掌控以及老师的主导性。
潘老师的课,是一堂成功的课改展示课,它让我们看到了平时不敢放手的学生身上深藏的潜力。
宜都一中郑老师讲授的是节选于《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作者是司马迁。
郑老师讲授的这一课,可谓大气磅礴。
课堂上老师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将一篇让学生头疼的文言文演绎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课堂上教师紧扣文本,将项羽这个历史上的经典人物形象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解读,使得项羽这个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地映入听者的脑海,尤其是项羽作为一世英雄的柔情、自负与慷慨任气分析得尤其令人震撼。
在紧扣文本的同时,郑老师还将众多的文史资料驾驭得游刃有余,而又与课文内容糅合得浑然一体,体现了郑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
王老师讲授的是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一节课王老师对课文的朗读做了多重指导,充分体现了诗歌诵读体悟的重要性。
对诗歌中音乐描写的手法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并将本文与其他描写音乐的名篇如《琵琶行》等进行了比较阅读,加深了学生对常见描写音乐的手法如比喻、夸张、侧面描写、以形写声、以声写声等方法的理解。
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能够范读甚至范背,能够在朗读课文的方法上多加指点,这堂课将会更加完美。
今天这三位老师所教的三篇课文,在意境上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其相似之处,《虞美人》是悲凄,《项羽之死》是悲壮,《李凭箜篌引》是悲凉。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4课时 问题解决(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4课时问题解决(2)第4课时问题解决(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3.情感态度: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并在自己的内省过程中感悟到按比例分配这种方法的优势。
【重点难点】重点:提高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填空。
(1)小明家养了35只鸡,公鸡和母鸡的只数比是3:4,公鸡()只,母鸡()只。
(2)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与其他国家拥有丹顶鹤只数的比是1:3,2001年全世界大约有2000只丹顶鹤,我国有()只。
其他国家有()只。
(3)农业专业户计划在承包的28公顷地里种植水稻和玉米,种植的面积比是4:1。
水稻种了()公顷,玉米种了()公顷。
学生回答反馈:说说怎样思考,集体评价。
2.引入谈话:怎样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二、揭题,学习新知1.在建筑业中很多地方也用到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2.走进建设现场。
(观察例2图)教师:从图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学生交流获取的信息)一堆混凝土中水泥、沙子,石子的比是2:3:6。
要配制220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沙子、石子、水泥各多少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道题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中你看出要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分?3.学生讨论后尝试独立解题。
完成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1)这种混凝土要按照沙子、石子、水泥所需重量的比去分配,这三种材料的比你是在哪儿找到的?(2)找到三种材料的连比后,为了方便计算,你应该先做什么?(3)怎样计算沙子、石子、水泥各占混凝土的几分之几?……(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同时要利用评价优化解法)三、巩固拓展,应用知识1.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计算,知道混凝土中沙子、石子、水泥的比为5:3:12。
老师评课稿精选六篇

老师评课稿老师评课稿「篇一」今天上午,观摩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
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品如人品,他们的课不是做秀,也没卖弄,让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首先,范莉莉老师的课给人第一感觉是真实。
比如说,导入时的游戏,“1月1日是什么节日?10月1日是什么节日?”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这可以看出范老师课前没有跟孩子们说过“悄悄话”,这样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我们的公开课不是表演,不是做秀,在这里范教师的如果能沉着一点,耐心地告知学生,很自然很巧妙地过渡到自己的预设中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范老师有深厚的语文基本功。
大方、流畅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其是声音甜美。
但我们遗憾的是没有听到范老师的那带有童音的动情的范读,如果范老师不用课件录音读,而是自己深情地吟诵,这样效果会更好。
课件上画面加上动作,干扰了学生对诗歌美丽语言的感受,致使读完以后,有个小孩说“老师,声音小了听不见”。
我想,可能是视觉干扰了学生的听觉吧,再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当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童娟老师为我们送上了《妈妈的账单》这一课。
这节课,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幸福,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这里,要感谢童老师,让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听课老师沉浸于她的情感课堂,同时,心灵为之一震!5月10日,是母亲节了,我们为人儿女的,不能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应该常回家看看!应该为我们那可亲可敬的母亲做些什么?我相信,在师生情感推向高潮的时候,没有谁不想念自己的妈妈,这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这就是所渭的诗意课堂,诗意语文。
不过,如果童老师的音调再低沉些,语速再缓慢些,能做到语言的抑扬顿挫,这一定会催人泪下的。
当我们的心头还回荡着《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的时候,季益波校长又为我们送上了精美绝伦的《普罗米修斯》,我认为季老师这节课上得大气,浑然天成、人课合一。
《课时讲练通》(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课件):2.3 抛 物 线 2.3.2.2

抛物线方程及性质的应用
【题型探究】
类型一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
【典例】1.已知直线x-y+1=0与抛物线y=ax2相切,则a=
2. 已知直线 l:y=k(x+1)与抛物线 C:y2=4x. 问:k 为何值时 ,直线 l与抛物
线C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无交点?
【解题探究】1.典例1中如何转化条件“直线x-y+1=0与抛物线y=ax2 相切”? 提示:联立直线x-y+1=0与抛物线y=ax2,消去y得关于x的方程,由Δ =0 求解a的值. 2.典例2中如何判断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个数? 提示: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方程,消去y得关于x的方程,由方程的形式 及Δ 的符号,求解k的取值范围.
所以当k=0或k=±1时,直线l和抛物线C有一个交点.
③若直线与抛物线无交点, 则k2≠0且Δ<0. 解得k>1或k<-1. 所以当k>1或k<-1时,直线l和抛物线C无交点.
【方法技巧】直线与抛物线交点个数的判断方法 设直线l:y=kx+m,抛物线:y2=2px(p>0),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 联立整理成关于x的方程ax2+bx+c=0, ①若a≠0, 当Δ >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有两个交点; 当Δ =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有一个交点; 当Δ <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离,无交点.
【解析】存在.由抛物线的焦点为(1,0), 所以 p =1,p=2, 故抛物线方程为y2=4x. 假设AB斜率存在,即AB不垂直于x轴, 故可设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1=k(x-1)(k≠0). 设A(x1,y1),B(x2,y2),
2
y 1 k x 1 , 由 消去x整理得
《课时讲练通》(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课件):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4.3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知识提炼】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 (1)全称命题p:∀x∈M,p(x)的否定﹁p:_______________;全称命题 ∃x0∈M,﹁p(x0) 的否定是_________. 特称命题 (2)特称命题p:∃x0∈M,p(x0)的否定﹁p:______________;特称命题
【拓展延伸】常见词语的否定
原词 等于 大于 小于
否定词 不等于 不大于 不小于
原词 至多一个 至少一个 任意
否定词 至少两个 一个也没有 某个
是
都是
不是
不都是
所有的
某些
【变式训练】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写出这些命题的否定: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每个二次函数的图象都开口向下. (3)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都平行. (4)负数的平方是正数.
4.命题“∃x0∈R, x02-x0+1=0”的否定是
.
【解析】此命题为特称命题,其否定为全称命题,需要把“∃”改为
“∀”,同时把x2-x+1=0进行否定.
答案:∀x∈R,x2-x+1≠0
【知识探究】 知识点 含有一个量词的否定 观察如图所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对于“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 题”这一结论,你是怎样理解的? 问题2:怎样认识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关系?
(1)所有自然数的平方是正数.
(2)任何实数x都是方程5x-12=0的根. (3)对任意实数x,x2+1≥0.
【解题探究】1.题1的命题p中含有的量词是什么?命题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命题p中的量词是“∀”,命题的结论是“2x2-1≤0”.
2.题2各组命题中的量词是什么?命题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1)中的量词为“所有”,结论是“自然数的平方是正数”. (2)中的量词为“任何”,结论是“实数x都是方程5x-12=0的根”. (3)中的量词为“任意”,结论是“实数x都有x2+1≥0”.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一年级下1.1买铅笔课时练一、数一数,算一算,圈一圈。
15-9=☐17-9=☐二、比一比,看谁先到终点。
三、解决问题。
一共有16只兔。
一个笼子里装9只,另一个笼子里装几只?答案:一、1、6 2、8二、1、5 11 15 62、8 12 3 11三、16-9=7(只)一年级下1.2捉迷藏课时练一、数一数,算一算,圈一圈。
1、16-8=◻2、14-8=◻二、解决问题。
1、有14人乘车去爬山。
已经坐了9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2、一共有13只兔子。
右边有8只,左边有几只?3、树上共有15个苹果,小猴摘去8个,还剩几个苹果?答案一、1、8 2、6二、1、14-9=5(人)2、13-8=5(只)3、15-8=7(个)一年级下1.3快乐的小鸭课时练一、我是小法官。
(对的打"√" ,错的打 "×" )1、退位减法只能用凑十法计算。
()2、7+9不能用凑十法计算。
()3、口算16-8,可以从16开始一个一个地减,减八次等于8。
()4、18-9=16-8。
()2、数一数,算一算,圈一圈。
1、15-7=◻2、 14-6=◻三、解决问题。
1、图书柜有15本书,借走7本,还剩多少本?2、树上原有11只猴子,下去了6只,树上还剩几只猴?答案一、1、 × 2 、 × 3 、√ 4 、 ×二、1、8 2、8三、1、15-7=8 2、11-6=5一年级下1.4开会啦课时练一、比一比,算一算。
11-6=◻2、13-7=◻二、看图列式计算。
三、解决问题。
一(2)班的体育小组有14个小朋友。
1、每人一个足球还缺几个足球?2、每人一个篮球,还缺几个篮球?答案一、1、11-6=5 2、13-7=6二、11-6=5 (个)三、1、14-7=7(个) 2、14-5=9(个)一年级下1.5跳伞表演课时练一、我是小法官。
(对的打"√" ,错的打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佳(梅州)培训中心
普通一对一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刘佳惠老师姓名:曾影秋授课时间: 2014 年 2 月 26 日
年级:四年级学科:英语课题:Our school 课次:第1次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新词:first floor, second floor, teacher’s office ,library。
使学生了解指令,并作相应的活动。
如:Go to the library. Read a book。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楼层和学校设施的四个单词和词组,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教学难点单词library中辅音连缀的发音。
教具黑板粉笔课本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音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学过的歌谣(第三册第五页的“Work And Play”),让学生跟随声音说唱。
2.播放第三册第一单元录音Let’s learn A ,回顾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two lights, m any desks and chairs.”自然过度到学习学校各课室的名称。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指着教室问学生:This is our ne w classroom. Do you like our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
教师接着问: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Do you
like our school? 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the school? Look! This is a map of our school.
2.播放本课的录音Let’s learn A, 教读生词。
教师可引入句型“It’s on the first floor.为下一课时进一步学习序数词做铺垫。
通过教师领读和听音跟读,让学生掌握本课时四个生词的正确读音。
在练习
library的发音时,可复习已学过的含辅音连缀的单词,如ice-cream, brother, friend, hungry。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教师出示一张词卡,如library,学生依次说出与该词有关的其它单词,如:flowers,red,colour,trees等,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单词,也为继续学习Let’s do打下基础。
本课小结
作业一小张练习题
课程评价(由学生本人填写)
预定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较好达成 2□基本达成□未达成对讲授知识点的掌握□全部掌握□部分掌握□都没掌握未掌握内容描述:
对老师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的评价:好一般不好
学生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