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状况分析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术后伤口感染关系的研究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术后伤口感染关系的研究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术后伤口感染的关系。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实验组在围手术期不进行抗生素用药,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施以不同用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表现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术后体温以及伤口甲级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术后伤口感染没有明显关系,临床上可不使用抗生素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标签:乳腺癌;围手术期;抗生素;伤口感染;关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虽然已经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标准术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虽然相关标准已经明确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如无异常,不需使用抗生素药物,但因医护人员对其围术期和伤口感染的了解不全面,通常会使用抗生素对其感染进行预防[1]。
本研究将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术后伤口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30例,年龄24~81岁,平均年龄(43.1±2.6)岁;对照组患者30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43.9±2.4)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方法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前30分,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头孢唑啉钠,剂量一般在2.0g,并在患者手术完成后的24小时内再次对患者静脉注射头孢唑啉钠,剂量同上;实验组:在患者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围手术期范围内,均不使用任何抗生素药物。
153例乳腺病损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茵药物应用分析

使 用 率 为 7 . 8 ;术 前 3 i 90% 0mn预 防 使 用 的 3 例 6 (3 5 % ) 术前使用抗 菌药物 , 2. 3 , 术后 未使用 及2 停用 抗 4h 菌药物 1 6例( 04 %) 1. 6 。预防使用 中有 1 7例术后 口服外 ,
表 2 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和使用频率前 1 0位
病等病史 , 手术前 无感 染 , 内无 使用 抗 生素 史 , 除标 3d 排
准: 孕妇 、 恶性 肿瘤 、 重肥胖体质 指数 >4 严 0者的病历 , 经 筛 查 1 3例入 围 。 5
12 方 法 按 患 者 的基 本 情 况 ( 别 、 龄 、 断 、 入 院 . 性 年 诊 出 时间 、 手术情 况 、 术名 称 、 口、 术持续 时 间 ) 抗 菌药 手 切 手 ,
第2卷 第1期 2 2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1年1月 01 2
12 53
漏出量较大 , 要时 可考虑手术 修补硬 脊膜 。( ) 必 3 神经根 、 马尾神经损伤 : 术后密切观察双下肢的感 觉、 运动, 并注意鞍 区感 觉 及 大 小 便 情 况 , 否 有 血 肿 压 迫 马 尾 神 经 , 要 时可 是 必 考虑手术探查。( ) 4 预防褥疮 : 时翻身 , 定 按摩受 压部位 , 注 意皮肤 的清洁护理 。避免褥疮 的发 生。必要 时可放置气垫 床 。( ) 吸系统感 染 : 5呼 多见 于术前 有 支气 管炎病 史 的患 者, 术后应注意 预防感 冒, 用有效 抗生 素 , 使 鼓励 病人 深呼 吸, 咳痰 , 必要 时雾 化 吸人 , 止 呼吸 系统 感染 。( ) 防 6 肌萎 缩、 肌无力 : 术后3d 开始进 行各关 节及肌 肉的功能锻 炼 , 防
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目的了解围手术期笔者所在医院疝气修补术、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三种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围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96例Ⅰ类切口患者手术资料,分析围手术期预防用抗感染药物使用状况。
结果96例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5.83%,共涉及5类,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加酶抑制剂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
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的66例,使用率71.74%,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26例,使用率28.26%。
术前0.5~2 h使用抗菌药物43例,占65.15%,术前>2h 使用抗菌药物的23例,占34.85%。
结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指征把握不准,种类选择多、用药时机不准确、用药时间长以及存在滥用药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标签: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减少切口感染,但滥用抗菌药物或使用不当,会加快菌群失调和产生细菌耐药性,引起二重感染,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多,加重患者的负担[1]。
为规范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2009年3月卫生部颁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有了明确的规定。
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抽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1年4月出院的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例96例,通过分析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现状,总结分析了目前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问题,为进行规范化管理及指导临床医务人员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奠定了基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6例Ⅰ类切口病例,乳腺手术35例,甲状腺手术32例,疝气修补术29例。
术前96例患者无1例出现白细胞升高、发热等感染症状,围手术期均预防用抗生素,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
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修改版]
![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b13b2dad51f01dc381f1c9.png)
第一篇: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摘要:随着现代医院感染管理学的发展与要求,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得到认可和应用。
临床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越来越普遍,已被作为解决手术切口部位预防感染的辅助性措施[1]。
对于抗生素来说,同样也具有两重性,既能杀灭和抑制细菌,同时也能产生不良反应。
所以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针对于术前、术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以及应用抗生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只有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观察;预防现将本院术前、术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术前、术中合理应用抗生素1.1术前、术中应用抗生素的原因1.1.1从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证明,绝大多数的术后伤口感染均可溯源于手术时刻,这是因为手术创伤、出血、手术时间延长、术者的手术技巧、患者免疫水平下降等增加了伤口感染机会[2]。
手术患者发生细菌污染的高危期是从手术开始直到术后的一段时间[3],以手术末期的危险性最大。
这是由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手术室内人员频繁走动,造成大量尘埃、细菌降落于手术切口而增加伤口感染机会。
1.1.2手术人员刷手,只能刷掉暂住菌,永久性细菌不能刷掉,而术中所戴橡胶手套并不能完全阻碍细菌通过,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细菌便会通过手套进入伤口。
引起术后伤口感染。
1.1.3手术人员术中的各项操作,术中操作动作粗鲁,组织创伤大,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止血方法不对造成组织形成黑焦加从而引起组织过渡损伤或焦加脱落而引起再次出血,血液是细菌的培养基,从而引起术后感染。
1.1.4术前、术中应用全麻药物而引起患者血管扩张,加之手术创伤、术中出血、手术间的温度均可引起患者低体温,血液循环减慢,影响伤口愈合。
因此术前、术中应用抗生素可提供血和组织中有效抗菌素的浓度,充分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在高位污染区能杀死血组织中的细菌。
围手术期抗生素

围手术期抗生素Just be happy, remember on the morning of June 18, 2022围手术期抗生素临床使用现状围手术期是指手术前、中、后的一段时间;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等过程..大量研究表明;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预防手术后感染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很多临床医生对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目的、应用时机、药物选择、使用时程等存在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导致药物滥用现象严重;引起二重感染、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加..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宣传和管理;对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以及减轻病人医药费用具有重要意义..1 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目的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主要是为了预防和控制感染..预防感染主要预防发生术后感染;目前认为任何术后预期感染率超过5%的外科手术均应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同时;抗生素的使用还可协同手术治疗有效控制已有感染或控制术后已发生的感染1 3..2 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现状目前很多医院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情况存在大量不合理现象;如抗生素使用率过高;适应证掌握得过松;抗生素选择不合理;费用过高;联合用药比例高;且联合用药配伍不当;用药时机不规范或用药时间过长;用法用量不规范;随意更换药物等问题大量存在4..王丽等5调查了346例手术病例中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发现抗生素使用率为100%;但仅有18例在术前2 h内正确地预防性使用了抗生素;累计使用1、2、3种抗菌药物的病例分别占所有病例的100%、78%、28%;有10.6%和0.03%病例累计使用了4种和5种抗生素;0.01%病例累计使用了6种以上抗生素..李小兰等6抽查并分析98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显示;全部患者使用了抗生素;在应用抗生素中头孢三代占55.2%;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比例高达51.0%;单一病人住院期间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62.2%..吴秀荣等7对819份外科手术患者病历的分析显示;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单用比例为76.4%;二联用药比例为17.3%;三联及以上用药比例为6.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涉及6大类15个品种;大多数病例用药时间过长;且抗菌药物选用主要以经验为主..3 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常见问题和认识误区3.1 预防用药不当目前国内各医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超过99%;治疗用药约占5%;预防用药约占95%8..但过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以增加临床的“安全感”是不可取的;手术病人如过度预防性用药会增加医院内细菌的生态压力;有加大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危险;导致医院感染中的耐药菌的滋生和病人体内的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3.2 用药时间不当目前认为患者应于术前1~2 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且在择期手术结束后;患者继续应用抗生素可更有效预防感染的观点较普遍;多数患者在术前、术后兼用;并将抗菌药物用至拆线或体温正常后2~3 d仍继续用药..但临床回顾性研究显示;术后多次给药并不能降低术后感染率;反而造成患者费用的增加9..3.3 使用指征不当认为所有手术进行前均须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较普遍;国内部分医院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可超过95%;说明适应证掌握得过松;不符合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10..3.4 联合用药不当造成抗菌药物应用品种过多的原因是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没有连续性..一般情况下不应因预防目的而盲目使用抗菌药物;更不能联合应用以作预防目的..有资料表明;抗菌药物应用越多;术后感染率反而可能越高;一般联合应用二联即可;三联、四联并无必要;更不宜随意选择广谱高值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4 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4.1 严格把握使用指征目前传统分类中清洁和可能污染Ⅰ、Ⅱ类手术是否都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认识似已渐趋一致..现大多认为清洁或污染手术;估计伤口感染率低于5%者;不必应用抗生素;无菌手术、病人抵抗力正常、手术室环境良好、不置放引流管者也不一定预防性用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主要为:无法避免术中污染的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大、中手术;患者具有较多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如器官移植等;感染后果严重的清洁大手术;如开颅手术、心脏及大血管手术、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等;使用人工材料的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和人工血管移植术等;术前已发生污染的手术如开放伤11..4.2 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给药时机极为关键;必须在术前给药;但术前不存在细菌污染;因此不必过早提前预防用药..为保证抗生素在手术过程中、污染发生前已在血清及组织中形成有效浓度;通常不应早于术前1 h给药;最佳给药时间为切皮前30~60 min..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时间较短小于2 h;术前用药1次即可..由于短半衰期抗生素一般只能提供3 h的有效预防浓度;为保证有效抗生素浓度覆盖手术全过程;因此手术时间超过3 h者需重复给药1次..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过长是外科滥用抗生素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细菌污染在术后将不再发生;若无特殊情况;无需持续应用抗生素;至少应在术后24 h内停用..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用药时间为24 h;必要时延长至48 h..有感染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龄者;可用药至术后48 h;术前已发生细菌污染者如开放伤;可用药至72h..Ⅲ、Ⅳ类手术以及手术中创伤较大、严重污染或患者存在免疫力低下等情况才在术后应用数次或数日;一般在48 h内停药;但对于治疗性应用抗生素例外12..4.3 合理选用药物应根据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药;并结合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理想的预防用抗生素应是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既能有效渗透组织、又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药物;且安全价廉..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肾毒性较强;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的耐药率高;两者均非理想的预防用药13..头孢菌素被公认为最理想的预防用药;但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针对革兰阳性菌;应用渐少;而第四代头孢菌素一般不用于预防14..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是目前最常用的;如头孢三嗪噻肟菌必治;其渗透组织力强;半衰期可超过8 h;一次用药1 g;组织内可维持较高浓度和较长时间..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过敏者;可用克林霉素单药或与氨曲南联用来替代..在术后频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病区或医院;可选择性地给予万古霉素..对于污染明显的下消化道手术;预防用药应覆盖常见厌氧菌;通常联合甲硝唑或克林霉素..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抗生素临床使用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需要临床医生与临床药师的共同努力尚能完成..。
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

2014.03临床经验110乳腺手术是较为常见的外科清洁手术,但是很多医疗机构在手术活动中没有严格依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有关条款办事,依然普遍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想象,并且尤其以围手术期随意应抗生素最为突出。
本文将我院的乳腺科为试验点,调查并分析了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其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
1 方法与资料1.1 方法对我院乳腺科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统计了这些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患者详细情况、用药情况(剂量、疗程、品种)、手术情况、临床检验、临床诊断等,依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基本内容,对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1.2 资料本研究选用了整群抽样法对2013年2月--1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手术的335例患者进行了取样调查,其中女性334例、男性1例,年龄在12--71岁,住院时长在6--132天,平均住院时长在12.12天。
调查对象中乳腺纤维瘤患者176个,乳腺癌患者24个,乳腺纤维囊患者57个,乳腺炎患者16个,乳腺脓肿患者7个,乳房移位4个、男性乳腺炎患者1个、副乳症患者1个,其他乳腺病患者24个。
2 调查结果2.1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与种类本次调查的乳腺手术患者中,309例使用了抗生素,占总数的92.24%;所使用的抗生素有4个种类共计9个药品,应用频率最高的是第一代头孢,占药品总数的89.76%。
2.2给药途径在使用抗生素的309例患者中,33例是静脉给药,占总数的10.68%;253例单中口服给药,占总数的81.88%;23例静脉加口服给药,占总数的70.44%,其中5例为静脉给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吕建伟中牟县人民医院 河南省中牟县 451450【摘 要】目的:掌握乳腺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基本情况。
围手术期抗生素

围手术期抗生素临床使用现状围手术期是指手术前、中、后的一段时间,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等过程。
大量研究表明,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预防手术后感染有重要作用。
但目前在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很多临床医生对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目的、应用时机、药物选择、使用时程等存在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导致药物滥用现象严重,引起二重感染、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加。
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宣传和管理,对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以及减轻病人医药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1? 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目的??? 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主要是为了预防和控制感染。
预防感染主要预防发生术后感染,目前认为任何术后预期感染率超过5%的外科手术均应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同时,抗生素的使用还可协同手术治疗有效控制已有感染或控制术后已发生的感染。
2? 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现状??? 目前很多医院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情况存在大量不合理现象,如抗生素使用率过高,适应证掌握得过松;抗生素选择不合理,费用过高;联合用药比例高,且联合用药配伍不当;用药时机不规范或用药时间过长;用法用量不规范;随意更换药物等问题大量存在[4]。
王丽等[5]调查了346例手术病例中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发现抗生素使用率为100%,但仅有18例在术前2 h内正确地预防性使用了抗生素;累计使用1、2、3种抗菌药物的病例分别占所有病例的100%、78%、28%;有10.6%和0.03%病例累计使用了4种和5种抗生素;0.01%病例累计使用了6种以上抗生素。
李小兰等[6]抽查并分析98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显示,全部患者使用了抗生素,在应用抗生素中头孢三代占55.2%,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比例高达51.0%,单一病人住院期间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62.2%。
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第一篇: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摘要:随着现代医院感染管理学的发展与要求,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得到认可和应用。
临床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越来越普遍,已被作为解决手术切口部位预防感染的辅助性措施[1]。
对于抗生素来说,同样也具有两重性,既能杀灭和抑制细菌,同时也能产生不良反应。
所以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针对于术前、术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以及应用抗生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只有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观察;预防现将本院术前、术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术前、术中合理应用抗生素1.1术前、术中应用抗生素的原因1.1.1从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证明,绝大多数的术后伤口感染均可溯源于手术时刻,这是因为手术创伤、出血、手术时间延长、术者的手术技巧、患者免疫水平下降等增加了伤口感染机会[2]。
手术患者发生细菌污染的高危期是从手术开始直到术后的一段时间[3],以手术末期的危险性最大。
这是由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手术室内人员频繁走动,造成大量尘埃、细菌降落于手术切口而增加伤口感染机会。
1.1.2手术人员刷手,只能刷掉暂住菌,永久性细菌不能刷掉,而术中所戴橡胶手套并不能完全阻碍细菌通过,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细菌便会通过手套进入伤口。
引起术后伤口感染。
1.1.3手术人员术中的各项操作,术中操作动作粗鲁,组织创伤大,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止血方法不对造成组织形成黑焦加从而引起组织过渡损伤或焦加脱落而引起再次出血,血液是细菌的培养基,从而引起术后感染。
1.1.4术前、术中应用全麻药物而引起患者血管扩张,加之手术创伤、术中出血、手术间的温度均可引起患者低体温,血液循环减慢,影响伤口愈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 : 3 手术前期 :手术前用药 ≥1 d ;手术期 :麻醉诱导期用药 ;手 术后期 :手术结束后给药 。 214 围手术期用药时间 手术患者的手术开始用药时间可 分为手术日前 、术前 ,术中 、术后应用 ,有 12 例在手术日前即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年 10 月第 23 卷第 10 期 Chin J Public Healt h Oct 2007 V ol . 23 No. 10
表 2 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率( %)
2003 抗生素种类
例数 使用率
2004 例数 使用率
合计 例数 使用率
1200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年 10 月第 23 卷第 10 期 Chin J Public Healt h Oct 2007 V ol . 23 No. 10
文章编号 : 100120580 (2007) 1021200202 中图分类号 : R 134. + 1 文献标志码 : A
Key words : mastectomy ;perioperative period ;antimicrobial
外科手术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非常普遍 ,其使用不合理是 造成医院感染 、耐药菌株和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原因 。为了 解广州市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合理性 , 提高乳腺手术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水平 ,进行本项研究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1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收集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 院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02 年 4 月~2004 年 4 月乳 腺手术患者 289 例 。 112 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收集患者姓名 、性别 、年 龄 、住院号 、入出院时间 、主要诊断 、手术日期 、手术名称及持 续时间 、手术伤口种类 、麻醉方式 、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及抗生 素使用情况等 。分析不同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 、围手术 期抗生素开始使用时间 、抗生素使用的种类等 。 113 统计分析 采用 Excel 建立数据库 ,应用 SAS 8112 软 件进行统计分析 。 2 结 果 211 一般状况 289 例乳腺手术患者 ,其中男性 6 例 ,女性 283 例 ,男女比例 1 : 47 。患者最大年龄 87 岁 ,最小年龄 16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 he situation of t he use of antimicrobials in perioperative patients and to evaluate t he ra2 tionality of use. Methods To make a survey on t he use of antimicrobials in 289 mastectomy patients during t he period April 2002~April 2004 ,and to evaluate t he kinds ,frequency and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Results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论 著】
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状况分析 3
汪保国1 ,陈光2 ,陈思东1 ,周卫平1 ,王德全1 ,林红燕3
摘 要 : 目的 了解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合理性 。方法 对 2002 年 4 月~2004 年 4 月间 289 例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289 例患者中 4 例发生医院感染 ,围手术期医院感 染率为 1138 % ;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率 98162 % ,2 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105) 。3 例患者用药时间不超过 3d , 266 例患者用药时间超过 3d ; I 型切口抗生素使用率 98133 % ,乳腺病损切除术使用率 97187 % ;围手术期抗生素主要 以头孢菌素类 、β2内酰胺酶抑制剂 、喹诺酮类为主 ,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 ,为 77185 % ,第 2 代头孢菌素使用率有上升 的趋势 ,2 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105) ;单用 、二联 、三联用药应用率分别为 74105 % ,23183 % ,1138 % ,以 单用为主 。结论 应严格掌握手术预防用药指征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围手术期预防 ;限制手术后期用药时间 ;定 期对手术患者用药进行监测 ;加强抗生素的监督管理 。
岁 ,中位年龄为 45 岁 。住院时间 2 ~ 362 d ,平均住院时间 18 d ,术前住院时间 1~49 d 。术前平均住院时间 4 d ;术后住 院时间 1~122 d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13 d 。 212 医院感染率 结果显示 ,总的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率为 1138 % ,2002 和 2003 年 围 手 术 期 感 染 率 分 别 为 1153 %和 1127 % ;2003 年较上一年有所下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105) 。 213 抗生素使用率 (表 1) 289 例手术患者中 ,有 285 例使 用抗生素 ,使用率达 98162 %。12 例手术前期有用药 ,140 例 手术期用药 , 278 例手术后期有用药 , 术前术后均用药 137 例 ,2 例手术前期与手术期均给药 。2 年间比较 ,手术前期 、手 术期 、手术后期抗生素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105) 。
1201
开始使用抗生素 ,以头孢三代为主 ,占 75 % (9/ 12) 。有 136 例术前 30 min 静脉推注给药 ,以头孢菌素类为主 ,占 8812 % (120/ 136) ;术中给药 2 例 ,术后才开始用药 135 例 ;4 例患者 没有使用抗生素 。23 例患者用药时间 ≤3 d ,266 例用药时间 > 3 d 。围手术期抗生素开始使用的时间构成比分别为 :无用 药 114 %(4/ 289) 、手术日前 4115 % ( 12/ 289) 、术前 47106 % (136/ 289) 、术 中 0107 % ( 2/ 289) 、术 后 46171 % ( 135/ 289) 。 (注 :手术日前指术前 ≥1 d ;术前指术前 30 min) 。 215 抗生素种类及使用率 (表 2) 累计使用 8 类抗生素 ,用 药总例次为 588 例次 ,围手术期主要以头孢菌素类 、β- 酶抑 制剂 、喹 诺 酮 类 为 主 , 分 别 为 302 , 106 和 97 例 次 , 共 占 85188 % ;而第二代与第三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性用药比例较 高 ,占头孢菌素类的 8914 % ,选用最多的药物为头孢噻肟 、头 孢哌酮 。围手术各期中使用抗生素的种类构成情况分别为 : 青霉素 7199 %(47/ 588) 、头孢一代 5144 % (32/ 588) 、头孢二 代 22179 %(134/ 588) 、头孢三代 23113 % (136/ 588) 、氨基糖 甙类 0117 %(1/ 588) 、大环内酯类 0185 % (5/ 588) 、喹诺酮类 13143 %(79/ 588) 、硝咪唑类 4125 % (25/ 588) 、β2内酰胺酶抑 制剂 18103 %(106/ 588) 、其他类 0185 % (5/ 588) 。头孢菌素 类使用率最高 ,为 77185 % ,以第二代头孢菌素与第三代头孢 菌素为主 ;其次为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喹诺酮类 ,使用率分 别为 36169 %和 33156 % ;第三代头孢菌素与喹诺酮类使用率 有下降趋势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105) ;第二代头孢菌素 使用率有上升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105) 。
表 1 不同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率( %)
围手术期 3
2003 例数 使用率
2004 例数 使用率
合计 例数 使用率
手术前期 手术期 手术后期
6 4. 58 64 48. 85 126 96. 18
6 3. 79 76 48. 11 152 96. 20
12 4. 15 140 48. 44 278 96. 19
otics for perioperative prophylaxis ;t he period of postoperative prophylaxis medication and t he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to
t he operated patients regularly.
3 基金项目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A2004290) 作者单位 : 11 广东药学公共卫生学院 ,广州 510224 ; 21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