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员为本、实践取向”的培训模式——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

合集下载

伯恩斯坦“架构”理论视角下的园本培训模式探索

伯恩斯坦“架构”理论视角下的园本培训模式探索

伯恩斯坦“架构”理论视角下的园本培训模式探索作者:魏洪鑫刘晓颖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02期摘要:园本培训旨在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当前园本培训主要模式为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这类模式忽视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认知差异,教师在培训时普遍存在“四不愿”的现状。

本研究基于伯恩斯坦的“架构”理论分析当前园本培训模式具有“强架构”特点,不利于知识的传递与传播。

基于此,园所尝试搭建两种“弱架构”式培训模式,即“审辨式”“话题式”培训。

打破培训的时空限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构架培训的模式,以此提升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架构”理论;园本培训;模式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4)02-0114-05园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提升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主要方式,是培养教师内化园所文化的重要载体。

园本培训能够更好地将教师的专业素养融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当前,园本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经验交流、观摩学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培训的发起者(一般为园长)通常期待受训者(一般为教师)能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接受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及行之有效的做法,期待受训者能够及时将这些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但是,因为培训发起者、培训者(一般为专家)、受训者之间存在认知差异,在形成有效信息传递中存在一定偏差,基于此,借鉴伯恩斯坦“架构”理论,力图探索多元的园本培训模式,帮助幼儿园提升培训效果。

一、教师参与园本培训时的“四不愿”针对当前园本培训的困境,学期初,园所保教主任就“参加培训时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最喜欢/最不喜欢的哪个环节?为什么?”等问题对本园教师进行了随机访谈,并从访谈结果(结果呈现时用T代表教师)中梳理出教师在培训时的“四不愿”,即教师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愿表露自己的做法、不愿表现自己的疑惑、不愿表明自己的无奈。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通知-教师厅[2014]5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通知-教师厅[2014]5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通知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通知教师厅[201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和有关申报遴选要求,经高等学校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会议遴选,并经网上公示,确定华东师范大学“德业双修的卓越中学教师开放式养成计划”等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具体名单见附件)。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有关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工作,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和项目方案,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在招生选拔、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确保改革项目顺利实施。

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为契机,整体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要加强对改革项目承担高校的指导,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并对参与改革项目的中小学在办学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教育部委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负责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改革项目的指导、咨询服务等。

实行改革项目承担高校动态调整机制,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对实施成效显著的,予以相关倾斜支持;对检查不合格的,将取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资格。

面向“新师范”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面向“新师范”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面向“新师范”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作者:陈涛和斌涛马引弟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4年第02期[摘要]“新师范”教育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孕育而生的。

本文在解析“新师范”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师范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以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根据“新师范”教育的建设理念,从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构建了涵盖“五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五层次”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高校—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五阶段”全程闭环式质量保障体系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师范”教育背景下师范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目标基金项目: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JS2022YB048);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3BZ047)。

引言近些年,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从“以量的增长”向“以质的提升”转变,并呈现出“发展性需求”,即从对“合格教师”的需求向着对“优秀教师”需求转变,这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教师教育提出新的使命和要求,赋予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新的内涵。

同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提出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正式开启“新师范”教育的新篇章,它赋予了教师教育新的目标和任务,振兴教师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满足当前和未来人民群众对高質量基础教育的期盼。

2018年开始,国内学者对“新师范”教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王创等系统介绍了广东省“新师范”建设的总体情况,为我国其他省份开展新师范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一、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华东师范大学德业双修的卓越中学教师开放式培养计划2 北京师范大学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3 东北师范大学基于协同、追求融合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索4 西南大学“三段五级”UGIS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实践5 华中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数字化教师培养6 陕西师范大学基于”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体系建设7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探索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8 华南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9 浙江师范大学基于UGS教育共同体的实践创新型中学卓越教师培养10 南京师范大学地方高师本硕贯通教师教育模式探索11 福建师范大学基于“名师实验班”培养模式探索中学卓越教师培养新路径12 江苏师范大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学卓越教师的探索与实践13 西北师范大学语数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14 湖南师范大学4+2本科-教育硕士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15 河北师范大学实践型教师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6 山东师范大学实践取向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17 安徽师范大学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改革18 云南师范大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19 哈尔滨师范大学打造“精品师范”培养“卓越教师”20 上海师范大学语文教师教科一体化培养21 四川师范大学西部复合型卓越中学教师培养综合改革项目22 河南大学以国家级示范项目为依托的中部地区卓越中学教师“三市百校千导计划”改革实践23 贵州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4 江西师范大学基于专业领导力的中学高端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25 山西师范大学实践取向的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东北师范大学全科型精英式未来小学教育家培养的理论与实践2 首都师范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路径的研究与探索3 天津师范大学“U-G-S”模式下小学教育专业多能型、研究型教师培养探索4 上海师范大学面向教育国际化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5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费定向农村卓越小学教师培养6 杭州师范大学师德•师能•师艺并重的小学卓越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7 大连大学“1+X”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实践研究8 重庆师范大学基于UGIS联盟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9 南通大学定向培养初中起点多科性小学本科卓越教师模式探索10 临沂大学“校地联盟”协同培养农村小学卓越教师新模式探索11 哈尔滨学院协作共同体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基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的诉求12 吉林师范大学“全科发展,学有专长”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设计13 华南师范大学卓越小学教师“学训研”共同体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14 内蒙古科技大学构建民族地区“三位一体”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探索15 贵州师范大学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改革16 楚雄师范学院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7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于“实践取向”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18 青海师范大学西部农牧区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19 海南师范大学综合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20 合肥师范学院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三、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南京师范大学鹤琴之旅—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2 浙江师范大学保教融合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3 北京师范大学“优能型”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构建4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实践型卓越幼儿园教师融合培养5 华中师范大学中澳合作办学:国际性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探索6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卓越男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7 长沙师范学院“2+4”模式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8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于园校共融理念的幼师分园实践9 西北师范大学西部幼教精英培养计划10 江西师范大学基于“六P式素养结构模型”的卓越幼儿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1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卓越学前教育双语师资闽台协同培养计划12 沈阳师范大学贯通式“三性合一”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13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研训一体,全称能力递进”多方协同培养卓越幼儿园教师14 陕西师范大学基于”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建设15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16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幼儿教师卓越化培育工程—两校联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17 广西师范大学民族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实践18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职前职后融通的幼儿园教师“双导师制”学前师资培养19 山东女子学院幼儿园教师协同培养综合改革实践20 西南大学“三级立体大课堂”卓越幼儿园教师行动计划四、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同济大学国际合作背景下中职师资“四位一体”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2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四位一体”协同培养硕士层次“双师型”卓越师资的改革与实践3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4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校-企-校”协同育人、“一-二-三课堂”立体设计—卓越职教师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5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卓越职教师资培养的研究与实践6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理实交替式”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探索与实践7 湖北工业大学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8 河南科技学院农科类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9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基于“TLD-T”理念的美术与设计类卓越中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卓越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教师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10 湖南师范大学探索五、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探索2 重庆师范大学复合型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3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医教结合、学科融合的复合型特殊教育卓越教师培养4 郑州师范学院地方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培养卓越特教教师的改革与实践5 泉州师范学院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学、研、用”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学、研、用”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教师培训是现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

“学、研、用”培训模式能多角度地开展教师深度培训,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有效提高教师包括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在内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关键词:教师培训;“学、研、用”模式;实践;思考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1-0061-04一、“学、研、用”模式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一)“学、研、用”模式的涵义“学、研、用”模式是指充分发挥被培训者(学员)主观能动性,以专业知识学习、专题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形式,提高其专业素养的模式。

具体模型如下图1。

模型为两个环。

外环主体为培训者(教员),内环主体为被培训者(学员)。

外环的设定,立足于培训者。

主要由“需求分析”、“确立专题”、“实施调控”和“评价反思”四个部分组成。

内环是指学员的被培训过程,分三个部分:“专业知识学习”“专题教学研析”“课堂教学实践”。

(二)“学、研、用”模式的特征1.培训目标凸显人本性和主体性。

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两种不同取向,“一种是专业取向的教师发展,亦即教师专业发展;“学―研―用”另一种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与批评,进而确立一种生命取向的教师发展。

”培训模式把促进教师的全面、健康地成长作为培训的目标。

培训内容突破了以往只重理论指导或只重技能训练的片面性,同时关注教师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和核心教学技能的提升。

因此,培训课程不仅有分学科的专业理论课程,更有通识培训(公共课程)与实践课程。

公共课程的开设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员的视野,使得他们能跳出教育看教育,赋予学员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培训中,我们注重激发教师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创造性,以促使他们主动发展。

2.课程结构凸显逻辑性与整体性。

课程模块之间,只有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课程的整体功能才能得以发挥,并且这种整体作用远远大于每一模块的简单叠加之和。

课程本身构成了一个“学、研、用”的培训系统。

三者从结构上逻辑相关,互相作用,“学”是“研”和“用”的基础,“用”是“学”和“研”的反馈。

构建实践取向的教师研修模式

构建实践取向的教师研修模式

陬百
构 建 实 践 取 向 的 教 师 研 修 模 式
郑 开 义 张 景 斌
一糯 一 ~ 蚌 一 一 扎 一 一
大学
论 环 节 之 一 , 提 高 郊 区 是
农 村 的教 育水平 , 区 域 教育 的均 衡 发 展 促 进 首 以 都 教育 现代 化 的实 现 。毫 无 疑 问 , 师 是 影 响 教 教 育 质量 的关 键 因素 。 即使 在北 京这 样 一个 全 国教 育 发达 的城 市 , 础 教 育 师 资 队伍 结 构 与 质 量 在 基 区县 间 、 区县 内部 不 同 学校 间 的差 异 也 是 较 为 明 显 的 。首都 师范 大学 作 为首 都基 础教 育教 师 的培
成 具 有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特 色 的 在 职 教 师 的 研 修
收 稿 日期 : 1 0 2 2 1— 1— 4 0
教 师专业 发 展 是 指 教师 在 专 业 的成 长进 步 、
前进 方 向上取 得 的积极 变化 。这 种在 教师 专业 方
作 者 简 介 : 开 义 , , 京 市 人 , 都 师 范 大 学 首 都 基 础 教 育 发 展 研 究 院执 行 副 院 长 、 研 究 员 ; 景 斌 , , 京 市 郑 男 北 首 副 张 女 北 人 , 都 师 范 大学 首都 基 础 教 育 发 展 研 究 院 常 务 副 院长 、 授 ( 京 首 教 北 10 4 ) 0 0 8
专 业发展 的理论 与 实 践 , 逐 渐 构 建 了 以实 践 为 并
取 向 的教 师 专业发 展 理论 。
养基 地 , 不仅 要完 成好 职前 教 师 的培养 任务 , 也要
关 注在 职教 师 的专 业 发 展 , 以更 好 地 履 行 自己 的 责 任和 使命 , 在教 师 教育一 体 化 的进程 中 , 出应 做 有 的贡 献 。近 几 年 我 们 在 坚 持 理 论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 持 面 向 实 践 、 入 实 践 、 究 实 践 、 务 实 坚 深 研 服 践, 坚持 讲究 实效 、 真务 实地 推动 面 向北京 市 区 求

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以徐州幼儿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为例
吕碧
【期刊名称】《《丝路视野》》
【年(卷),期】2018(000)034
【摘要】幼儿舞蹈教学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要求幼师学生在踏入教师岗位之前,不仅要具备幼儿舞蹈教学能力,还要具有幼儿舞蹈创编的能力。

本文针对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以幼师舞蹈教师的角度,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环境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阐述了现阶段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总页数】2页(P208-208)
【作者】吕碧
【作者单位】[1]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徐州22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8.3
【相关文献】
1.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培训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培”项目为例 [J], 马玲;佟元之
2.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J], 吕碧
3.儿歌弹唱在幼儿舞蹈创编课堂中的构想与探索——以徐州幼师为例 [J], 王婧
4.儿歌弹唱在幼儿舞蹈创编课堂中的构想与探索——以徐州幼师为例 [J], 王婧
5.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J], 陈润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走园”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走园”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三年制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幼儿园师资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培养质量,我们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走园”实践教学模式。

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学习全过程,解决了以往专业教学中的学用脱节、院园分离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实践和反思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大致可分为见习和实习两种形式。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有一定作用,但是还有诸多问题。

第一,实践教学模式的跨度太大。

从见习直接跨到实习,对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帮助不大。

见习只要求学生观摩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了解工作岗位的任务,获得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感性认识。

而实习则要求学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直接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

实习阶段尽管有专业指导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双重指导,但因为学生的实践体验过于薄弱,〔1〕只有见习期获得的一些感性认识,所以大多数学生会在实习中出现很多问题,给接受学生实习的幼儿园带来诸多不便。

久而久之,许多幼儿园不太愿意接受学生来园实习了。

三年制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幼儿园师资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培养质量,我们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走园”实践教学模式。

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学习全过程,解决了以往专业教学中的学用脱节、院园分离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实践和反思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大致可分为见习和实习两种形式。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有一定作用,但是还有诸多问题。

第一,实践教学模式的跨度太大。

从见习直接跨到实习,对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帮助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 者 所 在 徐 州 幼 儿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多 年 来 一 直 致 拓 创 新 ,通 过 精 心 准 备 和 认 真 筹 划 ,2 0 1 1 年 ,学 校 竞 标 承 办 了 “国 培 计 划 ” 幼 儿 园骨 干 教 师 示 范 性 集 中 培 训 项 目;
力 于 各 级 各 类 师 资 的培 养 和 培 训 工 作 , 经 过 不 断 积 累 和 开 严 谨规 范 的 过 程 管 理 、及 时有 效 的 跟 踪 指 导 , 赢 得 了学 员
了尿 的 生 成 、 正 常 尿 量 、 多 尿 、 少 尿 、无 尿 及 尿 的 颜 色 、 气 味 、透 明度 、 比 重 与 渗 透 压 等 。在 生 理 实验 中 , 教 师 要
求 学 生 观 察 影 响 尿 生 成 的 重 要 因 素 。通 过 生 理 学 的 学 习 ,
极 建构 “ 结 构 合理 、资 源 互补 ” 的 师 资 团 队 ,扎 实打造 “ 专业 实用 、丰 富 多元 ” 的 实践 基 地 ,精 ・ 创 设 ‘ ‘ 以人 为 本 、 温 馨 高雅 ” 的培 训 氛 围 的经 验做 法。 关 键 词 : 学 员为本 实践取 向 培 训模 式 模 式 。学 校 以深 入细 致 的前 期 调 研 、 务 实创 新 的课 程 设 置 、 的 高度 赞 誉 , 也 得 到 了各 级 领 导和 学 者 专 家 的 充 分 肯 定 和
三 、排 泄 与护 理 的关 系
排 泄是 指机 体将 代 谢 终 产 物 、体 内过 剩 的物 质 、 异 物 及 药 物 经 血 液 循 环 , 由排 泄 器 官 排 出体 外 的过 程 。 肾 是 重
要 的排 泄 器 官 , 以尿 的 形 式 进 行 排 泄 。在 生 理 学 中 , 讲 述
着 力 彰 显 “实 践 取 向 , 学 做 合 一 ” 的 培 训 特 色


学 校 注 重 前 期调 研 , 关注 学 员 需 求 ,经 过 专 家 反 复 论
训 项 目 ,逐 步 构 建 出 “ 学 员 为 本 、 实 践 取 向 ” 的特 色 培 训 证 , 构 建 了 “ 理 论 一 实 践 一 反 思一 创 新 ”的 国培 模 式 。 带 中 血 压 可 升 高 , 睡 眠 状 态 下 血 压 较 低 ,疲 劳 或 睡 眠 不 足 , 白菜 等 ,尽 量 避 免 蛋 糕 等 高糖 分 饮 食 。老 年 人 、幼 儿及 重
致好 评 , 积 累 了多 层 次 、 多 渠道 的 培 训 经 验 ,构 建 了 国
2 0 1 2 年 ,获 得 教 育 部 “ 国 培 计 划 ”示 范 性 集 中培 训 项 目培 培 、省 培 、 市培 、 校本 培 训 四位 一体 的培 训 系统 工 程 。
训资质;2 0 1 3 年 ,共 计承 担 并 顺 利 完 成 培 训 项 目l 5 个 ,其 中 国 培 项 目7 个 、省 培项 目8 个 ,培 训 学 员J  ̄ , _ 1 2 6 0 人 ;2 0l 4 年 ,承 担 了 教 育 部 示 范 性 集 中 培 训 和 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 安 徽 省 、云 南 省 、青 海 省 、重 庆市 “ 幼 师 国 培 ”等 l 6 个培
动 脉 血 压 的概 念 、 正 常 值 、 形 成 及 影 响 因素 的讲 述 , 结 合
动 脉 血 压 测 定 的 实验 练 习 , 使 学 生 在 后 续 学 习护 理 技 术 时 得 心应 手 ,有 的 放矢 。
二 、 生 理 学 与饮 食 护 理 的 关 系
1 . 饮 食 护理 是促 进 病 人 康复 的重 要环 节
症 。这 些 都 与 生 理 学 中 胃 肠运 动 形 式 、 胃排 空 、不 同 营 养
物 质在 胃肠 的 消化 吸 收 过程 等 知 识相 关 。
缩 压 和 舒 张 压 的测 量 方 法 和 记 录 方 式 。开 放 实验 室 , 让 学
生 有 多 次 练 习 的机 会 , 直 至 完 全 熟 练 掌 握 。通 过 生 理 学 对
血 压 会 升 高 ;精 神 紧 张 、 过度 兴 奋 、 恐 惧 及 疼 痛 均 可 使 血 病 、久 病 初 愈 的 人 ,脾 胃功 能 差 ,应 进清 淡 易 消化 的食 物 ,
压 升 高 ,但 以舒 张 压 升 高 较 明 显 。 此 外 ,饮 食 、 吸烟 及 饮 酒 也会 影 响 血 压 。 消 化 能 力 好 转 后 , 逐 渐 增 加 食 量 , 可 进 荤 腥 食 物 。 产 妇 由
S K I L L S I 教学探索
构建 “ 学员为本 、 ̄ 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文/ 胡 雪 芬
摘 1 -本 文 就 构 建 “ . 学 员为本 、, 实践取 向 ”的 培 训模 式进 行探 究 ,重 点介 绍 了徐 州幼 儿 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校在 长期 的 各 级各 类培 训 实践 中逐 步 构 建起 “ 学 员为本 、 实践 取 向 ” 的培 训模 式 , 着力 彰 显 “ 实践 取 向 , 学做 合 一 ” 的培 训 特 色, 积
于 产 后 虚 弱 而 且 需 要 分 泌 乳汁 ,腹 部 内脏 位 置 因胎 儿 娩 出
而 有 轻 微 改 变 ,应 选 择 小 米 、 鸡 汤 等 营 养 丰 富 又 利 于 消 化 吸 收 的 食 物 ,且 每 次 进 食 不 宜 过 多 , 以免 出现 胃下 垂等 病
在 生理 学 实验 中 , 教 师 要 求 学 生 在 掌 握 动 脉 血 压 的 测 量 原 理及 生理 性 变 化 的 基 础 上 , 识别 血 压 计 的 种类 及 构 造 , 进 一 步 熟 悉 测 量 动 脉 血 压 的 操 作 步 骤 及 要 点 ,准 确 掌 握 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