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家河完小2012年春季课外活动工作计划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2012---2013 2

2012—2013第二学年度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
近一个阶段,上级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校体育的文件,学校体育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学生在活动时间上得到了有效保证,使学生在每天都能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我们体育组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和校长室的工作计划,在学生课外活动的计划上作了尽可能合理的安排,安排如下:
一,活动课实施办法:
课外体育活动要达到散而不乱,这就要求有合理的安排,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进行管理,班级内进行分组,在固定区域内活动,体育教师进行指导、评比、检查。
根据学生特点,年龄差异分别给学生设计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兴趣小组又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能充分显示出学生的才华,教师给予学生展现的舞台,有跑步、羽毛球、橡皮筋、兵乓球、跳绳等小组,参与活动的学生都要进行选项,这些兴趣小组有专人负责,定时间、定内容,不断提高训练水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为上级学校培养和输送体育艺术优秀人才。
课外活动是重中之重,它是学生每天能有一个小时锻炼时间的保证,怎样才能达到整齐,充满朝气,那么严肃的练习必不可少。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可以制定以下课外活动计划:
1. 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如操场上的跑步、跳绳、踢足球等,帮助
他们锻炼身体,提高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艺术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
3. 阅读活动:建立阅读角,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
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图书,或
者安排故事讲解员为学生朗读故事。
4.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如清理公园、植树节活动等,培养他们的
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5. 科学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活动,如水的变态、实验观察等,培养他
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6. 户外探索: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索活动,如郊游、露营等,让他们接触到大自然,
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7. 学科辅导:为学生提供学科辅导课程,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8. 棋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围棋、象棋等棋类活动,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战略意识。
9. 才艺展示:为学生提供才艺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
10. 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培养他们的演讲和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
以上是一些建议的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资源来制定具体的活动安排。
春季课外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春季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为了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我校决定在春季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主题“拥抱春天,快乐成长”三、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时间2022年4月10日(星期日)五、活动地点学校附近森林公园六、活动对象全校学生七、活动内容1. 集合与出发(1)时间:早上7:30(2)地点:学校操场(3)要求:学生统一穿着运动鞋,携带背包、水壶、午餐等个人用品。
2. 活动行程(1)8:00-8:30:乘坐大巴车前往森林公园。
(2)8:30-9:00:抵达森林公园,集合整队,进行活动介绍。
(3)9:00-10:00: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如破冰游戏、接力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10:00-11:30:开展植树活动,让学生亲手种植树木,培养环保意识。
(5)11:30-12:30:野餐时间,学生分享美食,增进友谊。
(6)12:30-13:30: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如攀岩、徒步等,锻炼学生的身体。
(7)13:30-14:30:参观森林公园,了解自然生态知识。
(8)14:30-15:00:举行总结大会,学生分享活动感受,颁发优秀团队和个人奖项。
(9)15:00-16:00:乘坐大巴车返回学校。
3. 活动结束(1)时间:下午16:00(2)地点:学校操场(3)要求:学生整理个人物品,有序排队上车。
八、活动准备1. 联系大巴车公司,确保车辆安全、舒适。
2. 准备活动所需的器材和物资,如植树工具、野餐用品、户外拓展器材等。
3. 制定活动预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提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事项。
春季课外实践活动指南

春季课外实践活动指南一、活动目的明确活动目的是策划课外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
春季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有多种目的,比如:1、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春天的气息,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集体活动学会相互帮助和协作。
3、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了解与春天相关的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等。
二、活动地点选择选择合适的活动地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推荐:1、公园公园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卉、树木和草地。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观察到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还能进行野餐、放风筝等活动。
2、植物园植物园里有丰富的植物种类,专业的标识和讲解能够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特点和习性。
3、郊外农田去郊外的农田,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春耕的过程,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
4、动物园春天是动物们活跃的季节,动物园里的动物们更加充满活力。
孩子们可以观察动物的行为和生活习性,增强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三、活动时间安排春季天气多变,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活动很重要。
一般来说,选择阳光明媚、气温适宜的日子。
尽量避开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期,以免人流拥挤影响活动体验。
活动时间可以安排在一天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为两天一夜的短期旅行。
如果是一天的活动,建议早上出发,傍晚返回。
如果是两天一夜的活动,要提前安排好住宿和餐饮。
四、活动内容策划1、自然观察组织孩子们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象,比如花朵的绽放、树木的发芽、鸟儿的筑巢等。
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让孩子们更仔细地观察。
2、手工制作利用春天的元素,如花朵、树叶等,进行手工制作。
比如制作花环、树叶书签、花朵拼图等,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户外运动安排一些适合春天的户外运动,如放风筝、踢足球、骑自行车等,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春天的活力。
4、科普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与春天相关的科普讲座,比如讲解春天的气候特点、动植物的繁殖等知识,增加孩子们的科学知识储备。
课外活动工作安排

课外活动工作安排一、活动背景在当今教育环境下,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素质。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开展课外活动,提高活动质量,特制定以下工作安排。
二、活动目标1、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内容1、体育类活动(1)组织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比赛,让学生在竞技中提高体育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开展田径运动,如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投掷等项目,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举办趣味运动会,设置如拔河比赛、接力赛、跳绳比赛等有趣的项目,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文化艺术类活动(1)举办书法、绘画、摄影比赛,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
(2)组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故事大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3)开展音乐、舞蹈表演活动,如合唱比赛、舞蹈大赛等,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3、科技创新类活动(1)举办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展览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
(3)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如机器人比赛、编程竞赛等,提高学生的科技水平。
4、社会实践类活动(1)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开展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工厂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
(3)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家乡的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活动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具体时间根据不同活动安排),周六、周日全天。
2、活动地点:学校操场、体育馆、艺术教室、实验室、社会实践基地等。
小学课外活动工作计划模板

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以下课外活动工作计划。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活动内容1. 传统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书法、绘画、剪纸、陶艺等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体育活动: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科技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机器人、航模、编程等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福利院等,让学生了解社会,关爱他人。
5. 艺术活动: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舞蹈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展示学生的才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课后2. 活动地点:各功能室、操场、校园内3. 活动流程:(1)活动前准备: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报名参加,报名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活动时间和地点。
(2)活动开展:各活动负责人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各活动负责人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为今后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五、活动要求1. 各班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课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确保活动覆盖面。
2. 各活动负责人要提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 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4.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不断提高课外活动质量。
六、预期效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课外活动计划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课外活动计划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外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得到适当的放松,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我们特制定本课外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学习压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4.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三、活动内容1.学科竞赛:组织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2.兴趣爱好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类兴趣爱好小组,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特长。
3.体育锻炼:组织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环保、扶贫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6.文艺演出:组织文艺演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7.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剧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活动安排1.每周一下午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每月一次兴趣爱好小组活动。
2.每月一次体育锻炼比赛,每学期一次体育节。
3.每学期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环保等。
4.每年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
5.每学期一次文艺演出活动,如歌唱、舞蹈、戏剧等。
6.每月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剧等。
五、活动组织与实施1.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课外活动。
2.设立课外活动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课外活动的开展。
小学课外活动个人工作计划

一、前言课外活动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小学课外活动辅导员,我有责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有益、有趣、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环境。
以下是我制定的个人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项目。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加强与家长、老师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三、工作内容1. 课外活动项目策划与实施(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项目,如:体育、艺术、科技、文学等。
(2)组织策划各类竞赛、展览、演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定期开展课外活动总结,分析活动效果,为今后活动提供参考。
2. 学生团队建设与培养(1)选拔和培养课外活动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3)定期开展团队培训,提高成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
3. 家长、老师沟通与合作(1)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2)与任课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为课外活动提供支持。
(3)举办家长讲座,提高家长对课外活动的认识和重视。
4. 自身素质提升(1)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活动策划能力。
(2)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国内外教育动态,为课外活动提供新思路。
(3)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工作措施1.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负责人等。
2. 提前与学生、家长、老师沟通,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在活动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安全,做好应急预案。
4. 及时总结活动经验,为今后活动提供借鉴。
5. 加强与其他辅导员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提高课外活动质量。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工作计划,预计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家河完小2012年春季课外活动工作计划
课外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制定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学生的体质正在不断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
学生们很喜欢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以前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思想上显得更加团结,在体质上更加强健,这是良好的反映。
但也看出班干部在组织上还有点无序,学生在活动中还不能守好规则,自律意识不强。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培养探索科学的信心,发展学生创造生活美的能力。
2、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3、加强活动的计划性,严密组织,提高活动效果。
三、活动措施: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如:跳绳、踢毽子、“六一”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利用班级图书角,组织开展读书活动。
3、在重大节日,开展适应节日特点的活动。
4、保证活动时间,在每天的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活动,切实达到活动目的。
5、做好活动的记录,在每次活动后都对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总结。
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后面的活动打好基础。
6、抓好个别辅导,让个别差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7、发扬集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8、发挥年级组的合力,组织适合学生活动的班级集体项目,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