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家兔减压神经、膈神经放电
膈肌放电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膈肌放电,加深对呼吸运动中枢起源和调节机制的认识。
2. 了解膈神经和膈肌放电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由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引起的,这种活动通过膈神经和肋间神经传导至膈肌和肋间肌,从而产生节律性的呼吸运动。
本实验通过记录膈神经和膈肌放电,反映呼吸中枢的活动和外界刺激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家兔一只2. 信号处理系统、示波器、前置放大器、监听器、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材一套3. 引导电极及固定架、注射器(30ml、20ml、1ml)、装有CO2的气囊、玻璃分针4. 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和医用液体石蜡加温至38~40℃、尼可刹米注射液四、实验步骤1. 麻醉和固定:用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家兔,进行气管插管,固定于手术台上。
2. 分离迷走神经:在颈部分离双侧迷走神经,并各穿一细线打松结备用。
3. 分离膈神经:在胸部分离膈神经,并安置记录电极。
4. 暴露膈肌:在腹部暴露膈肌,并安置记录电极。
5. 连接信号处理系统:将引导电极连接至信号处理系统,调整放大器增益、高频滤波和时间常数等参数。
6. 观察正常膈肌放电活动:记录正常情况下膈肌放电活动,分析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
7. 增加无效腔:连接长橡皮管,观察膈肌放电活动变化。
8. 吸入CO2:向气囊中充入CO2,观察膈肌放电活动变化。
9. 肺牵张反射:在吸气末注入20ml空气,在呼气末抽出20ml空气,观察膈肌放电活动变化。
10. 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切断双侧迷走神经,观察膈肌放电活动变化。
五、实验结果1. 正常膈肌放电活动:在正常麻醉状态下,实验动物保持平稳的呼吸节律,曲线疏密反映呼吸频率,曲线高度反映呼吸幅度。
2. 增加无效腔:连接长橡皮管后,膈肌放电活动频率降低,呼吸幅度减小。
3. 吸入CO2:吸入CO2后,膈肌放电活动频率增加,呼吸幅度增大。
4. 肺牵张反射:在吸气末注入空气,膈肌放电活动频率降低,呼吸幅度减小;在呼气末抽出空气,膈肌放电活动频率增加,呼吸幅度增大。
减压神经放点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减压神经放电实验是生理学中研究心血管调节机制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观察减压神经放电活动,我们可以了解动脉血压变化与心血管中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减压神经在维持动脉血压稳定中的作用。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减压神经放电活动的特征,了解其在动脉血压调节中的作用。
2. 分析动脉血压变化与减压神经放电活动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减压神经放电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信号处理系统、监听器、双极引导电极及支架3. 水银检压计及支架4. 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一套5. 动脉套管、注射器(20ml、1ml各两只,5ml一只)及针头6. 玻璃分针、纱布7. 生理盐水和医用液体石蜡(加温38~40℃)8.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肝素、1:10 000NE、1:100 000Ach四、实验方法1. 麻醉与固定:采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5ml/kg体重剂量注入家兔耳缘静脉,待动物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台上。
2. 建立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在兔颈部分离一侧颈动脉,插入动脉套管,连接水银检压计,实时监测动脉血压变化。
3. 分离减压神经:在颈部分离出减压神经,将其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进行鉴别,确保正确连接引导电极。
4. 引导减压神经放电:将双极引导电极插入减压神经,记录神经放电活动,分析放电频率、波形等特征。
5. 刺激减压神经:采用电刺激方法,观察动脉血压变化与减压神经放电活动之间的关系。
6.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导入信号处理系统,进行频谱分析、统计分析等处理。
五、实验结果1. 减压神经放电活动特征: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减压神经放电频率较低,波形规则。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放电频率增加,波形变宽;动脉血压降低时,放电频率降低,波形变窄。
2. 动脉血压变化与减压神经放电活动之间的关系:动脉血压升高时,减压神经放电频率增加,放电波形变宽;动脉血压降低时,减压神经放电频率降低,放电波形变窄。
3. 刺激减压神经对动脉血压的影响:给予减压神经电刺激,动脉血压降低;停止刺激后,动脉血压逐渐恢复。
膈神经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实验对象:成年家兔实验目的:1. 观察膈神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2. 研究膈神经放电活动的特征及其与呼吸节律的关系。
3. 探讨膈神经在呼吸调节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膈神经是人体重要的神经之一,起源于颈3、颈4、颈5神经前支,负责支配膈肌的运动,从而参与呼吸调节。
本实验通过观察膈神经放电活动,分析其与呼吸节律的关系,探讨膈神经在呼吸调节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准备:选用成年家兔一只,体重约2kg,雌雄不限。
2. 麻醉与固定:使用25%乌拉坦溶液(1g/kg)进行耳缘静脉注射,待动物麻醉后,将其固定于实验台上。
3. 解剖与暴露: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暴露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和膈神经。
在颈4、颈5神经前支处找到膈神经起始部,并将其分离出来。
4. 信号采集:使用微电极插入膈神经,记录膈神经放电活动。
同时,使用呼吸监测仪记录动物的呼吸节律。
5. 数据处理:将膈神经放电活动与呼吸节律进行同步分析,探讨其关系。
实验结果:1. 膈神经解剖结构:膈神经起源于颈3、颈4、颈5神经前支,在颈部下行过程中,与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相伴行。
在进入胸部后,膈神经分为左右两支,支配膈肌的运动。
2. 膈神经放电活动:在正常呼吸过程中,膈神经放电活动呈现出规律性,与呼吸节律同步。
当动物呼吸加深加快时,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加;当呼吸减慢变浅时,膈神经放电频率降低。
3. 膈神经与呼吸节律的关系:通过同步分析膈神经放电活动与呼吸节律,发现膈神经放电活动与呼吸节律具有高度一致性。
当呼吸节律发生变化时,膈神经放电活动也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1. 膈神经是人体重要的神经之一,起源于颈3、颈4、颈5神经前支,负责支配膈肌的运动,从而参与呼吸调节。
2. 膈神经放电活动与呼吸节律具有高度一致性,当呼吸节律发生变化时,膈神经放电活动也随之改变。
3. 膈神经在呼吸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放电活动与呼吸节律的同步性可能是呼吸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兔膈神经放电实验报告

兔膈神经放电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兔膈神经进行电刺激,观察并记录膈肌的肌电活动,研究膈肌运动的机制和神经调控。
二、实验装置及方法:1.实验装置:使用生理记录仪、电刺激设备和兔膈神经悬桥等设备。
2.实验操作:(1)准备工作:将实验仪器连接好,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
(2)兔膈神经悬桥的制备:将兔膈神经悬桥置于温控台上,并用螺丝固定,调整悬桥高度和角度。
(3)刺激电极的放置:将针状电极细心地插入到兔膈神经中,并固定好电极。
(4)注射肌肉松弛剂:为了减少肌肉运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我们通过注射肌肉松弛剂使兔膈肌保持松弛的状态。
(5)实验开始:将电极与生理记录仪连接,记录膈肌的肌电活动。
同时,使用电刺激设备对兔膈神经进行电刺激,观察并记录膈肌的反应。
三、实验结果:1.经过电刺激后,兔膈肌出现明显的肌电放电活动。
2.膈肌的肌电活动表现为一系列的肌电波形,包括肌电信号的起始、降低、上升和恢复等各个阶段。
3.实验中可以通过调整电刺激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参数来观察膈肌的肌电活动变化,并对其进行记录和分析。
四、实验讨论:1.膈肌是呼吸过程中最主要的运动肌肉之一,其运动与呼吸的调控密切相关。
2.实验结果显示,兔膈肌的肌电活动与电刺激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参数有关。
较高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会引起膈肌的持续肌电放电活动,而较低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则不会引起明显的肌电放电。
3.实验中使用肌肉松弛剂可以减少肌肉运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持兔膈肌的松弛状态有助于观察和分析膈肌的肌电活动。
4.本实验中使用的电刺激设备能够模拟神经信号,通过对兔膈神经施加电刺激,触发膈肌的肌电反应。
这为研究神经调控肌肉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五、实验评价与展望:本实验通过对兔膈神经进行电刺激,观察并记录了膈肌的肌电活动,对研究膈肌运动的机制和神经调控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然而,由于实验样本数量有限,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因此有必要扩大实验样本的规模,进一步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
家兔减压神经、膈神经放电

探讨其他动物模型中类似神经放电现象的共 性和差异,以更全面地理解神经放电的规律。
结合新技术和方法,如基因编辑、 光学成像等,进一步揭示神经放电 的奥秘,为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发 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实验设备与仪器
1 2
减压神经和膈神经放电记录仪
用于记录家兔减压神经和膈神经的放电活动。
手术显微镜
用于手术过程中观察和操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
实验试剂与药品
01
02
03
生理盐水
用于手术过程中的冲洗和 维持家兔的生命体征。
肝素
用于抗凝,防止血液凝固 堵塞电极。
放电频率
减压神经的放电频率通常 高于膈神经,且在吸气和 呼气相中均保持较高的频 率。
幅度与波形
减压神经的放电幅度较大, 波形较为单一;而膈神经 的放电幅度较小,波形较 为复杂。
与呼吸同步性
减压神经放电与呼吸同步 性较强,而膈神经放电与 呼吸同步性较弱。
04
讨论
减压神经放电的可能机制
减压神经放电与心血管调节
01
减压神经放电可能是家兔体内心血管调节的一部分,通过放电
活动对血压和心率进行调节。
机械感受器作用
02
减压神经可能包含机械感受器,能够感知血管壁的张力变化,
从而调节神经放电活动。
化学感受器作用
03
减压神经可能受到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刺激,如氧、二氧化碳等,
这些刺激可能影响神经放电。
膈神经放电的可能机制
家兔减压神经、膈神 经放电
目录
• 实验动物与设备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01
【机能实验】家兔减压神经、膈神经放电

膈神经膈神经放电膈神经群来自放电呈梭形与吸气同步,
可听到“拉锯样”声音
呼吸运动
CO2
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注意事项
1. 接地线夹在动物颈部切口皮下。 2. 不可用力牵拉神经。 3. 信号不清时,减压神经可向外周端移动, 膈神经可向中枢端移动。 4. 不能用局麻药,否则记不出放电。 5. 电极只能接触神经,不要接触其它组织。
3、手术:
(1)颈正中切口: 5-7㎝左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气管。 (2)气管插管: 型切口
4. 分离减压神经
呈三角形,幅度先大后小
群集放电节律与心率同步 电位幅度为100~200微伏 听到类似火车开动样的声音
给药NE0.05ml/kg(从耳缘静脉)
家 5.分离膈神经 兔 膈 神 经 的 解 剖 定 位
(+)
血管
外周 阻力 心率 心输 出量 BP
心脏
膈神经
传出神经
线上方钩住神经 (中枢端)
1、麻醉:乌拉坦 5ml/kg
指标: (1)角膜反射 (2)四肢松弛 (3)呼吸平而深
*(4)对疼痛刺激反应。
近心端 耳
耳廓
慢!
背 面
廓
耳缘静脉
进针位置
远心端
2、固定:
四肢伸展,前肢交叉固定(尽量使颈部 拉长),绳子穿过门牙固定。
C4脊神经 C5脊神经 C6脊神经 C7脊神经 C8脊神经 T1脊神经 膈神经
膈神经主要是由C4,C5,C6脊神经的腹支的分支构成。 贴着颈部的脊柱肌肉的两侧下行入胸腔,比减压神经部位深。 C4脊神经与甲状腺稍下水平相齐。
膈神经
在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用止血钳
作钝性分离,可见较粗的臂丛,在其内 侧有一条较细的膈神经,从斜方肌的腹 缘进入胸腔。分离1-2cm。
家兔膈肌放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家兔膈肌放电的生理特性,观察其放电活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
2. 掌握膈肌放电实验的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
3. 分析影响家兔膈肌放电活动的因素,为研究呼吸运动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家兔膈肌放电是反映呼吸运动的重要指标,其放电活动与呼吸运动呈正相关。
通过记录膈肌放电,可以分析呼吸运动的节律、频率和强度等生理特性。
本实验采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通过手术暴露膈肌,记录膈肌放电活动,观察其放电与呼吸运动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3kg);2. 仪器:手术显微镜、手术器械、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灌流装置、引导电极、放大器、示波器、计算机采集系统、气管插管、注射器等;3. 试剂: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灌流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采用20%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麻醉,剂量为1g/kg,耳缘静脉注射;2. 家兔固定:将家兔仰卧固定在手术台上,充分暴露颈部和胸部;3. 分离膈神经:在颈部分离膈神经,并穿线备用;4. 暴露膈肌:在胸部切开皮肤和肌肉,暴露膈肌;5. 安置引导电极:将引导电极插入膈肌,记录膈肌放电活动;6. 记录膈肌放电:连接放大器、示波器和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膈肌放电活动;7. 观察并分析膈肌放电活动:观察膈肌放电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分析放电活动的节律、频率和强度等生理特性;8. 恢复实验动物:完成实验后,将实验动物恢复至正常状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膈肌放电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膈肌放电与呼吸运动呈正相关,即膈肌放电活动增强时,呼吸运动加剧,放电活动减弱时,呼吸运动减弱;2. 膈肌放电活动的节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膈肌放电活动呈现一定的节律性,放电频率约为每分钟15-20次;3. 膈肌放电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呼吸频率和深度,观察膈肌放电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变化。
结果显示,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时,膈肌放电活动的频率和强度也随之增加;4. 影响膈肌放电活动的因素:实验中发现,以下因素可影响膈肌放电活动:a. 麻醉深度:麻醉深度过深或过浅均会影响膈肌放电活动;b. 膈神经损伤:膈神经损伤会导致膈肌放电活动减弱或消失;c. 呼吸道阻塞:呼吸道阻塞会导致膈肌放电活动减弱或消失;d. 肺部疾病:肺部疾病可导致膈肌放电活动异常。
家兔减压神经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减压神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2. 观察减压神经在调节血压中的作用;3. 研究减压神经在维持血压稳定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减压神经(depressor nerve)是家兔心脏调节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神经,主要负责调节血压。
当血压升高时,减压神经传入冲动增多,使心迷走神经紧张增强,交感性紧张减弱,从而使血压下降;反之,当血压降低时,减压神经传入冲动减少,使心迷走神经紧张减弱,交感性紧张增强,从而使血压升高。
减压神经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在维持血压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家兔一只(体重2-3kg);2.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3. 血压换能器;4. 麻醉剂(戊巴比妥钠);5. 手术器械;6. 注射器;7. 药物(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
四、实验方法1. 家兔麻醉:以戊巴比妥钠进行耳缘静脉注射,剂量为5mg/kg体重,使家兔麻醉。
2. 固定家兔:将家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暴露。
3. 分离减压神经:沿颈正中切开皮肤,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总动脉和减压神经。
4. 连接血压换能器:将血压换能器连接到颈总动脉,实时监测血压变化。
5. 观察减压神经放电:通过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观察减压神经放电情况。
6. 实验分组:(1)对照组:观察正常血压下减压神经放电情况;(2)减压神经阻断组:切断减压神经,观察血压变化和减压神经放电情况;(3)药物干预组:给予酚妥拉明(阻断α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兴奋α受体)、异丙肾上腺素(兴奋β受体)等药物,观察血压变化和减压神经放电情况。
五、实验结果1. 对照组:减压神经放电频率在正常血压下保持相对稳定,血压波动范围较小。
2. 减压神经阻断组:切断减压神经后,血压明显升高,减压神经放电频率显著降低。
3. 药物干预组:(1)酚妥拉明组:血压无明显变化,减压神经放电频率无明显变化;(2)去甲肾上腺素组:血压明显升高,减压神经放电频率降低;(3)异丙肾上腺素组:血压明显降低,减压神经放电频率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分离减压神经
呈三角形,幅度先大后小
群集放电节律与心率同步 电位幅度为100~200微伏 听到类似火车开动样的声音
给药NE0.05ml/kg(从耳缘静脉)
家 5.分离膈神经 兔 膈 神 经 的 解 剖 定 位
C4脊神经 C5脊神经 C6脊神经 C7脊神经 C8脊神经 T1脊神经 膈神经
膈神经主要是由C4,C5,C6脊神经的腹支的分支构成。 贴着颈部的脊柱肌肉的两侧下行入胸腔,比减压神经部位深。 C4脊神经与甲状腺稍下水平相齐。
膈神经
在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用止血钳
作钝性分离,可见较粗的臂丛,在其内 侧有一条较细的膈神经,从斜方肌的腹 缘进入胸腔。分梭形
与吸气同步,
可听到“拉锯样”声音
呼吸运动
CO2
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注意事项
1. 接地线夹在动物颈部切口皮下。 2. 不可用力牵拉神经。 3. 信号不清时,减压神经可向外周端移动, 膈神经可向中枢端移动。 4. 不能用局麻药,否则记不出放电。 5. 电极只能接触神经,不要接触其它组织。
减压神经 膈神经放电
线下方钩住神经 (外周端)
减压神经
传入神经
(三)心血管反射
1.颈A窦、主A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适宜刺激—血液对动脉壁
的机械牵张
压力R发放的冲动频率与A管壁扩 张度(血压)呈正变关系。
2.传入神经
窦神经→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兔:主动脉神经
3.神经中枢
延髓
4.传出神经
心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
交感缩血管神经
5.效应器
心脏、血管
生理意义: 减压反射效应 监视血压波动 稳定血压 窦N、 (+) 颈A窦 主动脉 压力感受器 BP 主A弓 N传入 交感缩血 (-) 管紧张 中 枢 (-) 心交感紧张 机 制 心迷走紧张
(+)
血管
外周 阻力 心率 心输 出量 BP
心脏
膈神经
传出神经
线上方钩住神经 (中枢端)
1、麻醉:乌拉坦 5ml/kg
指标: (1)角膜反射 (2)四肢松弛 (3)呼吸平而深
*(4)对疼痛刺激反应。
近心端 耳
耳廓
慢!
背 面
廓
耳缘静脉
进针位置
远心端
2、固定:
四肢伸展,前肢交叉固定(尽量使颈部 拉长),绳子穿过门牙固定。
3、手术:
(1)颈正中切口: 5-7㎝左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气管。 (2)气管插管: 型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