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所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B.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C波的速度即振源的振动速度D.介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性质无关,仅由振源的振动频率决定2.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B.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得到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3.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e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可见光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D.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4.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恒力F1、F2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甲在t1时间内所受的冲量为I1,乙在t2时间内所受的冲量为I2,则F、I的大小关系是A.F1>F2,I1= I2B.F1<F2,I1< I2C.F1>F2,I1> I2D. F1=F2,I1= I2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B.人类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性现象C.康普顿效应说明了光具有动量和能量,证明了光的波动性D.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的所有核子之间6.下列说法正确的A.我们能通过光谱分析来鉴别月球的物质成分B.当敌机靠近时,战机携带的雷达接收反射波的频率小于其发射频率C.B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22286Rn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20g22286Rn,经过7.6天后还剩下5g22286Rn7.一束含两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到底面有涂层的平行玻璃砖上表面后,经下表面反射从玻璃砖上表面射出后,光线分为a、b两束,如图所示。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 A a ,解得f =413 N 之间的摩擦力f ,则A 、B 之间不发生:变为:1为研究对象,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沿竖直方向,而A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a x=acos α=g·sin αcos α该加速度由水平方向弹簧的弹力提供,所以弹簧L1处于压缩状态;对于题图乙,以C为研究对象,重力与斜面支持力的合力大小:F合=mgsin α,即C不能受到弹簧的弹力,弹簧L2处于原长状态。
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9、答案AB所以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恒定不变,D错误.10.答案:AD11:选CD.点的过移中,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克服点的过程,小球质量,C对.由于弹性绳点的距离应小于2h,D错.二、实验题:13.【答案】(1)3.00~3.02(1分),3.09~4.1(有效数不作要求)(1分)(2)变大(2分),变大(2分)【解析】0.297)(2分) 2.68(2.66~2.69)(2分)~3.1×10-4)(2分) 5.4(4.9~5.6)(2分)解析:本题考查硅光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由实验得到的该硅光电池的U-I图象可知,该硅光电池的U-I曲线不是直线,故该硅光电池内阻不是常数.图线在横轴的截距表示短路电流,即短路电流为0.295 mA,图线在纵轴的截距表示电动势,即16.(11分)答案:(1)421=v (2)L 2(1)由碰撞过程动量守恒45)(2121=+=v v v m M M v 则① (2)设卡车刹车前速度为v 0,轮胎与雪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两车相撞前卡车动能变化MgL Mv Mv μ=-21202121 ②碰撞后两车共同向前滑动,动能变化gl m M v m M )(0)(2122+=-+μ ③由②式gL v v μ22120=- 由③式gL v μ222= 又因gL v L l μ3,25820==得. 如果卡车滑到故障车前就停止,由'02120MgL Mv μ=-④故L L 23'=水平方向上导体棒受牵引力F、安培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并联电阻为R=R1R2R1+R2=0.4 Ω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0.25t(A)。
【全国市级联考word版】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一定增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速度也不变2. 184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带着女儿在铁道旁散步时,发现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都会发生变化,并且做出了解释。
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在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
装有多普勒测速仪的监视器可以安装在公路上方,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
在测速的同时把车辆牌号拍摄下来,并把测得的速度自动打印在照片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车辆驶向监视器时,监视器发射的超声波频率变大B. 当车辆驶向监视器时,监视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比发射出时小C. 车速越大,监视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比发射出时大得越多D. 超声波能发生多普勒效应,光波也能发生多普勒效应3. 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为时刻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此时电容器不带电。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 ...B.C.D.4.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后向正方向运动B. 时刻,二者共速并再次处于同一位置C. 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D. 时间内,两者距离越来越远;时间内,两者距离越来越近5. 幽门螺标菌可以引发多种胃病,因此能否准确、迅速地检测病人是否受到感染,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是个关键。
幽门螺杆菌在生命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酶,它使尿素分解,生成物中包括二氧化碳。
如果在检测前让病人服下少量尿素,根据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酶分解尿素产生的二氧化碳,即可做出诊断。
然而,正常新陈代谢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复习题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复习题物理试题(附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第I 卷(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倘若兔子受到的冲击力大小为自身体重2倍时即可导致死亡,如果兔子与树桩的作用时间为0.2s ,则被撞死的兔子其奔跑速度可能是:(g =10m/s 2)( ) A.1.5m/s B.2.5m/s C.3.5m/s D.4.5m/s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 )A.两物体所受重力做功相同B.两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相同C.两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时间相同D.两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动能不同3.如图,平行导轨间距为d ,一端跨接一个电阻为R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
一根足够长的金属棒与导轨成θ角放置,金属棒与导轨的电阻不计。
当金属棒沿垂直于棒的方向以速度v 滑行时,通过电阻R 的电流强度是( )A.sin Bdv R θB.sin Bdv R θC.cos Bdv R θD.BdvR4.质量为M 、内壁间距为L 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
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 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
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A.212mvB.212MvC.12N mgL μD.N mgL μ5.如图所示,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虚线间的距离为l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d 是位于纸面内的梯形线圈,ad 与bc 间的距离也为l ,t =0时刻,bc 边与磁场区域左边界重合。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答案

* 槡 ! A / 解得 .$ !分 * B" / # %! # " 分 解 由于两灯泡均正常发光 所以有=! $& 根据原 副线圈电压 # C =) $# ! C 与匝数的关系 得 =# , # $ =! , ! =! , ! $ =) , ) =# ! ! " 匝 , , &$# ) ! " 9) # $ ! $ =! & =) # ! 匝 , , &$$ ! 9) ) $ ! $ =! & 由于理想变压器 @入 $ @出 ! @出 $ @! +@) 所以 @入 $ @! +@) 即<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分 解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 # $ # $* 0 &
! 洛阳市 ! " # $ " # % 学年高二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 每小题 ) 分 共( 全部 选对的 得 ) 分 选 对但不全 的得 ! ( 小题 !分; 分 有选错的得 " 分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实验题 本题共 ! 小题 共# ( 分 各 ) 分 # 5; & 分 # #; " ' (A < ! * B 分 保护电路 每空 ! 分 # &;% # * ! # "; ") ); ) 三 计算题 本题共 ( 小题 共( (分 分 # $!% 解 设小铁块落地时的速度为 > 由运动学公式得 ! > $! !分 A / 解得 >$ 槡 ! A / 从落地到停止运动 选择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由动量定理得 * . $ "" * > / "B !分 !分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二年级物理科试卷完卷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光强太小D.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2.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B.物体温度高,则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大C.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其温度一定升高D.甲物体温度比乙物体温度高,则甲物体的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的大3.如图所示,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用E p表示两个分子之间的势能,当r=r0时两分子间斥力等于引力,设两个分子相距很远时E p∞=0,则 ( )A.当r<r0时,E p随r的增大而增大B.当r>r0时,E p随r的增大而增大C.当r<r0时,E p不随r的变化而变化D.当r=r0时,E p=04.如图所示是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装置示意图,A 是α粒子源,F 是铝箔,S 是荧光屏,在容器中充入氮气后,屏S 上出现闪光,该闪光产生的原因是 ( ) A .α粒子射到屏S 上产生的B .粒子源中放出的γ射线射到屏上产生的C .α粒子轰击铝箔F 上打出的某种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D .α粒子轰击氮核后产生的某种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5.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 ,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规律认识错误..的是( )A .用能量为14.0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B .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中,有3种不同频率的光能使锌发生光电效应C .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D .用能量为10.21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6. 在匀强磁场里有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碳14,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的轨迹是两个相切的圆,圆的半径比为2∶1,如图所示,那么碳的衰变方程是 ( )A.B H C 12521146+→ B. B e C 14501146+→- C. N e C 14701146+→- D. Be He C 10442146+→7.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 和b ,它们分别在水平推力1F 和2F 作用下开始运动,分别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两个物体都将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物体的t v -图线如图所示,图中线段AB ∥CD.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平推力的大小1F >2F ②水平推力的大小1F <2F③a 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于b 所受摩擦力的冲量 ④a 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小于b 所受摩擦力的冲量A.①③B. ②④C.②③D. ①④8.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期末高中抽测调研高二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8分) 11.(1)变小 (2)3.0 2 (3)小于 三、计算题(10分+12分=22分) 12.(1)6种 (2分)(2)从第四能级向第三能级跃迁时:光子的能量最小,波长最长。
(2分)得:由分钠06)(3(υh W )=eVeV W 29.2106.11053.51063.6J 10×5.531063.61914341434≈⨯⨯⨯⨯=⨯⨯=---钠eV eV eV E E E 29.275.126.13)1611(1441>=⨯-=-=eVeV eV E E E 29.209.126.13)911(1331>=⨯-=-= eVeV eV E E E 29.22.106.13)411(1221>=⨯-=-=eVeV eV E E E 29.255.26.13)16141(2442>=⨯-=-= eVeV eV E E E 29.289.16.13)9141(2332<=⨯-=-=eVeV eV E E E 29.266.06.13)16191(3443<=⨯-=-=故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共有四种 13.(共12分))b a 分2()1(ϕϕ<)LB m gRV BLV E REI BIL m g 分稳定时:4(,,(2)22maxmax =⇒===ma BIL mg =-)3( t qI ∆∆=v CBL q BLv C q ∆=∆⇒⋅=2222L CB m mga ma t v L CB mg +=⇒=∆∆⋅-)LB L CB m R a V t at V 分6()(2222max max +==⇒=四、选考题【 物理--选修3-3部分】(30分) 14.AD 15.AC 16.AD 17.8×10-6112-116之间 7×10-10m18.(12分)(1) 273t T S L V 1111+==,初状态: 273t T )S l (L V 22212+=+=,未状态:(2) 设玻璃管转过θ后水银开始溢出20S S L V ,H 11001==+=P P 初状态: )S L L (V ,cos 212002+=+=θH P P 未状态:在玻璃管转动过程中,气体做等温变化 )V P V P 分得:由6(6002211==θ【 物理--选修3-4部分】(30分)14. CD 15.AC 16.BC 17.小于 a 小于 18.(12分)T 41处所用时间为A 摆,第一次到达球C (1)可视为单 g Rg R T t c 224141ππ=⨯==gRg R t gt R B B ⨯==⇒=2221球做自由落体运做自B 2 )t t B c 分点球先到达故因为6(A B ,22>⇒>πgRn T n t C 2)12(4)12(C )2(π+=+=球:对 gh t B ⨯=2B 球:对 C t t =B 点相遇:A 要使两使两小))(6,4,3,2,1,0( )12(8122分解得:⋯=+=n R n h π。
河南省洛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其中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0-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γ射线使空气电离,消除静电B. 利用β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使产量显著增加C. 利用α射线来治疗肺癌、食道癌等疾病D.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它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作为示踪原子【答案】D【解析】A、γ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弱,故消除静电的效果最差,而用α射线消除静电最好,A 错误。
B、人们利用γ射线照射种子,可以使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故B错误。
C、治疗肺癌用的“γ刀”是利用了γ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穿透能力很强的特性,故C错误。
D、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不同的物理性质,则作为示踪原子,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三种射线的特点,以及知道它们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的强弱.α射线带正电,电离能力较强,γ射线不带电,穿透能力最强,β射线带负电;α、β射线在磁场中能发生偏转,γ射线不发生偏转.2. 以下有关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源的电动势跟电源内非静电力做的功成正比,跟通过的电量成反比B. 电动势的单位跟电压的单位一致,所以电动势就是两极间的电压C. 非静电力做的功越多,电动势就越大D. 只是电动势的定义式而非决定式,电动势的大小是由电源内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的【答案】D【解析】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送到正极,根据电动势的定义式可知,电动势等于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属于比值定义,电动势E与W、q及体积和外电路无关,由电源内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故A错误,D正确;电动势和电压虽然单位相同,但是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不能说电动势就是电压;故B错误;非静电力做功的多少与时间有关,电动势很小,若时间很长也可以做功很多;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电动势的物理意义.要注意电动势与电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说“电动势就是电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B. 动量相同的质子和电子,他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相等C. 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总能量增加D. 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度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变短【答案】B【解析】A、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与结合能无关;故A错误。